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你』普及跑步技術,科學訓練,運動營養,急救知識——跑步不受傷,小白快入門。願跑友親們更健康不受傷,一起跑一輩子。
原創技術文章,真實案例分析
文 | 老Q
跑馬拉松的同學,混久了都會聽到一個詞兒:肌耐力(肌肉耐力)。這指的是什麼呢?肌肉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持續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對抗疲勞的能力。
每一塊肌肉都有3種不同的能力,包括:
很顯然,不同運動項目對選手肌肉力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舉重比賽選手,那肯定就是最大力量。短跑選手?爆發力必需得強悍。馬拉松選手,毫無疑問就是要看肌肉耐力。
小時候咱們都玩過橡皮筋,很有彈性,可以拉來拉去(拉長放鬆)。質量好的皮筋韌性好,可以用很大的力量拉得更長,而且還可以反反覆覆拉很多次都不會變形,不會斷裂,也不會破損。質量差的可就要小心了,力量使得過猛可能就有可能給繃斷了。
這橡皮筯跟肌肉其實也差不多,一樣一樣的。
韌性好彈性好的肌肉也能反反覆覆收縮很多次,馬拉松高手們能夠在很高的配速下,反反覆覆維持肌肉收縮很長時間。例如,每公裡6分配速的長距離跑步,不少親們都能在這個配速下跑4個小時以上。換成5分配速呢?可能一大半都只能跑2個小時就不行了。再升至4分配速呢?能堅持一個小時的估計剩下不了多少位。這就是高手大神和普通跑友的區別了:在長時間更高的配速(負荷)下仍然能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能力。與之對應的,超出肌肉的負荷太久,肌肉就會開始緊繃,感覺僵硬,出現抽筋。嚴重時甚至還會有拉傷的風險。
現在我們對肌耐力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了:在較低負荷下持續運動的能力。當然,這個較低負荷是相對的,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那可是相當大的。基普喬格能以不到3分的配速跑完整個馬拉松42.195公裡,而我們業餘跑者中的絕大多數人,同樣的配速可能跑不到200米。
受刺激了吧?
咋辦?
一個字:練。
當然不能用3分配速的跑步來練,這麼高的強度可不是耐力訓練的方法。
進行肌耐力訓練,就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的低負荷,反覆多次的方式來訓練。然後逐漸加大負荷,這樣才會逐漸提升肌耐力水準。簡單來說就是小強度多次數。
怎麼叫適合自己的小強度或者低負荷呢?
首先要知道一個在力量訓練裡的基本概念:1RM(1-Repetition Maximum),也就是某個動作只能做一次的最大重量。
比如槓鈴深蹲,一定存在有某個重量你做且只能做1次,進行第2次你蹲下去就起不來鳥。這個重量值就是你槓鈴深蹲的1RM。與之類似的概念有4RM,5RM,6RM,也就是只能做4/5/6次深蹲的槓鈴重量。
1RM這數據怎麼得出來的呢?直接去測很難測得準而且也比較危險,所以通常我們會測4~6RM的重量,然後倒推出1RM的重量。
比如測出深蹲5RM的重量是50KG,那麼1RM的重量就是50/87%=57.5KG。具體的對應關係可以看下表:
那麼,適合肌肉耐力訓練的強度是多少呢?
30%~40%1RM的強度。
接上例,5RM=50KG,1RM就是57.5KG,那麼30%1RM就是17.25KG,40%1RM就是23KG。這位同學在用深蹲動作進行肌耐力專項訓練時,適合的槓鈴重量就是17~23KG,這個重量也就是適合這位同學的小強度低負荷。
順理成章的,適合這位同學的肌耐力訓練課表就是:
槓鈴深蹲,重量30%1RM(17KG),2分鐘X3組,組間休息1分鐘。
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還可以逐漸調高負荷,延長單次時間。肌耐力水平自然也就水漲船高了。
--本文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數據及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
老Q(老劉)
安全跑步知識傳播者,AHA急救培訓導師
跑你·安全馬拉松訓練營創始人、主教練
姿勢跑法認證教練L1&L2、心率訓練認證教練
CrossFit Level1認證教員、運動營養師
CKTT,Certified Kinesio Taping Technician®,貼扎師
在廣州有跑姿技術、馬拉松訓練及跑者專項CrossFit綜合訓練的線下課程;
線上跑姿課程、線上進階跑姿技術課程以及線上馬拉松訓練營已經開辦,詳情可留言諮詢。
有什麼問題請直接留言
有跑姿視頻可發連結過來免費分析
技術派:新手安全跑馬、姿勢跑法及周期化心率訓練交流
QQ群:498036372 ,可掃下方二維碼
----更健康不受傷專用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