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本抑鬱症歷史書籍出版——《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

2020-10-12 出版人雜誌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精神衛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抑鬱症、強迫症等成為常見的精神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

「看起來很穩,其實內心很慌。」近日因為「脫口秀大會」爆紅的李雪琴也自曝曾患有抑鬱症。孤獨、焦慮、抑鬱正成為現代人的常態,但抑鬱症卻絕不是一個現代疾病,相反,它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深入參與並改變了人類的社會進程。

日前,國內引進的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衛報》《經濟學人》《國際社會科學評論》等國外知名媒體都對本書大力推薦。

作者克拉克·勞勒,任教於諾森比亞大學英國文學系,熱衷於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已出版《抑鬱症之前》《肺病與文學:浪漫的疾病》等歷史著作。

《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橫跨社會學、文學、藝術及醫學領域,深入介紹了從古典時期到現代,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歷程以及抑鬱症治療方法的發展,呈現了人類對抑鬱症的理解和治療方法的進步。

本書提供了一個獨特而有見地的敘述,記錄了人類在定義和治療抑鬱症方面古今變遷的歷史。例如,在古希臘,人們認為喝太多深色的烈酒,吃大量陳年的奶酪將使黑膽汁(憂鬱體液)分泌過多,引發抑鬱症;在近代歐洲,抑鬱症卻成為上流精英的標配,甚至自殺也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歌德的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就曾在歐洲引發了模仿主人公維特自殺的風潮;在現代世界,標準化的抑鬱診療手段推廣,製藥業資本巨頭參與抑鬱症的概念建構,新型抑鬱症被定義,全球抑鬱症患者激增。

值得一提的是,《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引用大量資料,探究抑鬱症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表現,視角獨特地呈現了抑鬱症的文化史脈絡。例如,18世紀末的哥德式文學和抑鬱症之間是有聯繫的,墓園派詩歌就是從抑鬱症裡汲取了靈感;從莎士比亞創作的經典人物形象哈姆雷特的抑鬱性格裡,我們能看到亞里斯多德、柏拉圖、費奇諾、蓋倫、佔星術、體液學說、人文主義、鍊金術等各種理念。

讀罷《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原來抑鬱症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可怕可憎,令人心生恐懼。在時間的長河裡,無數人在承受著同樣的痛苦,人類和它的鬥爭也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醫學的不斷發展,以及對抑鬱症了解的不斷深入,人類一定可以更好地控制它、戰勝它,擁抱生活裡的更多美好。

相關焦點

  • 國內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書籍出版
    《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講述人類對抑鬱症的百年認知歷程《從犯愁到解愁日前,國內引進的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衛報》《經濟學人》《國際社會科學評論》等國外知名媒體都對本書大力推薦。
  • 國內引進的首部關於抑鬱症歷史的書籍出版
    近日,國內引進的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衛報》《經濟學人》《國際社會科學評論》等國外知名媒體都對本書大力推薦。《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橫跨社會學、文學、藝術及醫學領域,深入介紹了從古典時期到現代,人們對抑鬱症的認知歷程以及抑鬱症治療方法的發展,呈現了人類對抑鬱症的理解和治療方法的進步。全書提供了一個獨特而有見地的敘述,記錄了人類在定義和治療抑鬱症方面古今變遷的歷史。
  • 哥德式文學和抑鬱症有聯繫!國內首本關於抑鬱症歷史書出版
    日前,國內引進的第一本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衛報》《經濟學人》《國際社會科學評論》等國外知名媒體都對本書大力推薦。作者克拉克·勞勒,任教於諾森比亞大學英國文學系,熱衷於疾病文化史的研究,已出版《抑鬱症之前》《肺病與文學:浪漫的疾病》等歷史著作。
  • 關注抑鬱症,從了解它的歷史開始
    ——百度百科最近讀到一本南方出版傳媒的寫抑鬱症歷史的書《從犯愁到解愁 抑鬱症的歷史》(後稱《從犯愁到解愁》)挺有趣,這本書將抑鬱症古往今來的歷史做了一個細緻又不乏冷門知識的梳理,書中引用大量資料,生動描繪了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社會人類對於定義和治療抑鬱症的鬥爭,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的旅程。
  • 用良心寫下對抑鬱症的正本清源
    @ 《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是由南方出版傳媒的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道」系列的新書,這本書聽上去可能會被以為是有關心理學的一本書籍,但是其實它更偏向於學術,而不像市面上一些淺顯的、直接介紹心理學的那種快餐書籍。
  • 和抑鬱共生的我們,要怎樣面對和克服抑鬱症?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抑鬱症患病人群累計超過3.5億人,中國是抑鬱症疾病負擔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約有5400多萬人患有抑鬱症。孤獨、焦慮、抑鬱正成為現代人的常態,但抑鬱症卻絕不是一個現代疾病,相反,它其實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深入參與並改變了人類的社會進程。
  • 從犯愁到解愁:一部你不知道的疾病史
    作者 |袁一雪抑鬱症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邊緣詞彙,但是人們往往通過有抑鬱行為的表徵或者心理評測以及生物指標來對其加以理解,很少有人從歷史發展、哲學角度切入看待「抑鬱症」。《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一書,從古希臘人對抑鬱症的認識說起,將文學家與哲學家作品以及話語中提到的抑鬱症娓娓道來。《從犯愁到解愁——憂鬱症的歷史》一書的序言中記述了文壇泰鬥塞繆爾·詹森與抑鬱症抗爭的故事。
  • 從犯愁到解愁:一部你不知道的疾病史
    作者 |袁一雪抑鬱症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邊緣詞彙,但是人們往往通過有抑鬱行為的表徵或者心理評測以及生物指標來對其加以理解,很少有人從歷史發展、哲學角度切入看待「抑鬱症」。《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一書,從古希臘人對抑鬱症的認識說起,將文學家與哲學家作品以及話語中提到的抑鬱症娓娓道來。
  • @三亞市民,薦讀·贈書丨探尋抑鬱症歷史,《從犯愁到解愁》
    國內唯一的關於抑鬱症歷史的圖書但從古到今,對於抑鬱症的定義和對社會的影響,一直存在著激烈的爭論:藥物究竟能起到效果,還是只是安慰劑?我們今天的抑鬱症是不是只是製藥業的一部分?抑鬱症是診斷不足還是過度診斷?我們應該像精神分析學或認知行為療法一樣,為昂貴的談話療法付費嗎?  了解抑鬱症的歷史對於了解它的現狀和定義是非常重要的。
  • 走進抑鬱症的文化史—新聞—科學網
    《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 》,[美] 克拉克·勞勒著,崔敏譯,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出版,定價:59元   抑鬱症在今天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邊緣詞彙,但是人們往往通過有抑鬱行為的表徵或者心理評測以及生物指標來對其加以理解
  • 抑鬱症是「現代病」嗎?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經歷悲傷
    作者: 袁一雪《從犯愁到解愁《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一書,從古希臘人對抑鬱症的認識說起,將文學家與哲學家作品以及話語中提到的抑鬱症娓娓道來。《從犯愁到解愁——憂鬱症的歷史》一書的序言中記述了文壇泰鬥塞繆爾·詹森與抑鬱症抗爭的故事。
  • 你對抑鬱症的誤解,可能會壓垮一個人
    或許,當我們認真地思考「焦慮」「抑鬱」和「壓力」,當我們認真對待「抑鬱症」這種心理疾病時,我們才不需要惋惜如此多的、本該能夠阻止的悲劇的發生。在《從犯愁到解愁:抑鬱症的歷史》裡,作者梳理了從古希臘羅馬到近代,「抑鬱症」是怎樣轉變的。
  • 何以解憂:抑鬱症的千年治療史
    該新聞令抑鬱症再成熱點話題。畢竟中國是抑鬱症患者最多的國家,總數已達9000萬人,僅10%的患者曾接受治療。據1999年完成的、針對121名男性抑鬱症患者的研究,發現13.2%的患者有攻擊傾向。這是否意味著:危險就在身邊?抑鬱症是被人們提及頻率最高的精神疾患,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 原來還真有抑鬱症這麼個東西
    國內檢出的抑鬱症終身患病率為6.8%。終身患病率的意思,就是病好了也算,只要一生中得過病的都算在內,這樣的人在樣本中的比例是6.8%。也就是說,一生中至少會遭遇到一次抑鬱症的中國人,差不多16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所以絕非是什麼罕見疾病了。
  • 我們對抑鬱症還知之甚少,但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依然大流行的背景下,抑鬱症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也推高了自殺率,成為又一大公共衛生危機。最近《半月談》雜誌還表示,要高度關注學生群體的抑鬱高發情況,避免抑鬱症進一步低齡化,貫徹「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不要再用「病恥化」的視角看待抑鬱症。其實,每每有抑鬱症的相關報導,各大媒體都會如「新知」一般對抑鬱症進行科普,因為確實還有很多人對抑鬱症完全不了解或者充斥錯誤的理解。
  • 從「神經衰弱」診斷歷史來看中國抑鬱症發展史
    文/老K三十年前,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0.76%;近年來,我國的抑鬱症呈上升趨勢,深圳康寧醫院2006年做的一次調查統計顯示,深圳人的抑鬱症患病率達到7%,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達3%至7%,正在逐步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雖然我們從各種媒體平臺了解抑鬱症越來越多,但抑鬱症還可以算是一個新型疾病。
  • 曾出版史學專著高中生林嘉文因抑鬱症離世-搜狐
    早前消息:高中生出版超水平歷史專著 學者贊解放後罕見  一個高中生,一邊在備戰高考,一邊出版幾十萬字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經出了兩本專著的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昨日突然傳來噩耗,林嘉文自殺身亡,這一天才少年的離去,讓人唏噓,他究竟是怎麼了?
  • 曾出版史學專著高中生林嘉文因抑鬱症離世(圖)
    去年12月,林嘉文出版了新書《憂樂為天下:範仲淹與慶曆新政》。  新京報快訊 「林嘉文去世了,遺憾。」今日凌晨,有網友發布微博稱,去年年底剛出版史學專著的18歲西安中學高中生林嘉文去世,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悼念。新京報記者從林嘉文家屬及學校證實了此事。  學校一位老師稱,林嘉文去年曾因抑鬱症前往醫院並開了藥物,去世前,還給家人及老師留下了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