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創製時稱為「烏茶」,英文為Black tea。
為什麼紅茶叫會叫Black tea呢?
原因是,紅茶傳入外國的時候,大家看它顏色烏黑油亮,就以為中國的茶以顏色命名,因此就叫它黑茶。當真正的黑茶傳入外國之後,他們才知道,原來弄錯了,但紅茶的叫法已經流傳了上百年,也不好更改,因此,真正的黑茶就取名「dark tea」!
中國紅茶如何運往西方?
17世紀初,荷蘭東印度東方公司便已開始從中國購買紅茶運往阿姆斯特丹,再從那裡轉運到歐洲其他地區販賣。還有認為是基督教傳教士最早將紅茶帶回西方,據說葡萄牙傳教士科魯茲在回國後還曾撰寫文介紹此種茶「味略苦,呈紅色,可治病」。
不管怎樣,隨著紅茶的外銷,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可以從中獲得大量利潤。1637年,英國一位名叫威特的船長專程率船隊到中國來購買茶葉,首次從中國廈門直接運茶葉到英國,之後紅茶文化風靡歐洲上層社會。
其實,中國茶風靡歐洲世界,葡萄牙公主凱薩琳·布拉甘薩功不可沒。在1662年凱薩琳嫁給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國王並不愛他,並且很風流,而她在異國他鄉,舉目娶親,初始語言又不通。
因此,她的一生並不幸福,但在娘家養成的喝茶習慣,給與了她很大的安慰,每日下午招待閨中密友在自己臥室裡喝茶聊天,而茶很快就傳遍了當時的貴族社會,各個貴族太太紛紛效仿,因此茶成了上流社會,社交的必備之物,品茶也成了一種時尚,風靡英國貴族階層。
另外,兩次英荷之戰和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其導火索之一便是豐厚的茶業貿易利益。
18世紀,紅茶逐漸成為歐洲社會的大眾飲料,同時,飲茶的受眾亦擴大至美洲、澳洲,美國和加拿大迅速成為茶葉的主要消費國。
紅茶如何傳到印度?
印度如今已是個產茶的大國,中國紅茶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於紅茶如何傳到印度,是一個漫長曲折的故事,簡化下來是這樣的:
起初英國的茶葉一直依靠從中國進口,從第一次進口茶葉到1834年,東印度公司就一直壟斷了茶葉貿易。由於各種政治和利益上的原因,英國政府開始考慮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種植茶葉。
第一次努力是1793年麥卡特尼勳爵,他獲準從中國帶走一些茶樹種子和茶樹。當然,這些茶樹沒能成活,但一些茶樹種子成功地在加爾各答的植物園中生根發芽了。
1834年英國成立了一個茶葉委員會,負責引種中國茶樹的工作。他們派一位成員C·J·戈登到中國收集茶樹和種子,招募茶葉種植和加工專家。但是非常困難,他收到了黴變的種子,很少有工人願意移居國外,勉強招募到的12名中國技術茶葉工人還遭到謀殺。但這條引進茶種和技術工人的思路卻在日後發揮了重大作用。
1851年,羅伯特.福瓊將千餘株茶樹小苗和萬餘粒茶樹種子偷偷帶上了開往印度的輪船,同時還帶走了數名中國制茶工人。之後,他們在印度培養起10萬株以上的茶樹苗,形成了大規模的茶園。這樣產出的印度紅茶價格相對較低,在國際市場上名聲日盛。
其間,英國人在阿薩姆也發現了本地茶樹品種。後來證明,本地茶樹品種在阿薩姆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更適宜。但其他地區就廣泛種植了從中國引進的茶樹品種,及中國與印度的雜交品種。中國的種植和加工專家也陸續被引進,對印度的茶葉生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知這款最有國際範的紅茶,茶友們是否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