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4步幫我們抵達幸福彼岸

2020-08-28 蛋殼閱讀



0

過年回娘家,與母親談話期間她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不盼望你大富大貴,不怕你嫁的遠,只希望你這一生順遂平安,和睦幸福下去」

說完這些話,印象中好強的母親潸然淚下。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軟弱」。

我的幸福時刻關乎母親的情緒變化。這一刻我不得不靜下心來思考,到底何為幸福?

上學期間,她期望我上個好大學,大學畢業她又盼望著找個好工作,到了適婚年齡她比我更擔憂,期望找個理想的伴侶……

而我也被這種殷切的盼望一步一步推著向前,眼看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這些願望,可幸福似乎還是離我們很遠,很遠…

01

幸福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每個人都在尋找幸福?幸福究竟長什麼模樣?

可我何嘗不也希望母親幸福,說到這裡我給母親講起了關於幸福的一些看法。


我們通常被灌輸的幸福是:

好工作—高收入—幸福

結婚—生娃—幸福

似乎幸福的格式是固定化的,一定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著才會抵達幸福,可事實總是事與願違!

有了好工作,少不了加班開會。結了婚少不了家庭瑣事,生了孩子免不了管教擔憂。幸福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似乎只有影子,從不見真身

相反在人生幸福追逐過程中「恐懼」倒是常與我們相伴左右。

02

我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擁有我們的幸福?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桑雅·呂波密斯基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中分享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精準地分析出了環境對幸福的影響指數。


沒錯,就是10%。我們是否幸福,有10%是取決於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環境,另外90%都是在處理現實環境中的問題度過。

所以一切取決於我們自己,取決的我們如何選擇,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也就是說,我們是否幸福,有90%都跟世界上發生的一切無關!而是基於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這百分之九十,包含了健康的體魄,良好人際關係,美好的婚姻,優越的收入水平。這些充其量只佔據你幸福指數的10%。

如何才能獲取幸福?

積極心理學開山鼻祖,心理學教授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告訴我們: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關愛和成長都與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聯繫。

積極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解決人類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並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問題闡明。

03

積極心理學通過4步幸福的妙招,幫我們打開通過幸福彼岸的體驗。

1 運動

越運動,人就越興奮,越有激情。

這個我的母親深有體會,自從她參與學習了廣場舞,這兩年的精神狀態明顯比之前更喜樂平和。

30分鐘的健走或慢跑甚至可以起到臨床抑鬱症患者康復的功效。

所以尋找個人喜歡的運動長期堅持下去你一定會體會到這麼其中快樂。並且長此以往,會增強個人的意志了和耐心!

2寫日誌

每天花上20分鐘的時間記錄下一件充滿正能量的經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幸福感。

現在自媒體平臺居多,當我們在上面抒寫牢騷抱怨時,不妨改成正能量的事情,這樣以來,等於是自己在給自己增加能量

同時,我們在進行書寫的過程是又重溫了一遍,大腦會把你帶回當初的場景:

3達到心流

達到心流就是說,全身心的投入到現在所做的事情中去,內心毫無波瀾的進行現在進行的事情。

當我們專心致志著手當下事情的時候,你的內心是平和安寧的,通往幸福的道路從控制意志開始。

一旦處於心流,你會把生活中的瑣事忘得一乾二淨,這時心靈完全沒有容納不相干資訊的餘地,同時竭盡全力進行眼前的事情,你會獲得更多的潛力和成功的機會。

所以感受當下,才能達到心流。

4感恩

曾有學者研究,將15名學生分成A B C 3組。這3組學生分別記錄5件她們過往一周感恩的,失望的,煩心的事。

連續10周後發現,記錄感恩的一組幸福指數,健康狀況明顯增加!

有句話說得好:「思考你當下的幸福,而非過去的不幸。幸福,每個人都有很多;而不幸,所有人都有一些。」


明白的幸福的原理之後,大家要謹記:幸福和開車,踢球一樣是可以鍛鍊的。

希望大家在前往幸福的道路上不再迷茫無助,願幸福常伴你我左右。


我是蛋殼,從閱讀中感悟生活,從生活中感悟人生,從人生中感悟幸福。歡迎點讚關注我,我們一起從閱讀中感悟幸福。

相關焦點

  • 積極心理學--一門旨在拯救人生的學問
    在這一節中,我們將對積極心理學這一新興的領域了解一二。那麼,什麼是積極心理學呢?當然不是鬆軟的棒棒糖實驗。心理學教授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被譽為積極心理學的開山鼻祖,因為他倆都對冷酷的現實懷著極大的熱忱。這誠如他們在《美國心理學家》上所言: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有關疾病與健康的醫學,而是涵蓋著豐富的內容。
  • 《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來自清華教授的親子幸福指南
    那一年,央視發布了一個社會調查《你幸福嗎?》,收到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回答。這些奇奇怪怪、甚至讓人忍俊不禁的回答,讓他驚訝地發現,我們很多國人,不僅不知道幸福是什麼,而且大部分都覺得自己不夠幸福。還告訴彭凱平,他已經從人格心理學家轉變為積極心理學家,致力於積極心理學在全世界的推廣。彭凱平認真拜讀了老師的書,發現積極心理學不僅是一個前沿的心理學研究方向,更能幫助國民提升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這實在是極有意義的一件事。
  • 」積極心理學「—喪感的靈丹妙藥
    但除了學生之外,面向大眾我們也想讓大家知道了解積極心理學,能給我們平時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怎麼樣的好處。我們可以了解到了除開傳統的心理學,還有另一種新興的積極心理學,這是相對消極心理學產生的研究。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積極心理學,以及積極心理學對人們日常生活有哪些推動作用呢?
  • 積極心理學, 感謝遇見
    ,講授了兩天以積極心理學為基礎的的幸福課。幾個月後,我又在鄭州聽到了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嶽曉東博士、任俊教授等全國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專家的課程,積極心理學這門致力於探索和培養品格優勢與美德,幫助人們提升幸福感,成就全面的蓬勃人生的幸福科學,深深地吸引了我,從此,開啟了我學習積極心理學的幸福之路。
  • 積極心理學,是「心靈雞湯」嗎?
    概括來說,積極心理學,提供了如何獲得幸福的辦法,這樣看,並不是貶義上的「雞湯」60秒太短,「積極心理學,是「心靈雞湯」嗎?」這個問題卻值得展開,提供給大家更多的信息。堅持一個月還不算堅毅,真正的堅毅是年復一年,努力不懈,不斷投入時間與精力,直到實現遙遠的目標,直到抵達理想的未來。這種堅持最需要的,是一種信念,堅信努力可以帶來提升,堅信投入可以換來回報,堅信人生是場漫長的馬拉松——終點雖遠,必將抵達,而明天,不會是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天。
  • 中國積極心理學頭部內容IP首個線上節目《幸福實驗室》開播
    8月26日,大型心理學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幸福實驗室》第一季在優酷平臺獨家播出。《幸福實驗室》由雅迪傳媒、華熙生物、優酷聯合出品,以獨特的內容題材、節目形式和商業定位,多角度擁抱創新模式,是一檔以積極心理學為創作基礎,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真人實驗體驗類節目。值得一提的是,《幸福實驗室》同時也是中國積極心理學領域頭部內容IP下的第一個線上節目。
  • 哈佛公開課積極心理學 幸福課 第一講
    積極心理學英文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幸福課-第一講 各位,早上好,很高興能回到這裡,很高興見到你們。
  • 投資輕鬆抵達財富彼岸
    其實加盟者有這樣的顧慮是正常的,正是基於這方面考慮,可口滋炸雞漢堡為加盟商提供完善的服務和支持。 可口滋炸雞漢堡可靠嗎?投資輕鬆抵達財富彼岸!現在就加入我們吧!
  • 《哈佛幸福課》積極心理學|23節全文匯總
    忙碌、焦慮、抑鬱、內卷……我們如何在這個不可控的世界控制我們的心理?這個課或許能提供一個答案。當然看完、整理完只是完成了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實踐。「不要告訴我這節課有多棒,告訴我你的改變」。要改變的核心是去行動、去實踐,而這可能需要我們一生去完成。###1. 積極心理學的背景積極心理學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產物和衍生。
  • 【學習篇】學習幸福科學 體驗幸福人生——記工作室開展線上講座《用積極心理學打造個人幸福力》學習
    近日,工作室組織了全體成員和學員通過線上學習的方式學習了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彭凱平教授的《用積極心理學打造個人幸福力》幸福講座。 當今世界物質水平不斷提升,而幸福水平卻不斷下降的形勢下,我們一直尋找抵達幸福的途徑,卻往往不得其門而入。
  • 生活不能告訴你的,積極心理學教你
    這個公式是我在讀「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賽裡格曼的《持續的幸福》發現的。說到積極心理學,它在哈佛大學是多年來選修人數最多、最受歡迎的課程,學生們稱之為「幸福課」,選修「積極心理學」的人數甚至超過哈佛王牌課程「經濟學導論」。風靡國內外有數億次的播放,23% 的學生表示,積極心理學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 《象與騎象人》:5種「積極心理品質」能為健康幸福加分
    積極心理對我們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僅起到令人心情愉悅的作用,更能為我們的健康幸福保駕護航。而消極心理又會給我們帶來哪些風險呢?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證實,承受煩躁、壓力、悲觀、抑鬱等精神負擔的人患感冒的機率是其他人的3-5倍。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1942-)被公認為世界「積極心理學傳統心理學的目標是修復創傷,把極端的痛苦轉化為普通的不快樂,即從-5到0,但他們內心仍然空虛;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則是從0到5,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把淺層的快樂轉化為更為深遠、更為持久的滿足感。
  •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來自於優勢和美德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1942-)被公認為世界「積極心理學之父」,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APA)終身成就獎,是國際積極心理學會(IPPA)終身榮譽主席。1998年,塞利格曼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 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公開課:幸福課(積極心理學)
    本書適用於所有想追求幸福生活、獲得長久滿足感並提高幸福指數及改善生活質量的人們;尤其適用於情緒憂鬱、對生活不自信、對未來不報希望、有悲觀傾向的人們;同時也適用於對積極心理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心理學愛好者、心理學專業教師學生,以及心理治療從業人員。♬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 分手心理學:走出傷痛,擁抱幸福
    ISBN:978-7-115-54959-4作者:曹雪敏 著定價:49.8元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曹雪敏,復旦大學心理學博士生、門薩會員。她曾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我自初中起就想要成為一名傑出的心理學家和心理諮詢師,因為我相信心理學可以讓人類更幸福,我也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藉助科學、藉助心理學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更幸福。
  • 我與積極心理學的美麗邂逅
    程曉霞:我與積極心理學的美麗邂逅原創 程曉霞 2020--04-18 人生最大的意義是追求幸福,因為幸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也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幸福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學習的。幸福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可以學習的。幸福不僅是短暫的情緒體驗,它還可以去挖掘人的優秀潛能和積極品質,可以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用心投入一份熱愛的事業並體驗福流的感覺,以此獲得成就並實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這些讓人「心曠神怡」的幸福方法,積極心理學都可以讓你擁有。 這場美麗的邂逅攪動了我的心弦,人生的劇本就此開始改寫。
  • 教育的生機與希望: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關於幸福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家曾經問過全世界的父母一個問題:你希望你的孩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全世界的父母回答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幸福、快樂、健康、安全……但是,積極心理學家又問了:現在的學校教什麼?可能全世界的學校都是相似的,教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有沒有教孩子幸福、快樂的能力呢?
  • 積極心理學:覺得生活沒意義,幸福感低,總是快樂不起來怎麼辦?
    在首屆中國國際積極心理學大會上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在6.9萬參與者中,90%的被調查者有孤獨感,46.9%的受訪者對生活滿意度不太高,19.1%的人甚至表示對生活非常不滿意。改善消極情緒,有利於養成積極心態,避免焦慮、抑鬱等情緒產生,更有利於在生活中提高幸福感。以下是改善消極情緒,提升幸福感的9個方法,你也可以擁有!
  • TED英語演講 |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博士:設計快樂,讓生活更幸福
    我們匆忙地去修補損傷,我們從沒想過要發展幹預措施、積極的幹預措施,讓人們更加快樂。  這是不好的。正因為如此,南茜•艾特柯夫、丹•吉爾伯特、邁克•齊克森米哈裡還有我本人,會去研究我稱作「積極心理學」的這個領域。積極心理學有三個目標,第一是心理學不僅要關注人的弱點,還要關注人的優勢,不僅要致力於修復損傷,還要致力於給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