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開通 禁止騎電動自行車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有望緩解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交通擁堵狀況,惠及兩地之間約1.16萬「通勤族」。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共設8個出入口,其中6個安有自行車助力裝置,路面防滑性優於普通非機動車道。新京報訊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
-
北京西外大街有專門的自行車道了!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
動物園門前有了騎行「紅毯」今日記者來到北京動物園門前輔路時,這條鋪了「紅毯」的自行車道上,零星點綴著黃色落葉,十分漂亮。這條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通過人行步道隔離開,騎行不再受幹擾。過去,市民在西外大街騎行可沒這麼痛快。
-
騎行道遭擠佔 想「慢行」不容易
站在路邊觀察,記者發現有不少市民遠遠騎行而來,待騎到該路段時不得不拐進機動車道,但在機動車道內,一輛輛車呼嘯而過,看著都讓人膽戰心驚。「太危險了!」騎行者吳女士頗為無奈,「你看這些共享單車,還橫著放,整條自行車道都被佔滿了。」 轉至嘉友國際大廈,記者發現門前廣場左側設有一座自行車立體停車場。停車場共兩層,地面層上稀疏停著數十輛自行車,地上一層車架上,僅停放著幾輛自行車。
-
城市「騎」精彩,曲江南三環自行車道TA來了
,備受西安市民關注的曲江南三環自行車道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自行車道採用彩色透水混凝土,增加通行舒適性和安全性,將於今年年底前完工。此前,南三環曲江段北側綠化為純防護林帶,綠地內無任何園路、休息設施,功能單一,缺乏特色及參與性。為此,按照西安市交通優化提升工作安排,曲江新區加快綠色通勤示範段建設,重振步行和自行車交通,進一步提高慢行系統吸引力與品質。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5月31日7點開通(附使用指南)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共設8個出入口,其中6個安有自行車助力裝置,路面防滑性優於普通非機動車道。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發布了「騎行交規」:騎行最高時速15公裡,行人、電動車禁止進入。
-
浙江3條最美騎行道,有風車也有茶園,現在去正好遊覽!
這時節,正是個出門騎行的好時候今天,就給推薦大家3條浙江秋季高顏值的騎行道山花,雲海,茶園,風車……找個周末天晴粗發吧!在松陽的大木山茶園,貫穿著一條最美騎行道,在這裡,你可以騎著單車唱著歌,聞著茶香觀美景。雖身處綠意盎然的茶園,但也有著前所未有的騎行樂趣。上坡、下坡、大轉彎……車輪隨著道路高低起伏,在這自然之中是別樣的刺激體驗。路邊隨時可見前來寫生的畫家,在油布上塗抹著依山傍水的茶園風光。
-
副中心80多條主幹路慢行系統升級,自行車道每50米一處騎行標誌
通州區玉帶河西路,施工人員正在自行車道上忙活著:有的拿著尺子量尺寸,有的推著劃線機在路上畫箭頭、畫自行車圖標。不一會兒工夫,一個醒目的自行車圖標和導向箭頭便出現在原本空蕩蕩的自行車道上。記者昨天從通州區城管委了解到,本月底前,副中心80多條主幹路將通過重新施劃自行車道標線,每50米增設一處自行車圖標,並配設導向箭頭,進一步保障騎行人路權。為什麼要在自行車道加上這些額外的標識?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市政二所工作人員陳磊告訴記者,過去,副中心很多道路只是在一條路的起點或是終點才會設置一處自行車圖標,以標示出這是自行車道。
-
這是一條通往「星辰大海」的海上自行車道
花式騎行推薦:空中騎行 廈門空中自行車道是國內第一條高架自行車道,也是市民遊客紛紛打卡的「網紅」自行車道。▲空中自行車道 沒有行人和電動車的紛擾,穿行在7.6公裡的「天路」上,可以盡情享受騎行的樂趣。靜謐流光的湖邊水庫、鬱鬱蔥蔥的東芳山、五彩斑斕的忠侖公園……沿路騎行,領略城市上空的別樣風光。
-
騎行在廈門最美的自行車道 海滄美景一路盡收眼底
記者 藍慧 攝 於山水綠廊間閒適漫遊,在亮麗村道中邂逅最美鄉村。本期《敘說海滄最美道路》系列故事帶您走進海滄湖環湖綠道和西塘村道。 海滄湖環湖綠道 廈門最美自行車道 2013年初海滄率先在全市啟動綠道建設,同年8月底,島外首條綠道——海滄湖環湖綠道建成,總長約22.8公裡。到了2014年底,海滄區的綠道建設已累計完成163公裡,佔全市建成綠道總長75%,總長居全市之首。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道路開通後,從昌平回龍觀到上地地區的騎行時間大大縮短,騎行體驗也較過去有了較大改善。5年時間裡,這條路從初具雛型到落地到運營一直備受關注,與此同時,不同的聲音的討論也始終伴隨著這條路。緣起位於北京市西北角的中關村軟體園也被稱作「後廠村」,這個面積2.6平方公裡,被稱為「中國單位經濟產出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北京市各類科技類企業的聚集地。
-
西安科技路西口八年難建天橋
幾年前,有一首特別火的歌叫《求佛》, 歌詞裡有一句「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幾千年」非常貼合我此時的心情。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西安電視塔環道行路難。我非常理解那些行人想吐槽的那種心情,因為我每天也都有著這樣的經歷,只是地點不是電視塔環道,而是西高新的科技路西口。
-
西安高新區高新二路被評為「高顏值」街區
本刊訊(記者 李聰迎)3月31日,記者獲悉,由市委宣傳部、市城管局主辦的「備戰十四運 塑造新形象 2019美麗西安·最靚街區」評選活動揭曉,有20個街區獲獎,高新區高新二路評為「高顏值」街區。據了解,為積極迎接十四運,展現西安新形象,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著力營造濃厚氛圍,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15日,市委宣傳部、市城管局在全市開展評選活動。
-
車輛違停、商家佔道經營 自行車道騎行有點難
-車輛在自行車道上違法停放。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晚報記者 陳鵬程)「我天天上下班經過仙嶽路493號門口那條路,每天都有小車停在自行車道上,而旁邊明明就有停車場。前陣子有店鋪裝修,直接把鐵架子通風管放在自行車道上,那些鐵件那麼尖銳,人絆倒扎到了可不是小事啊」……近日,市民何女士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講述她遇到的「騎行難」。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意在自行車道上停車、堆放雜物,已成了市民騎行的「攔路虎」,並就相關問題採訪了交警、城管等部門。
-
甘肅景泰彩色騎行道 緩解疲勞充滿動感 - 國家體育總局
甘肅景泰彩色騎行道 緩解疲勞充滿動感 發布時間:2020-09-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李金霞 字體:
-
道路自行車道_2020年道路自行車道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荷蘭在1890年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車道。隨後,自行車道的建設逐漸發展,直至現在其存在的功能和意義移遠不止於交通連通性,而在科學技術、藝術性及材料選擇上均有了長足發展。 世界上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廈門空中自行車道 2017年3月,中國第一條高架自行車道在廈門正式向市民開放。這條近8km長的自行車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架自行車道。
-
「衝浪」前行 西安暴雨致高新區科技路多處路段淹成「海」
7月30日下午3時40分許,西安突如其來的暴雨令人措手不及,高新區科技路多處路段完全淹成了海。由於路面不平,唐延路科技路十字平日只要下雨就會積水,這次暴雨更是情況嚴重,十字東北角積水最深,水漫過道沿淹了部分人行道,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車輛被迫在距離十字100米外熄火等候,科技路、唐延路壓車嚴重,積水還帶來陣陣惡臭味,久久難散。
-
在全球最美自行車道騎行,面朝大海、邂逅小確幸
圖/廣島縣供圖在瀨戶內海旅行,一定要在島波海道體驗騎行的樂趣。這條騎行路線全長70公裡,從廣島縣尾道市一直到愛媛縣今治市,中間有6座橋梁串起海中的各個島嶼。騎行在山海交融之處,一邊欣賞瀨戶內海及島嶼的美景,一邊在橋梁上馳騁而過。
-
自行車道總被佔,設置踏板無人用……京城騎行還是不太順
提起附近的自行車道,他抱怨最多的,也是機動車的停放,但是,「騎自行車的人也亂放自行車,太平常了,你騎車的自己都不在意這條車道,那就別責怪人家開車的了。」從六裡橋經兩廣路至雙井這一段南城的主要道路旁,除了偶見機動車停放,自行車道的通行環境相當不錯。在二環路、三環路沿線記者觀察,除了晚間會有少量機動車停放,大多數路段的自行車道相當通暢。去了又來新鋪車道成車場原有的自行車道頻頻被佔,新整頓的自行車道,也有不能倖免的。
-
騎行廈門島,說說自行車專用道
廈門島內騎行是相對於島外——廈門海滄騎行說的。前幾年島外海滄有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本人曾兩次專程去海滄進行體驗。
-
發力硬科技 積蓄硬實力 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創新大潮湧動
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戰疫」背後,是西安高新區這幾年的厚積薄發。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對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實力的一次檢驗,毫無疑問,西安高新區經受住了考驗,並以「過硬」的科技實力和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