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充符》是《莊子》內篇中的第五篇,本文所說的「德」並非是我們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莊子在文中對其進行了解釋「德者,成和之修也」 ,意思是:所謂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順和的最高修養。簡單來講,就是順其自然或自然而然的心態。「充」指的是充實、充足的意思;而「符」指的證驗的意思。「德充符」合起來的意思是:德的充實與證驗。
全文以莊子虛構的五個形體不全但「德」又極為充實之人的故事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個故事描寫的是魯國有一個被砍掉一隻腳的人叫王駘,雖然身體殘疾,但因為「德」很充實,所以去向他求學的人很多,即使是孔子也對他頗為崇敬,認為自己的學識和品行都落後於他。而孔子的學生常季對此很不解,為什麼王駘被砍掉一隻腳,學識和品行卻還能超過自己的老師?孔子解釋道:像王駘這樣的人,只不過把軀體當做寓所,把耳目當做外表,掌握了自然賦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能夠讓自己的內心自由自在地遨遊在忘形、忘情的渾同境域之中。在這個故事中,莊子假借孔子之名,闡述了形體不全但「德」充實的人是因為忘形、忘情的觀點。
第二個故事和第三個故事要表達的主旨類似。第二個故事描寫的是一個被砍掉一隻腳的人叫申徒嘉,他和子產同在伯昏無人處學習。子產因申徒嘉受過斷足之刑而瞧不起他,申徒嘉就以他們的老師伯昏無人的高尚之「德」與子產做了對比,以此說明子產跟隨老師學了這麼長時間,仍然沒能學到老師的「德」,還以外在的形體不全和內心的好惡來看待自己,一席話讓子產深感慚愧。
第三個故事描寫的是魯國有個被砍去腳趾的人叫叔山無趾,他靠後腳跟走路來拜見孔子,孔子對他說:「因為你之前不謹慎犯下了過錯才有了現在的結果,你現在來我這裡也改變不了什麼了。」叔山無趾說:「我以前因為輕率不明事理而失掉了兩隻腳趾,不過我還有比雙腳更為可貴的道德修養,所以我想盡全力來保全它。但哪知先生竟是這樣的人!」孔子說:「我孔丘實在淺薄,先生為何不進來把你的道理講與我聽。」叔山無趾沒有進門掉頭走了。
在第二個故事中庄子以形體不全但「德」充實的申徒嘉與形體具足但「德」不足的子產做對比,認為子產是因為沒能忘形、忘情而缺乏「德」。在第三個故事中其實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即使是道德修養極高的孔子也會因為形體不全和好惡之心而區別對待叔山無趾的求學。從這兩個故事中,莊子闡述了無「德」之人的內心比形體不全的人要更醜陋。
第四個故事和第五個故事主旨類似,描寫的都是國君喜歡和珍惜形體不全但「德」充實的人。魯哀公說哀駘它是個長相極度醜陋但「德」非常充實的人,很多女人都想嫁給他做妾,不過他都拒絕了,自己想把國事交給他打理,但也被他拒絕了。哀駘它離開後,魯哀公說:「自己內心憂慮像丟失了什麼,好像整個國家沒有誰可以跟我一道共歡樂似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孔子對此為魯哀公解釋道:哀駘它是一個「才全德不形者」。意思是:才智完備而德不外露的人。
除了哀駘它,莊子還虛構了一個跛腳、傴背、豁嘴的人遊說衛靈公,而衛靈公十分喜歡他;還虛構了一個頸瘤大如甕的人遊說齊桓公,齊桓公也十分喜歡他。莊子虛構的這些形體不全但都被國君喜歡的人正是因為「德」的極度充實,以至於讓旁人忘了他們形體上的不全。以此說明一個人即使外貌再醜陋,但只要「德」充實,世人就會願意親近,進而表達「德」的重要性。
以上這五個莊子虛構的故事,第一個故事屬於闡明主題,順應自然的「德」是靠忘形、忘情達到的,是世間最值得推崇的;第二和第三個故事主要以形體不全但「德」充實的人來反襯出形體健全但無「德」之人的內心醜陋;第四和第五個故事主要闡述了形體不全但「德」充實的人會受世人推崇,以此說明「德」比外貌更重要。
在全文的最後一段描寫的是莊子和惠子的對話,在這一段中,莊子解釋了自己所說的忘情的含義:「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意思是:人不因好惡,而致傷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順任自然而不隨意增添些什麼。簡而言之,忘情就是人不應該有貴賤、好惡、是非、寵辱之心。另外,莊子進一步闡述了全文忘形、忘情的主旨:道賦予人容貌,天賦於人形體,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惡而致傷害了自己的本性。最後,莊子批評惠子以「堅白」的詭辯而自鳴得意,卻沒能成為「德」充實的人,浪費了自然授予的健全形體。而這惠子,也成為了莊子眼中「德充符」的反證,還趕不上那些貌醜形殘的人。
這裡要順便解釋一下惠子的「堅白」理論:眼看不到石之堅而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無堅」;手摸不到石之白而能感受到石之堅,因此「無白」。看到白時感覺不到堅,感覺到堅時看不到白,所以認為堅和白不能同時存在。對這一理論,莊子嗤之以鼻,認為就是詭辯。
綜上來看,《德充符》全文闡述了莊子的「德」,是一種順應自然的心態,進而闡述了此「德」要通過忘形、忘情才能達到,而這些正是莊子「物我兩忘」、追求極致逍遙自由思想的顯著體現。在莊子的觀念中:形德俱全是最完美的一種,次一種是形不全但德全,這兩種都是值得肯定的;而形全德不全、形德都不全的這兩種就已是「德充符」的反證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感謝大家觀看我的原創文章,喜歡的朋友不妨點點關注或點個讚,不足之處也望諸位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