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的孩子,人生會有哪些不同?聽故事《沒那麼糟糕》

2020-08-20 米得說故事



內容介紹

大家都說凱米是個麻煩小孩!只有奶奶不這麼認為。


一天凱米鑽進花叢,頭髮被花朵扯住了。媽媽說艾米是個麻煩小孩!

又有一天,凱米踩到自己的鞋帶,摔了個大跟頭。爺爺說艾米是個麻煩小孩…


只有奶奶不這麼認為,說:「事情本來有可能更糟糕呢!」

當有一天艾米遇到一個很糟糕的事情時,她想起了奶奶的話…

親子共讀(聽)

心理學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把「樂觀」作為孩子最需要培養的品質之一。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說:

「悲觀的人相信壞事都是因為自己的錯,會持續很久。樂觀的人在遇到同樣的厄運時,會認為現在的失敗是暫時性的,每個失敗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錯。這種人不會被失敗擊倒。在面對惡劣環境時,他們會把它看成一種挑戰,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不順、逆境和低谷,如何對此作出詮釋,用樂觀還是悲觀的態度去面對,這真的非常重要。


孩子的悲觀和樂觀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可以從父母、外界當中習得,從而內化成性格當中的一部分。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偏偏就是有些時候會忘記這些,為一些小事兒為難孩子,也為難自己,無形中錯過了培養孩子樂觀性格的機會。

我親眼目睹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孩子在調吹泡泡的肥皂水,還加入了蛋清、蜂蜜、白糖等他認為可以增加粘性的東西。後來孩子一個不小心,把調好的水灑在身上了,衣服的胸前整個都是。


孩子的媽媽不僅沒有安慰孩子,反而以一種看熱鬧的口吻說到:「我感覺你就要闖禍,弄身上了吧。誰天天給你洗得起衣服啊。」

孩子呆站在那裡手足無措,後來孩子的爸爸看到了才過去把孩子領走,說著:沒事兒沒事兒,爸爸給你換件衣服。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小孩子闖起禍來更是家常便飯。但並非每件不如意都值得悲傷,對孩子闖的小禍動怒發火,更是於事無補。

他就是可能會打翻肥皂水,他就是可能會在家裡某個地方亂塗亂畫,他就是可能會偶爾調皮頂嘴。可是那又怎麼樣呢?這就是小孩子成長的方式,跌跌撞撞,又充滿驚喜。他從製作肥皂水中掌握了有趣的小知識,他在信筆塗鴉中增強了想像力和創造力,他的調皮頂嘴是他學會獨立思考的第一步。


面對這些小事情,大人不過度斥責、不小題大做,給孩子一些理解和關愛,孩子也就自然明白了:哦,原來這都不是事兒。樂觀的性格就在這種「不是事兒」的環境中養成了。

人生並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旅程,有時風起雲湧,有時布滿荊棘,可我們的孩子終究要一個人走完這段路,而樂觀是他旅途當中最好的鎧甲,守護著他不被現實打到,不受絕望吞噬。

今天一米給大家講的故事《沒那麼糟糕》就是一個關於樂觀的故事,主人公凱米奶奶的做法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希望爸爸媽媽能跟孩子一起去聽這個故事,都能在教育的過程中授予孩子這最堅實的鎧甲,讓孩子快樂、堅強地成長。

米得任務:

小朋友,故事中,凱米的奶奶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呢?來留言板跟一米姐姐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好消息壞消息》:小小故事背後給孩子的人生啟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之前人教版課本上五年級的一篇課文,當時我們學習的時候,這篇課文還在現在改版成部編版,也不知道他有沒有被留下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講述的是作者的母親和父親對於作者所做的事情已經所取得的成績的兩種不同反應。當作者寫完一首小詩的時候,母親非常興奮,用讚賞的眼神看著作者,並且說精彩極了。
  • 先天樂觀不足,如何在後天培養出樂觀的孩子?
    如果想要培養出樂觀的孩子,那最好能先讓自己成為樂觀的父母。雖然直到今天我們的科學還沒有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樂觀純屬遺傳。但是根據對抑鬱症的研究,我們可以對父母樂觀與否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進行一下小小的推論。
  • 如何培養樂觀的孩子?這個方法告訴你
    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挫折和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困難之後那顆絕望的心。一個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取決於他的心態。之前有個很經典的故事這麼說的,從前有一對夫妻丈夫整天酗酒賭博,妻子性格古怪脾氣暴躁,日子過得一塌糊塗。他們育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孩子們在這種家庭環境下艱難的成長。哥哥整天很抑鬱,他想:「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我還有什麼希望呢?」於是他每天也無所事事酗酒賭博。
  • 神奇的「ABCD」法則,助你教出積極樂觀的孩子
    但真正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了解了這個概念之後,我覺得擁有「積極樂觀」的品質,是一個孩子能夠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並立於不敗之地的前提。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誇張,但相信看完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你也會深有同感!
  • 人生苦短。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
    人生苦短,人只在世上活一回,沒有來生,相對宇宙來說是那麼的短暫。有的人鬱鬱寡歡一生。有的人開朗積極,樂享人生。這和性格有一定的關係。我們期望看到孩子積極樂觀地對待學習生活 。這就需要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那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樂觀性格呢? 一、你營造在一個和諧的家庭。
  • 爸媽背熟5句話,經常說給孩子聽,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也是一個天才
    文丨橘媽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受用一生,而糟糕的家庭教育,孩子也需要背負一生。做父母沒有人來打分,但是,不同父母之間的分數,相差太大了。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當父母的技能需要提升,那麼你試試背熟這5句話,碰到需要用到這5句話的時候就說給孩子聽,你一定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了。第一句:爸媽沒有想到的,你想到了,真有想法。這句話可以鼓勵孩子思考。
  • 有眼界的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來怎樣不同的人生
    他有位虔誠信奉基督教的母親,儘管貧窮、出身低微,沒特別多文化,但自學打字,進城打工,有著異於常人的樂觀的生活態度。就是被這樣的母親教養下的崔娃,被培養成一個充滿好奇心和生命力的孩童。 就是這樣一個樂觀,充滿幽默感的母親,在每次打完淘氣的崔娃後,還能叫他過來一起看電視劇,跟剛剛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 直面分離焦慮,它真的沒你想像得那麼糟糕
    方方回憶起入園的情景眼睛都紅了,「我從來都沒想過我會這麼脆弱,可能是內心有點難以接受她這麼小就要獨自面對集體生活,離開我們的視線不知道她會不會好好吃飯、自己上廁所。」方方的焦慮也是很多低齡幼兒家長都會面臨的挑戰,他們可能早就忘了自己小時候是如何與父母分離並開始獨立,也在孩子入託、入園前想像過這樣的場景,但當這件事真正降臨到自己頭上,還是會有擔心、焦慮和不安的情緒。
  • 愛有道 育有方 | 樂觀孩子養成5部曲
    今天為您帶來的是家庭戰疫「學」起來之「愛有道 育有方」家教微課堂。東城區家庭教育文化推廣中心的老師,將為家長朋友們分享「樂觀孩子養成5部曲」。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爸爸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非常樂觀,一個兒子非常悲觀。有一天,爸爸給悲觀的兒子買了很多漂亮好玩的玩具,而把樂觀的兒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馬房。
  • 《當幸福來敲門》:如果克裡斯·加德納沒那麼有「趣」,會變怎樣
    《當幸福來敲門》:如果克裡斯·加德納沒那麼有,但是他在生活中還是一個比較樂觀積極的人。他雖然失敗但是生性樂觀,不自暴自棄,面對妻子有愧疚,也有包容,面對孩子更是耐心十足,懂得和孩子溝通。同時克裡斯·加德納松還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 全網自查:我是一個糟糕的母親嗎?糟糕媽媽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一個糟糕的母親,比如說穿著、衛生習慣比較差,那麼她的這個孩子的生活習慣自然也不會特別講究。就如上圖所示,精緻女人養出的孩子,出門肯定比較注意自己的形象,這些母親即便不多要求,孩子看著她的一言一行也會比較講究。而下圖那種貪吃的,不注意形象,缺乏自我管理者,其子女的隨意性也會比較強,雖說可能性格方面會略隨和,但是整體形象肯定差強人意。
  • 別讓消極、頹廢吞噬你的生活,心理學家告訴你樂觀是可以學習的
    或許悲觀主義者最絕望地哭泣正是因為世界並不像他想像的那樣糟糕。——伯納德·貝倫森悲觀和樂觀,通常被認為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狀態。心理學家卻說,悲觀和樂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影響的,就不僅僅是某一件事,而是生活中的很多事。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我家若蘭雖然喜歡聽故事,只可惜我小時候真沒聽過多少故事,也沒讀過多少課外讀物,真不擅長講故事。通常我一個故事才講到一半,就看到若蘭開始心不在焉。 我迫切的想要改善這種狀況,看到有人發關於給孩子講故事或者親子閱讀之類的信息,我就厚著臉皮向人家討教。
  • 別錯過培養孩子樂觀的關鍵期,專家教我們這樣做
    ,會錯過多少更精彩的人生 。睡前寶貴時間在一天即將結束時,帶領孩子一起回憶一下都發生了哪些好事,這是一個對孩子培養樂觀非常有幫助的小技巧。我們平日裡說的晚安,好夢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祝福。孩子睡前的情緒和思維畫面會出現在孩子的夢中,所以睡前回憶一天的好事,會幫助孩子製造好夢,讓孩子有一個好的休息和積極的心理。
  • 孩子聽故事有什麼好處?
    孩子聽故事的好處是,故事可以豐富孩子的閱歷。故事可以改變孩子的人生。故事可以改善孩子的為人處事方式。故事可以帶給孩子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對孩子的學習乃至於生活的重要性太大了。,故事帶給孩子的所有一切。讓孩子從中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讓孩子得到很多很多的啟發和知識。故事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故事伴隨著孩子一起長大。聽故事不僅增長了孩子的知識面。還增加了孩子的記憶力。聽故事還豐富和增強了孩子的想像力。
  • 《美麗人生》影評:唯有樂觀積極,才能人生美麗
    尼克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因為他所具有的樂觀、勇敢的精神,而他的故事,也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一部關於在殘酷現實的土壤中,開出樂觀溫暖之花的電影,它叫《美麗人生》。《美麗人生》是一部愛、溫暖與殘酷的現實相互交織的電影,儘管結局令人悲傷,但在影片過程中,主人公卻用他的行動溫暖了每一個觀眾。
  • 專家:孩子悲觀有這三大心理特徵,學會這三招,培養孩子樂觀品質
    同事小李說:幾年前,在一個學習班遇到一個問題,老師問所有學員們,「作為一個過來人,如果你只能教會孩子一樣人生經驗,你會教孩子什麼?」她當時覺得要教的東西太多了。她接著說:但如果是現在,我會毫不猶豫的給出我的答案—樂觀的生活。
  • 情感故事:幸福的婚姻離不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在這單調乏味的工作生活中,更需要我們去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樣才能讓生活更加精彩,讓婚姻更加幸福。那麼在瑣碎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有哪些小竅門能讓我們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呢?下面我們從幾個小故事來發現一些方法,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 孩子上名牌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但李玫瑾教授的話不得不聽,她是犯罪心理學教授、也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她都是通過案件去追溯孩子的心理,所以她的觀點獨到又犀利。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如果一個孩子智力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心裡不陽光,一旦人生到達了一個高度,自己無法排解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 《態度》:怎樣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
    讀過這本書後,你會發現每一封家書背後,隱藏著不同的人生智慧,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認知能力。在這裡,我選擇一封對我觸動最大的分享給你。他問當地的美國人,孩子讀書少,將來生活艱苦,怎麼辦呢?美國人告訴他,以後孩子吃不吃苦不知道,但是快快樂樂地度過這18年時光卻是可以看得到的。你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整天嘻嘻哈哈樂觀的人,他們的人生似乎也特別順利,而整天只會抱怨的人,他們的人生也大多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