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有一家人氣很旺的壽司店,他們準備在4個月的時間裡,為900名老客戶,打造一個忠誠度獎勵計劃。
這個計劃是這樣的:
只要在午餐期間,來店消費十次,就可獲贈一次免費的午餐。
其中有一半的顧客,收到的是一張空白卡片,每吃一次午飯,店家就會在卡片上印一個章,印滿十個就可以獲得免費的機會,這一組我們稱之為A組。
另一半的顧客,收到的是一張印有是個章的卡片,每吃一次午餐,就會用打孔機打掉一個章,等十個章全被打掉,同樣會獲得一頓免費的午餐,這一組我們稱之為B組。
如果帶朋友或者同事來吃,還會加蓋一枚印章(打掉一枚印章),以此來鼓勵顧客用餐。
那麼我們現在來猜一猜,4個月過後,哪個小組的計劃完成度更高呢?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根據長時間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了這樣的結論:
如果顧客初期取得的進展較小,那麼A組的計劃完成度就相對更高;但是如果顧客初期取得的進展很快,那麼情況剛好想法,B組的完成度則更高一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因是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被更小的數字吸引,當注意力聚焦到小數字上的時候,人們想要完成目標的積極性就更高。
而且不管這個數字是已經取得的進展,還是剩下的任務。
所以,初期發展比較慢的顧客,他們的心理特徵是:通往免費午餐的路,已經走完了30%;
而初期發展比較快的顧客,他們的心理活動則是:通往免費午餐的路,只剩下30%。於是才有了上述中,那個讓人驚訝的實驗結果。
這個故事並不是我杜撰的,而是在《細節》一書中提到的,這個實驗叫做「小數字猜想」,它的含義非常清楚,那就是:
無論是想提升顧客忠誠度,還是激勵他人完成任務,在早期的時候,應該盯著已完成的「小數字」上,而到了後期,則是要鎖定在未完成的「小數字」上。順便說一句,這篇文章讀到這裡,你已經讀完40%了。
如果我們這種思維應用到職場中,你就會發現,激勵員工完成目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樣的。
通常,團隊的領導者們都會這樣問下屬:你這個月的業績還差多少沒有完成啊?
下屬回答說,我還差70%沒完成,大概30萬左右。
領導者一聽,說這哪能行,趕快加把勁兒,勤奮一點,把任務完成。
下屬也頻頻點頭,說自己一定努力,把目標完成。可是實際上呢,該完不成還是完不成,反而因為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焦慮,讓業績更慘澹。
而如果領導者換一種說法,效果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還是這位領導,他問自己的下屬,這個月的目標完成多少了啊?
下屬會回答,已經完成30%了。領導又接著說,不錯啊小夥子,剛一個多禮拜的時間就完成這麼多了,努努力,朝50%衝擊。
這時候下屬的內心是什麼感受呢?肯定是要比面對70%的業績壓力要好很多吧。
實際上當領導者想要激勵員工,讓他們積極實現業績和績效目標時,應該針對已經取得的成績給出反饋,藉此來保持最初的衝勁兒。
因為在開始執行任務的早期,盯著小數字,能夠喚起人們想要高效做事的欲望,這種正向的反饋,可以刺激員工的積極性,從而借著這個勢頭繼續猛衝。
那這樣只盯著完成部分的的激勵方法,可以持續的應用下去嗎?
反過來我們再看一個場景,這個月馬上要結束了,領導問下屬,這個月的業績完成多少了啊?
這個下屬高興的回答,已經完成80%啦!
領導說,不錯,表現的非常好,保持住勢頭,爭取完成百分之百。
你知道嗎?領導一旦說出這樣的話,員工反而很難保持住勢頭,莫名其妙的就鬆懈下來了,因為他已經完成80%了,再盯著過去這些完成部分的話,很可能會回頭「欣賞」自己的業績,積極性容易大打折扣。
相反,如果把「你已經完成了80%」替換成「你離完成只有20%」,員工才能保持好勢頭,繼續努力,完成剩下的20%。
事實上,當進程過半之後,我們只需要把這個激勵方法做一個小小的調整,把反饋聚焦到尚未完成的小數字上,人們想要完成任務的積極性,才能再上一個臺階。
讀到這裡,這篇文章你只剩15%就讀完了,剩下的這15%,我想繼續延伸這個「小數字猜想」的作用,把它應用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上來。
我來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
上個月的時候,我給自己的定的目標是拿到15篇「青雲計劃」獎勵,因為我白天有工作,所以只能在晚上的時間來寫文章,然而第二天再進一步完善,進而發布。
一進入4月,我就開始了瘋狂的輸出模式,5天的時間連中4篇,積極性非常高。
到了4月中旬的時候,我完成了10篇,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想要再完成5篇,應該是有很大希望的。
然而,正因為我只盯著完成的10篇內容,內心不自覺的產生了鬆懈,接下來的一周,我只更了三篇文章,然而一篇都沒有獲獎。
這時候我才把目標,轉向了剩餘未完成的5篇,結果再次開啟瘋狂輸出模式,完成了月初定下的目標。
有小夥伴可能會說,這也叫自我激勵?分明就是自己騙自己嘛。
說的沒錯,這就是「自己騙自己」,但幸運的是,我們的大腦是可以被欺騙的,你去問一個胖子,是吃兩個漢堡舒服,還是跑步半小時舒服?
他肯定會回答你,吃漢堡舒服,因為愛吃這是人的本能嘛,可是如果你對他說減肥之後,你能有三次和女神約會的機會,那麼你是跑步呢,還是吃漢堡呢?
這他沒準就去跑步減肥了,說白了,很多激勵方法我們都明白,但你不騙一下自己,就是沒辦法行動,說白了,有時候,人也要學會和自己玩一玩心眼兒。
好了,文章讀到這裡你已經讀完100%了,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讀完了一篇兩千多字的文章呢?在文章中,我只設立了兩處小數字的引導,如果你把這種方法放在激勵自己閱讀上,是不是一樣適用呢?
今天介紹的「小數字猜想」激勵法,希望能夠給你帶去更多的思考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