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丨正當防衛新規,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2020-09-03 央視新聞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發布。《指導意見》明確,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手段。然而,一段時間內,受執法理念、執法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在有關正當防衛的司法認定中,個別情況下的確存在「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現象,導致公民面對不法侵害時,在能不能防衛、如何防衛等問題上出現一定程度的無所適從,正當防衛的制度價值因此被削弱。

近年來,司法機關通過江蘇崑山反殺案、福州趙宇案、河北淶源反殺案等多起熱點案件的辦理,向社會傳遞了正當防衛的正確立法精神和法律規定,對之前錯誤理念和認定起到了「撥亂反正」的作用,「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此次,在系統總結司法機關辦案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發布《指導意見》,用更明確具體規則指導辦案,有利於執法司法活動對公民正當防衛行為作出準確認定。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涉及偵查、起訴、審判三階段,公安、檢察、法院參與其中,三部門聯合發文有利於更好統一法律適用。 

《指導意見》對於如何正確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做了全面規定,以下幾點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為正當防衛「鬆綁」,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是貫穿《指導意見》的一條主線。不法侵害往往具有突發性,如果苛求防衛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必須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斷,無疑將置其於不利的境地。為此,《指導意見》明確,「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準去評判防衛人」;再比如,在不法侵害是否已經開始或者結束的判斷上,《指導意見》規定,「應當立足防衛人在防衛時所處情境,按照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斷,不能苛求防衛人」。對防衛者來說,這些規定是對其心理和行為上的「解放」。 

第二,《指導意見》對特殊防衛具體適用的規定意義重大。特殊防衛規定在刑法第20條第3款: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特殊防衛情況下,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面臨嚴重暴力侵害,防衛不及時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而特殊防衛下可能造成侵害人傷亡的後果,防衛人被認定為防衛過當的可能也因此加大。近兩年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案件,多是特殊防衛案件。《指導意見》有關特殊防衛適用的規定明確具體,依此防衛,公民制止不法侵害時,將不再有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後顧之憂」。 

第三,防止正當防衛被濫用。正當防衛有嚴格的適用條件,包括起因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等,缺一不可。《指導意見》明確,對於以防衛為名,行不法侵害之實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避免認定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對於雖具有防衛性質,但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當依法認定為防衛過當。

司法執法機關準確適用法律,公民更好利用正當防衛法律武器制止不法侵害,「正義不向非正義低頭」的理念會在全社會得到進一步強化,不法侵害人、潛在犯罪人會受到更有力震懾,《指導意見》的價值將在現實中逐步顯現。(文丨特約評論員 李曙明)


(編輯 單宏鑫)

相關焦點

  • 海報 | 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來源:蘇州檢察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聯合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兩高一部」為「正當防衛」撐腰
    《意見》明確: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要切實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新規:「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是社會正義基準線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是最樸實的法治根基文/馬進彪 涉正當防衛案件近年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守護正當防衛權就是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文丨圳論評論員 趙強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 重塑正當防衛理念,「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深入人心
    「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認真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貢獻了檢察智慧和檢察力量。」9月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勞東燕出席新聞發布會並回答了媒體提問。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兩高一部:正當防衛認定新規來了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新規出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部分網友認為:寶馬男砍人在先,騎車男子屬於正當防衛。也有網友認為:騎車男子在寶馬男逃竄後,仍持刀追砍,屬於事後防衛。根據《刑法》有關規定,防衛人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正當防衛,然而對於「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認定,卻是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點。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談正當防衛:法不再向不法讓步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談正當防衛:法不再向不法讓步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談正當防衛:法不再向不法讓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於2020年8月28日印發《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法發[2020]31號),《指導意見》明確了正當防衛的適用條件,包括起因、時間、對象和意圖條件,明確了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
  • 新法解讀:捍衛正當防衛權,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了《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做法,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兩高一部」發布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指導意見 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央廣網北京9月4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共二十二條,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正當防衛制度的準確適用與未來發展
    陳興良:「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句法律格言和我們的法治國家建設進程密不可分。就這句法律格言的含義來講,其涉及法與不法的對立。防衛行為和侵害行為這對矛盾,實際上是法與不法、正與不正的關係,這是認識正當防衛的一個基本前提。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最高人民檢察院27日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再次表明檢察機關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2020-11-2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典型案例中,江西省宜春市高某波正當防衛不起訴案是關於對暴力傳銷的防衛。苗生明:支持遭受傳銷組織不法侵害,特別是暴力傷害的公民進行自救自衛,增強人民群眾勇於反抗的信心和決心。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解讀「兩高一部」依法適用正當防衛新規光明日報記者 靳 昊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近年來,在「於歡案」「崑山反殺案」「淶源反殺案」等焦點案件中,正當防衛制度引發熱議。「個別案件中,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存在把握過嚴甚至嚴重失當等問題,引發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指出。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與法秩序維護說
    論及正當防衛的本質,不能不提到「法不能向不法讓步」這句耳熟能詳的格言。該原則最早是由德國學者貝爾納於19世紀中葉提出的,他寫道:「如果說正當防衛權的根據在於,法無需向不法讓步,那麼這就不僅意味著某一個人自己獲得了正當防衛權,而且還意味著每個自身權利受到侵害的人都擁有正當防衛權……對受到威脅的權利加以捍衛,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至於說防衛行為所針對的那個人:這裡不允許存在差別,不能給予該人以尊重。對於每一個侵犯了我權利的人,我都可以為了保護權利而用鐵拳將其驅逐。」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正當防衛如何準確適用?法律界人士各抒己見
    其中對一些社會影響重大案件,不妨按照《人民陪審員法》的規定組成七人合議庭,綜合人民陪審員掌握的生活常識,使最終的判斷不偏離生活經驗。做到對正當防衛的相關情形認定準確,真正發揮刑事司法職能,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侵害與防衛,不能「誰鬧誰有理」,「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正當防衛制度適用有了新標準。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指導意見》提到,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 正當防衛認定新規:「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涉正當防衛案件近年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意見對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提出了十方面規則。
  • 正當防衛新規!!!!
    最高人民法院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正當防衛新規來了!
  • 解讀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法不能向不法讓步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互相配合,依法正確、妥善處理了一大批正當防衛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是,有的案件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存在把握不準甚至嚴重失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