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的靈魂——創造力

2020-12-17 聞是藝術

作者:馬書林先生

馬書林,中國美術館原常務副館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當代著名畫家、美術管理者和美術教育家。

《平安福》

創造力:藝術教育的靈魂

馬書林

藝術創作不是重複古人,也不是重複他人,更不是重複自己,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情感。藝術的真諦在於創造。

百花齊放,才是藝術的春天。在藝術的大花園裡,我們的園丁培育出的花朵如何呈現千姿百態?模板式的教學、工業化的生產無法培養出具有鮮明個性的藝術家。創造力、想像力的培養應是美術教育著眼的關鍵點。

《吉祥年》

模板教育只能培養工業化產品

中國目前的美術教育體系,在少兒、青少年、甚至大學基礎教育中仍然是以一種模板式教學為主的教育方式,而這種模板式教育只能培養出同一思維,標準一樣的人,像流水線作業的工業化產品。青少年錯失了培養創造力、想像力的最佳黃金時段。而對想像力的開發是成就藝術家的基礎,它的缺失是後天無法彌補的,這與培養多元思維個性的藝術規律相悖。諸如針對青少年設置的美術考級,即是將青少年的思維模式以統一標準限定在掌握技藝與技巧的程度上,這種具有權威導向的品評方式是極其有害的。社會上應對藝術院校招生考試而設置的各類美術考前輔導班,使大批有志於美術事業的學子為應對考試實現大學夢想,而被動掌握某種熟練的技術能力,喪失創造天性。甚至藝術院校中一二年級要學習掌握的美術基礎課程設置也是這種狀況。可以說學生們在藝術萌發期和早期基礎教育階段上就整齊劃一地朝千人一面的目標行進。

《清正廉明》

目前在全國美術院校中,學科設置大致可分為繪畫類和設計類。當今國際藝術發展的潮流與趨勢呈現出藝術學科相互滲透、相互優化的傾向。由於歷史原因,國內有悠久歷史和重要影響的藝術院校或多或少曾受蘇、法美術教育模式的影響,這些院校在全國起著旗幟性的作用,使得全國藝術院校跟進效仿,使藝術教育很難向個性化、特色化的方向發展。關於這一點,美術院校的本科招生考試以及在基礎教學中均有共性的表現。如無論報考繪畫專業還是報考設計專業的考生都要經過素描寫生、色彩寫生、速寫等科目的統一考核。其實我們冷靜的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種選拔學苗的方式與美術教育和設計教育的本質規律相悖,至少是不完全符合美術設計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的目的。

《瑞年玉荷》

美術類繪畫、雕塑等傳統專業由於審美特徵與造型規律等因素決定,選拔學苗的標準仍是對客觀物象的表現能力、表現技巧,它仍屬於線性思維與技巧熟練程度上的考核。而從中發現是否有天賦,適合培養成創造型人才,更應注重選拔立體型、跳躍型、擴散型、富於想像力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學苗。由此看來中國對青少年美育基礎教育和中國藝術院校中的美術與設計教育,在招生試題及基礎課程設置等方面制約著美術教育的良性發展。統一模式的設定在基礎教育階段限制多元格局的發展,影響著美術設計教育學科的特色化的形成。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重視,並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

《吉娃聚福》

創造性思維讓藝術家個性飛揚

世界各國的藝術教育各具特色,美國因民族開放意識而使其美術、設計教育更注重對學校及學生個性意識的培育。德國人的思辨方式使其美術、設計教育更富有嚴謹的線性特徵,日本傳統文化的審美習慣使其教育更注重民族文化的傳承,而歐洲悠久的歷史使其各國教育更具古典傳統風貌。總之,國際上藝術院校間的差別是根據各個國家的國情、民情和民族審美習慣等因素而形成的。國內藝術院校間的差別也同樣需要根據地域、民情、市場等諸要素有意識的加以區別。藝術教育有別於哲學、史地、文學等其他社會科學學科的教育方式。美術教育是要讓青少年們在尚未成熟,仍在發展的心智中開啟一片浪漫的想像天地,並能毫無顧忌的馳騁於美妙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學會想像,學會創造方法,最終通過創造的天宇讓人們享受藝術的新知新見。

中國的美術設計教育現狀仍處在向學生傳授基礎技能,或者說是僅僅滿足輸送能適應市場需求的實用意義上。我們時刻不能忘記藝術教育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美術設計教育的理念更應定位在多元思維方式上,這無疑有益於美術與設計藝術教育中對學生們創造意識的個性培養。創造性思維是一切藝術創作活動的靈魂,藝術教育理念離開了「創造」二字,將失去真正意義。藝術的真諦在於創造,創造需要創造性思維,在青少年培養開發創造思維和想像能力的最佳時期,我們卻使其精力用在了準確描繪物象的技藝能力訓練上。而當他們在掌握技藝能力的同時已失去了開發想像天賦的時機。藝術的終極目標是讓藝術家風格迥異、個性飛揚,充分展示出個人的獨特面貌,既不是重複古人,又不是重複他人,更不是重複自己,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情感。藝術大師如畢卡索、吳冠中等最終都是成就於創造力。即使到了晚年八九十歲,他們的作品同樣具有鮮活旺盛的生命力,這活力來自自我發現,來自於靈感,來自於創造,來自於不同於他人的美好想像。

《吉祥貓》

有人說,學美術要先打好基礎,只有掌握好造型技術,訓練好準確描繪物象的能力,才有可能說其他。其實這是認識上的誤區,技術與藝術的創造是並行的,技術是為表現藝術存在的,這是內容與形式的簡單關係。藝術並不具有統一的評判標準,藝術家用自己的藝術語言道出自我的感悟,自我創造與超越。

美術教育決不能一統化,同一化,更不能規範化,程式化,唯有創新才能為藝術創作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子藤教育品牌發布:一場藝術與科技相融合的創造力之旅
    2020年8月9日,在上海1862時尚藝術中心舉行的「從心出發——面向未來的教育」子藤教育品牌發布會上,圍繞目前教育界公認的未來方向——「創造力」展開討論。這不僅是一場傳統的發布會,更是一場感官藝術的盛宴,子藤教育致力於啟發大家去尋找關於「面向未來的教育」更深層次的答案。子藤教育集團成立於2019年,是愛家集團「從心」戰略布局中的教育板塊。
  • 小央美美術教育:為孩子的創造力培養提供藝術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指的是藝術的意義跟藝術的價值以及當代藝術所展現出來的精神,是學習的內容。小央美希望通過藝術教育,讓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系統,發現自己,建立自我的認同與獨特的價值觀,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小央美的教育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小央美的課程圍繞藝術、人文和生活三大主軸設計,為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培養提供藝術的理論和技術支撐,幫助孩子建立人文素養和共感能力。
  • 蕃茄田藝術發布「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引領素質教育發展
    發布「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   2020年9月,蕃茄田藝術以十多年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全新發布「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以獨有的「創造力思維系統「核心,通過藝術統整多個知識領域,融入STEAM學科課程,打造以PBL項目式學習為驅動的系統性課程。
  • 藝術教育要鼓勵創造力和想像力
    圖為馮雙白黃儉做客新華網 攝影:周雨萱    4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小學舞蹈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教授黃儉做客新華會客廳,談舞蹈藝術的轉型及普及,並就藝術教育的現狀及挑戰與網友分享自己的見解。
  • 在美術教學中培養藝術創造力
    當前,大學美術的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心智的開發,創造力的培養,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所有知識,還要求提升學生藝術創造能力和藝術創新思維。    美術教學活動是最富有創造力的活動。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教授該門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更要在教授的過程中注重每個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反映和接受程度,啟發引導他們的思維方向。
  • 推動兒童素質教育 滬上教育機構探索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
    人民網上海10月1日電(葛俊俊)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數萬家線下教育機構備受影響。業界普遍認為,疫情帶來了新挑戰和新機遇,業界將會出現比較大的洗牌和整合局面。近日,專注於兒童創新教育的蕃茄田藝術發布了最新的創造力思維系統藝術統整課程,及基於線上線下整合的OMO多端管理系統。
  • 蕃茄田藝術:建立孩子的創造力思維系統
    蕃茄田藝術,這個創辦於2009年、專注於2-15歲的少兒創新藝術教育品牌,擁有一支資深研發團隊及國際專家顧問團。每年,在全國150個城市,有超過20萬個孩子在這裡成長。「讓孩子在藝術的氛圍中發現自己」是蕃茄田藝術的核心教育理念,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套完整並自成一格的藝術教育課程和教學體系。
  • 激發教育中的創造力
    創造力如今成為人們強烈渴求的一種能力。有人認為創造力是創新意識,能夠突破傳統思維;也有人認為人類的革新和演變就是創造力作出的巨大貢獻。部分教育專家認為創造力在教育中分成三部分,即創新式教學、教學提高創造力和創造力學習。
  • 小央美美術:美術教育讓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盡情保留、充分發揮
    兒童美術教育讓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盡情保留、充分發揮在美術的海洋盡情徜徉在美的世界裡自在飛翔……3歲以上兒童藝術高端教育機構,總部位於北京望京,由來自中央美院、清華美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眾多美術教育單位和個人組成。
  • 小央美兒童美術:為孩子的創造力思維提供藝術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小央美兒童美術教育是位於北京望京SOHO一所專業從事3-12歲的兒童美術教育,以專業的藝術基礎,優秀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社會實踐做平臺,重視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終達成從兒童美術為切入點,將藝術、教育、技能與健康成長完美結合的藝術教育體系,為中國家庭量身打造的美術教育品牌。
  • 普樂課堂: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普樂兒童創造力課程交流會暨引導師培訓工作坊」 10月25日,北師大兒童創造力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在北師大Zoom會議室,舉行線上「普樂兒童創造力課程交流會暨引導師培訓工作坊」。此次交流會暨工作坊的主題,是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這個話題是國家創新發展新形勢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大熱點。來自北京、青島、南京、廣東四個地區參與北師大普樂研發項目的一線學校,以示範課的方式展示了各自的研發成果,並且交流了「學科+創造力」的探索經驗與深度思考。
  • 兒童早期教育:為什麼藝術和創造力對於孩子很重要?
    培養創造力不僅會增加孩子成為下一個畢卡索的機會。埃克倫-弗洛雷斯說,你也在幫助他發展智力、社交和情感。《初級藝術:它是過程,而不是產品》一書的作者瑪麗·安·f·科爾表示:創作藝術可以提高孩子們以多種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們操作畫筆時,他們的精細運動技能就會提高。通過數棋子和顏色,他們學會了數學的基礎。
  • 森林教育丨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創造力」
    創造力,一直是我們在追尋的東西。無論是世界最具價值品牌的Apple公司,還是活躍用戶達10.82億的微信WeChat,創造力在其中一直是處於不可替代的位置。尋找創造力丨網絡以往,我們常常把創造力歸到孩子們的天賦裡。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擁有著巨大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發掘和培養。森林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呢?
  • 梵谷紀念日:在藝術中遨遊的寶寶,創造力驚人
    寶寶對新事物感到好奇,想知道裡面有什麼,這也是寶寶創造力的一種表現。,很多父母已經意識到了藝術創造力的重要性,是一生之中的核心能力,開始注重培養孩子的藝術素養。那麼父母應該要如何引導孩子的藝術創作呢? 為寶寶準備創作材料和場地寶寶創造力的挖掘和發展需要充足的材料工具支撐,為寶寶準備顏料、畫紙、積木等藝術材料,讓他自由地探索藝術創作帶來的樂趣。
  • 當人工智慧成為藝術工具,人類的創造力如何長存?
    原標題《願人類創造力永存》。最近幾年,有一個怪影在藝術圈遊蕩,它的藝術創作,尤其是畫作,賺足了掌聲和罵名。在拍賣行,其畫作以高價拍賣;在畫廊,看客絡繹不絕。但請注意,所謂「人工智慧的創造力」,更多出自人類之手,而非機器。這些人工智慧,通過學習人類的藝術作品進行的創作,依然廉價。就算哪天AI作品真能令繆斯汗顏,維納斯落淚,它依然沒有靈魂。攝影,靈感繆斯……的婢女創造力只來自人類嗎?
  • 教育 開發創造力:肯·羅賓森教育旋風
    TED使他的創造力培養思想引起廣泛重視,孩子叫父母看,學生叫老師看,轉朋友圈看,轉文化人士看,政府官員看。他也被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教育機構邀請,參與政府和獨立機構的教育計劃和方針制定。作為華威大學教育專業榮休教授,羅賓森2001年移居美國,2003年因為他對英國公共文化教育事業的傑出貢獻,被英國女王授予爵位。創造力是什麼?
  • 藝術教育存在「捷徑」嗎?
    藝術教育的最佳途徑兒童藝術教育的最佳途徑無非兩條:一是走進大自然去擁抱,觸摸大師們痛苦而高貴的靈魂。達·文西或許是古今中外最知名、最富創造性的藝術家,他全面的創造力至今令人震驚不已。了解最了不起的藝術,感受最高貴的藝術靈魂,這是學習藝術最好的入口。
  • 藝術訪談:U-thinker對美術教育有何新的看法?
    我所理解的正確美育形式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在應試教育的縫隙中,幫助孩子「懂得」和「實踐」藝術這項高級遊戲,從而讓他們成為保有好奇心、提高創造力,人格和心理更加健全和完美的人。U-thinker金源校區"2孫彤老師"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每個孩子都有天賦,以及無邊無際的創造力。在藝術教育的學習道路上,因為思考,所以會更強!
  • 「AI與藝術創造力的未來」 探討A與藝術創作的融合
    人工智慧(AI)與藝術創作的融合,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們的視野,並對人類的藝術發展產生了影響,更令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AI在藝術上的創造力究竟有多大?它的「作品」能否稱為藝術品?AI+藝術的背後是怎樣的數據體系?藝術創作的靈感,AI也會擁有嗎?
  • 藝術禮品是什麼?與想像力創造力有何關係?
    特點是:這類禮品是藝術家的作品,其二:禮品蘊含很高的藝術氣息,具有很好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而藝術禮品中藝術氣息,又能引導人們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尤其是對孩子而言,更有效果。獵豹 銅藝術雕塑第一,想像力,創造力是什麼?藝術禮品中的想像力豐富嗎?想像力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