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中國之家!」在秘魯利馬城區一座當地典型的居民樓前,87歲高齡的秘魯天主教大學教授、2016年第十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得主吉葉墨·達尼諾·裡瓦託幽默地與記者打招呼。走進他的書房,記者發現這個「中國之家」可謂實至名歸:中國結、中國各地風光照、大熊貓玩具、水墨畫、篆刻印章、少數民族服飾的玩偶等將書房裝點得中國味十足。
環顧書房,最引人注目的是署名「吉葉墨」的各種著作以及劇照。展開來,便是吉葉墨和中國結下的情緣和故事。
1979年,作為中國政府邀請的眾多外國專家之一,吉葉墨到南京大學講授西班牙語。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拿到了一本唐詩,其中李白的《靜夜思》令他著迷,他花了一個半小時將其譯成了西語,竟得到專家認可。他受到鼓舞,用3年時間翻譯出版了一部唐詩。此後,吉葉墨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翻譯出版了9部中國古詩詞,包括《雕龍·中國古代詩歌選》《酒泉·李白詩選》《翰林·杜甫詩選》《空山·王維詩選》《琵琶行·白居易詩選》等。
吉葉墨告訴記者,對中國的熟稔使他由感性到理性,先後撰寫了16部與中國有關的研究著作,包括《來自中國的報導》《勤勞的蜜蜂·成語、諺語、歇後語1000條》《風箏之舞·中國故事》《中國文化百科全書》等。這些書暢銷拉美與西班牙,拉近了4億西語國家人民同中國的距離。
60萬字的《中國文化百科全書》凝結著吉葉墨畢生心血,是其倍加珍視的代表作。該書涵蓋了中國歷史、宗教、文化、人物等多方面的內容,洋洋灑灑,包羅萬象。吉葉墨幽默地稱自己剛「著作等腰」,離著作等身還有距離。
如果說吉葉墨的漢學研究之路有些「偶然」,那麼讓其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明星之路」就更加偶然。
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一些電影的拍攝需要外國演員。由於當時外國人在中國非常少見,身在南京、形象儒雅的吉葉墨被電影廠發現,從此走上了銀幕,他參演了《大決戰》《重慶談判》等25部中國電影,所飾演的司徒雷登等銀幕形象一度風靡中國。吉葉墨說,為準確把握所演角色,他常常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投入和努力,而閱讀和掌握大量背景知識,更加深了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
即將進入鮐背之年的吉葉墨每天仍筆耕不輟,保持著年輕的心態。他視中國為第二故鄉,常對人說「不在中國,我就會想家」。在中國十幾年足跡遍及中國所有省份,對中國的自然名勝、歷史人物、文化遺蹟如數家珍。現在他每年還堅持赴華考察學習,感受中國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並在返秘後到各大學和孔子學院講述自己的親身感受。他告訴記者:「我親眼見證了中國人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中國在短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在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本報利馬11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