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Homeschooling」?_美國「家教」:讓孩子在家上學_家庭...

2020-12-11 太平洋親子網

美國「家教」:讓孩子在家上學

2013-08-15 09:25:50出處:PCbaby作者:蕭蕭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家庭學校,即「Homeschooling」,美國稱之為「在家上學」,一些歐洲國家稱之為「家庭教育」(home education)。「家庭學校」主張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個孩子的天賦和能力進行教育,是一種以家庭為基礎、孩子為受教育者、家長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

  家庭學校不同於學校教育,意味著「以家為本」而非「以校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 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得到課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務外,家庭學校還可以調用更多的社區資源: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運動中心、畫廊、展覽館以及親友和鄰居的智力資源,比學校教育更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家庭學校也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課程設置,關注學生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相關焦點

  • Homeschooling或成未來教育新趨勢
    」是什麼?Homeschool(家庭學校、在家自學、自主學習)是最早流行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種青少年教育成長方式:它是指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孩子不必加入其他公立或私立學校。上世紀中葉,主要在宗教家庭產生,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得到廣泛認可的教育形式。這種形式帶來了足夠的靈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長變得非常個性化。
  • 在家學1個月=在校學1整年?關於homeschooling的一切
    為了方便閱讀,我將homeschooling翻譯為「在家上學」/「家庭學校」,本文結構如下:成本考量(時間、金錢)歷史概況(家庭學校vs機構學校)現有法規(加拿大各省)利弊對比(課業、社交)具體操作 & 書單推薦全文6000字,閱讀時間15分鐘。
  • 你停學我停工,homeschooling怎麼做?我家的家庭課堂過程全公開
    在北京開學校那會兒,我帶著美國外教們開教研會,設計課程,編排教案.現在想來都是值得懷念的幸福日子。英國也終於停學了。憋在家裡的倆神獸破壞力超強且超持久..要對付神獸,是我重新出馬的時候了。這一篇看我如何用一套教學材料,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上分層實施,讓家裡倆無論英文水平還是心智發展都不在一個層面上神獸各自有收穫。
  • 在家上學的國際案例
    如今,瑞貝卡已提前高中畢業,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她特意多修了幾門選修課,思考如何儘快適應大學的生活。  同時,瑞貝卡還在學習斯瓦希裡語和西班牙語,還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學古希臘語和義大利語。「或許家庭學校並不適合每一個人,但是它使我能夠自主地制訂教育規劃,給予我更多的呼吸空間,以及現在的教育體制無法提供的很多東西。」
  • 實戰篇: 申請Homeschooling
    一周多來一直在申請homeschooling在家學習,簡稱HS吧。過程中看到無論是私校、還是公校,都不太清楚HS的流程和操作步驟。
  • Dad tries homeschooling in Beijing
    [中新社 劉關關 攝] 讓張喬峰最終做出把孩子拉回家自己教的決定,源於兩張照片。張喬峰手拿兩張一寸照片,回憶起兒子剛上小學時的情景:「小孩上學之前要照很多一寸、兩寸照片,照出來的人整個狀態非常好。過了一個月大概是報興趣班又需要交一寸照片,這次照出來之後,兩張照片擺在一起明顯狀態差異很大,下滑得很厲害,我就下定了決心。」
  • 濟南在家上學中心親子共玩活動
    在家上學工作坊:南京,9月15日-17日;廈門,9月23日-24日;西安,10月3日-5日。        編者註:最近許多城市在家上學中心都有定期活動。期待以後微信平臺能多分享一些各城市在家上學中心的活動。也鼓勵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各地在家上學中心。
  • 在家上學之莫爾準則-The Moore Formula
    友情提醒:操作恰當了,在家教育在學習、工作、服務中取得平衡,會帶來低壓力、低成本、高成就和良好的社交能力。青少年最適宜摩爾準則。還在為給孩子找合適的早教機構,幼兒園,小學發愁嗎?還在追逐學區房、重點校嗎?還在為僅僅一個孩子就整的頭大嗎?家庭就是兒女成長的最自然場所。在家上學新氣象,我們和世界不一樣!最平民化的教育革新運動!更多文
  • 網課開課一周慘變大型翻車現場,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家上學」?
    實際上,在美國,「在家上學」(Home school)這種特殊的教學形式,早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就已經在美國興起了。據統計,2011年-2012年期間,3%的美國學生是在家上學的,與1999年的1.7%比,上升了76.5%。
  • Argument Essay: Homeschooling is Better than Going to School
    這是我在EVE-DYO課程(美國自學團體)中的作業,發到公眾號上就是想分享一下內容,稍後會再發上中文的。
  • 英國華人夫婦讓孩子在家上學 該教育方式或正流行
    那什麼是「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顧名思義,就是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孩子不必去公立或私立學校接受教育。有兩位英國華人就選擇在家教授孩子,他們對這種教育方式有什麼看法?英華房聯創始人——「奶爸」朱俊華的微信朋友圈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我為什麼選擇了Homeschooling」的文章。文章一出,很多評論感嘆朱俊華勇氣可嘉。最初朱俊華和妻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他們孩子學好中文。於是,6歲的女兒從今年9月起,開始跟著父母學習。
  • 父母教育權:全球「在家上學」實踐
    以美國為例,自1980年代開放在家自學後,參與的人數不但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長,目前更已超過110萬人。美國各州對於另類教育的相關法規寬鬆不一,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統計,在2011到2012學年當中,全美約有180萬名學齡兒童在家自學,然而約有九個州的州法規定,想要讓兒女在家自學的家庭,父母至少要具備高中以上或同等學力才符合資格。
  • Schooling & Education:上學和教育是一回事嗎?
    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大致含義是:我從來沒有因為 Schooling 上學,而耽誤了自己的 Education 教育。
  • 美國如何規範「在家上學」
    當時,美國一些擁有較強經濟實力和較高文化素質的中產階級家庭,選擇自己在家教育孩子,他們認為自己帶領孩子學習,會更加關注孩子的個性、天賦和興趣,可以自主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和學習重點,有利於開發孩子潛能。同時,為了保證「在家上學」的質量,美國各州在1988年達成共識,確定「在家上學」的5個基本標準:有孩子「在家上學」的家庭必須在地方學校系統登記;各州須規定家庭教師或父母作為教師的資格標準和課程的最低標準;家長要定期向學校官員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建立「在家上學」學生評價體系;對「在家上學」未取得進步的學生給予補課。
  • 解讀「在家上學」另類教育 專家呼籲教育多樣性
    在此社會背景下,「在家上學」作為滿足現代教育多元化需求的一種教育模式,未來理應獲得合法地位。具體到制度設計上,學者認為可參考國外在家上學的經驗,納入國家教育監管體系,逐漸走向規範化。  「國外在家上學叫被稱為『home-schooling』,實際上與一般家庭教育是有所區別的,它是一種教育的選擇。傳統家庭教育的內容不教正規知識,主要是薰陶,學習倫理習俗等。
  • 一些中國父母讓孩子在家上學
    「孩子在北京上學,擇校是個大問題。讓孩子在家上學,就省去很多麻煩,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冷杉對兒子目前的教育狀況比較滿意,打算一直教到他考大學。冷杉家的情況並非個例。在家上學的現象日益增多,特別在廣東、浙江和北京等一些發達地區,折射出當前中國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及傳統學校教育理念受到質疑等問題。
  • 美國矽谷青少年患上「驚人的傳染病」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網站稱,去年,甘恩高中在美國躋身前5名,每年約有20名學生考入兩英裡外的史丹福大學,25%的學生被加州大學錄取。 令人困惑的是,自殺的孩子並非被社會遺棄或患精神疾病。許多父母因此憂心忡忡:輕生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我的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
  • 家教育兒|在家上學的日子,該如何陪伴孩子?
    但正如在家上班一樣,在家上學的方式,看似美好,實際卻並不適用於所有人。除開孩子必須要進行的日常學校課程,剩下的在家上學時間裡,父母和孩子還可以做什麼呢?我們從《教育的另一種可能》這本書中整理出了一些方法,分為孩子篇和父母篇,分別針對孩子的學習和父母的行為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對那些孩子還暫時不能去學校上學的家庭有所幫助。
  • 大西洋月刊精讀|Grandparents Could Ease the Burden of Homeschooling[5]完結
    大西洋月刊精讀|Grandparents Could Ease the Burden of Homeschooling[1]大西洋月刊精讀|Grandparents Could Ease the Burden of Homeschooling[2]大西洋月刊精讀|Grandparents Could Ease the Burden of Homeschoo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