這幾天,清華學姐這個話題不僅佔據了微博熱搜第一名,知乎、B站、豆瓣都在討論。事情始末是一起烏龍事件。清華學姐在食堂吃飯時感覺屁股被摸了一下,懷疑是身後的男生鹹豬手。男子表示很無辜。他說他沒摸,甚至也沒碰到。學姐堅持認為碰到了,而且還主動要求查看學弟的學生證。之後,學姐就把男生的個人信息發在了朋友圈並表示要讓男生社死。社死是社會性死亡的簡稱,意指某人在公眾面前出醜,尷尬丟臉到生不如死,恨不得馬上找條地縫鑽進去。第二天查了監控發現,的確不是身後的男生鹹豬手,而是男生背的包碰到了女生的屁股,清華學姐隨後刪掉了之前發的朋友圈並重新發布聲明。經雙方溝通,學姐隨後又在學校樹洞裡發表公開解釋和道歉聲明,男生也表示願意和解。
至此,事情本該結束了。沒想到的是,這件事在網上持續發酵。一些網友擺出一副不依不饒的態度,又一股腦兒地跑去痛罵學姐。分秒之間,網友們扒出了學姐的身份信息,甚至中、高考成績。原本威脅要讓學弟社死的學姐,自己反而社死了。
有大V說,這件事之所以跑偏,是因為誰都沒能就事論事,互相攻擊的時候夾帶私貨,以及強烈的男女對立情緒。
就事論事,在這起事件中,清華學姐有三宗罪:第一,不該在沒有查監控、獲取真相之前就先入為主的認為自己被騷擾,給男生定罪;第二,私自公開男生的信息,語言貶損,挑起了網絡暴力;第三,真相澄清後,道歉態度不夠誠懇。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
清華學姐引爆的流量狂歡,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營銷狂歡。那些在茶餘飯後縱橫在鍵盤上的營銷者和討伐者,儘管身影模糊,卻動輒以暴力形式宣洩所謂的正義。
舒中勝
新聞評論員
這樣的情形,恰如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臺詞:你們可以隨便給別人貼標籤,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在無形之中也殺了人?人言可畏,網絡暴力更可畏。嚴肅的事件探討值得鼓勵,獵奇式營銷必須制止。只是蹭熱點、追求從「社死」悲劇中獲得流量快感,既無助於對事件的正確解讀、對公民信息的合法保護,也會加重公眾的焦慮情緒、拉大社會的信任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