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網」畫要做到胸有成竹落筆成形,這樣的作品往往意境更深遠

2020-12-20 津門影像

今天我們再來分享一些大寫意花鳥畫作品,這些作品乾淨利索,想必畫家在每一次落筆之前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定位,這一筆下去主要是服務於哪一個造型,主要是讓畫面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在畫家心目中已經胸有成竹,落筆成形,這些作品出自於劉既明先生之手,他是重慶梁平人。

他擅長於大寫意花鳥畫對於筆墨設色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他繪畫的題材也較為豐富,在其筆墨當中有竹子、盧燕、紫藤、八哥、梅花等等,每一幅作品都賦予了這些花鳥另外的人文精神,讓觀眾看後不僅僅是其造型之巧妙筆墨之勁道,還能被其營造出的意境所吸引。

先生的繪畫尤其注重筆墨,其用筆疏放豪宕,墨瀋淋漓,繪畫取法青藤、白揚之間,同時還受到了任伯年、吳昌碩等大家的影響,他所繪製的花鳥無不傳寫出富有生機物趣的自然形象,同時也展現出明潤清潤的墨彩效果,畫面頭現出氣閒神靜,清逸溫雅的意味。

相關焦點

  • 畫家林德坤作品欣賞:國畫的深遠意境和冠絕天下韻
    畫家林德坤作品欣賞:國畫的深遠意境和冠絕天下韻 2020年01月14日 09: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再以「酒酣以往,筆墨橫飛」的態勢,將腦中景繪畫於畫幅中,呈現出雄渾不乏清新,蒼茫亦見潤澤,空靈而又渾厚,重筆墨更重意境的國畫佳作。
  • 「百度百家」畫家徐生華作品——生動傳神、意境深遠
    時代不同了,要求畫家轉變觀念,在筆墨技巧上也要更新,與時俱進,這是時代的召喚,也是時代的使命。你身居海濱都市,每天觀滄海感受當然比遠離大海的畫家深刻的多,況且你又接受了良好的美術院校的教育,基本功紮實,表現手法既多又新,當然也就有新意,但是你今後在創作上不僅要畫渤海、黃海、東海還要畫南海,不僅要畫中國海,還要畫外國海,世界各地的海。要有遠大志向。
  • 「津門網」吳昌碩的畫氣不畫形,他畫的荷花寫滿了一年四季
    為什麼要分享他的這一組荷花?那是因為在荷花的繪畫當中,很多人會把荷花畫得非常的妖豔嫵媚,而失去了荷花本有的那股清雅勁,但是在吳昌碩的筆下卻有所不同,他的荷花大刀闊斧色酣墨飽非常雄健古拙,所畫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荷花,但是卻用一種大寫意的方式把荷花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直抒胸臆,他的繪畫更加注重的是繪畫中的「氣」,吳昌碩作畫的理念是「畫氣不畫形」。
  • 靈感乍現成就王羲之,胸有成竹造就蘇軾,哪種藝術更讓你心動?
    藝術作品在創作之前,就存在於藝術家的心中了嗎?這要看你對「存在」怎麼定義了。如果你對存在的定義是,在進行創作之前,就已經進行過反覆思考打磨,那就已經「存在」了。又如蘇東坡說「胸有成竹」,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蘇東坡愛竹、更愛畫竹,他對於竹子的形象、細節瞭然於胸,所以他畫竹子之前,根本不用想,竹子自然就會浮現在心中,這也是一種存在。
  • 「藝惠藏」蘇慧龍作品《赤壁圖》《蘭亭雅集圖》《聽琴圖》賞析
    而奇峭的懸崖與大片平靜的江面又造成了典型的虛實對比,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賦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何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意境與氛圍。蘇慧龍作品,蘭亭雅集圖,180X50CM,此畫描繪的是晉朝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風俗。蘭亭修禊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人,在浙江蘭亭修禊的故事。
  • 「津門網」中國畫始終離不開筆墨二字,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基本要素
    一個人如果真的能夠了解中國傳統繪畫,首先看的並不是繪畫的內容,而是繪畫的筆墨韻味一個畫家如此一個觀眾也應該如此繪畫的題材可以千變萬化,繪畫的內容可以是寫生,可以是臨摹,也可以是意象化的個人情緒表達,這些在一幅作品中有的時候會集中展現,有的時候也會單獨做文章,但是始終離不開筆墨二字。
  • 「津門網」做人當若竹,虛心且有節——何加明水墨畫賞析
    要想其作品成為經久不衰的藝術那就更難了,這也是所有畫家在藝術道路上孜孜不倦的、窮其畢生精力而追求的目標。▲ 旅行中的何加明在此我想淺談我在繪畫道路中的個人經歷體會。吾自幼喪母家境貧寒,父親又是文盲,但他很善良,明事理。
  • 「津門網」好畫家往往也是生活家,他們把現實景物提煉成繪畫作品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這些優秀的畫家,他們往往是多才多藝的,往往是生活的感受者,也是美好事物的創造者,他們把生活中的感悟與個人的思想相結合,形成具有深度的承載著美好願望和文化氣息的繪畫作品。他們這些繪畫作品往往已經不僅僅是臨摹和照抄照搬現實中的自然景物,或者是古人的繪畫精神反而他們創造出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和筆墨技法,這樣的畫家才能夠成為開創時代,被大家所認知的畫家。
  • 儲忠明|「側鋒辨誤」之辨
    在這裡我就側鋒是否能夠作為「新風格」這問題與歐陽龍同志商榷並就教於諸讀者:一、側鋒(偏鋒)的形成。在一幅書法作品中,我們要辨認中鋒筆法和側鋒筆法,這並不困難,中鋒的筆畫是:「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曲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使人感到沉著、圓豐、內含。
  • 「津門網」堅守中國畫的根本原素——劉湘春國畫作品賞析
    出版個人專著與辭書,例舉部分:《中國當代畫家劉湘春精品選特輯》,《湘子書畫藝術》,《「遊目聘懷」南京書法家作品劉湘春卷》《素墨情懷劉湘春水墨山水》,入注辭書:《群英風採,江蘇民革黨員藝術作品集》,《意象天成》博寶藝龍網第三屆國畫家聯展,《石景宜博士百歲開一書畫集》,《石景宜博士九十書畫作品精選集》,《佛經碑刻作品集》,《中華書畫藝術大觀》。
  •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都聽過,但講的是什麼故事?在哪發生的知道麼
    但有些成語,比如望梅止渴、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故事?又在哪發生的?知道麼?其實,提起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那還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出自陝西漢中洋縣。最早見於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與可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振筆直遂,以追其所思……」,講的是北宋文學家、畫家文同喜歡詠竹、畫竹,以竹言志表其氣節的故事。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
  • 「創作開運禮」無畏風雨,傲然獨立,鄭板橋繪《滿袖春風》
    藝術創作的魅力就是要有強烈的感染力,通過作品帶給世人享受,提升大家的精神境界。早在宋代畫竹的技法就相當成熟了,文同、蘇東坡等人以擅長畫竹而名留畫史。此後歷朝歷代畫竹名家輩出,到了清代最著名的畫竹名家非鄭板橋莫屬。
  • 客廳掛什麼畫好 想要充滿朝氣活力的掛畫這樣選
    本幅作品富含美好寓意,"山主人丁水主財",這樣一幅風水畫掛在客廳主您人財兩旺。掛在辦公室讓您財源廣進,事業飛鴻。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轉達您的美好祝願。作為藝術品收藏品鑑,定能讓您獲得精神和物質雙豐收!總而言之,客廳掛什麼畫好?
  • 「津門網」當代國畫大師 王瑞蓮作品欣賞
    精攻昆蟲,所畫蟬、蝴蝶、蟋蟀、螳螂、蝗蟲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近賞畫,給人以身臨其境真實感,形成別具一格的寫意風格。作品思想新穎,意境豁達,技法嫻熟,情調優美,韻味悠長,內涵豐富;在構圖、賦彩、筆墨技法上獨具創新精神,富有時代氣息。
  • 畫論| 近代時期――《沈耀初畫論》
    但在大輪迴的過程中,仍不斷朝前推進,並無人能夠或願意回到老路上去,變成「今之古人」。其實,傳統正似血統,是源頭活水,是根本,後人應該依恃傳統的力量再向前推進,成就新的一代面目,才算是盡了本分。如陘陘守成,即使貌似古人,亦未必就是「孝子賢孫」。至於不顧傳統,蔑視傳統,鄙棄傳統,而洋洋自得,以為創新者,那就更等而下之。我性愚劣,恕不多言。二、門戶之見,不可太深。
  • 倪雲林畫竹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為何鄭板橋最有名?
    五代後唐李夫人首創臨摹窗上竹影的墨圖,繼之詩書畫三絕蘇軾創作《枯木竹石圖》,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雲林筆下之竹更是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之法。 到清朝時風格更為多樣化,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淳樸而拙厚,現代黃賓虹、齊白石等皆為一代畫竹大師。
  • 客廳牆畫如何選擇 對於"門臉"選畫上可要注意
    畫面裡,在高山峻岭間,清澈的水流順勢而下,山的俊逸,水的壯闊,樹的茂盛,給人以極好的視覺美感,整幅作品青山綠水間展現祥和美滿、招財聚富的深遠意境。】客廳牆畫選擇要點三、最宜光明、正氣、吉祥的畫作從風水方面來分析,牆畫佔用了廳室不少的牆壁範圍,所以最好選用光明、正氣、吉祥的畫作,多以蘊含富貴吉祥的字畫為主,這樣更能聚納旺氣。
  • 如何區分好的大寫意畫和粗製濫造的所謂的「大寫意」繪畫作品?
    往往好的書畫作品,我們一看就會覺得非常清新,筆墨布置非常有序,並沒有太多雜亂的多餘的部分,大寫意繪畫更是如此,有的人覺得大寫意的作品看不懂,是因為你看到的大寫意的作品有可能是所謂的「大寫意」繪畫作品,可能並非好的大寫意作品。
  • Adobe 新作,你可以用 iPad「畫油畫」了,軟體還是免費的
    「fresco」取自義大利語,原意為「新鮮的」,也是 14-16 世紀形成於義大利的一種繪畫方法:溼壁畫。畫家們在剛抹上溼灰泥的牆壁上作畫,水性顏料與未乾的灰泥牢牢結合,乾燥後顏色持久不褪色。水彩 Live Brush 能還原落筆時顏料在紙張上的擴散效果,比如紅色和黃色相接之處會自然混合成橙色,你甚至可以在畫好的作品上直接用水稀釋某些色調或對其進行調和。油畫 Live Brush 則可以進行多層鋪色,油畫刀划過的邊緣會出現的脊線、筆觸也能被被一一還原。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李亞作品 出塵 紙本設色 2020李亞作品 翠澗虛煙 紙本水墨 2020李亞效仿古人,「以意為之」配之於詩文、書印,使花鳥更為完善,意境的表達、筆墨的揮寫、寫意的花鳥畫成了一代新風,在他的花鳥作品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的感染力,完美詮釋了當代花鳥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