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房子零房租出租,原因讓人為人子女心虛

2020-12-13 顏論古今

新聞事件回顧:

83歲的陳時發老人住在長沙新華園小區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裡,兒女在外忙於工作。自從2013年老伴去世後,家裡絕大多數時間便只有他一人。他說,希望能找到愛心房客,無需支付房租,還可免水電費,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對方可靠善良,能偶爾陪他看看電視聊聊天,讓空蕩蕩的家裡多一絲溫暖和人氣。

空巢之症:政策標籤

中國即將進入老年社會,據2014年底的統計,中國六十歲以上老人人口達2.12億,佔總人口數的15.5%。應該說,這個比例還在繼續上升。這一代老人還有著獨特的時代標籤,他們經歷改革開放,人口代際迅速流動;他們經歷人口政策調整,一個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時代的政策標籤整讓空巢變成這代老人的集體際遇,他們的獨生子女要麼在外地要麼忙於工作,日常生活就是靠老夫麥相互扶持照料,若有一人離世,便成空巢,獨自生活。

空巢之求: 老有所言、老有所暖

空巢一代往往有穩定的物質條件和經濟來源,他們的需求也與傳統的養老模式不同,側重點不在於老有所養,空巢之求在於老有所言、老有所暖。這一代的空巢老人不需要在經濟上依附子女,他們最大的問題在於孤獨,他們的子女工作壓力大,在「4+2」的家庭模式下往往分身乏術,基本上不可能與老人長期在一起生活, 如何讓空巢老人得到陪伴,是兩代人共同的難題。

空巢之痛:零房租並非良藥

面對空巢的集體困症,零房租絕對不具備普遍適應性。首先是安全沒保障,零房租伴隨著高風險,老人們目前沒有足夠的甄別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素不相識的房客的來源、人品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和不可預見性,運氣好的話,可能是老人的伴

相反,有可能給老人的生活甚至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困擾。就其可行性來說,不是每個老人都寬鬆的住房條件以房換伴,都有經受各種質疑的氣魄,都有這份不怕上當的膽量,都能迅速適應和不同陌生年輕人的生活。今天這個空巢老人也許能夠通過免費出租給自己找個說話的人,但這肯定不是一個療效穩定的集體藥方。

空巢之解:社會保障

空果現象以家庭為單位,卻不僅是一家之事零組金求合住的老人身上,缺的是什麼?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陪伴和關心。實際上是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傳統居家養老方式的調整已經成為社會的必然趨勢,養老機構將成為人們養老生活的主要選擇。

而空巢老人寧願面對陷生人的風險,正因為社會養老機構的建設還沒跟上時代需求,沒有以健全的軟硬體建設構建足夠的公信力和信任感。空巢老人怕孩子們經濟壓力大怕養老院條件差怕生病了沒人知道怕倒下了沒人扶,這不僅僅是子女如何孝順父母的個體家庭問題,體現的是我們社會養老制度的不健全不成熟,沒有給老人們一份晚年的安心與信心。

空巢老人之痛讓我們感同身受,他們所反映的問題更迫切需要全社會的關注。這些不應該是老年人自食其力解決的問題,應該由政府主導、集家庭和社會合力,建立健全我們的養老制度養老機構,從醫療、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社會的養老能力,這樣我們才有信心面對即將到來的老年社會,讓每一個人都能從容地老去。

相關焦點

  • 農村空巢老人寧願空巢也不樂意與兒女住原因令人想不到
    隨著城鎮化發展,農村空巢問題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孤寡老人生活狀況令人擔憂。農村比不得城市,在生活服務層面社會化水平低,家務活較重,特別是冬天,需要生爐子取暖,有時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一個人住著,房子比人還老一個人生活,身體健康還好,有個頭疼腦熱的就受罪了,老人身體又脆弱,一個人生活時一些小病小痛都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 西媒關注中國「空巢老人」:鼓勵子女獨立 但仍孤獨失落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3月4日刊文稱,空巢現象主要影響60-80歲的老人,他們的子女因工作、學習和婚姻等原因被迫與父母分離,這些老人因此變得抑鬱、悲傷和痛苦。文章稱,雖然不是一種醫學臨床狀態,但是孤獨和失落是大部分空巢老人的感覺,而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父母還在鼓勵子女生活獨立,讓他們遠走高飛的經歷是痛苦和難以克服的。
  • 農村空巢老人現象愈演愈烈,晚景悽涼,空巢老人問題根源何在
    按理說,這一輩的老人們已經行將就木,到了安享晚年的時間,但是由於子孫後輩都不在身邊,這代的老人們逐漸在孤獨中悄無聲息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這些空巢老人們如果能夠安詳的去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大部分老人都會經歷跌打損傷,甚至是面對各種疾病的困擾。
  •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
    從這個界定可以看出"空巢老人"存在著沒有子女贍養的窘境。二、「空巢老人」現狀隨著這些年的發展, "空巢老人"的數量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目前, 全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老人家庭面臨著空巢現象。有人推論到2050年, 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 獨居和空巢的老年人將佔百分之五十四以上.一時間, "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引發全社會的關注,一時間成為熱點話題。
  • 你的未來是獨居老人還是空巢老人
    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導語: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漸尖銳。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獨居老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比普通老年人更為沉重的負擔。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沒有伴侶的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身邊。長日漫漫,一個人承受孤獨,百無聊賴,他們就是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解答。空巢老人 包括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空巢老人的定義,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
  • 獨居空巢老人
    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則家庭生命周期進入鰥寡期。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體現及人們價值觀念改變的結果。1.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2009)的分析,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老人由於經濟獨立萌發了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的意識。
  • 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而農村老年空巢家庭戶1117.90萬戶,佔老年空巢家庭戶總數的71.58%,農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萬人,佔空巢老人的69.79%。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及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尤引人關注。  那麼,龍巖市空巢老人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現狀又怎麼樣?重陽節前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晚年如何幸福,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啊
    農村空巢老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 ,應該說是非常特殊的弱勢群體,農村空巢老人是指年齡處於60周歲以上,沒有子女或者子女長期在外居住,自己獨立生活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上了年紀,身體健康的還可以幹活,平時還可以自己出門做點小買賣,也基本能夠解決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但是對於那些身體不好的人來說只能坐以待斃,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那日子真的是過的悽慘。
  • 農村空巢老人寂寞誰人知
    據一份來自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調查,我國農村現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經常感到孤獨,獨居的和沒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想想本應承歡膝下的子女如今遠在他鄉,晚年的天倫之樂根本無法安享,面臨的是與日俱增的孤獨感,空巢老人生理和心理上要承受多大的壓力。配偶尚在的老人還可以互相安慰,而孤寡老人情況更糟,孑然一人,形影相弔。
  • 熱點解析:「空巢老人」,中國式養老之痛
    而一系列空巢老人獨死家中的事件,讓人不得不毛骨悚然心情沉重。·上海市楊浦區一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在家猝死多日,最先發現的是一條得到過老人救濟的流浪狗。·河南省洛陽市一對空巢老夫婦被發現死在了出租屋裡,遺體已經腐爛發臭。
  • 空巢不空心 關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
    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顯示,空巢老人比例佔整體老年人數量的一半以上。獨居老人和與配偶居住的老人比例為1:4。如今青年人生活壓力加大,經濟的發展使得人民對於物質的要求提升,許多家庭迫於工作原因不能與父母同住。
  •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之痛:子女都去哪了,60歲以上農民養老咋辦?
    現在我國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時代社會,2011年的時候,全國60歲以上老人就達到了1.85億,而到了2013年時超過了2億人,根據估算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可能達到4.83億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屬於空巢老人。根據相關的統計,在2013年的時候,我國的空巢老人其實就已經超過了一個億,而到10年之後的2030年,中國的空巢老人將會增加到2億人以上,要佔到整個老齡人口的90%以上。
  •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家庭」已日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為普遍。空巢老人迫切需要來自全社會的關愛。一般老年人的骨關節病屬於無明顯原因而逐漸發生退化的原發性疾病。這是由日常勞動對關節軟骨損傷的積累作用以及老年人軟骨基質中的粘多糖含量減少,纖維成份增加,韌性度降低等等原因所致的。
  • 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
    可以說,在一個村裡,幾乎百分之七十的都是老人,這就是目前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好多年輕人對種地收入不滿意,感覺還是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多,於是他們就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在逐年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這些空巢老人在老家也有生活的難處,他們生活得並不十分富裕,手頭的錢有時也是緊張。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佔比將達到54%以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高齡空巢老人大都面臨著孤獨、寂寞、被詐騙、生活無人照料等問題。然而也有一部分老人,選擇打開自我,接納他人的善意,找到了生命的另一層意義。五年前,姥爺第一次因為腦血栓暈倒了。
  • 農村空巢老人是如何生活的
    農村空巢老人是如何生活的三位農村老人的點滴李爺爺,79歲,湖南省某村「那是你女兒呀?她來看你啦?」「是呀!她常來,還讓我去郴州住,光房租至少要200元。女兒成家了,不能給她們添麻煩。有句古話說得好:七十三八十四,不死都不好意思。農村好是好,但一個人生活很孤獨。」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智研諮詢研究表明,據2016年的中國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數據推測,預計到2020年年底中國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數量將達到1.5億,佔到全國人口的12.5%。數據的背後不僅是沉重的養老負擔,更是老年人們難以言喻的無奈與孤獨。
  • 子女海外工作,空巢老人養老問題怎麼解決?
    點開拐棍網公眾號的後臺,在「用戶屬性」欄目中,每當看到海外那一串粉絲數據時,思緒就不由得來回穿越……一邊是喬居海外的遊子因牽掛國內年邁父母的焦慮神情,一邊是空巢或獨居在國內的老人踽踽獨行的身影。近日陸續有來自海外的用戶關注拐棍網,通過微信與拐棍網平臺取得聯繫,希望可以為留在國內的老人尋找服務。在拐棍網的平臺服務中,這個群體的數目在一天天變大,已經成為了一個牽動人心的特殊群體。子女在國外的空巢老人一般年輕的時候都有經濟實力,希望可以給孩子一個實現理想的機會,很多選擇送孩子去國外發展,很少考慮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現狀獨居老人: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4—2—1式家庭結構導致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時,現代社會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社會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關於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困難的建議
    32000人居住在農村。  一、存在問題  (一)農村空巢老人有就醫需求,但種種原因不願就醫。農村空巢老人經濟收入普遍不高,經濟來源主要是靠自己微薄的養老金和子女補貼,收入微薄且單一。加之老年人身體體質差,容易出現各種疾病,老人怕醫療支出過多影響日常生活用度,有病就忍著或者去鄉村醫生處買點藥,就醫意願就隨之降低,久而久之病情就會逐漸加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