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讀完一本書——《超越原生家庭》

2021-01-09 樂旗星樂文娛

今天分享的書是《超越原生家庭》

對於這本著作,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在此就不多做闡述,直接上思維導圖。不過在上圖之前,有些話還得寫在前面。

關於這本《超越原生家庭》,我認為前兩部分寫得比較好,第三部分「超越原生家庭,完成自我分化」則是過於理想了,例如擺脫三角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孩子在父母的爭吵中會起到一定的潤滑和緩和矛盾的作用,而一般婚姻中女性處於弱勢地位,孩子往往是站在母親這邊。假如擺脫了三角關係,本來大部分母親在家庭地位方面就低於父親,現在跟丈夫吵架了,孩子還不站在她這邊,儘管孩子是在中立的調解矛盾,但只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又怎能化解矛盾,擺事實講道理嗎?家庭又不是法院,需要的是人情溫度而不只是事實道理。你是獨立了,但你父母卻是雙方對立矛盾愈演愈烈,在這種家庭氛圍下受到的不良影響反而更嚴重。所以有些三角關係不但不要擺脫,反而要再建一個。例如跟母親結盟了,那就再跟父親也結盟,先跟他們站在同一立場上去寬慰開解撫平怒氣,再慢慢的點明事實消解矛盾,緩和爭吵雙方的關係。有時候爭吵不休,只是因為沒有一個臺階可以下。

另外,關於「超越原生家庭」的那五步,其實不需要那麼麻煩,剝離原生家庭的影響有物理上和心理上兩方面的剝離,心理上剝離相當於完成一次自我進化,剝離之後自然也就產生獨立理智的人格。

相關焦點

  • 合格父母第一課《超越原生家庭》
    超越原生家庭其實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一直在輪迴,我們教育子女的方式,基本取決於父母教育我們的方式。這一點,其實我深有體會,5歲那年,我和隔壁的一個小夥伴一起去街道上賣菜的阿姨家玩,他將稱弄壞了,事後,他說了一句,不是他做的,然後就回家看動畫片了,而我不論如何辯解,我父母依然堅信是我弄壞的,並在眾人面前將我揍了一頓,讓我道歉。筆者已經30歲了,這一幕依然時常在我眼前浮現,至今在生活上不太願意去相信別人,包括自己的愛人。
  • 每天5分鐘,讀完一本書——《精準表達》
    今天推薦的書是《精準表達》,作者: [日] 高田貴久這是一本教你在職場會議中如何準確傳達你的想法的書。這本書主要由合理思考和準確表達兩大部分組成。、陳述事實、說出啟發或結論——使用概括性詞彙,長話短說圖片——插圖、產品的圖畫、照片等、統計圖檢驗標準——目的性:是否表達了清晰的論點、嶄新性:是否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明確性:是否把內容具體表達出來,有無出現抽象語句、方向性:是否告知了對方接下來要採取怎樣的行動下面是本書的思維導圖
  • 《超越原生家庭》讀書會招募中│看清原生家庭的真相,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共上一堂課】也許你喜歡傾聽學習,也許你喜歡暢所欲言,也許你需要深度理解…一起深度閱讀一本書吧!,學會自我分化,並在新的家庭中實現超越。    本書的目的是揭示原生家庭的內部運作機制,幫助你學會應對原生家庭影響的全新方法,擺脫過去原生家庭遺留的問題,從而在新家庭中過得更加幸福快樂,讓下一代更加健康地成長。
  • 《超越原生家庭》生命中與原生家庭相關的坑,都無法超越嗎?
    《都挺好》《小歡喜》再次把原生家庭的影響推上了全民熱議。但原生家庭就一定是決定因素而不可超越嗎?其實,原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幫我們發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鼓勵我們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也就是「做自己」,並且同時與別人保持親密關係。
  • 超越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家庭內部的運行機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在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我們到底在原生家庭中都扮演了什麼角色呢?這是兩種類型的角色,卻是同一個人扮演的,就會使家庭關係陷入了負面的交流之中。實際上,無論是「功能過度者」,還是「功能不足者」,他們互相依賴,都沒有超越原生家庭,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
  • 《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原生家庭的宿命,要靠自己超越
    你的出生是你的宿命,你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卻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你的原生家庭是伴隨你一生成長的,它根深蒂固,不論是身在何處,它都是一生最難以擺脫的存在。原生家庭,不論從外面看如何美好,令人羨慕,它的內裡都藏著或多或少的痛苦和傷害。了解原生家庭創傷對我們的影響,然後治癒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創傷。在這一點上,《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這本書給了我們方法。
  • 心理丨《超越原生家庭》:你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超越原生家庭,只能靠我們自己。那麼,人們如何在不破壞親密關係的前提下,從心理和情感上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找到真正的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呢?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中。#原生家庭的傷害有多大#本書的作者羅納德.理察博士,是「美國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協會」的臨床心理治療師和督導。
  • 超越原生家庭:做成熟的父母,別讓傷害傳遞給孩子
    有關原生家庭的話題一直比較熱門,也是近幾年熱門影視劇裡常常涉足的題材,比如《都挺好》《小歡喜》《以家人之名》等。我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一直很感興趣,加上有了寶寶以後,疑惑也更多了起來。於是,我便找來與原生家庭相關的書籍來看,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本——《超越原生家庭》。本書作者是美國臨床心理治療師羅納德·理查森,已經從事婚姻和家庭心理問題治療工作有20年。
  • 6個步驟帶你「超越」原生家庭
    但若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而不是假性獨立或其他,還真不能繞過充分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這一龐大冗雜而重要的工作。了解原生家庭,才能讓自己超越原生家庭。本文是讀過《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後的一些感想,作者羅納德·理查森博士是美國的婚姻家庭治療師,他認為多年原生家庭方面的研究,給自己的家庭和工作都帶來了重要的改變。
  • 一周讀完一本書,幫你實現一年讀完52本書的小目標
    很多人對於讀書有深的恐懼,一聽說一年讀幾十本書,甚至是上百本書都會感到不可思議,其實讀書真的沒有那麼難,一周讀完一本書,一年就可以輕輕鬆鬆讀完52本,關鍵是你要明確讀書的目的、掌握讀書的方法。一、明確讀書的目的首先,讀書是為了獲得新知。
  • 讀《原生家庭》需要注意什麼?別讓自己恨上加恨
    《原生家庭》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和搭檔克雷格.巴克一,合作寫的一部振聾發聵的家庭心理療傷書籍。《原生家庭》的副書名是《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整本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舉例分析了7種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對孩子的傷害;第二部分給出了具體的方法,目的是讓我們學會擁抱自己內在的小孩,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 讀完這6本書
    這個道理放在家庭上面也是同樣成立的:幸福的家庭的大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尋其不幸,又能發現存在的共性——原生家庭。本書就是探討原生家庭的問題。原生家庭對於我們婚姻的影響大多數人都很容易忽略。相信大家在婚前看過武志紅老師的這本《為何家人會傷人》,會讓我們婚後的生活受益良多,在婚姻中可以讓我們避免很多坑。
  • 超越原生家庭,我們如何和曾經的不幸和解?
    羅納德·查理森的《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從心理和感情上擺脫早期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再重複原生家庭中的一切,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僅一句話,就說明了了原生家庭對我們很大的一個影響。這句話中,「刻意」兩個字會讓有親身經歷的人心痛,因為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刻意有多麼辛苦!
  • 超越原生家庭|家庭中的潛規則,你了解嗎?
    「原生家庭」近年來已成為一個流行標籤,不僅在自媒體、新聞報導裡頻頻出現,影視劇也瞄準這一主題,從《都挺好》到《小歡喜》,作為父母的我們很難不關注它。早在10多年前就有一個非常活躍的豆瓣小組名為「父母皆禍害」,很多組員將自己的人生困難和性格問題不加辨別地歸咎於父母,足以瞥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誠然,在多數人的經驗裡,原生家庭是其成長中代表「家庭是什麼樣子的」唯一模板,去原生家庭裡尋找問題的根源,也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但這絕不是在提倡「原生家庭決定論」,尤其是成年之後的人生軌跡更不能簡單歸咎於父母。
  • 超越原生家庭是人的天性,也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導語:無論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我們還是要獨立地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將自己當前面臨的困難歸咎於原生家庭,也許是真實的,但對於此刻的你,並無裨益。剛剛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媽媽將女兒看作自己一生最大的事業,在各個方面都強迫齊明月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包括上什麼大學、選擇什麼職業。
  • 極速讀書法——30分鐘讀完一本書,並有效記住大部分內容的方法
    第二步,30分鐘內,摘出16個關鍵字。這一步需要「速讀」,迅速翻閱這本書,限時30分鐘內,找到你認為最相關的16個關鍵字,記錄在「極速讀書法表格」的16個格子裡。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速讀」:速讀就是讀一本書時,腦子裡面不發出聲音,用一行一行掃讀,而非一字一字默念。第三步,針對這16個關鍵字,整理出3~5個重點。將這16個關鍵字濃縮成3~5個重點或一連串的動作。
  • 書單|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可以讀這五本書
    大家有沒有發現,電視上、新聞裡、社交媒體中,越來越多地討論一個話題——原生家庭。大多數人都認為原生家庭虧欠了自己一顆強大的內心和為人處世的能力,把生活中的不順歸結於原生家庭。畢竟,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課堂。然而,地主拜佛可供千燈千僧,貧女拜佛僅供清水一碗。我們只知道,他們給的是我們不想要的;但我們不知道,他們給的是他們認為最好的。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縛,活出自己的人生
    她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美國的作家和歷史學家,本書是作者的自傳,也是她的處女作。這本書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讀者票選為「年度最佳圖書」。我將分三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的精華內容:第一部分: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縛,活出自己的人生。第二部分:轉變人生境遇,從徹底脫離原生家庭開始。第三部分:用教育重塑自我,生命煥然一新。今天,我們先展開第一方面的內容: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縛,活出自己的人生。
  • 《完美關係》:佟麗婭、黃軒、田依桐攜手探尋超越原生家庭之路
    原生家庭留給兒女的痛,一天天撕裂著他們的心,如何跳出原生家庭傷害帶來的後遺症,逃離魔坑,走出原生家庭的深潭,與原生家庭和解,探尋一條超越原生家庭之路成為當下許多受原生家庭所累的人的人生必修課。01找尋與原生家庭合理的界限《如何建立合理的家庭界限》一書中寫道:每個家庭裡都有不同的「部門」,這些部門體現了家庭成員的不同身份、角色、職責。
  • 超越原生家庭:為啥我成了那個最不待見的人?出生順序的影響
    我們一起繼續共讀美國婚姻家庭治療師羅納德﹒理查森博士所著的《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建議今早讀完第7章第119至155頁。弗洛伊德在他九個月的時候,母親懷孕,後來生下了他的弟弟,這讓他感覺到非常的憤怒。他有一種強烈的願望,詛咒弟弟去死。後來,他的弟弟在不到兩歲時夭折了。當弟弟真的死了,他非常地內疚,他隱隱約約覺得弟弟的死跟他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