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的「中國孟菲斯」之路

2020-12-20 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國內只有兩種快遞,一種叫順豐,另一種叫其它。」

上面這句固然是段子,但大概率是國內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真實感受。

各家快遞的營收業務數據也可以印證這句段子:在2017年內,順豐一共營收了711億元,比「四通一達」加起來都多,但同時順豐全年的快遞單量卻又是這6家公司中最少的。經過簡單的除法計算可知,順豐的單次快遞收入為23.29元,相比其它公司的數目,順豐足足高出6~11倍。

簡單點說,順豐比其它家貴得多,但是總是有很多的消費者會最終選擇順豐。

順豐公司新業務佔比快速上升

究竟是什麼業務牢牢掌控了消費者,支撐起了順豐如此漂亮的營收?答案其實在順豐的2017年年報也特別指出了——時效性業務。這一類業務佔到了順豐2017年全年應收的65%,是消費者們用真金白銀「投」出的結果。

2017年10家快遞服務品牌主要時限指標排名表現

而根據國家郵政局2017年針對快遞品牌時限指標表現的統計,順豐在4個時限環節(寄出地處理、運輸、寄達地處理、投遞)中有三個都是中國快遞業第一,只有運輸時限略慢於EMS。在整體時限上遠遠高於其它快遞品牌。你也可以這樣說:「時效」成就了今天的順豐。

或許正因為深知時效的「威力」,順豐已經毅然開啟了中國快遞業的第三次「時效戰役」。在這場「戰役」之後,中國快遞行業很可能迎來一個長期穩定的格局。不變的是,成則王,敗則寇。

時效致勝:趟出先路的FedEx
事實上,時效對於快遞行業的意義並不複雜,假如你把整個快遞公司看作一個系統,那麼時效就是這個系統運行的效率(從輸入到輸出)。一味只追求效率自然也不行,打造、維持這樣一個系統所需的成本,是另外一個重要考量。

在兩個基礎的考量之上,還有人力、設備、地域等更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最終快遞公司大概率會偏向兩個方向:要麼效率比別人高、要麼成本比別人低。很明顯,四通一達基本上都屬於偏向後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們普遍採用的非直營網絡、以地面運輸為主的運輸方式。

純陸運也曾很長時間是快遞公司所能找到的「最優系統」。直到上世紀70年代,全球迎來了一撥商業航空浪潮。

在那一波浪潮裡,民航業迎來了「平民化」,航空貨運也分到了紅利,其中就有一家抱著用航空物流改變快遞行業夢想的快遞公司,它的名字叫FedEx(聯邦快遞)。

FedEx的創始人弗雷德裡克·W.史密斯也是個傳奇的「人兒」:FedEx這個快遞系統是他在耶魯讀書時的想法,而且他在越南服役期間,還曾獲得過一枚銀星勳章、一枚銅星勳章以及兩枚紫心勳章(在美國的歷史上,只有大約1500人曾獲得過銀星勳章)。

其實史密斯最初的想法也很簡單:航空物流不應該是整個快遞公司的一部分,而是應該成為整家公司的核心。所以他一開始將公司設立在了機場內,並且從一開始就裝備自己的機隊,獨闢蹊徑地做法也讓他獲得了當時一筆數額驚人的風險融資——5000萬美元。

到2000年前後,FedEx已經擁有了超過600架飛機(算上小型的賽斯納C208),整體業務規模已經追到了老大哥UPS的60%。

相比機隊規模和業績數字,FedEx航空快遞網絡所展現出來的全新效率對行業啟發更大。從1980年開始,FedEx就逐漸地在全美開始推廣其『Overnight』(可以理解為次晨達)快遞服務,這項服務前一天傍晚收件,第二天一大早就能送到收件人面前。

這項業務的關鍵在於FedEx一手創建的「Hub」(轉運中心)概念:貨物並不是直接坐一程飛機從出發地直達目的地,而是在中間找個地方停下來,把所有要寄的貨物卸下來,重新按照目的地分揀,然後再裝上另外一架飛機飛往目的地。這個流程雖然看起來更複雜了,但實際上在「系統效率」上要高得多(有學術論文曾專門統計過新舊模式的資源消耗,Fedex的模式大約能提升30%的效率)。

根據FedEx在2017年初提供的數字,當時FedEx孟菲斯World Hub轉運中心,一天就已經能完成240架飛機的起降,同時在一天之內完成180萬~190萬個包裹的分揀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件普通快遞的整個分揀過程僅需時15分鐘。

放眼全球,FedEx在廣州、上海、新加坡、關西、仁川、多倫多、科隆、杜拜、巴黎等數個機場也設置轉運中心,雖然規模沒有孟菲斯的Super Hub大,但的確和貨運航線一起組成了「全球化」的航空運輸網絡。

FedEx官方提供的運費參考

最終的結果是,高舉著「時效大旗」的Fedex,成功自己在航空貨運方面的單點突破,一舉做到了行業內最快,並且成功地將他們轉化為了「赤果果」的商業價值(不同時效的快遞服務費用差別很明顯)。在完成最快時效服務之後,FedEx才向慢速服務不斷拓展,宛如一招「從天而降」的掌法。

Fedex的成功無疑啟發了很多公司,其中就包括同處快遞業的順豐。事實上,也有資料指出,王衛早在創業之初,就已經將國際4大快遞公司:FedEx、UPS、DHL、TNT(已經被FedEx收購),作為努力學習的榜樣。

空運,順豐贏下的第二次「時效戰役」
縱觀順豐的發展史,順豐最早的「時效戰爭」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順豐一口氣將加盟商式運營轉變為全運營。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順豐快遞漸漸地快了起來,第一次「時效戰役」就在溫水煮青蛙般的進程中度過。

相比之下,順豐的第二、三次「時效戰役」則是驟變的,原因十分相似,都在於全新貨運方式的加入。

作為第二次「時效戰役」的導火線的,是順豐很早就進入的空運市場,其在2003年首次開始租用揚子江航空(現併入金鵬航空)的全貨機,然後在2009年更創立全資子公司順豐航空,一舉踏進了航空物流的市場。

截至目前,順豐航空已經擁有多達46架全貨機(17架737、24架757、5架767),並且有5架飛機(2架747、2架757、1架767)也即將在改裝之後正式交付,如果算上金鵬航空長期租借給順豐使用的18架飛機(14架737、4架747),事實上,目前順豐可用的全貨機數量已經達到了64架。

相比之下,FedEx目前也擁有的同等規格的全貨機,只不過總數目約為接近400架。刨除一部分飛機執行全球任務,和中國主要的航空貨運集中在中東部地區兩個因素,順豐的飛機數量密度還是跟FedEx有著明顯的差距。

順豐自然無法獲得與FedEx同等的規模優勢,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10年前才起家的順豐其實早已錯過了全球性的航空貨運爆發增長,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王衛已經很大膽了。

順豐空運網絡主要航線圖(可以看到杭州和深圳的航線最為密集)

基地方面,順豐航空選了杭州和深圳作為核心樞紐。但兩個基地定位還是與FedEx的孟菲斯有所不同,其配套的機場倉儲設施規模也比不上FedEx的SuperHub,算是一個比較「將就」的解決方案。而且在航班的線路上,順豐的日常路線中還需要兼顧京滬、國際快遞等「雜活」。

不過好消息是,在今年2月底,順豐此前在湖北鄂州自建機場的計劃已經獲得了通過,無論是從位置還是規劃上來看,「對(xue)標(xi)」的對象都是FedEx的孟菲斯。還有一點必須提,在2017年5月前後,距離鄂州直線距離700多公裡的陝西西安,也宣布了要打造「中國孟菲斯」的意願,他們的合作夥伴是海航。

中美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對比(by 亞翔數據)

整體來看順豐在空運方面現有資產和結構,很多地方都有向FedEx學習的痕跡,畢竟這些細節都是後者「摸」出來的寶貴經驗。但在通用航空的大環境上,中美還是存在很大差距(上方數據對比)。這種宏觀上的差距也體現在了順豐和FedEx的實際業務上。

最佳的例子是,後者在眾所周知的中大型全貨機機隊之外,還擁有一支數量接近300架的賽斯納C208小型貨運飛機機隊。它們的職責是在特定的機場將中大型飛機運來的貨物再次分發,直接運往與目的地相近的小機場。而在中國,這部分運輸就只能用公路運輸來填補了。

大環境的「偏弱」,也加大了順豐航空的建設成本,截至2017年底,順豐實際上只有接近400位駕駛員,其中機長僅有150名,順豐為此飛行員的招募培訓上就撥了3億元,同時還在2017年花了427萬用以支付飛行員安家費及引進費。

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順豐大概率會繼續將FedEx的寶貴經驗與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鄂州也很可能搶先一步變身成為順豐自己的「超級轉運中心」,成為順豐進一步增強自身航空運輸能力的踏板。

按照順豐目前的實力、架構、以及發展趨勢,其他公司想要在未來的空運市場中挑戰順豐,都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

第三次「時效戰役」的主角,是高鐵
航空物流和「超級轉運中心」,算是美國整體交通系統中時效類跨地服務最終的最優選項,更何況FedEx自創建以來就一直在對自己的快遞服務進行「迭代升級」,期間光是飛機,就淘汰了250多架。其他公司最終只能跟著FedEx的步伐學習,但競爭優勢始終掌握在FedEx手上。

但正如上文已經分析的那樣,中國和美國的交通系統結構其實存在尋多差異。最明顯,也是對快遞行業最有用的,是中國境內目前全球影響力最廣,同時也是總裡程最長的高速鐵路網絡。截至目前這一交通方式對於中國貨運市場的「作用」,依舊十分有限。

但這一局面很可能在接下來的1~2年間就會被改變,而順豐無疑希望像當初的空運一樣,由自己來引領這樣一場「戰役」,最好還能獲得先發優勢。

中國「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示意圖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17年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總計已達12.7萬公裡,當中有2.5萬公裡都是高鐵網絡。並且按照規劃,目前高鐵網絡正在畫出「四橫四縱」的基礎形狀,將會直接覆蓋中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後者同時也是中國物流需求最發達的地區。

高鐵如果開始大規模貨運服務,對於現有的「航空+公路」物流模式有衝擊是肯定的,雖然沒有進行實際測試,但有一個說法或許可以參考一下——華夏航空曾表示,只要高鐵開通了與飛機航線一致的路線,那麼30%的航空業績就將被高鐵「奪」去。

並且,中國目前已經在高速鐵路系統的建設、製造上基本實現了自主化,想要把客用的列車改成貨用,那應該是分分鐘的事。最早推廣高速鐵路的法國為例,也曾在TGV高速客運列車的基礎上,開發出專門的貨運列車,開闢巴黎到裡昂及布魯塞爾的貨運線路,時速高達270公裡(這車只用於郵件運輸,而且在2015年已經退役)。

在目前的公開資料中,也沒有提到中國高鐵動車組的運載能力,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中國現有的CRH380「和諧號」、CRH400「復興號」高速動車組,絕對比20世紀70年開始打造的TGV要先進不少。

當然,有些「小改變」也已經發生,在最新的「復興號」京滬線高鐵列車中,已經專門設置了兩個行李專用櫃。這兩個專用櫃一共可以放進22個高鐵快遞箱,從北京到上海他們只需要4個半小時。

在今年5月首次公布「復興號」的「帶貨」能力的同時,中鐵集團下專門肩負高鐵貨運商業化的「中鐵快運」,也宣布了正在和順豐合作一項名為「高鐵極速達」的服務。這項服務跟順豐之前的「即日達」有點像,只不過「即日達」是通過公路來運輸,而「高鐵極速達」是通過高鐵來運輸。很明顯,「高鐵極速達」的覆蓋範圍,會比之前「即日達」的大得多(一個小猜測,這兩個業務未來大概率會合併)。首批用上這一服務的商品是來自山東的櫻桃。

在今年5月的這次合作中,還有另外一個亮點,順豐不再採用「包車」支付運力成本,而是中鐵快運直接提供運力,然後中鐵快運和順豐直接分成相關收入。

不過同時也有一則「小壞消息」,中鐵快運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順豐並不是他們唯一的合作夥伴,京東、郵政快遞、菜鳥網絡、通達系快遞公司實際上都在業務層面的溝通中。

回顧順豐和鐵路系統的各種業務「小合作」,無一不是在嘗試。停滯不前只因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仍未解決:中國鐵路總公司目前是國企,沒有辦法與順豐這樣的民營企業擺開架勢直接進行商業合作。

但這一情況應該會很快得到解決。按照此前中國鐵路總公司公開的相關信息,2017年下半年開始,鐵總開始啟動相關的公司制改革方案。而改革的重點就是全國的18家鐵路局和3家專業運輸公司,能夠釋放高鐵運力並且承擔快遞業務的「中鐵快運」,就屬於後面一種。

在去年《財新》的相關報導中,其實也提到了這次改革的重點:「在保證鐵路公益性運輸、重點運輸等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實現鐵路運輸整體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很明顯,「高鐵極速達」是符合上述這一指導精神的,而順豐的確也已經在高鐵快遞這件事上取得了先機。

最後掐指一算

綜合各種情況和因素,最後大概率的結局是,高鐵讓順豐能運得更多、運得更便宜,這對於順豐的競爭對手們來說既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

壞消息是,「高鐵極速達」所代表的除了時效潛力,同時還有成本上的潛力,儘管偏重資本的順豐基本不可能再次拉著「菜鳥系」進行價格戰,但如果順豐的確能夠在保證服務質量不變的前提下降低價格,對四通一達們來說,就是一招致命的「降維打擊」。

好消息是,已經建好的高速鐵路系統總比需要自己投入建設的航空物流好,如果在高鐵運輸市場中策略得當,也不失為一個難得的大「BUFF」,四通一達甚至可以一口氣拉近他們與順豐在服務時效性方面的差距。

從整體市場的發展來看,第二種的可能性還是會高一些,但順豐肯定不會「坐以待斃」,搶在行業前列上線高鐵運輸業務就是最好的體現,畢竟——如果真的拿下高鐵,誰再想把順豐弄下神壇可就太難了。

相關焦點

  • 順豐圓通爭鋒,中國「孟菲斯」落子何處
    作為目前中國民營快遞企業中在 航空貨運 領域發展最為突出的兩家企業,順豐集團與圓通速遞儘管在路徑上有各自不同的選擇,但最終的目標恐怕都是要成為中國本土乃至亞太地區在航空貨運業務上的「頭雁」。兩巨頭樞紐之爭9月27日,湖北鄂州民用機場項目在民航領域鼓勵民間投資項目推介會上簽約,這個經常被外界稱為「順豐機場」的項目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個以航空貨運為主設計規劃並建設的機場,其背後也承載著順豐集團在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運轉起整個貨運機隊建立一個高效輪輻式航空貨運網絡,將鄂州打造甚至超越「孟菲斯」或是「路易斯維爾」這些全球頂級航空貨運樞紐港的野心
  • 順豐圓通航空貨運雙雄之爭 中國"孟菲斯"落子何處
    (原標題:順豐圓通航空貨運雙雄之爭 中國「孟菲斯」落子何處)
  • 圓通嘉興機場VS順豐鄂州機場,誰能成為中國孟菲斯?
    這是繼順豐和湖北鄂州機場後的又一大由快遞公司和地方城市合作的貨運機場,誰能成為中國的孟菲斯?我們可以從兩個機場的建設規模、投資、定位和功能上比較一下。 順豐鄂州機場:項目總投資372.6億元。
  • 順豐之後圓通也發力航空貨運 與西安打造「中國孟菲斯」
    繼順豐在湖北鄂州的民用機場獲得批覆後,另一快遞巨頭圓通在航空貨運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民航局3日發布關於擬批准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建的公示。
  • 發展樞紐經濟 打造中國「孟菲斯」
    順豐集團副總裁屠蔚,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漢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甘敏,聯想疊雲建設委員會副主席尹銘,湖北容百鋰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天廣等國內外知名楚商代表、全國知名企業家300餘人出席論壇,共商鄂州國際航空大都市建設大計。
  • 宗寧:打造中國孟菲斯,鄂州成為全球四大貨運中心之一
    孟菲斯國際機場(Memphis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座民用機場,它是世界最大的貨運機場,是美國西北航空的第三大轉運中心,是聯邦快遞的總部所在地,同時也是海港航空和南方航空快遞的樞紐機場,在全球都享有盛名。而隨著前不久,總投資逾180億的湖北鄂州機場項目合資公司正式籤約,「中國的孟菲斯」也橫空出世。
  • 孟菲斯與FedEx是如何「相互成就」的?
    橫向對比中國的情況,此刻的順豐與鄂州機場,我們如果只考慮順豐轉運中心+順豐航司基地工程的投資,金額為152.81億人民幣,是2018年公司收入的0.17x、固定資產的1.09x。從倍數上看,比當年FedEx略低。
  • 最小地級市,攪動「中國孟菲斯」變局
    公開資料顯示,鄂州機場由順豐與湖北省出資共建,是全球第四個、也是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根據當地媒體的說法,鄂州機場是湖北省「一號工程」,擔負著「代表國家參與全球航空物流競爭」的重任。在外界看來,順豐之於鄂州,就如全球物流巨頭聯邦快遞(FedEx)之於美國孟菲斯。
  • 觀察|攪動「中國孟菲斯」變局:鄂州將建我國第一個貨運機場
    公開資料顯示,鄂州機場由順豐與湖北省出資共建,是全球第四個、也是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根據當地媒體的說法,鄂州機場是湖北省「一號工程」,擔負著「代表國家參與全球航空物流競爭」的重任。在外界看來,順豐之於鄂州,就如全球物流巨頭聯邦快遞(FedEx)之於美國孟菲斯。正是因此,這座城市開始越來越多地跟「中國孟菲斯」聯繫在一起。
  • 亞洲最大貨運機場獲批,湖北鄂州打造「東方孟菲斯」
    業界認為,伴隨著聯邦快遞貨運機場而迅速崛起的美國城市「孟菲斯」,是航空大都市的典範。而亞洲最大貨運機場的落地,將助力湖北鄂州成為「東方孟菲斯航空大都市」和「2020年大飛機在鄂州起飛」等目標實現。2013年6月,順豐公司根據行業發展新趨勢,為完善航空運輸網絡布局,提升在全球快遞運輸業的競爭力,規劃在湖北建設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機場。據鄂州當地知情人士透露,當時,鄂州並未進入順豐公司的視線,直到2014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和順豐公司決定擴大核心樞紐項目選址範圍,鄂州才被列為綜合比選地區。
  • 河南首家貨運航空開航,鄭州向「中國孟菲斯」目標再進一步
    然而,面對湖北鄂州順豐國際機場、大力發展航空貨運業的西安等城市的有力競爭,這座中國鐵路樞紐中心,能否在建設航空貨運樞紐的競逐中再次成功突圍?從「火車拉來的城市」到航空貨運樞紐鄭州地處京廣、隴海兩條鐵路幹線的交匯點,位於徐州、濟南、西安、武漢等國內大型鐵路樞紐的中間位置。
  • 「中國孟菲斯」,鄭州or西安?
    具體內容為: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承載經鄭州、西安至第三國的客貨業務,積極向國外航空公司推薦並引導申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航空公司執飛鄭州機場、西安機場。此外,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西安航空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有趣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鄭州還是西安,都曾提出過要打造「中國孟菲斯」。
  • 鄂州順豐機場勢必成為未來的全國核心航空物流樞紐
    引言:隨著中國經濟總量增加、人均GDP水平提高,以及電子商務的爆發性發展,航空物流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建設航空物流樞紐的時機已經成熟。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是空港經濟產業集群的核心,也是交通運輸推動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新動能。聯邦快遞和孟菲斯機場發展,給中國航空物流樞紐建設提供了諸多可借鑑的經驗。
  • 「中國孟菲斯」暗戰!武漢、鄭州、西安誰最香?
    爭奪航空樞紐,爭做中國的孟菲斯,中國城市相互一直在競爭。1誰說拉貨的不高端?一般而言,航空貨運沒有客運那麼顯眼。可能很多朋友壓根沒有聽說過孟菲斯。可能更多朋友是因為武漢、西安、鄭州搶著要做「中國孟菲斯」才有所耳聞。值得這麼多明星二線城市紛紛競逐的名頭,肯定不差。再說孟菲斯,世界最大快遞公司聯邦快遞總部,世界第2、美國第1的航空貨運樞紐,世界臨空經濟區的模板。
  • 順豐想靠高鐵封神?
    去年曾「突然」出席粵港澳大灣區論壇的順豐CEO王衛或許正因為深知時效的「威力」,順豐已經毅然開啟了中國快遞業的第三次「時效戰役」。在這場「戰役」之後,中國快遞行業很可能迎來一個長期穩定的格局。不變的是,成則王,敗則寇。
  • 湖北一座很低調的城市,即將成為我國的「孟菲斯」
    這座貨運機場,以順豐航空為主,將變成我國最大的物流中心。這座貨運機場,以順豐航空為主,將變成我國最大的物流中心。這座城市就是鄂州市,湖北省一個不太知名的地級市。這座城市就是鄂州市,湖北省一個不太知名的地級市。鄂州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我國的中心地帶,發展貨運航空十分具有優勢。
  • 中國年味香飄孟菲斯
    曉 風攝   隨著中國新年的到來,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城的華人們開始忙碌起來。城中的中餐館早早裝飾成中國年味,華人社團、家庭紛紛聚會慶祝。由於關於中國文化的主題活動已多次舉辦,因此當地許多美國人知道中國年的概念,在這一天都會面帶微笑用學會的中文祝中國朋友和中國同事新年好。
  • 2025年鄭州建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 做中國孟菲斯
    為此,河南計劃用12年的時間,把鄭州建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建成名副其實的中國的「孟菲斯」:到2025年,貨郵吞吐量突破300萬噸,鄭州機場將躋身全國前列。  關於航空樞紐的問題,被稱為中國臨空經濟第一人的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所所長、航空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博士表示,雖然鄭州機場客貨運的增長率都排在全國第一,但未來可持續發展這一塊,還必須有一個更深的研究和規劃。
  • 我國首個貨運機場已開工,湖北鄂州會成為中國版「孟菲斯」嗎?
    圖片來源:中南建築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當地多家媒體認為,鄂州機場建成後,鄂州或將成為中國版的「孟菲斯」。受益於境內聯邦快遞為主要運營商的國際航空貨運機場,孟菲斯從美國一個默默無聞的中部小城,一躍成為全球知名的「航空都市」,一直位居全球貨運機場前列,機場周邊融合科研、加工製造、倉儲、物流以及商務等產業增值鏈,貢獻了當地超過30%的GDP。
  • 探訪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對標美國孟菲斯國際機場
    項目包括機場工程、轉運中心工程、航油工程和順豐航空基地工程等四個部分。  【解說】8月18日,記者在湖北鄂州市走馬湖水系綜合治理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挖掘機、渣土車正緊張有序施工作業。作為鄂州機場場道建設的基礎工程,該項目在完成抽水、清淤等前期工作後,正進行地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