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元思。
提到清華,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很多人都說,是高知,是精英,是中國學術的最高殿堂。
可就在這兩天,「清華學姐」這個詞,被人和無恥聯繫了起來。
一提到清華,不少人就想起這個學姐的卑劣行徑。
1
我先來簡單敘述下事情經過。
2020年11月17日,在清華大學食堂裡,一位大一的學弟背著大書包去吃飯。
路過學姐時,身上的書包不小心蹭了下學姐。
學姐當場暴怒,非要說學弟用手摸了自己的屁股。
看到學弟連連否認後,學姐言語威脅,強行要查看學弟的學生證。
並在離開現場後,將學弟的個人信息po在了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
說自己被這位學弟性騷擾了。
稱呼學弟為「小東西」。
還揚言要讓學弟「社會性死亡」。
言辭鑿鑿,仿佛自己是正義的化身,而學弟,就是惡魔的代表一樣。
面對撲面而來的壓力,學弟無地自容,他怎麼解釋都沒有人聽。
這時候的他,只能寄希望於學校的監控,希望保衛處能還自己一個清白。
一方為了要回清白,另一方為了坐實證據。
於是,視頻公開了:
學弟的確沒對學姐構成性騷擾,當時學弟背對著學姐,背包蹭了下學姐的身體。
真相大白了。
先前依依不饒的學姐,成了過街的老鼠。
可就在查驗視頻之前,學姐又發了條朋友圈,言辭不依不饒。
她認為學弟的同學和家人都知道這件事。
她還要求自己的隱私應該被全程保護。
並在真相告白於天下時,依然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說自己已經與學弟文字和解了。
單方面宣布這件事就這麼了解了。
就連道歉,也是委託輔導員代為轉達。
看到這裡,元思禁不住問一句:你的尊嚴是尊嚴,別人的尊嚴就一文不值?
你說這件事了結,就真的了結了?
你的道歉誠意何在??
你的臉呢??
2
站在學弟的角度想一想。
這是一個剛剛結束十幾年的苦讀,好不容易考上清華的學生。
入校才剛剛三個月,就遭遇了飛來橫禍。
一個蠻橫無理的大二學姐非要污衊自己。
污衊的理由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年男性背上重重的包袱:性騷擾。
更何況,這還是在校園。
在一群對惡性事件義憤填膺的學生中,我很難想像,事件初發生時,學弟內心是多麼的孤立無援,事件結果出來後,學弟又是多麼委屈無奈。
好在有監控在,又好在當時的監控正好沒壞。
不然,「猥褻女性」這個標籤,是要跟隨這個男孩一輩子的。
他可能會成為校園「名人」,會被同學排擠,走在路上,都會被人指點唾罵。
即便能從清華畢業,事件發酵後的輿論影響,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無論如何都承受不起的。
等待他的,將是身敗名裂,前途盡毀……
我甚至不敢再想下去……
雖然在目前的回應中,兩人已經和解。
但不可否認,這件事帶給男孩的影響,會是多麼巨大。
又會對他的心理,造成怎樣的影響。
學姐輕飄飄的一句道歉,男孩卻為此背上了千斤的重量。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站在弱勢群體的一方,站在被侵害的一方。
卻忽視了,並不是每一位所謂的受害者,都值得我們去同情。
2
想必你還記得,半年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班主任體罰6歲女童的事件。
2020年5月30日。
一位名叫@小島裡的大海的博主發微博稱:自己6歲的女兒被班主任體罰了。
班主任收了自己6萬塊「禮金」後,讓患有哮喘的孩子罰跑10圈。
孩子當場吐了血。
擔心沒有人相信,還專門配了張衣服帶血的照片。
結果消息一發出就引爆全網。
當時群情激憤,不少家長紛紛怒斥這位老師,說他十惡不赦、毫無師德。
家長們怒氣衝衝,恨不得立刻衝進學校,當場了結了這位老師的性命。
可在警方介入後,案件的另一面浮出水面。
原來6萬塊是捏造的。
衣服上的血水也是假的。
這位家長口中的任課老師,早在2019年就曾因為體罰學生被免職了。
搞笑吧,2020年,我們以另一種方式見證了什麼叫:無中生有。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很多人似乎掌握了一種規律:
怎麼慘怎麼來。
完全將自己置於弱勢地位,將對方比做洪水猛獸。
藉以賺取看客們同情的淚水。
而那些被污衊的人,就活該成為他們的一枚棋子,成為大眾口誅筆伐的對象,成為網絡暴力下的犧牲品。
3
我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這個名字:羅冠軍。
今年7月,有個女孩發表了篇文章《愛你,才要強暴你》,全文敘述了羅冠軍是怎麼在第一次見她時對她實施性侵,又猛灌避孕藥的行為。
可惜,避孕藥沒起效果,自己最終還是懷孕了。
緊接著,這篇文章還透露了不少羅冠軍強暴其他女性的行為。
女孩說,擔心自己的強姦行為被曝光,羅冠軍經常做的,就是以裸照為要挾,只要誰敢說出去,他就搞壞她的名聲。
這次自己之所以敢往外說,已經做好了被毀滅的準備。
她希望其他女孩都能保護好自己,遠離這類惡魔的傷害。
還在文章的末尾,放上了羅冠軍的照片,並在腦門上寫下了大大的三個字——
強姦犯。
全文字字含淚,看者無不動容。
為女孩的悲慘遭遇鳴不平,怒罵羅冠軍的殘暴行徑。
那段時間,在全網的討伐下,羅冠軍丟了工作,失了朋友,面對的,是鋪天蓋地的指責和謾罵。
不光羅冠軍自己,就連他家人的電話都被打爆。
全家人整夜失眠。
羅冠軍坦言:自己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可結果呢,經過羅冠軍兩個月的積極舉證,結果出來了:女孩在說謊。
羅冠軍並沒有強姦她,交往時,倆人是情侶關係。
墮胎也是假的,女孩倒是以墮胎為由,向羅冠軍索要過人流費。
裸照、強姦更是編造的,羅冠軍只是和同事去做了做按摩。
女孩之所以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一、要錢。
讓羅冠軍的同事代為傳話,事成後分帳。
二、出名。
她想藉此出名,律師也想靠這個案子出名。
意外嗎?
原來令看客們義憤填膺的戲碼,是女孩自編自導自演的。
可恨嗎?
先前被全網同情的女孩,居然是這次事件中的始作俑者。
悲哀嗎?
那個被怒罵、詛咒、人肉的羅冠軍,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4
可即便真相大白,又有多大用呢?
如今再提到羅冠軍,不少人的第一反應還是「強姦犯」。
再提到那位被誣告的老師,不少人還是會想起「虐待女童」。
就包括我在開頭提到的清華學弟,相信再過很多年,有人再提及此事時,還是會將他和「猥褻學姐」這個詞聯繫起來。
都說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但大部分時候,被網民們記住的,是被鬧得沸沸揚揚的惡性事件,而不是被反轉後的真實結果。
人性總是很容易被利用,我們的同情心也總是被輕易調動。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善良也會變成一種惡。
所以,為了不讓惡意蔓延,當我們想為一個人發聲,要去制裁另一個人的時候。
元思勸大家慢一點,多等一會,別著急跟風。
要知道,毀滅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而真正的幫助,不是濫上私刑,將誰置於死地,而是冷靜下來,讓事情得到更好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