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谷孫逝世:作品曾受錢鍾書讚譽,晚年對反英語現象表達憂慮

2021-02-08 亮譯


-亮譯公眾號-

這裡只分享英語學習知識和經驗

晚八點準時推送——知識與你不見不散

每天進步一點點

中國的社交網絡興起後,陸谷孫一度以「陸老神仙」為網名與網友頻繁交流,內容大多以英語文化相關,他關於中國文化的見解也令人印象深刻。


圖片:來自網絡

2016年7月28日下午1點39分,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享年76歲。

陸谷孫1940年出生於浙江餘姚,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的外語系。歷任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導。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主要從事英美語言文學的教學、研究和翻譯工作,專於莎士比亞研究和英漢辭典編纂。


1962年,陸谷孫和父親陸達成合影。當時陸谷孫開始攻讀研究生。

陸谷孫的弟子朱績崧同樣在微博上表現活躍,以「文冤閣大學士」之名風生水起的朱績崧是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講師,作風頗有乃師遺風。除了在社交網絡上頻繁與陸谷孫互動外,其主編的電子刊物《魔都晨曦來臨》也得到過陸本人的欣賞。

陸谷孫一生的主要著述集中在英文教學領域,其主編的《英漢大詞典》、《中華漢英大詞典》對中國的英語愛好者影響深遠,除此以外,他著有《餘墨集》,譯有《幼獅》,並發表過超過40篇論文。陸谷孫多次為上海市市長筆譯講演稿,並在1990年出訪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經濟代表團中擔任首席翻譯。


《新英漢詞典》同仁合影,左起:陸谷孫、薛詩綺、葛傳槼、雷烈江、吳經訓。

《英漢大詞典》是陸谷孫引以為傲的傑作,這部作品甚至得到了錢鍾書本人的垂青,詞典的書名正是錢鍾書題寫,並稱《英漢大詞典》「細貼精微,罕可倫偶。」陸谷孫本人曾一直期待於錢鍾書當面交往,但並未如願。在於錢鍾書關於《英漢大詞典》的回信中,錢鍾書以慣有的幽默寫道:

「煌煌巨著以我惡札冠首,我既自慚,恐冥冥之中亦遭天罰,故近來右拇痙攣,不能運筆,不得不謝絕一切影籤之請,豈非報應乎?」並以「轎子裡跌出牌位來」自嘲作結。

中國的社交網絡興起後,陸谷孫一度以「陸老神仙」為網名與網友頻繁交流,內容大多以英語文化相關。而他關於中國文化的見解也往往令人印象深刻。陸谷孫最後一條微博狀態停留在2013年,仍是敘述自身在英語教育中所目睹的困境:

今年英專八級考試,先是聽說復旦不及格人數創記錄,達8人。頗存疑。敦請某副院長查分,未被理睬。現當事學生自去查分,發現主事者計分掃描時漏卷,不及格的實為1人。技術失誤,還是有意向復旦豎中指?

陸谷孫素來以個性鮮明著稱,在其自述文章《我就是這樣當上教授和博導的》中,陸谷孫詳細敘述了自1978年至1993年由復旦副教授升至博士生導師之間的經歷。文中對於中國教育界一直存在的「潛規則」多有提及:

倒是後來1993年提博士生導師時,我知道外文系學術委員會是沒有通過的。我師程雨民先生當時是這個學術委員會的主任。據說是他把我的落選情況提到了校學術委員會,請求複議。以老校長謝希德為首的幾位專家學者以復旦僅有《歷史地圖集》和《英漢大詞典》兩項得國家社科一等獎為由,認為陸某合格,這才硬生生給拔上去的。

文章發表後,對於可能存在的「事後反帳」的反駁,陸谷孫做出過如下解釋:

我當年提副教授就有爭議;提博導更是硬性擢拔;如以今天的標準度量,無一合格。但即使職稱的光環去盡,我還是我:書還是愛讀的,文章還是要寫的,人文關懷不會失落,學術的熱烈追求和思辨的縱深薰修永無止境。所謂「閒雲野鶴」者,也決非空睇風雲,長唳無已,而是對眼下急功近利狂躁進取的一種間離,對煢迷鬧汩的一種自我惕勵罷了。


對於中國當代存在的淡化英語教育、以意識形態試壓於英文地位的輿論趨勢,陸谷孫反應強烈。在2013年,他受邀以《魔都晨曦來臨》的嘉賓身份作答,對英文教育在中國提出一系列自己的見解。在回應中,陸谷孫旗幟鮮明地對前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所聲稱「母語教育令人擔憂,因為英文教育太盛行」表示反對。並以「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如果沒有合格的英文,難稱合格」提出忠告。

陸谷孫晚年常說,年紀大時越會回想小時候。當記者問到對他影響最為深遠的學者時,陸谷孫回應:「徐燕謀、林同濟、錢鍾書、葛傳槼諸位先生的影響都和對先父的紀念糅在一起了。」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網。(公眾號已表明文章來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勞煩通知,我方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漫步英文世界的"老神仙" 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來源:光明網)    28日下午1時39分,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77歲。從事詞典編纂工作四十餘載,他曾主編過中國最權威、最浩大英語工程——《英漢大詞典》,以其專業精神和嚴謹態度聞名中外。
  • 著名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曾主編《英漢大詞典》
    導讀: 復旦大學28日證實,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復旦大學傑出教授陸谷孫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當日13時39分在新華醫院逝世,享年77歲。對於死亡,陸谷孫曾引用過法語文學翻譯家徐和瑾翻譯普魯斯特的一句話:「即使你在墳墓裡面,你的生命力還在爆發。
  • 復旦教授陸谷孫逝世 曾為牛津高階英漢詞典作序
    未來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楊佩穎 實習記者 羅浩)還記得高中生們人手一本被稱為「英語紅寶書」的《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嗎?還記得用它突破一個個英語難點後的愉悅嗎?還記得那篇循循善誘的名為《娟娟不壅》的序言嗎?  今天,曾為這本詞典作序、翻譯的復旦教授陸谷孫去世了。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2012年被學生選為「復旦十大傑出教授」的陸谷孫卻認為,他一生最為看重的榮譽,來自於教育。在1976年正式參與《英漢大詞典》的籌備工作之前,陸谷孫曾有過多年英語工具書的編纂經驗。從1986年被正式任命為主編起,直至1991年,陸谷孫主編的這部4203頁、1500萬字的大詞典才終於完成——在此後十幾年的時間裡,它成為同類詞典最具權威性、使用率最高的工具書。
  • 著名翻譯家翟象俊逝世 曾主編大學英語教材
    7月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復旦大學、上海翻譯家協會等多處獲悉,我國著名翻譯家、復旦大學教授、上海翻譯家協會原副會長翟象俊於2019年7月8日上午11:05因病逝世,享年80歲。 公開資料顯示,翟象俊曾任復旦大學英文教授、大學英語教學部主任,上海翻譯家協會副會長。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英漢大詞典》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並由著名學者錢鍾書題寫書名。陸谷孫在編寫《英漢大詞典》的同時反覆精讀莎劇,發表了《博能返約,雜能歸粹——試論莎士比亞戲劇容量》、《帷幕落下以後的思考——評第一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節》等論文,提出了書齋與舞臺溝通,全方位接近莎士比亞,準確理解莎士比亞的觀點。
  • 英語翻譯家陸谷孫在上海去世 生前主編《英漢大詞典》
    《英漢大詞典》被列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並由著名學者錢鍾書題寫書名。陸谷孫在編寫《英漢大詞典》的同時反覆精讀莎劇,發表了《博能返約,雜能歸粹——試論莎士比亞戲劇容量》、《帷幕落下以後的思考——評第一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節》等論文,提出了書齋與舞臺溝通,全方位接近莎士比亞,準確理解莎士比亞的觀點。
  • 紀念陸谷孫丨陸谷孫談中國人學英語
    編者按:7月28日下午,著名翻譯家、《英漢大詞典》主編、復旦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1940—2016)在上海新華醫院去世。《上海書評》曾於2013年11月17日刊發過《陸谷孫談中國人學英語》,謹以此文紀念陸老先生。
  • 「江蘇教授」錢鍾書:國文、英語俱佳,曾評價魯迅只適合短篇小說
    1929年清華來了一位19歲的怪才,他英語滿分,國文也位居第一,但是他的數學成績卻不高。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以「國文特優,英文滿分」的評價將他破例招進了清華。他就是「狂人」錢鍾書。他的父親錢基博為此還曾特地為他改名「默存」,寓意黔默無言、存念於心,但貌似直到遊學海外都沒有讓他收斂。「三十猶狂是愚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錢鍾書從海外歸來時,逐漸褪去一身張狂,改為內斂。
  •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晚年曾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2017-01-12參與互動    原標題:著名語言學家李佩逝世
  • 《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語言和國家完全是兩回事
    現在看來一所高校能夠同時雲集如此之多的外文大師簡直不可思議:西方哲學史專家全增嘏、精通莎士比亞的林同濟、研究英語慣用法的先驅葛傳槼,包括陸谷孫後來的導師徐燕謀,錢鍾書曾承認「舊體詩作不過徐燕謀」。這些人後來成為陸谷孫口中亦師亦友的「英語票友」。    「英語痴人」    陸谷孫第一次因為英語感到緊張,是在1963年。
  • 英漢大詞典主編、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享年76歲
    對於這一被英語詞典鼻祖詹森稱為「無償勞作,雖成無榮」的工作,陸谷孫一做就是30年。  這兩三年,陸谷孫教授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但在2015年8月19日的上海書展上,由陸谷孫教授主編的《中華漢英大詞典(上)》舉行了首發式,陸教授親自來到現場,做了一個簡單的發言,內容依然和他的詞典編撰理念有關。
  • 陸谷孫:那個編詞典的人走了
    母親還帶著一絲驕傲談起,詞典的主編是她在復旦大學英文系的老師,教書不久的他曾在學生時期創造了大學零基礎學習英語,並很快躍居第一的校園傳奇。1997年加入上海譯文出版社後,黃昱寧正式結識了陸谷孫,負責接洽他在社裡出版的幾本譯作。儘管是詞典編纂之外的怡情之作,「但他就像對待作業一樣,一上手就特別快」。提起那本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自傳《生活曾經這樣》,黃昱寧的印象特別深刻。
  • 評論家夏志清安詳離世 曾錯寫錢鍾書悼文
    夏志清的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並發掘推崇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張天翼等重要作家。本報第一時間採訪了相關文學評論家和文學理論家,請他們介紹夏志清的文學研究貢獻。
  • 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英漢大詞典主編、著名翻譯家陸谷孫逝世 來源:文匯報   編輯:董怡虹  2016-07-28 14:04 他曾多次應邀參加上海市重大經濟或文化國際會議,擔任主要口譯,多次為上海市市長筆譯講演稿,並擔任1990年出訪香港、新加坡的上海市經濟代表團首席翻譯。 圖說:陸谷孫贈文匯報編輯陸灝照片。
  • 楊絳今日凌晨去世 與錢鍾書關係生前作品盤點
    錢鍾書夫人楊絳先生在北京去世 享年105歲  據人民日報李舫、發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楊絳先生於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終年105歲。  但我們讀《幹校六記》,卻讀不到對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強烈控訴和譴責,字裡行間只是平和的語調,或頂多是一點點淡淡的無奈和婉轉的諷刺。只是,在仔細咀嚼後,也許會嘗出一點辛辣的諷刺意味。  這部作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學「怨而不怒」的宗旨。楊絳和錢鍾書的遭遇,雖然比不少受批鬥的知識分子要好得多,但到底是一種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費,楊絳談到這段經歷,並沒有激情的吶喊。
  • 陸谷孫談中國人學英語
    陸谷孫:我看現在權重調整可不是因為「崛起」什麼的,中國之大,我不相信有人會自戀到認為可以不學外語了。一方面,現在幹什麼都要考英文,升學、升職、升官概莫能外,這個最易引發眾怒。第二方面,認為—錯誤地認為—英語衝擊了母語,奪取了母語應有的份額。可是不學英語真的行嗎?
  • 復旦「老神仙」駕鶴西去 悼《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
    著名學者、翻譯家,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陸谷孫先生於7月28日13時39分在上海新華醫院逝世,享年76歲。
  • 陸谷孫逝世一周年 | 《英漢大詞典》開放數字版手機應用公測,啟動...
    英漢大詞典編纂處將其稱為「讀者融入計劃」,希望籍此不僅擴大《英漢大詞典》在中國高階英語學習者中的影響,更能逐步將該詞典收錄範圍向20世紀以前大幅擴展,涵經泳史,力爭最終覆蓋現代英語數百年間的各個發展階段。 《英漢大詞典》是我國第一部由英語專業人員自行規劃設計、自訂編輯方針編纂而成的大型綜合性英漢詞典,第一版上、下卷分別出版於1989年、1991年。
  • 錢鍾書誕辰丨最狂傲的才子,最深情的丈夫
    大師也是凡人,很多人揪著錢鍾書先生 「語不驚人死不休」 的句子來黑他為人刻薄,其實只不過是因為錢鍾書先生太敏銳,他發現人性裡拼命隱藏的東西後,選擇毫不留情的表達出來,剖開殘忍真相,給人會心一擊。「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錢鍾書先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