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一格!日語教授用數理方式研究中國詩詞

2020-12-16 日本頻道

原標題:別具一格!日語教授用數理方式研究中國詩詞(圖)

金中。記者 職茵 攝

在西安,有位大學教授的讀書之路非常特殊——他是日語專業博導,卻迷戀中國古典詩詞,他一個偶然機會又被科學類書籍中的理性思考所折服,另闢蹊徑以數理方式來解讀中國詩詞中關于格律的種種原理,並將自己領悟到的寫傳統詩詞的「絕技」傳授給學生,竟讓眾多理工類大學生也紛紛寫起古詩,成為理工科校園中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他就是金中。

多讀專業領域之外的書

金中從1歲起就開始背誦詩詞,上學之後經過跳級僅用7年時間就讀完小學到高中的12年課程。從1995年起赴日留學11年,學習日本古典文學。之後便回到母校交大日語系任教。

回望多年讀書歷程,可以說金中的童年和整個求學時代,全部精力用在讀海量教科書,或是泡在專業領域的書籍中了。對此金中覺得有些遺憾,在他看來,似乎只有用空閒時間,閱讀與專業無關的經典著作或雜書的階段,才是真正主動讀書的最好狀態。

現代社會,真正沉下心來讀書的人少,而很多人即使讀書,也只看自己專業領域的書籍,這就導致讀書人的思路和視野相對狹窄。其次,人們的行業及專業劃分非常細緻,這也容易帶來弊端。其實,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融合、相互交叉能產生許多具有創新的火花。金中建議人們讀書時眼光放遠一些:「通過閱讀自己本專業之外領域的書,可以彌補這個時代專業領域劃分過細的缺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及視野。多看其他領域和學科的書籍,借鑑其他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其實更能在自己從事的行業中獲得一種全新的視角。」

科學類書籍對自己影響最大

儘管長年研究古典文學,但金中覺得如今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卻是科學類書籍,指引他用跨學科、跨文化的方式去思考中國古典文學,給他帶來了更多的動力和方法,去推動中華傳統詩詞的發展。

那是201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金中聽了一場交大能動學院李德昌老師的講座,緊接著便研讀了他的著作《新經濟與創新素質——勢科學視角下的教育、管理和創新》,對貫穿全書的那種打破學科間壁壘的思維方式產生強烈共鳴。此後,金中開始更多地研讀數學、物理方面的書籍,這些專業領域解決問題的科學方式,也對金中研究古典詩詞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如關於詩詞格律的入門書比較難,一般讀者充分理解都有難度。如今我受到牛頓力學三原理的啟發,從全新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的傳統詩詞格律,也摸索出了一套格律詩的韻律三原理,將其中一些本質的原理性東西提煉出來,方便外行理解,這就等於是把科學研究的思維用在了傳統的國學上。」如今,金中在交大推廣傳統詩詞多年,許多理科學生通過他的著作《詩詞創作原理》,也學會了吟詩作賦,寫下的詩詞古色古香,別有韻味。 記者 職茵

(責編:袁蒙、陳建軍)

相關焦點

  • 別具一格!日語教授用數理方式研究中國詩詞(圖)
    日語教授用數理方式研究中國詩詞(圖) 2017-05-22 13:52:25來源:西安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記者 職茵 攝  在西安,有位大學教授的讀書之路非常特殊——他是日語專業博導,卻迷戀中國古典詩詞,他一個偶然機會又被科學類書籍中的理性思考所折服,另闢蹊徑以數理方式來解讀中國詩詞中關于格律的種種原理,並將自己領悟到的寫傳統詩詞的「絕技」傳授給學生,竟讓眾多理工類大學生也紛紛寫起古詩,成為理工科校園中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他就是金中。
  • 西安交大日語教授獨闢蹊徑,用數理方式研究古詩詞格律
    西安交大日語教授獨闢蹊徑,用數理方式研究古詩詞格律 金中。  西安晚報 圖在西安,有位大學教授的讀書之路非常特殊——他是日語專業博導,卻迷戀中國古典詩詞,他一個偶然機會又被科學類書籍中的理性思考所折服,另闢蹊徑以數理方式來解讀中國詩詞中關于格律的種種原理,並將自己領悟到的寫傳統詩詞的「絕技」傳授給學生,竟讓眾多理工類大學生也紛紛寫起古詩,成為理工科校園中一道別具一格的風景。他就是金中。
  • 永春湖洋小學詩詞走廊別具一格 讓牆壁"說話"
    永春湖洋小學詩詞走廊別具一格 讓牆壁"說話" qz.fjsen.com 2012-04-16 10:22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樓梯處那些別具特色的詩詞框了,這些用框裱起來的詩詞正是各年級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也是湖洋中心小學精心打造的走廊文化,是該校為學生們「開小灶」準備的文化餐。
  • 【教授講專業】日語專業
    日語系有專任教師10名,外籍教師3名。專任教師均具有研究生學歷,2名博士研究生,7名碩士研究生,1名博士在讀。教授1名,副教授2名,講師4名,助教3名。所有教師都有海外留學背景或赴日交流、進修學習經歷。是一支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研究領域互補,能勝任專本科教學、具有較高科研水平的教師隊伍。
  • 我校國際學院宿久高教授榮獲「中國日語教育終身成就獎」
    近日,我校國際學院應用日語系資深教授宿久高榮獲「中國日語教育終身成就獎」。該獎項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日語分委員會和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共同頒發,用以表彰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日語教學和日本學研究方面作出卓越貢獻的教師,是中國日語教育界的最高獎項。
  • 科技創新論壇 數理與人文
    高能所科技創新論壇(218)報告題目:數理與人文報告人:丘成桐 院士(哈佛大學)主持人:王貽芳
  • 日本教授研究出一大抗疫優勢:日語發音說話飛沫明顯少於英語
    日本教授研究出一大抗疫優勢:日語發音說話飛沫明顯少於英語 2020-05-26 0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本學術季】日語教育界泰鬥-皮細庚教授日語講座
    其中的一環,是關於日語學習的內容此次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日語教育界泰鬥——皮細庚教授無數的日語學習者都用過皮老編的書,中國的日語教育界,很多東西也是建立在皮老的教學研究之上的,可以說皮細庚教授影響了幾代日語學習者、教學者也不為過。
  • 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李俄憲教授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8-09-12      來源:外語學院      作者:扈丙良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9月11日上午,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李俄憲教授應外語學院邀請
  • 外國語學院承辦2020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國際研討會
    外國語學院承辦2020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國際研討會,線上會議達37場 來源:外國語學院   時間:2020-12-04  瀏覽:
  • 丘成桐:數理和人文的共鳴 |光明講壇107講
    他們的詩詞文章,激情澎湃,盪氣迴腸,感情從筆尖下源源不斷傾瀉而出,成為瑰麗的作品。這些作者並未刻意為之,卻是情不自禁。何以故?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太史公說:「意有所鬱結也。」能夠影響古今傳世文章的氣必然至柔至遠,至大至剛! 至於數理方面,也講究相似的氣質。自希臘的科學家到現代科學家,文筆優美雅潔的大有人在。
  • 《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解讀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研究
    而指出詩詞錯誤的正是《中國詩詞大會》命題專家組組長、《經典詠流傳》首席文學顧問李定廣教授,他曾在復旦大學開講座時強調,這句詩詞是錯的,不是「山無稜」,而是「山無陵」。為了改變詩詞誤用的現象,普及中國詩詞與中國文化,李定廣教授參與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命題製作,並編選、評註、賞析500餘首,跨越中華3000年的經典詩詞,將其記錄在《中國詩詞名篇名句賞析》一書中。在《中國詩詞大會》熱播,掀起全民詩詞狂歡的同時,學習古詩詞的當代意義及方法,也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
  • 數理與人文(by 丘成桐)
    能夠影響古今傳世文章的氣必需要至柔至遠,至大至剛!南北朝時,劉勰著文心雕龍,他評論五經,認為從文學的角度來看,經文都是上品,以其載道也,載道的文章必定富有文氣。道不一定是道德,也可以是自然之道。至於數理方面,也講究相似的文氣。自希臘的科學家到現代的大科學家,文筆泰半優美雅潔。正如上述;他們並沒有刻意為文,然而文既載道,自然可觀。
  • 思齊塾 | 雙合格 京都大學-數理情報、筑波大學-社會工學
    無日語英語成績,在校績點較差。差到什麼地步呢,用成績+託福去申請名校是不存在的...所以一邊以代數方向完成畢設、一邊開始學習日語。2.1 - 語言學習在大四下學期學日語是我踩的第一坑。而日語學習既不充分,必要性還低於英語。2.2- 考試方式在有可能申請研究生的情況下,儘量選擇研究生籤證來日本,而不是語言學校。
  • 北大陳松蹊教授當選國際數理統計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日前傳來喜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陳松蹊教授當選國際數理統計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任期為2016-2019年。國際數理統計學會(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簡稱IMS,網址:http://www.imstat.org)創立於1933年,總部設在美國,是最權威的全球性統計與概率國際學術組織之一,學會著重發展和推廣統計與概率的理論及應用,現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約4000名。
  • 《中國詩詞大會》越比越複雜
    本報訊(記者金力維)作為過年的保留節目,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大年初一晚與觀眾見面,在CCTV-1黃金時間播出。董卿繼續坐鎮主持,邀請王立群、康震等五位專家教授擔任點評嘉賓,選手個兒頂個兒都是百裡挑一的人,實力有升無降。
  • 畢業於北大,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教授:腹有詩書氣自華
    中國詩詞大會截止目前,共5季,《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的比賽有了新的變化,不僅從題型上有所創新,連主持人也由董卿換為了龍洋,但是我們也看見了許多的「老面孔」,蒙曼、王立群、康震、楊雨等老師依舊擔任第5季的評委。
  • 數理&人文
    近日,浙江大學的周青龍教師獲得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從小學數學38分到研究三體取得重大突破,數學帶給他的不是考試的「折磨」,而是思維的碰撞
  • 丘成桐:數理與人文(原創完整版)
    但有趣的是中國人提出五行學說,希臘人也企圖用五種基本元素來解釋自然現象,柏拉圖甚至用當時發現的五個最對稱的正則多面體來跟這些元素一一對應。中國人提出陰陽的觀點,西方人也講究對偶,事實上,希臘數學家研究的射影幾何就已經有pole(極點)和polar(極線)的觀念。文藝復興時的畫家則研究 perspective geometry(投影幾何),對偶的觀念,從那些時候,已經開始了。
  • 《詩詞大會》康震教授:書畫、學問都一流?老教授:平仄都搞不清
    《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讓大家一品古代文化的芬芳,有許多教授也因這些節目而迅速走紅,但同時又遭到了不少質疑,這不禁讓筆者想到魯迅曾說過的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