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勞動力也算是優勢,是我們文化淺,還是學者變學究

2020-12-16 知識廚子

最近某學者發表了獨家文章,描述我們正在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擁有額競爭優勢正在減退,但是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會成為新優勢。這句話前半句我覺得,有點瑕疵,後半句我覺得還是可以認可的。

廉價勞動力是個優勢

我不認為這個專家學者的說法是正確的。如果廉價勞動力是優勢,那我們豈不是早就世界第一了。我們有著全世界最廉價的勞動力成本,但是最近的情況發現,我們還很脆弱。根本在世界上沒有話語權,如果廉價勞動力算是優勢,那我們完全可以向美國那樣,完全就可以制裁任何得罪我們的人,然而完全不是這樣,因為論廉價勞動力,其實東南亞更低廉。

這是時代的進步

從目前國家的發展態勢來看,廉價勞動力將成為過去,因為我們放眼望去,發達國家從來沒有把廉價勞動力當做自己的優勢,可以看看發達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是多少。就可以知道,真正的發達國家,勞動力從來都不是廉價的。

所以隨著廉價勞動力這個詞退出舞臺,可以讓我們國家更好的向發達國家衝刺。只有人民更好的擁有勞動回報,人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現在的廉價勞動力說起來輕鬆,這背後帶來的多少心酸和血淚,專家你知道嗎?

這個專家的觀點,感覺對廉價勞動力有點戀戀不捨的意思,我只能說,你只是學的太多了,感情幹活的不是你自己,所以你留。換位思考,如果換成你變成一個廉價勞動力,你還會有這樣戀戀不捨的想法嗎?

嶄新的開始

我覺得隨著後疫情時代和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國家的決策是對的,必須要雙循環,同時,對於廉價勞動力是要成為過去式的,讓人民付出的努力和回報成正比,而不會辛苦勞作,換來的只是溫飽,相信在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的基層人民的生活水平會越來越好,再也不用為了鬥米折腰。

寫在最後

更期待更多學者能夠多做點為人民提高收入的事情,別再抱著書本和數據在那研究我們到底是不是失去了廉價勞動力這個優勢。正所謂有得有失,我相信歐美發達國家也是從這個環節過來的,現在他們沒有廉價勞動力,他們不僅沒有什麼問題,還活的越來越好了。所以學者的思維也要與時俱進,不要停留在小農意識中無法自拔。

相關焦點

  • 挪威專家:中國的優勢不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人力資本優勢
    與此同時,他還提到中國的優勢不再是廉價的勞動力。目前,中國每年都有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目前中國主要的比較優勢在於,教育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即人力資本優勢。據悉,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國內外研究機構、29個地方省、市、自治區改革政策研究機構、企業家代表、12個國家和2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學者,共500餘人參加本次論壇。
  • 是什麼導致了我們成為廉價勞動力?
    其實,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或者多年前發生的事情,現在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工人過去一個月的收入超過2000元,現在怎麼也超過4000元收入 這種工資略高於東南亞國家,但比發達國家的工人便宜去美國開玻璃廠的曹先生說,除了拉波的價格,美國比大陸便宜 很明顯,中國的勞動力離發達世界很遠 也許很多中國人想知道為什麼中國人是廉價
  • 失去廉價勞動力,但新的優勢正在形成
    我國之前的發展落後很多國家,但是我們有肥沃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首先在人力成本上就低於很多國家。而廉價的勞動力也為我們吸引很多的外企來我國建廠投資,同時我們國家也出臺很多利好的相關政策,留住了更多的企業,漸漸的我國的工業發展遠超很多國家,成為了「世界工廠」。
  • 廉價勞動力時代
    ——美國和西方衰退與經濟復甦緩慢的原因目前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是廉價勞動力,廉價勞動力將吸引全球資本和技術的輸入,拉動製造和加工,由此拉動就業,出口,貿易順差,政府稅收和財政收入,以及外匯儲備。從優勢看,各方自然資源豐富,消費市場龐大,勞動力資源充足。預計到2015年,金磚國家中的核心金磚四國經濟總量佔世界份額將達到22%,四國GDP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和印度發展最快,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 中國已經跳出廉價勞動力怪圈,越南成為接替人?
    一說到廣泛的勞動力,大家想到的最多的應該就是中國了吧。但是在最近幾年,越南取代了中國,成為最大的廉價勞動力國家之一。走在越南的工業區,你會看到很多的來自中國、韓國和新加坡等不同國家的廠房。尤其是越南,因為越南的政局穩定、基礎設施較完善、勞動力豐富,並且和中國市場非常的接近,於是很多的國家選擇在越南開工廠。甚至中國的很多的企業,也開始效仿外國的企業,紛紛「下海」越南。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的越來越高的勞動力成本、房租、稅費等。
  • 龍永圖:中國勞動力廉價優勢至少將保持20至30年
    中新網12月20日電 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說,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中國將憑藉其質優價廉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成為世界最理想的投資地。  龍永圖是20日在北京出席「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時說這番話的。他援引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最近做出的一個研究報告說,中國吸引外資的一大優勢是擁有相對廉價而素質較高的勞動力,這是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無法比擬的。
  • 從「人口紅利」到「低價」勞動力,是什麼讓我們越來越「廉價」?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在早期發展的時候,是不缺勞動力的。也正是因為「不缺」,中國的勞動力越來越「廉價」。到如今變成了「兩難」的境地。一邊是勞動力越來越廉價,一邊是人口出生率越來越低,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不斷的遠去。儘管如此,仍舊改變不了勞動力「廉價」的事實。實際上,中國人工成本低廉,這是早有跡象的事情。
  • 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成為廉價勞動力?這幾點!
    按照我國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是比較低廉的,也就是說,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沒有跟上國家的經濟發展。雖然現在有所好轉,但依然是比較低的。過去一個工人的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按理來說現在最低也要達到4000元左右,和東南亞的國家相比,我們的薪資水平其實是比較高的,但是我們的國家經濟發展卻遠遠領先這些國家。所以沒有對比的意義。曹德旺曾經表示,美國除了勞動力成本昂貴之外,其他什麼東西都比國內便宜,意思就是,國內的勞動力水平遠遠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程度。
  • 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勞動力成本不到美國的4%
    成思危特別強調了中國具有質優價廉的勞動力的優勢,「在美國每小時工資約是16美元,在墨西哥約是4美元,在中國約是0.5美元」。記者經過簡單計算,中國每小時的勞動力成本不到美國的百分之四。這對於吸引外國投資者投資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 實習生不是廉價勞動力!
    一天,一個實習生跟他們部門經理說不想幹了,原因呢是堂堂正牌大學畢業生天天跟著銷售顧問大姐去發單頁,晚上顧問大姐下班回家了,他們還要有培訓總結課程,天天忙到晚上十來點鐘,工資呢,一個月2500元,更是沒有加班費,說企業是不是把我們大學生當廉價勞動力?
  • 觀中國丨蔡昉:中國正失去廉價勞動力優勢,但新優勢正在形成
    首先,隨著製造業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製造業增加值佔中國GDP的比重從2006年的32.5%下降到2019年的27.2%。其次,隨著中國與發達國家比較優勢的互補性減弱,中國對高收入經濟體商品出口佔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2006年的81.4%下降到2018年的69.6%。第三,中國商品貿易佔GDP的比重從2006年的64%下降到2019年的31.9%。
  • 鄭永年:廉價勞動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劣勢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廉價勞動力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持續了幾十年,正是這種廉價勞動力,促進了中國過去30多年的高速發展。但是我覺得當這種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能及時實現優勢轉型的時候,到今天,廉價勞動力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劣勢,有效的阻礙著中國進一步的發展。
  • 中國廉價勞動力還能支撐傳統製造業多久
    過去,勞動力無限供給是我國傳統製造業最主要的比較優勢,但隨著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出現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這種優勢正在逐漸失去。福建、廣東的一些企業,工人的人均月薪已經達到1500元,再過一兩年,將可能達到2000元。沿海的一些傳統製造企業表示,由於過度競爭,給工人人均增加10元/月的工資都承受不了。
  • 被當成廉價勞動力的你,其實可以不廉價
    暫且不說是不是被當成廉價勞動力,但至少能從中吸收養分,積累經驗,不斷補充自己,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在這個快速度的時代,從來不缺有才華和有能力的人,工作不會等著我們,如果不主動爭取機會,或許你連被當成廉價勞動力的資格都沒有,這不是偏激,而是現實。
  • 別把職校生當成廉價勞動力
    不少中等職業學校,把學生頂崗實習,作為學校斂財工具,學生成了廉價勞動力,像農民工一樣被學校「黑中介」廉價賣給企業當「學生工」使。  職校生實習,緣何變味?這不怪企業心太黑,而是一些學校心太狠。他們逼著學生去企業「實習」,把學生當成了廉價勞工販賣。
  • 研究生如何不成"廉價勞動力"
    解放日報 徐敏 彭薇   上海大學近日制訂《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職責(討論稿)》,其中一條引人關注:「導師不得把研究生當作『廉價勞動力』使用」。學生以怎樣形式參與,才能把「廉價勞動力」與「學習和鍛鍊」的分寸把握好?  學生:「廉價」與否自有尺度  其實,是否被當作「廉價勞動力」,學生心中自有尺度。  許多學生說,「廉價」二字和金錢沒關係。導師與學生是師生關係,而不是老闆和夥計的僱傭關係。
  • 拿什麼來阻遏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的逐利衝動
    連成年職工日工作12小時都不合法,這些還是16歲左右的花季孩子竟每天工作12小時,這完全是對「祖國的花朵」的「榨汁」!  幼師學生年齡未到、學業未完,使用起來不用建立勞動合同,不受《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制,無需繳納社保,工資又低;在用工荒背景下,一些企業當然樂得使用這樣的廉價勞動力。而學校在逐利之心的驅使下同意學生上工,豈不成了販賣廉價勞動力資源的掮客?
  • 廣州月薪兩萬招不到製衣工 廉價勞動力不「廉價」了嗎?
    曾幾何時,廉價勞動力被當做是中國對外的「名片」之一,然而隨著大部分工廠逐步遷徙至東南亞地區,中國勞動力與低端製造業的分手之日也被提上了日程。近日,《南方都市報》刊發了一篇報導《活久見!月薪2萬!廣州老闆當街大排長龍任人選!90後卻不願幹》。
  • 陳春花:廉價勞動力不再是企業的成本優勢來源
    原標題:陳春花:廉價勞動力不再是企業的成本優勢來源   中國「世界
  • 莫把大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
    我們知道,學校要求有實習這一環節,因此有些企業或單位便抓住大學生的這一需求「軟肋」,把實習的大學生當作廉價的勞動力使用。目前,我國對大學生實習有無工資並沒有明確規定。有調查顯示,中國近半數大學生實習期沒有收入,這說明近50%的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接受當公司的免費勞動力,他們覺得,雖然沒有工資,但實習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增加工作經驗,還可以為簡歷加分,也算是值得。大學生出來實習,為了學用結合,增長才幹,大學生實習可以不為工資,但實習的公司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必須遵從法律、遵循市場法則,按照籤訂的勞動合同行事,尊重大學生的勞動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