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多勞是職場人的坑嗎?

2021-01-07 融投世界科技

能者多勞——這是以群居為屬性的人類都擺脫不了的定律

而能者多勞最泛濫的地方則是職場

那對於職場人來說,能者多勞是個坑嗎?

喜歡看《奇葩說》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是《奇葩說》中的一期話題

在《奇葩說》的辯論中

正方立場覺得能者多勞是個坑

大致觀點為:「能者多勞」不是一個科學合理的分工方式,工作量不應該用能力劃分。應該倡導「能者精勞,而不是」能者多勞」,能者精勞的後面要匹配上相有的報酬,一切不談報酬的勞動都是耍流氓。

反方立場覺得能者多勞不是坑

大致觀點為:在職場中,多勞才能讓老闆看到你的能力。「能者多勞」在職場上之所以不是坑,是因為它是你遞給老闆的那張名片,與其他同事不同的一張名片。能者多勞」帶給自己的是自我的增值。

其實正反方觀點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能者多勞是不是個坑,取決於付出與回報是否成正比

因個體存在差異不同,每個人所追求的回報也不同

一、金錢我所欲也

能者多勞後面還有一句話,即多勞多得。在職場中工作以獲得報酬為目的時,能者付出的勞動力換來了相對應的薪資,那麼他不會覺得能者多勞是個坑。反之,工作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報酬,獲得更好的生活,如果他的多勞而沒有多得,他當然會覺得能者多勞是個坑。

二、經驗亦我所欲也

在職場中工作不止獲得勞動報酬這一種目的,獲得工作經驗也是其中之一。抱有這種目的工作的人不會計較工作任務的多少,對於他們來說多勞得到的是更多的經驗,這樣可以鍛鍊自己,增長才能。是除去金錢外的另一種收穫。

總之,能者多勞這個詞本身不是一個坑,當它在放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身上,它就變成某類人的坑。

所以,能者多勞是你的坑嗎?

相關焦點

  • 能者多勞,到底是不是坑?
    一開始,我抱著「能者多勞絕對是坑」的態度在看,但節目進行了一半之後,我發現自己成了牆頭草:一會兒覺得『是坑』有理,一會兒覺得『不是坑』有理。後來,我就精分了...昨天晚上實在睡不著,就自己上場,和自己打!了!一!場!辯!
  • 職場人如何暢飲「能者多勞」這碗毒雞湯
    於是,頭頂「能者多勞」的光環、承擔「超出預期」的工作,沉醉在上司和周圍同事的聲聲讚賞中,仿佛自己腳踏七彩祥雲將要成就一番事業。然而,在一遍又一遍的鼓勵與勵志中,突然醒過神兒來,真刀實戰的職場好像不是那麼回事,「能者多勞」似乎是個坑,還是一個騙著自己不斷往下跳的坑。
  • 能者多勞,你確定你不是在坑我?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個問題:「職場上有哪些常見的坑?」高贊答案是:能者多勞。深表認同。你為什麼總有幹不完的活兒?能者多勞,不僅是一條職場「潛規則」,在家庭內部、甚至在一切有組織存在的地方,這似乎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你能幹,當然要多幹一點。
  • 「能者多勞」你願意嗎?聽聽《奇葩說》選手怎麼說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中的辯題是「能者多勞,是不是在坑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為此也曾煩惱過,今天跟著正反方的辯手看一看到底該怎麼辦。反方一辯的奶茶首先用自己的職場經歷表達了一下觀點,他作為一個舞蹈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他,領導要求其加三十個課時並且支付相應的酬勞,相信很多人都願意,雖然多勞了但是也多得了。反之,讓你加課時但是酬勞不增加,估計沒人願意了,我是有這個能力,但是你不按勞付費,我憑什麼多勞啊。總結一下就是不在於多不多勞,而是在於有沒有按勞付費。奶茶利用話中的語病作為自己的辯論點也是不錯的。
  • 在一個HR眼裡,能者多勞是不是【坑】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能者多勞是不是坑」,對於這個辯題,不同階段不同立場的人都有很多話要說。恰巧,我身邊有兩個年輕人,在她們身上能窺探一二。小A是總部派到分公司的應屆生,人美嘴甜,相關專業本科生,很快贏得了部門同事的好感。一段時間後,小A說手上工作太雜,忙不過來。
  • 人在職場,要避免以下幾個「坑」
    人在職場,往往是身不由己。為了錢,誰不是拼命幹活。但是你的「拼命」,有用嗎?如果你沒有頭腦,你就會掉進別人設計的陷阱,別人踩在你往上爬,而你還把別人當成好人。人在職場,要避免以下幾個「坑」。做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堅持做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能者多勞這句話是在坑我嗎?
    很多時候工作職場上總是會遇到一些人,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就會求助於你,然後最後都會誇你一句,你真行。真是能者多勞。開始被誇的時候還挺舒服的吧,可是到後面每次他們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來找你幫忙解決。你心裡是不是開始嘀咕了,他們是不是當我傻子?當我無償勞動力了?
  • 《奇葩說》告訴你在職場中「能者多勞」是坑你的
    ,她在裡面提的一個觀點讓小編也一直在深思,問句:你說今天我們在這個時代變了,其實已經有了分工,不存在閉關鎖國了,是不是就不存在所謂的能者多勞,也不存在坑了呢?詹清雲的回答:不是,只要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工,依然是以能,而不是以人或人的需求,人的成長,人的幸福為出發點,他就依然是在坑。
  • 《奇葩說》能者多勞是上帝的眷顧,若是個坑我寧願跳進去再爬上來
    今天容大教育IT培訓小編為大家分享點不一樣的內容,由《奇葩說》能者多勞這一期發出感慨:能者多勞是上帝的眷顧,若是個坑我寧願跳進去再爬上來首先給大家分享幾個看奇葩說的好處:1. 可以在一周中抽出幾個小時的時間,陪家人看看電視。2. 在奇葩說中能夠學到很多,可以讓你見識到「牛逼的人比你更努力」。3.
  • 能者多勞,是垃圾公司最無恥的騙局!
    在職場上,最常聽到,最讓人厭煩的一句話就是「能者多勞嘛!」。「XX做的PPT太醜,你重新做一份,明晚之前我要看到新版,加油,能者多勞嘛!」「XX請假,你替他做一下這個表,能者多勞嘛!」「方案不行,今天下班前再拿一版出來,能者多勞嘛!」「幫我寫下報表好吧,你做的比我好,這個對你來說是小事啦,能者多勞嘛!」
  • 職場中有一句話是能者多勞,你怎麼看
    職場中的能者多勞只是一句話,含義太多了要會懂得分清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的,如果是領導老闆安排的工作,也要清楚是不是自己本質工作,如果是同事要求幫忙的工作,這樣的好人好事最好少做或者不做職場中有太多的潛規則,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這當然可以接受的。
  • 「能者多勞」合理嗎?
    能者多勞,不僅是一條職場「潛規則」,在家庭內部、甚至在一切有組織存在的地方,這似乎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你能幹,當然要多幹一點。單位裡大家公認的「能者」,不僅同事會經常找其幫忙,領導也傾向於把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壓在其身上。而一些「能者」有求必應、來者不拒,儘管有時未必情願,但總是「心太軟」,礙於情面不好拒絕。久而久之,「能者」越幹越多、越來越辛苦。
  • 讓人慪氣的「能者多勞」
    這個詞本意是貶義詞,現在雖然用作讚美能力強的人,但這種讚美多是帶有目的性的讚美,並不一定真的發自內心,因此也算不上褒義。「能者多勞」的結果往往就是「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貝勃定律」效應,說的是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 能者多勞
    意思是: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能者多勞,不僅是一條職場「潛規則」,在家庭內部、甚至在一切有組織存在的地方,這似乎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你能幹,當然要多幹一點。
  • 「能者多勞,是不是個坑」,高曉松老師和薛兆豐教授各抒己見
    在《奇葩說》中最新一期的辯題是,「能者多勞,是不是個坑?」,在正反方的各位辯手陳述完自己的觀點後,輪到了各位導師,看一看在各自領域都是能者的導師們是怎麼想的。高曉松老師先拿自然界中的動物開講,在自然界中,能力最低的動物像螞蟻、蜜蜂最忙活,而像獅子、老虎等能力頂層的動物則最輕鬆。
  • 被「能者多勞」困住的職場人,總有幹不完的活
    能者多勞,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會頻繁地出現在需要多人分工做事的場合,比如職場。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能力強,你就多幹一點。」「能者」,是對一個人能力的肯定。同時,也可能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個「不能」的人,給自己套上了一個心理枷鎖,間接地迴避了一些個人職業成長、技能學習的可能性。從能幹的人他(她)的角度講,那些在公司裡比其他人承擔了更多工作量的人,他們心甘情願去多做一點的行為,不排除也有為集體去分擔事務後,產生的心理滿足感,因為他們會從奉獻中拿到力量,找到新的人生意義,這也是他們內心需要的一部分。
  • 能者多勞的人,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來自網友的提問能者多勞沒有錯。真能者有所獲得的原因:1.能判斷有價值的事情能夠判斷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而非被領導或者同事一句:能者多勞,有所動搖。職場中大多數工作是無創造性工作,大約站到80%,而只有20%的事情,是有創造性的工作,而這些80%的機械、重複勞動毫無價值,任誰都可以做,只是工作態度的問題,與能力無關。
  • 有人覺得聰明就是能者多勞,其實這很容易被人嫌棄
    你覺得在工作上的聰明就是能者多勞嗎?估計很多人都會特別贊成這個說法吧,因為能夠在工作上持續的發展下去,表現的能者多勞一些,是必不可少的行為,其實不然:一、覺得你是在搶功---人人的想法會有所不同當你覺得你是真心真意的付出時,在其他人眼中,你很有可能是在搶人家的功。
  • 「能者多勞」的下場,究竟是什麼?
    從短期來看,能者多勞,往往要吃點虧。做了很多事,未必得到對等的回報。因為你做得多,在職場上你拔了尖兒,就會引起別人的記恨和嫉妒。當然,如果「度」把握得不好,「過勞死」的概率也會大一些。從長遠來看,能者多勞,並持之以恆的絕對是贏家。
  • 過半受訪職場人士擔心「能者多勞」變「獎懶罰勤」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3名職場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於「能者多勞」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55.1%的人認為這會對「能者」的工作積極性造成打擊,51.2%的受訪職場人士覺得有時會變成「獎懶罰勤」。  「我會覺得『能者多勞』『智者多憂』是一種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