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超越物質的層面,開闊精神的世界

2020-12-12 減法生活

21個意念力修煉秘笈,每天解鎖1個,從0到1,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01虛勝實,看不見的,往往比看得見的更接近本質!

無形的世界,更容易開化你的精神。

人的意念同什麼層次的東西相結合,便會進什麼什麼層次的振動頻率。

意念總是與有形的、狹隘的、變化的相結合,便會自降層次,自封家門,失去自覺,失去靈性。 意念與藍天虛空相結合,與虛無的道相融合,便會自動躍遷,自動覺醒,自動流淌無限的生機與靈明。

人一生最大的使命,就是超越物質的層面,開闊精神的生機世界。

你所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的。你看見的落花,實質上是時空的流轉。 你看見的飛鳥,實質上是能量的聚合。你看到的,有形有像,只是片面。你想到的,寂寥無聲,才有可能是整體!

事實上,現代科學也告訴我們,世界的絕大部分,是看不見的。越是看不見的越重要,我們能看見的、有形的控制力量,其實非常小。

而世界的本質,是由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力量悄悄運行並控制著的。比如道,就是看不見的手,在悄無聲息地推動著宇宙的運行。

無形之物,方為聖物。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杯子有形,但我們喝水,用的是杯子裡的空。房子有形,但我們居住,用的是房間裡的空。

看不見的東西,更接近本質,接近道。人世間真正高貴的,都是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比如天道,比如靈魂,比如愛與慈悲。 往往看不見的事物比看得見的事物更有價值,能量更強,生命更持久。

《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萬事萬物都是一種能量,有形有象總歸於無。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壞、空的過程:

先是聚合生成,繼而保持成長狀態,頂峰之後,一走向末期,開始變弱,最終結束,分離,消失,實現新一輪的能量轉化。

從這個意義,虛空是本質,代表永恆,實相是表相,反映變化與運動。外在一切境界的生滅成壞,皆由心念的生住異滅所招感,內心和外境息息相關。

所以,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妄的,只要不去執著它,意識虛靈寧靜,就會自然產生智慧。

形式終將幻滅,天道自然輪迴。體會一切無常的道理,放下人我是非煩惱,把意念融合進藍天裡,生命的一切美好自然而然發生。

人這一生,一定善待自己的精神,不要浪費在不該浪費的人與事身上,因為那是天賦的全息宇宙意志!

02虛實相生,厲害人物都是懂得虛實轉化的高手!

《道德經》曰:有無相乘,虛實相生。

通常,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真正厲害的人,他們往往能夠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質。 厲害人物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更容易透過紛繁複雜的「實」,看到至簡的「虛」。

普通人用「眼」去看,在意實實在在的物質世界,相信看得見的才是真實的,看重的是現在。厲害人物用「心」去看,在意虛的、無的精神空間,相信看不見的才更有價值,更著眼於未來。

厲害人物不拘於形式,不為物所役,所以更容易看到生機,看到無限,他們的意念更加靈活,更加廣闊,更加自由。

他們:虛者實之,從無到有,拿理想當工具,把理想目標整體化、格式化,以終為始,從虛中看到實,當下體驗實,成為實。以強大的意念能量場來造「物」成形,弄假成真。

他們:實者虛之,從有到無,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實物背後的能量,背後的規律,看到與此物關聯相通的其它事物,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

他們:虛實融合,明了虛實本一體,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不可分割。在人生路上,既頭頂藍天,進入天道之軌,揮灑意念,又腳踏實地,認真踐行自己當下的使命,從而在虛實一體中開始覺醒人生。

厲害人物於有限中見到無限,又於無限中回歸有限,進入虛實結合的天道中去。

相關焦點

  • 精神層次的自由度來自認知層面的高低,精神富足起來,人生有意義
    一個人精神層次的需求比物質層次的需求,其實需求性會更大,尤其在現在大家都能夠吃飽飯的時代。當我們吃不飽飯的時候,會把很多的精力放在追求物質的滿足上,當物質得到足夠的滿足,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精神上。精神上越富足,那麼就覺得人生越是有意義。
  • 物質的人生 VS 精神的人生
    但不論為何,它都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它只存在於我們的精神世界以及心靈之中。但是,有人就是對這些東西非常上癮,或是痴迷。當他越是沉浸於這種精神快感中時,物質世界的吸引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最終淡出視野。 因為在這些人看來,這個世界並不存在能與精神上的快樂滿足相媲美的東西。比如:莊子。莊子,曾短暫為官,擔任蒙縣的漆園吏。
  • 絕地求生:精神層面大於物質層面的裝備,不管實用,就是喜歡
    在絕地求生裡面,有常見裝備也有稀有裝備,但是稀有的裝備也不見得實用,但是在很多人眼裡稀有就是好。這些裝備大概就是精神層面大於物質層面了,就算大家覺得不實用,那也要撿起來用用。雞可以下次吃,但是這些稀有的裝備錯過之後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看見了。
  • 聯合早報:中共思維務實調整 精神與物質層面並置
    聯合早報:中共思維務實調整 精神與物質層面並置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2月11日10:23   中新網12月11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11日刊發署名曾昭鵬的評論文章《物質與精神的拉鋸
  • 物質上超越別人,精神上超越自己,馬云為何要大談理想主義?因為他最...
    理想主義這個詞並不時尚,它是基於信仰的一種追求,它是以精神層面為核心,但並不排斥物質,它跟信仰緊緊聯繫在一起,有信仰的地方,理想主義才會形成。而那些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就是所謂的理想主義者。改造世界既是理想主義者的目標,也是它的首要意義。理想對應著現實,理想主義是現實主義的對手。理想主義是高於現實並能調校現實的一種思想傾向,碰到適合的環境,它也可能轉化為一場思想運動。
  • 人生追求的五個層面是嘛?
    人生追求的五個層面是嘛?第一個首先是物質層面:首先需要外在物質來填充自己,為衣食住行買房買車而努力。一直想著如何讓自己過的好,喜歡忙忙碌碌算計,算來算去自己。第二個事業層面:這類人,亊業有所成,物質方面不缺,他們一直想著如何把事業做強做大。 第三個精神層面:亊業有成,物質不缺,他們比較在乎名,在乎被擁戴的感覺、在乎精神的享受,不屑於外在的事物,比較關注精神感受。
  • 何星亮:復興中華民族必須加強精神層面的現代化建設
    第三是精神層面或觀念層面的現代化,包括各種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倫理觀、世界觀、國家觀、民族觀、法律觀、知識觀、公私觀、義利觀、苦樂觀、榮辱觀、幸福觀、生死觀、生產觀、消費觀、審美觀等。 三個層面的現代化的表現不同,物質層面的現代化速度快,時間短,阻力小,而且沒有國界,一項新發明,很快就會傳遍世界各國。
  • 《斷舍離》講的是什麼,物質和精神層面如何抉擇,作者告訴你答案
    整理房間——斷舍離這些讓人心煩和難過的瑣事,就是生活中不快樂的根源,如果你想要一個「煥然一新」的人生,那就從整理好房間,拋棄沒用的「雜物」開始吧。——山下英子相較於櫥櫃裡或者冰箱中囤積的無用之物,精神層面上過時的觀念,自我否定、自我譴責境的消極情緒更應該果斷丟棄,只有放手這些「雜物」,我們才可以得到解放,人生才可以煥然一新。
  • 紀碩鳴:重慶兼顧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
    相比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兩步走」模式,重慶正在探索「一步走」,而且兼顧了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重慶日報: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目前這個階段,是不是分配製度也非改不可了?紀碩鳴:共同富裕這個概念是鄧小平提出的。目前,社會上對共同富裕的理解還有些偏差,有人認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帶動整個社會共同富裕,最終會變成「劫富濟貧」,或者是搞平均主義。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從張先生的論述可以看出,他理解的境界,是人精神世界的整體,並不限於理性的層面。同時,他比較重視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世界的聯繫。  二、張先生認為,從時間的角度看,境界是個交叉點,是一個由過去、未來構成的現在,現實的現在,或者說是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整體,這就是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自己的世界。
  • 《斷舍離》:人生的加減法,精神的舍與得,物質的幻滅
    何為斷舍離,斬斷的是什麼,捨棄得又是什麼,離開的又是什麼,是來自物質的壓迫,還是精神上的墮落,總有各種各樣的事物困擾著現代人。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壓抑,到處都是快節奏,每一日中的每一分鐘彷佛都是在重複,沒有新意,沒有激情。也許是受到了來自物質上的羈絆,也許是精神上的累贅。
  • 滿足年輕人的物質/精神層面需求,這家車企是怎麼做到的?
    當然,年輕人的崛起對於中國社會影響並非僅在思想層面上,更在於經濟層面上,尤其是汽車消費普遍在向年輕人的喜好靠攏。可以說,一家車企抓住年輕人的「口味」,這家車企就基本能夠在市場站穩腳跟。而貼近年輕人的喜好則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物質層面、精神層面。而在這兩方面,韓系品牌起亞則做的十分到位。為什麼這麼說呢?
  • 在愛情裡,精神層面的陪伴比物質方面的補償重要得多
    在愛情裡,精神層面的陪伴比物質方面的補償重要得多。一段感情如果沒有精神的給予,就沒有辦法支撐下去。01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在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可以做到讓自己的尊重對方。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對方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好,就應該要對對方有所敬畏。可是,感情裡面也是需要你存在著敬意的。
  • 人生的幸福,是物質需求還是精神需求
    很多人這麼說:「我的人生是很成功的,可為何感覺不到幸福?」幸福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人的一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一種是非選擇性的;對應的是,幸福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直觀,一種是精神上的感受。
  • 蘇格拉底:幸福是精神體驗,物質的目的是使精神得到滿足
    01幸福內涵幸福是指人們自身主體對客體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是有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的,是主體對於自己實現的社會目的及理想價值而出現的精神上的快樂、滿足。幸福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可以基於現實而存在的,是個體的幸福與個體內心世界的一種呼應。
  • 人類幸福生活以物質為基石、精神為食糧
    這一系列差異化出現的根本不在物質、而在精神,孩子出生之後從家庭之中特別是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生活、學習習性,在與父母朝夕相處的生活中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習慣給自己的生活添上了習慣的印記,簡單的說就是不同的精神文化成長環境使得每個人擁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 名家寫作文:物質時代更需要精神層面的「有容乃大」
    物質時代更需要精神層面的「有容乃大」  —田斌鋒  生活在大城市,物質上什麼都不缺,但是不能缺少錢,那怕在家都要花錢,出門更是花錢,坐車要錢、鍛鍊要錢、吃喝拉撒睡等「生活業態」都要錢。  當年在大學讀書時,三孝口科教書店就是我經常去的地方,不以買不買書為衡量標準和良好的閱讀環境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這裡,沒有讀者的大聲喧譁、「遊擊看書」,沒有營業員的大聲訓斥、高談闊論,進入書店的每個人都能靜了下心來,那怕是片刻時間。在這裡選擇書籍、閱讀書籍甚至乘涼小憩都是心靈的淨化,素質的提升、精神的滿足。畢業後,偶爾到合肥出差,如果時間寬裕,三孝口科教書店還是經常光顧的地方之一。
  • 張藝謀電影紅色不再停留在色彩的物質層面,而上升到色彩精神層面
    進一步講,紅色作為一種電影代碼,已不是簡單的知覺代碼、識別代碼、傳輸代碼和肖似代碼,上升到肖似化代碼、趣味代碼、修辭性代碼;不再停留在色彩的物質層面,上升到色彩的精神層面。
  • 永夜君王,黑森林一定盤踞在永夜世界特殊的物質層面的地方
    無論是巨獸之眠,地竜洞穴,大漩渦,還是新世界,都是以強大生物為基礎形成一個具有獨特生物群落的「勢力範圍」,與之相比,黑森林就很奇怪,它具備「勢力範圍」的特徵,卻更小更脆弱,還會掛掉;同時又很獨特:它不是固定一處的,而是在永夜大陸隨機出現。
  • 對於物質跟精神層面的提升,大多數人都為了面子去酒店餐廳?
    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明明顯提高了,對物質跟精神層面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了。不像原來的人只想要能吃飽就可以了,為了自己的溫飽而去努力。現在的人追求的是一個高品質的生活,不管做什麼都在追求一個時尚、氣氛、流行等,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看到好多人在吃飯時都會去一些大酒店,比較出名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