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有所成,為非洲發展貢獻力量(我的一帶一路故事)

2020-12-13 人民網

作為在非洲設立的首個魯班工坊,吉布地魯班工坊今年9月迎來了首批學員。這讓我不由回想起今年3月8日——魯班工坊在吉布地揭牌的日子。當時我非常榮幸作為代表在工坊坊外實訓基地的啟動儀式上發言。同時,讓我欣喜的是,我還在啟動儀式上見到了在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時的老師。如今,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已成為吉布地魯班工坊的共建單位之一。

2015年,我們94個非洲青年一起到中國學習鐵路管理技術,在天津度過了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安排了豐富的課程和企業現場實訓,我們掌握了崗位所需的技術技能,從中受益良多。在6個月的學習生活中,學院的老師和同學給了我們無私的幫助,讓我們倍感溫暖。

回國之後,我成為吉布地納賈德車站的一名員工。納賈德車站是亞吉鐵路的始發站和終點站。我主要負責車站的信號設備控制和維護,通過信號管理確保亞吉鐵路上的火車安全有序運行。這是一份讓人感到榮耀和令人羨慕的工作,不僅可以施展我的才幹和技能,也帶來了穩定可觀的收入。和中國同事在一起,我們相互理解並且共同努力,工作的氛圍讓我非常開心。

亞吉鐵路的成功運營為促進東非國家的貿易往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吉布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能夠服務於這樣一條偉大的鐵路,將中國技術運用到家鄉的建設,同時見證非洲和中國的深厚情誼,這讓我內心充滿自豪。

目前,亞吉鐵路在衣索比亞和吉布地招聘了1000多名當地鐵路運營人員,預計未來3年將有約3000名當地員工在亞吉鐵路工作。6年後,整條鐵路將由我們當地的公司自主運營。中國企業十分重視對當地鐵路人才的培養,給我們提供了從技術到管理的系統培訓。現在隨著魯班工坊的落地,更多的非洲青年在吉布地就可以學習到中國技術。

在非洲設立魯班工坊,向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八大行動」的具體舉措。目前,吉布地魯班工坊一期設置鐵道類、商科類等4個專業,學制3年。工坊還把納賈德車站作為坊外實訓基地,讓學員在實踐中掌握工作技能。這些青年學員代表著非洲的未來,我衷心地祝福他們學有所成,為非洲發展貢獻力量。

從亞吉鐵路到魯班工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整個非洲,為非洲青年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作為一名受益者,我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非洲青年將有機會學習到先進的技術技能,投身到共建「一帶一路」的事業中,實現自己和國家的夢想。

(作者為亞吉鐵路吉布地納賈德車站員工,本報駐南非記者呂強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9日 18 版)

相關焦點

  • 蘇天杉:以金融指數為「一帶一路」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蘇天杉:以金融指數為「一帶一路」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2020-11-26 16:49:31 一帶一路」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高潔)「有一系列的指數反映『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進展情況,能夠增加金融合作的透明度,讓各方都能時刻了解合作的進展;合適的指數也能成為投資的指南針,引導全球的資本來投資,合力共建高質量的跨境投資。」
  • 專訪蘇天杉:以金融指數為「一帶一路」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專訪蘇天杉:以金融指數為「一帶一路」繁榮發展貢獻力量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高潔)「有一系列的指數反映『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進展情況,能夠增加金融合作的透明度,讓各方都能時刻了解合作的進展
  • 「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舉行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多國青年分享創業故事 表示將借「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合作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於淼):12月20日,2020年「一帶一路」青年故事會在北京舉辦。來自「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的200多名中外青年代表,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分享了他們的創業故事和從業感悟,講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期望。
  •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新華網發 李夏 攝 兩會充分體現了中國政策和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這令我印象深刻。歷屆兩會都以人民為中心,回應關切,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科技創新、科技研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問題,不僅體現在政策決議中,還進一步落到實處。今年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以人為本,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
  • 新僑代表丁澤成:在「一帶一路」海外聯絡站建設等方面貢獻力量
    而新僑代表們也紛紛表示將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經驗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丁澤成就是這樣一位年輕的新僑代表。  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浙江省僑聯青年總會副會長、中國長三角十大新銳青商……29歲的新僑代表丁澤成不僅有著諸多閃光的頭銜,更有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商戰經驗。
  • 中國高校可為「一帶一路」貢獻人才與智慧——清華大學副教務長...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 題:中國高校可為「一帶一路」貢獻人才與智慧——清華大學副教務長、國際教育辦公室主任高虹談「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新華社記者施雨岑、吳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教育積極行動,為「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厚植民意根基、培養人才、貢獻智慧。在這些行動中,中國的高校承擔了哪些任務?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清華大學副教務長、國際教育辦公室主任高虹12日就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讓一帶一路故事更精彩(出訪歸來)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人民日報社代表團一行日前先後訪問了阿根廷、巴西,傾聽大家講「一帶一路」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一帶一路」的魅力與影響力。在這一大勢下,葛洲壩集團嚴格執行當地複雜的生態與環境保護要求,堅定推進項目建設,有信心將聖克魯斯CC/LB水電站打造成中阿兩國企業合作的典範工程,推動中阿雙方進一步友好合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和巴西分別是東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都是重要的新興市場大國,擁有共同發展的願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是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兩支重要力量。
  • 「一帶一路為義大利港口發展帶來新機遇」
    感謝他們為義大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布魯諾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意中合作建設和運營瓦多碼頭是一種『強強聯合』。我們的客戶也非常期待意中合作為碼頭的建設發展帶來革新。」科奈多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了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促進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我相信,瓦多碼頭未來可以在其中發揮更大作用。」
  • 非洲觀察丨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朋友圈的故事:「一帶一路」好夥伴
    從2018年7月24日至今,時光倏忽而過,《「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導刊》(以下簡稱導刊)迎來了它的第100期。在兩年多的時光裡,導刊第7版「合作共贏」一直秉承創立時的初衷,持續記錄著中國石油海外基層的故事。
  • 斐濟外長昆布安博拉:「一帶一路」為斐濟帶來發展機遇
    日前,斐濟外交部長昆布安博拉接受了人民網記者專訪,他表示,斐濟與中國於1975年11月5日建交,建交41年來,雙邊關係一直穩步發展,中國對斐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斐濟及南太平洋島地區帶來了發展機遇。 「斐濟很榮幸在2014年接待了習近平主席對斐濟的第一次國事訪問。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0日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值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者,中國發表《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以期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了解,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豐富成果,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和對話合作,為攜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開創發展繁榮的美好未來(一帶一路5年間)
    塞內加爾是第一個同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國家,該國人民真切感受到「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變化。 從亞洲、歐洲到非洲、美洲,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朋友圈持續擴容,全球100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積極支持、踴躍參與。 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 「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何界生: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
    就如何深化金融合作,推動「十四五」時期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何界生的建議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她表示,展望「十四五」時期,我國需要繼續堅持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為全球推動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一帶一路」:不忘6000萬華人華僑 聽他們怎麼說
    對於非洲而言,基建是大瓶頸,對此,中國給予非洲人民很大的援助和支持,「一帶一路」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讓非洲人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這在當地有目共睹。在南庚戌看來,「繼續加強中非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是非洲人民最樸素最真實的認識」。所謂「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 「一帶一路」上的普通人:推動非洲車輪的中國師傅
    「我的肯亞教學之行,就是帶著讓中國鐵路走出國門的想法來的。」正在非洲肯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教書的馬力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肯亞地處東非赤道附近,是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上的沿線國家。蒙內鐵路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與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同時也是肯亞百年以來新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一帶一路」政策落地的重要項目。它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路橋」)承建,全長480公裡,完全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目前,(非洲的)學生們對中國鐵路的認識並不多,但大都知道『一帶一路』。
  • 各國政要點讚「一帶一路」倡議 展望美好發展前景
    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塔裡克·卡比勒:對解決世界經濟發展失衡具有重要意義埃及是最早表示要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中埃目前已經籤署了多項「一帶一路」合作文件,鼓勵雙方相互投資,為發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地區各國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增添了活力。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全文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2日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二、貢獻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著眼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經濟全球化作出了中國貢獻。
  • 聽十國青年講述「一帶一路」創業故事-青年參考
    會議主辦方代表董霞在致辭中表示,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入,各國青年將有更多機會和平臺施展才華;期待青年攜起手來,用智慧和勇氣共同追求夢想,為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開放包容的世界貢獻青春力量。    絲綢之路國際青年聯盟主席阿伊坦·阿里耶娃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下滑,眾多企業家和創業者蒙受了損失,與此同時,網絡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