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犯下了滔滔罪行,而二戰結束後,日本也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在軍事力量的發展上受到了限制,不允許發展軍隊,不允許擁有大噸位的軍艦,這些都限制了日本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就將發展的重心放在了經濟等方面,尤其是在工業的發展上,日本在多個領域勝別人一籌,其研發的發動機更是遠銷各國,但是為何日本並不擔心技術洩露,中國將發動機拆開後揭曉答案。
一直以來,我國靠自主研發掌握了諸多核心技術,但是我國的工業體系仍然不完善,在軍工研發能力欠缺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依靠逆向研究的方法來為自己謀求更好的發展,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的軍工技術水平。即使是面對軍工實力排名第一的美國,我國也可以憑藉高超的仿製技術研製出較為先進的武器裝備。
但是在面對一臺產自日本的發動機時,我們就犯了難,因為在拆解的過程中,專家們發現,這臺發動機做得十分精密,各部件之間可以做到無縫銜接,如果貿然將其中的一個部件拆開,就完全可能導致整臺發動機都處於癱瘓狀態。
而且就算是我們將各個零部件完好無損地拆了下來,但是我們也不一定能將它仿製出來,因為日本的這臺發動機所採用的零部件是利用不同比例的特種鋼打造的。而這一技術日本也並沒向各國公開過,一直處於壟斷狀態,就連美俄也需要從日本進口這種特種鋼。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原因,才使得我們拆開後也仿製不出來日本發動機,我們雖然在製造技術方面造詣頗深,但是就連我們也對日本的發動機無能為力,更別說其他國家了,所以日本根本不擔心發動機技術的洩露。
而航空發動機是整架飛機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雖然起步較晚,但是隨著我國的不斷投入,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未來我們也將會補齊這一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