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搭橋術治療心臟血管嚴重鈣化時代已結束,香港率先亮出新方法

2020-12-23 健康界

香港唯安醫療2019年12月17日訊 | 心臟血管鈣化,就是指人的血管裡面出現了鈣沉澱,如果血管裡面的鈣越多,血管的彈性就會大大降低,血管的硬度會增加,這時候血管就會變得很脆,所以很容易出現破裂,從而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一旦心臟血管出現嚴重鈣化的現象,對於心臟專科醫生來說,這將是一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以往在治療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的時候,大多數醫院都是建議直接做心臟搭橋手術,不過就在近期,香港醫療率先為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的患者帶來了新的診療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利用新技術——衝擊波!

在處理嚴重鈣化血管的時候,除了把血管張開是個難題之外,治療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各種併發症也是醫生們必須要考量的問題,因此在患者赴診時,醫院面此類情況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安排專門的心臟外科醫生為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的患者做心臟搭橋術。

但是心臟搭橋術由於要開胸,因此對患者身體的創傷極大,並且風險和復發率都較高,在這些弊端的制約下,醫療界一直都在想方設法尋求更好的方法來替代心臟搭橋術,直到近期,香港醫療利用衝擊波技術處理腎結石的原理作為出發點,然後開始將衝擊波技術應用在心臟血管治療方面,在探索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衝擊波技術對於治療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的病人有奇效!

香港醫療運用衝擊波原理製作出了一個能發射衝擊波的微型球囊,這個微型球囊的外表和一般球囊非常相似,唯一的區別就是它可以接駁到衝擊波產生器,醫生在操作的時候只需要把衝擊波球囊放在血管鈣化的位置,然後打開球囊,接著按動衝擊波的發射鍵,幾秒後球囊就會發出特定頻率的衝擊波,在衝擊波的作用下,血管內的鈣化斑塊就會快速被震碎。

經過大量試驗證明,這些衝擊波只會對血管內的鈣化斑塊有影響,對於正常健康的血管是絕對安全的,衝擊波技術的新發現,為替代費用高昂且風險極高的心臟搭橋術帶來了契機,也為冠心病患者極大提高生活質量增加了可能性,目前,香港醫療已經把這項衝擊波技術運用到心臟血管嚴重鈣化的臨床治療當中。

香港唯安醫療溫馨提醒:文章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請遵從醫生等醫療專業人士意見或指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術後縮短人的壽命?醫生闢謠講清楚!
    心臟搭橋,是從身體別的地方取下血管,比如說從腿部取下血管,然後打開胸部,把血管縫合在狹窄血管的前後端,這樣原來的血管就可以失去作用,用新的血管來供血。4、適應症不同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幾乎都使用心臟支架,因為相對來說支架準備快,比較簡單,而搭橋術比較複雜,幾乎不再搶救心肌梗死的時候使用。
  • 心臟疼痛是怎麼回事,心臟疼痛應該這樣治療
    許多人知道心臟病很嚴重。大多數心臟痛是由心臟病引起的,但是得了這個病的人總是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所以現在就來普及一下關於心臟疼痛的原因吧,所以現在就開始解答一下這些問題吧。1、過度勞累,飽餐和情緒激動是導致胸痛的最常見原因。出現更多症狀:左胸部按壓,疼痛,鈍痛。它經常在背部,左臂內側,牙齒等處釋放,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
  • 心臟搭橋與起搏器有什麼區別?會影響壽命嗎?
    心臟搭橋術是什麼心臟搭橋術主要是通過外科手術的形式,繞過狹窄的血管,從另外一個地方架一根橋過去。心臟搭橋可能會採取的方式裡面:一個是常見的叫停跳和不停跳。所謂停跳就是主要通過我們的體外循環、麻醉,可能讓我們的心臟要暫時停掉,把我們的橋血管接到我們的冠狀動脈血管上面去。另外一種不停跳,就是利用低溫使我們的心臟不停跳,這種情況也可以採把橋接上去,但總的搭橋的情況都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第一開胸創傷比較大;第二可能需要呼吸機;第三還有橋血管的處理問題。平時可能還是要加強藥物治療,加強預防,只有這樣才是降低因為橋堵塞導致了一些心臟病再發的問題。
  • 放了心臟支架,就代表活不久了嗎?做到這些,血管才能一直通暢
    社會大環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其中心血管問題就是一大健康威脅,而像心臟支架等技術的介入,雖然給很多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但也有人由於認知偏差而質疑心臟支架的作用,評論道:心臟支架做了,人也沒幾年活了。事實是這樣嗎?你真的了解心臟支架嗎?
  • 微創不開胸,高齡老人更換心臟主動脈瓣
    近日,在株洲市中心醫院副院長何毅、心內科主任郭書紅、副主任羅莘的指導下,結構性心臟病團隊歐陽繁博士、唐江副主任完成了今年第6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這是湖南省地市級醫院率先開展此類術式,標誌株洲市中心醫院心臟介入治療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 心臟手術不開胸,微創手術1釐米傷口為心臟換「門」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尹曉清教授介紹:由於心臟有較強的代償功能,主動脈瓣狹窄早期可以沒有很多不適,患者一旦出現症狀,病情將迅速進展,有猝死的可能,2年內超過一半的患者會死亡(死亡率50%),並且主動脈瓣狹窄往往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手術置換瓣膜。
  • 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病越嚴重?
    身體周刊:心臟雜音越響,心臟疾病越嚴重嗎?黃國英:心臟雜音係指心音以外的其他紊亂的音響成分。由於部分病孩病情較輕,日常表現與正常小孩無明顯差別,只是在體檢時發現有心臟雜音,但因心臟內部有缺損或狹窄,局部高速的血流可能損傷心臟內膜,因此存在誘發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的潛在威脅。雜音的來源通常認為是血液流經心臟和血管某一部位時出現湍流所產生的振動所致。
  • 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每年用心修補2000多顆心臟
    2019年5月9日,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成功開展首例「冠狀動脈內旋磨成形術」,採用冠狀動脈內旋磨技術,在血管內開「隧道」,用高速旋轉的鑽石磨頭將心臟血管內的鈣化斑塊磨碎,成功解決了血管嚴重狹窄的冠心病患者無法植入支架的難題,成為渝西片區首家開展此技術的醫院。60多歲的陳慶(化名),在2019年5月4日已反覆胸痛10多天,當天突然胸痛加重,被送往江津區中醫院心病科住院治療。
  • 行業研究 | 心臟瓣膜器械行業深度研究
    在手術治療方式上,心臟瓣膜病先後經歷了最早的無法治療、傳統的胸骨正中切口手術(1.0時代)、微創外科手術(2.0時代),目前已經迎來了導管介入治療時代(3.0時代)。以下將逐一進行介紹與分析。1、心臟瓣膜病治療的1.0時代-傳統外科手術心臟瓣膜手術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
  • 「CHC2020」從心臟移植到人工心臟,外科治療是未來心衰治療的「主...
    心力衰竭(心衰)是全球唯一呈增長趨勢的心臟疾病,全球心衰患病率仍在持續增長,全球目前超過2600萬心衰患者。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心衰患病率和數量繼續增加,預估中國心衰人口超過1000萬。由於近20年來,治療心衰的藥物靶點無重大進展,無法逆轉心肌重構,終末期心衰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外科治療是未來心臟衰竭的「主戰場」。
  • 心臟瓣膜病不用開胸治療了
    心臟瓣膜病不用開胸治療了 心臟瓣膜病是發病率為2.5%~3.2%的心臟科重點疾病,以往只能依靠開胸治療。但是現如今,一種不需要開胸的換瓣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成為患者的新選擇。 「介入換瓣」手術是實現不開胸換心臟瓣膜的高效微創治療方式。「過去換瓣,要開胸、要全麻。
  • 人口健康報:心臟不停跳,架起生命之橋——訪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胸...
    架起生命之橋,不負患者重託61歲的董大爺兩個月前曾因胸痛、胸悶住院治療,當時行冠脈造影檢查顯示冠狀動脈病變極其嚴重,無法行支架植入,最終董大爺選擇出院保守治療。一周前,董大爺再次出現「發作性胸悶、胸痛」,為進一步系統治療,來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胸心外科。
  • 三門峽:血管裡開通「隧道」鑽石磨頭打開生命通道
    既往「高血壓、高脂血症」病史,入院后冠脈造影提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嚴重鈣化伴瀰漫性狹窄,最重處為90%。黃河三門峽醫院接診醫生張浩考慮該患者屬於冠心病較嚴重的一種,必須及時植入心臟支架治療,否則胸悶背痛症狀不會得到緩解。
  • 三維標測+消融,帶來心臟紊亂跳動治療新思路
    近日,記者專程採訪,請這位美女醫生談談心律失常治療的新思路、新技術、新進展。  ●老誤區:心律失常=冠心病  趙育潔很忙,一天數臺手術。趁著手術的間隙,記者在導管治療室採訪了她。趙育潔不僅健談,而且思路清晰,語言生動,話題就從剛剛結束的手術談起。
  • 在血管內打通「隧道」!牡丹人民醫院開展高速冠狀動脈內膜旋磨術
    ,心臟支架不能植入,於12月4日為焦先生做了高速冠狀動脈內膜旋磨術,成功植入支架,為患者解決了病痛,該手術主要適用於鈣化的病灶、開口處病灶、球囊難以擴張的病灶和長段血管病灶。術後血管已通  據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孫豐年介紹,焦先生在入院的前4天,有頭暈、心悸等症狀,曾前往其他醫院住院治療,做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提示是腦內多發缺血、梗死灶,因治療效果不明顯
  • 院長解心 | 四個心臟瓣膜三個關閉不全,心臟增大到常人的1.5倍,4個...
    經仔細詢問,郭先生已經有四年的心臟瓣膜病史,但初期胸悶症狀不嚴重,就沒有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四個月以來症狀明顯加重後,才開始考慮去醫院治療。入住到省胸科醫院後,醫生經心臟超聲檢查發現,郭先生的心臟四個瓣膜中有三個中重度關閉不全,心臟已經增大到正常人的1.5倍,而這是導致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顯示,心臟最主要的供血管路——冠狀動脈的前降支以及對角支均重度狹窄達到90%,這又導致心衰的心臟心肌缺血。
  • 心臟支架植入後會出現什麼副作用?你的理解真的對嗎?看專家理解
    心臟支架術主要適用於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臟病的常用的手術方式。心臟支架術其實就是通過一條導管,通過傳送系統將支架輸送到堵塞的心血管處,從而把血管疏通開來的一種手術方式。那麼心臟支架植入之後會出現什麼副作用哪?
  • 心臟支架降價了,就能想安就安?你所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
    所以說,放了支架,只是使原來狹窄或者堵塞的血管變通暢,使冠心病症狀緩解或消失,但心臟支架手術解決的只是冠脈病變最嚴重的局部問題,無法改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冠心病是一輩子的事,更重要的是需要終生管理、終生服藥。
  • 「心尖之舞」救川崎病少年,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
    跳動的心臟上實施冠脈搭橋,吻合細如髮絲的1毫米血管,保持血管暢通……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瑞金醫院強強聯手完成一場「心尖之舞」,成功救治一名川崎病患兒,成就了國內首例兒童「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 心臟搭橋手術後,感覺越來越沒有力氣了,怎麼回事?醫生解讀!
    一、先要看看有沒有心衰 我們要弄清楚心臟搭橋的人有哪些不舒服,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人需要心臟搭橋,一般情況下,心絞痛很嚴重,做完心臟造影心血管狹窄比較嚴重,或狹窄的血管比較多,不適合心臟支架的情況下,就會建議患者選擇心臟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