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接到老家一個初中同學的電話。我們許久沒聯繫了,但是以前關係非常好。我以為他是遇到了困難,想找我借錢,誰知道他上來就說:「九啊,我家小子剛考完試,想去北京看看心儀的大學,你看你那方便不?如果方便的話,讓他在你那待幾天,你帶他見見世面。」
好啊,我沒問題。不過接下來我這位老同學說的話卻讓我大吃一驚,他說:「孩子剛高考完,對未來有點迷茫,你有文化,給他些指點。」
我同學家的孩子都高考了?而我自己的孩子到九月份才會出生……我落後了呀。
放下電話,一邊琢磨著小傢伙來了之後怎麼安排,一邊回憶著18年前我自己的高考時光,心中不勝感慨。
雖然在我的半生中,經歷過的考試,有高於高考的,有重於高考的,有嚴於高考的,但高考對我來說,真的是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它讓我離開故土,獨自踏上異鄉,從此漂泊於世,幾經沉浮。
2020年的高考註定與眾不同。
在因為疫情延期一個月之後,又趕上南方的洪澇災害,這讓許多人對參加這次高考的學子們都更加關注與關心。
高考年年有,然而對於大多數學子來說,高考便是這一生僅有的一次難忘經歷。
俗話說:「鯉魚躍龍門」。許多人可能都以為一旦躍過去了,就可以幻化成龍,前途一片光明;如果沒躍過去,則灰心喪氣,甚至覺得這輩子都完了。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未必如此。
所以,我在等待小傢伙造訪的時候,提筆寫下這篇文字。
同學,如果你剛剛經歷了高考,或是正站在高考的面前做著準備,我希望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些經驗給你,或許對你也有一些參考價值。
我希望你能明白,高考對於你來說,不是結束,而僅僅是開始。
1、高考之後,你成年了
中國高中生的年齡範圍大概是15-18周歲。一個應屆學生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如果之前沒有跳級、留級等情況,並且是以適齡入學,一般應該是17-18周歲。在我國,16周歲意味著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了,而18周歲是法定成人。不過在現實中,一般在校園裡的孩子,心智上多少都會晚熟些,加之家庭與社會的過度保護,所以在高考前,這些學生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還是孩子。
可是畢竟,在法律上,你已經是個成年人了。
你也應該把自己視為與自己的父母同樣的成年人。
作為一個成年人,首先就要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如果你有本事,你應該開始獨立生活;如果你還沒有辦法獨立,你也應該開始將父母給予你的一切都視為「借」而不是理所當然的「給」。當你的行為觸碰到道德底線或是法律紅線時,你將直接受到社會輿論的約束與法律的判罰。所以,你應該轉變心態,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是個寶寶。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個可就說來話長了:在你的人生中,也許之前的很多選擇,都是父母或老師幫你做出的,但你要明白,這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啊!所以,我希望你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判斷,然後在綜合考慮長輩的建議與自己的追求後堅定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未來有後悔或遺憾。
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做出選擇能讓你更加堅毅。如果你的選擇是別人做的,那麼如果這個選擇錯了,你會不會在心底對幫你做出這個選擇的人有所埋怨?從而後悔當初為什麼自己聽從這個安排?即使這個選擇事後證明沒錯,你也會因此習慣性地去依賴別人的判斷,而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那麼在今後的人生路上,難道你要一直依賴別人幫你去做判斷?難道你不會因此心生遺憾嗎?而如果你是自己做出的選擇,那麼與別人無關,哪怕後悔與遺憾隨之而來,也會成為你人生中寶貴的經驗,提醒你在未來做出重要選擇的時刻,該何去何從。
二、功能是後成的。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選擇是對還是錯,並不是以你做出選擇的這個時刻來評判的,而是根據你做出選擇之後具體的行為來決定——打個比方:如果你選擇了法律專業,那麼決定你這個選擇正確與否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你今後的學習中,是否認真學習每一門專業課程,並結合到具體實踐中去?「是」則你當初的選擇就是正確的,「否」則你這個選擇必然會以後悔或遺憾告終。
但是無論怎樣,高考之後,你成年了,你的人生,你的選擇,你要對自己負責。
2、高考之後,你自由了
我高中時有兩個非常要好的同學,一位L兄,一位Y姐。
L兄學習很好,每次考試都在班裡排名前五。高考時他發揮穩定,以高分考入了上海的一所知名大學。在大學裡,我跟他開始還有書信往來,後來就漸行漸遠,疏於聯繫了。再後來,因為有了微信,許多失聯的朋友都重新聯繫上了,我跟他也是如此。當我加了他的微信之後,我才知道原來他當初大學沒有讀完就肄業了——這讓我無比驚訝!我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苦笑著說:「上了大學之後,每天都在寢室打遊戲,開始仗著自己聰明,又會學,期末考試前刷夜臨時抱佛腳也能及格,可後來隨著專業課課程的深度增加,自己當初沒有打好專業基礎,所以一科接一科的補考和重修。到最後也沒有拿到畢業證。」
就這樣,肄業的L兄在上海混了兩年後,去了深圳發展,可是也並不理想,最後還是回到老家當了一名公務員。現在的他,身材發福,三高體質,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小日子過得也很舒服。可是我每每回想起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他,總有一種「傷仲永」之感,總覺得他的人生本可以更精彩。
Y姐在我們高中時代學習就普通得很,在班級屬於中等偏下。倒不是她不努力,但可能是她真的不適合學理科,所以成績始終也上不去。後來高考時發揮得也一般,勉強夠上二本線,去了河北的一所大學。但是在大學裡,她對自己學習的法律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之一如既往地用功,所以在大學畢業時獲得了保研的機會。然而Y姐並未選擇保研,而是考取了另一所更好大學的研究生。當她研究生畢業後,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法院,一個是去律所,最終她選擇了去北京一家知名的律師事務所。Y姐從實習律師做起,一直做到律所的高級合伙人。前幾天我們同學聚會,聽Y姐說,因為深感自己還沒發揮出足夠的潛力,她正在攻讀人大的法學博士。
在這裡,我絕不會去評判L兄與Y姐的人生誰更成功,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以自己選擇的認為最好的方式生活。但是我想說,當一個人遠離父母,開始獨立生活時,他會得到更大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有時候真的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是一個自律的人,自由能讓他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從而更有效率地學習與工作;如果是一個缺乏自律的人,自由也許就成為他越來越懶散、墮落的幫兇。
總之,高考之後,你自由了。然而就像茨威格在《斷頭王后》裡所說的一樣:「那時候她太年輕,不知道命運所有的饋贈,都已暗中標好了價格。」
所以啊同學,我能告訴你的實在不多,只有一些親身經歷與你分享。我希望在你今後的人生裡,在面對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能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一代宗師》裡趙本山說:「人生在世,無非八個字:生死,是非,成敗,榮辱。說到底就一個字——我。」
在你的一生中,高考見證了你的來處,卻無法標記你的前途,指引你方向的,終歸是你心內的執著。
May the Dream be with you.
願夢想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