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因為一些幼兒園教師的"師德"問題導致家校關係緊張,很多幼兒園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再次出現,很多幼兒園加裝了直播攝像頭,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在園內的生活狀況,這種做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支持,直播攝像頭不僅可以約束老師在教學中的行為,也記錄下了很多"熊孩子"讓人無語的行為。
近日,一個幼兒園的監控視頻中"熊孩子"不斷操起凳子猛砸老師的視頻火了。
視頻畫面中正值幼兒園小朋友們在用午餐,老師來回穿梭在孩子們中間幫助孩子們盛飯、遞餐具,而視頻右上角的一個紅外套小男孩則站在那裡"惡狠狠"的盯著忙碌的老師,然後他操起身邊的小板凳瞄準老師的位置猛砸了過去,還好老師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飛過來的小板凳,避免了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受傷。
視頻被曝光後引發了網友的多重揣測,紅外套小男孩為什麼如此對待自己的老師呢?
據了解,紅外套小男孩因為在吃飯過程中和旁邊的小朋友嬉戲打鬧導致很多飯菜灑在了桌子上,老師對他進行了點名批評,卻不曾想得到了孩子如此"報復"。
幼兒園小朋友做錯事被老師批評教育幾句是很正常的,但是這個小朋友卻並沒有因為自己犯錯誤被老師批評而感到羞愧和不好意思,而是用如此暴力的方式對待老師,真的讓人不禁感慨:"家教也是孩子的必修課啊!"
很多"熊孩子"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淘氣和蠻橫,更多的時候是家庭品德教育沒有做到位,家長的過度寵溺導致許許多多"目中無人,唯我獨尊"的"熊孩子"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古文云:"子不教,父之過",孩子的很多問題往往是缺失家庭教育導致的。
"熊孩子"長大後會因為自身所帶的劣根性和陋習而遭到社會的"敲打",很難在人生道路上實現遠大的目標,更不要提獲取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了。因此,家庭基礎品德教育對於低齡兒童來說很重要。
那麼,如何做好低齡兒童的家庭基礎品德教育呢?
1、繪本故事教育
低齡兒童的品德教育往往讓家長無從下手,大道理說多了也怕孩子聽不懂,不妨從孩子感興趣的繪本故事開始滲入,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教會孩子做人的基礎品德,例如勇敢善良、助人為樂、尊重師長、與人為善等。
2、給孩子立規矩
我們往往因為愛孩子而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中應當循序的品德規範,從而讓孩子變得"沒規矩",日常生活中應該從小事做起給孩子訂立"規矩"契約,倘若違反我們之前的契約規定,則要受到小懲罰,讓孩子明白什麼該做而什麼不能做。
3、適當的鼓勵教育
如果看到孩子無意識間完成了某件事,反映出他優良的品德素養,一定要點出來並且鄭重的鼓勵和表揚他,也可以通過小獎勵的方式來讚許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優良品德帶給自己的自信,並樂於繼續發揚優良的品德和友善的行為。
4、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倘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戾氣重、不講文明且熱衷說謊騙人,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家長成為品德低劣的人。而如果家長具有較高的道德素養,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薰陶滲透,孩子自然而然會成長為如同父母一般優秀的人。
"熊孩子"並不可怕,我們擔心的是"熊孩子"如果任由其如此任性成長,進入成人社會後,會給社會以及家庭帶來的無限隱患。因此,杜絕"熊孩子"要從基礎品德教育抓起,而家長在這項工作中使命重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