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常見的四大陷阱

2020-10-03 法智律師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解決雙方糾紛的重要證據,決定著各方的風險劃分和責任承擔的問題,常見的四大陷阱出現在工程價款、權力行使、建設工期、驗收程序,需要當事人注意.

以下由李強律師為您歸納出常見的四大陷阱。

  (1)陷阱一:顯失公平的工程價款支付方式

  實踐中,有許多承包方為了減少自己的風險,往往會約定在工程完成一半的時候就要求對方支付大部分價款,因為雙方大多採用分期付款的情況下,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忽視百分比背後隱藏的風險承擔不對等的情況,讓自己處於不利地位。雙方約定支付價款方式的時候不僅要約定支付具體價款,還應約定支付的方式。合同中經常會表述為「在完成多少工程量之後支付價款」,這種表述的不確定性會給支付價款的一方拖欠工程價款的理由,解決辦法是雙方協商具體的約定在完成多少工程量,交付相應某些具體的資料或者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以何種方式支付到指定的帳戶。需注意的是對合同中已約定按照固定價或包幹價結算工程款的,一方又請求對工程造價進行鑑定的,法院一般不支持該主張。

  承包方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建好合格工程但沒能收到工程價款,為了減少賴帳對承包方合法利益的損害,法律規定承包方有相對於其他債權人甚至是擔保權人所具有的優先受償權,即建設工程被拍賣、變賣後所獲的工程價款應該先支付給承包方。但承包方還可以通過設定擔保、約定違約金的方式減少權利的損害。

  (2)陷阱二:消極的沉默

  由於欠缺法律知識,沒有收到相關資料等原因,權利方若不積極的行使權利,其意思表示則會按照法律推定,這可能同權利方的真實意思相違背。依照《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關於結算文件的規定,發包人在收到施工結算文件後的約定期限內不予答覆,按照法律的推定則會被認為認可該文件,因此若對結算文件有意見則應積極主張。另外,法律還規定了權利人沉默則推定為否定意思的情況。在訴訟時效方面,付款方式的複雜使得不同的價款訴訟時效的起算點各異,如果錯過了維護權利的最佳時機,欠款很可能要不回來,變為壞帳。可見,在權利上沉默並不是明智之舉,應積極主張自己的權利。

  (3)陷阱三:模糊的竣工驗收程序

  竣工驗收關係到最終責任承擔的問題,在實踐中驗收程序往往約定的比較粗糙,對於承包人來說所應交付的資料、交付的時間、工程辦理的手續、材料工程的質量標準等問題都關係承包方是否能請求對方支付工程款,發包方能否在在工程質量不合格時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除此之外,完成竣工驗收程序的時間點關係著結算款、質保金的支付起算點和訴訟時效問題,可見竣工驗收程序約定明晰的重要性。

  (4)陷阱四:通用的建設工期

  承包方和發包方常常會為了前期準備工作的簡便性,直接將通用合同拿來作為雙方的建設施工合同。通用合同實質上是格式條款,是為了反覆使用的合同,合同上的條款並不是法律的強制一定要遵守的,雙方可以根據工程的複雜性修改通用合同。若承包方逾期沒完成工程,其需對發包方承擔違約責任,因此不能盲目將通用合同拿來直接使用。

李強律師小結: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規範工程項目中各方權利義務的基礎,合同約定事項的不明確性會使得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變得模糊不清,約定建設施工合同雖繁瑣,但在發生糾紛時,法律會先按照雙方的約定解決糾紛,因此尤為重要。以上就是對相關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諮詢文中律師。

相關焦點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常見法律問題
    由於工程行業與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密切相關,國家對於該行業的監管力度較大,從市場準入到交易的各個環節,都有較為嚴格的規定。而在實踐中,工程行業競爭激烈導致違法違規行為大量存在,施工合同存在效力瑕疵或者無效情況較為常見。
  • 合同相對性原則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突破
    三、合同相對性原則例外情形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適用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作為一種特殊的合同,往往因為參與主體眾多、各方當事人法律地位不平等、權利義務相互交叉而使法律關係顯得尤為複雜。  1、工程質量責任追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建設工程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因建設工程質量發生爭議的,發包人可以總承包人、分包人和實際施工人為共同被告提起訴訟。由於建設工程質量直接關係著社會整體利益,而分包人作為建築的直接建設者在建築產品的形成中有著特殊地位,而發包人確實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督。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簽訂的黑白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建築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黑白合同,一般是指經過招投標的工程,發包人與承包人就同一個建設工程籤訂兩份或以上的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合同,通常把經過招投標並向政府有關部門備案的合同稱為「白合同」,把實際履行的對「白合同」中進行實質性內容進行了重大變更的合同稱為「黑合同」。
  • 「建設工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處理中應注意問題
    【建設工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處理中應注意問題>基於無效合同的基本原理,考慮到建設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處理中,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一)在建設工程案件的審理中,應牢牢把握工程質量是否合格這根主線。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情形及後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1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認定為無效:(1)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2)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3)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判定無效怎麼辦
    民法典共有1260條,其中合同編就佔了526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仔細翻閱合同編又會發現,修訂的地方還真不少,其中關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部分更是有多項調整。  「民法典第793條有關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處理的規定,是合同法所沒有的,屬於新增條文。」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四級高級檢察官助理顏良偉告訴記者。
  • 準確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的情形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效力是關係訴訟時效、工程價款結算原則、違約責任、質量保證等與承、發包雙方當事人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是法院在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必須審查的問題,無論當事人在訴訟中是否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提出主張或抗辯,人民法院都應當主動審查其效力。
  • 京法巡迴講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實務問題,你get了嗎?
    趙蕾法官以《民法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為立足點,圍繞建設工程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後果,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中掛靠、轉包、分包的認定,黑白合同的認定及處理,工程款的結算等審判實務中常見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細緻、全面、深入的講解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工程經驗收合格的處理規則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與一般合同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工程的施工過程就是承包人將勞務及建築材料物化為建設工程的過程。基於這一特殊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發包人取得的財產形式上是承包人建設的工程,實際上是承包人對工程建設投入的勞務及建築材料,無法適用無效恢復原狀的返還原則,只能採取折價補償的方式處理。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承包人可否要求支付工程價款?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承包人可否要求支付工程價款?《大朗商貿廣場工程施工合同》確定工程造價為5480萬元。上述協議籤訂後,莫志華於2003年6月23日開始施工,長富廣場公司中途設計變更及增加了部分工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於材料漲價等原因,莫志華、東深公司與長富廣場公司多次協商未果,遂起訴主張被告長富廣場公司向其據實結算工程款應為18431937.83元。雙方對於被申請人長富廣場公司訴前已經向申請人支付了工程款57166406.48元沒有爭議。
  • 違約金條款屬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實質性內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下簡稱《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第一條第一款規定: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當事人的損失賠償責任如何確定?
    法律知識要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在司法實踐中較為常見,這是因為建築產品涉及公共利益,國家對建築工程的監管一直都是極為嚴格的。對此,根據《建設工程司法解釋(二)》第三條的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一方當事人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應當就對方過錯、損失大小、過錯與損失之間的因果關係承擔舉證責任。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工期計算(上)
    本文作者:四川皓錦律師事務所-王嬋律師前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項下的工期問題在時間中屬於實質性的重要條款,對於每一個工程項目來講,總工期和階段性工期的問題總是在實踐中頻繁凸顯。因此,如何認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工期計算尤為重要,本期就讓我們先來分享一下工期中開工時間變更如何認定的問題。
  • ​關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處理的相關裁判規則
    本條通過將司法解釋中「經竣工驗收」修改為「經驗收」、「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修改為「參照合同關於工程價款的約定折價補償」,使得條文的表述更加準確、規範,更符合實務中的情形。同時本條也與《民法典》第157條建立關聯,體現出了總則內容在具體領域中的適用。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受償範...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受償範...來源:《中國審判指導參考叢書案例》3.施工方對住宅小區綠化、景觀、市政工程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浙江華凱市政環境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訴臨安金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案例要旨:一、住宅小區綠化、景觀、市政工程與裝修裝飾工程沒有本質的區別,可依照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施工方對此建設工程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有這5種情形的,無效!
    正是對建設工程的施工主體資格的嚴格限制,在實務中存在大量的無效建設工程合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無效,共有三項: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施工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 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救濟制度構想
    【學員問題】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救濟制度構想?  【解答】對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法律救濟的特殊性進行法理分析後,運用法律思維不難從法理上找到正確的救濟基本思路:補償成本+過錯賠償,返還不當得利,如果無效合同嚴重違法或社會危害大,還應當收繳非法所得。
  • 馮小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司法解釋(二) 的法理與司法實踐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主要就施工合同效力、工期、工程質量、工程招投標、審理施工案件涉及的司法鑑定、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實際施工人權利義務等方面作出規定,就上述審理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常見的法律爭點作出相關規定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合同約定的「背靠背」條款能否參照適用?
    建設工程施工領域為了轉移工程款支付風險,總承包人經常會在分包合同中約定「背靠背條款」,即將發包人付款作為總承包人向分包人或實際施工人付款的前提條件。那麼,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認定為無效的情形下,合同約定的「背靠背」條款能否參照適用呢?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被判定無效怎麼辦
    仔細翻閱合同編又會發現,修訂的地方還真不少,其中關於「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部分更是有多項調整。  「民法典第793條有關無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處理的規定,是合同法所沒有的,屬於新增條文。」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廳四級高級檢察官助理顏良偉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