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於人性的書,《追風箏的人》揭示了謊言和真相,初心何在?

2020-12-20 豆芽老師00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朋友的書架上,我看著封面,對朋友說了一句:「童心未泯啊」,朋友看了看我手中的書,又看了看我笑了笑說:「你有沒有讀過一本既是小說亦是歷史的書」。

我來了興致,翻開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故事,善良,慚愧,自救,安心?真是複雜的讓人不相信這是描寫的現實。

這是一部關於人性的書,阿米爾在哈桑遭遇不可言訴的事情時,他沒有選擇挺身而出,但後來的哈桑依然待他如初,所以他在逃避,他每天在自責與背叛之間徘徊。

「哈桑知道我看到了小巷裡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兒,袖手旁觀。他明知道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後一次。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草叢裡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阿米爾常常在心裡這樣說,終於,他無法忍受內心的惡魔,於是在心裡這個鬼怪的伴隨下,他誣陷了哈桑。他把過生日爸爸送的一塊手錶和一卷錢,偷偷放在哈桑的枕頭下面。面對爸爸「是與不是」的詢問,哈桑回答了一個字,是。

他如願以償地背叛了哈桑,從那一刻起,阿米爾的良心就埋在了塵埃裡。阿里和哈桑主動離開了阿米爾家。從此,阿米爾和哈桑兩人再沒相見。

二十六年後,阿米爾為自己當年的懦弱贖罪,他被阿塞夫毒打,但卻感覺到從未有過的暢快。面對哈桑的孩子,阿米爾在心裡默默地說:「為你,千千萬萬遍。」就像小時候,哈桑對他說的那樣。

在《追風箏的人》中,阿米爾曾經的謊言與哈桑和自己同父異母的真相,讓阿米爾找到了初心。走過許多歧途之後,愛,還在那裡,忠誠、友誼,也還在那裡。這一刻,人性綻放出最美的光芒。

這是一個關於一個謊言、一個真相、兩段人生的故事。

罪行只有一種,那就是盜竊。當你殺害一個人,你偷走一條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為人婦的權利,奪走他子女的父親。當你說謊,你偷走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當你詐騙,你偷走公平的權利。

——《追風箏的人》

這部小說的高潮一個接一個,不斷衝擊讀者的心靈。但用心的讀者會發現,每一個高潮出現之前,作者都已經用隱喻和暗示的手法,預示了這些高潮的出現。

並且,除了出神入化的心理刻畫外,小說的情境描寫也別具一格,既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又具有鮮明的個人化,仔細閱讀的時候,你可以感到好像一直是在以阿米爾的視角在看待這個世界。

這部在豆瓣評分高達8.9分的書講的什麼?它通過兩個孩子的友情闡釋人終其一生追尋的東西。人這一生也是不斷犯錯,錯過,再用一生來挽回的過程。我們需要鼓足勇氣,去找到屬於自己的風箏,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完成自我的救贖。

《追風箏的人》將戰爭、宗教、種族等抽象重大的課題滲透進幾個小人物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這是它的獨特之處,也是它多年來暢銷不衰的原因。

作者憑藉此書獲得了2006年聯合國首屆人道主義獎,而歐巴馬則將此書作為女兒的新年禮物,此書之優秀,實至名歸。

這無疑是一本優秀的小說,它所講述的故事有關人性本質、懺悔救贖,筆法溫暖細膩。

幾個人物的故事,又和阿富汗幾十年間的歷史變遷,宗教、戰爭、人性等幾大主題交織融合。

在你生命中,有哪句話讓你印象最深刻、最為感動嗎?如果沒有就請看一下《追風箏的人》!

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因為往事會自己爬上來哈嘍大家好,小編又來推書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書分享,《追風箏的人》,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話,小編推薦您去看看。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下面小編就來談談看了這本書之後的感受吧!一起來看看。你可曾見過戰爭?可曾見過滿目的瘡痍?你可曾流亡?遠走在異國他鄉?
  • 《追風箏的人》:為你,千千萬萬遍
    本書描寫疒 當時阿富汗人民的處境,圍繞阿米爾身上發生的故事,通過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求贖的細緻描寫,生動的刻畫了一場場鮮活的場面,真的讓人特別震憾。看的過程中一邊不停抹眼淚,一邊為書中每一個人牽腸掛肚,在我看來天堂和地獄只要一個謊言就可以達到了。書上說:世界只有一種罪行,那就是盜竊:當你說謊,你剝奪了某人得到真相的權利。
  • 電影《追風箏的人》影評
    ——《追風箏的人》《追風箏的人》改編於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同名暢銷小說,獲第65屆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外語片提名。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故事。夢魘一樣的經歷使阿米爾移民美國,當他面對一個拋開罪惡感,重新找回那個善良純真的自我的機會,會如何選擇。
  • 你願意當放風箏的人還是追風箏的人?Ⅰ《追風箏的人》
    關注【青讀青說】,共同成長《追風箏的人》用最細膩的文字還原了阿富汗喀布爾,述說了一段人生救贖的故事。故事講述了12歲的阿富汗少爺阿米爾與僕人的兒子哈桑之間的故事。哈桑是阿米爾最好的玩伴,他們是風箏比賽的常勝冠軍,阿米爾放風箏,哈桑追風箏。而一次比賽,哈桑被其他富家少爺圍困施以暴行與侮辱時,阿米爾蹲在角落親眼目睹,卻因為畏懼,並未施以援手。
  • 《追風箏的人》: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心中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從拉辛汗的一個電話勾起文中我的童年回憶,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忠貞、善良、勇敢的擁有兔唇的男孩哈桑,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懦弱、自私、背叛了哈桑的阿爾米,更是牽引著我們去直面人性的正反兩面,讓我們去思索一個人究竟應該去追尋什麼樣的人生。
  • 書評|《追風箏的人》——何旭雁
    ——《追風箏的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風箏,它也許是一種信念,也許是一個夢想,也許是拉著風箏的那個人,追上風箏的過程,也許就是兩個人扯不斷的羈絆,但不管怎樣,始終不能阻礙它被追上……《追風箏的人》是一本文學小說,是從阿富汗移民到美國的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人性的陰暗和光明都在這裡
    《追風箏的人》於2003年出版,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已經被翻譯成42種語言。2008年,電影《追風箏的人》,榮獲第65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追風箏的人》:抓緊你心中的那個風箏
    你的生命中遇到除了父母,愛你勝過他生命的人嗎?他從不拒絕你的任何事情,願意為你,千千萬萬遍的人嗎?《追風箏的人》是美國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以阿富汗為背景,以主人公阿米爾的成長為主線,同時展現了父與子,罪與罰的心靈救贖的多樣主題。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一部恢宏的文學作品,講述了父與子之間的親情、友誼和背叛的故事。這個令人難忘也令人心碎的故事說的是一對富有的男孩和他父親家僕之間的一段友情,一段似乎不太可能發生的友情。以一個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的國家作為故事的背景《追風箏的人》一書可謂匠心獨運,這個故事講到了讀書的力量,背叛的代價,救贖的可能,也講到了父親對兒子產生的力量,他們的愛他們的犧牲還有他們的謊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涉及家庭、感情和友情的波瀾壯闊的故事,他的主題緊緊當代史實,那就是過去30年阿富汗慘絕人寰的血淚史。
  • 觀影《追風箏的人》,被真相傷害,總比被謊言安慰好
    哈桑說的第一個字是阿米爾,這個被他稱為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為了追到那個可以增進少爺與老爺之間的風箏,不惜委曲求全受盡屈辱也要死死握緊風箏,即使已經他知道阿米爾看到了小巷裡發生的一切,知道他選擇了袖手旁觀,知道他背叛了自己,他什麼也沒有說。
  • 追風箏的人:我們內心隱藏的惡魔,終其一生,都在渴望救贖
    《追風箏的人》是第一本讓我沒忍住流出眼淚的國外小說,相信很多讀者有和我一樣的感受,讀完以後,並不知道內心為何有如此之大的震撼,難道只是為了主人公哈桑與阿米爾之間的友誼嗎?難道只是出於對哈桑的同情嗎?似乎都不是。於是,我不禁想要靜下來再細細想一想這本書的,到底帶給了我什麼。
  • 追風箏的人/那隻人生的「風箏」你還在追逐嗎?
    胡賽尼寫的名著讓我的心靈受到激蕩,它竟是這麼的讓人不忍卒讀,有對國家與民族的思考,對善與惡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它更像一個警鐘,有振聾發聵之效。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讓我們一起追尋那人格的風箏。12歲的阿米爾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爺。
  • 《追風箏的人》一部關於忠誠與背叛,愧疚與救贖的電影,值得深思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美國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暢銷書。電影版的《追風箏的人》是派拉蒙公司於2007年發行的劇情片,由馬克·福斯特執導,赫立德·阿卜杜拉、阿託莎·利奧妮、肖恩·託布、薩伊德·塔格馬奧等人主演。
  • 《追風箏的人》:世間最深情的話就是這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可是,有那麼一些人,總是因為童年的一些錯誤,被噩夢纏身,不得解脫。在人性的本質和救贖之間,徘徊不定,在後悔和自我安慰下,一點一點的前行。《追風箏的人》,這部由卡勒德·胡賽尼著的小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我遲遲不敢翻開,害怕被血淋淋的現實擊垮。但是當我翻開的時候,便一發不可收。被作者的語言徵服,被娓娓道來的情節牽引。
  • 《追風箏的人》|一本適合父母與孩子共讀的人生指導手冊!
    前言:《追風箏的人》是自己用心讀完的第一本書,身為讀者自己心疼那個未被命運公平對待的哈桑,厭惡那個迷失了自己的少年阿米爾。阿米爾的內心活動在作者的筆下被刻畫的淋漓盡致,使自己不禁一次次的問:為什麼那一天、那一刻你會選擇了逃避,會做了那個讓自己背負了26年罪惡感的決定!
  • 《追風箏的人》是如何登上中國暢銷書榜單的?
    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省會城市廣州,15歲的白血病患者何丹婷(He Danting,音譯)在化療期間閱讀了《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一書。這名女中學生熱愛讀書,盼望回到學校。護士們給她講了這個發生在阿富汗小男孩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身上,關於童年背叛和成長救贖的故事。
  • 讀書筆記 |《追風箏的人》:也許,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風箏
    記得小時候秋高氣爽或春風明媚的日子,爸爸會帶我們去放風箏,我通常是那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有時也是因為爭搶不過弟弟,總而言之,最終我都會淪為拍手叫好的看客,或者在風箏已經在天空翱翔的時候接過線軸,假裝自己有放過。在那時,風箏是好看的玩具、好玩兒的遊戲。
  • 「為你,千千萬萬遍」國家一級作家帶你解析《追風箏的人》
    第36期精讀堂現場《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圍繞著風箏比賽一步步展開,講述了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爾和家中僕人哈桑兩個男孩之間,關於友情、背叛和自我救贖的故事。該書自2003年出版以來,被翻譯成了40多種語言,連續15年在全球暢銷書單裡排名前列,銷量超過2000萬冊。
  • 淺析《追風箏的人》:善與惡,背叛與救贖不過是一體兩面
    在所有人都閉門不出倍感無聊的日子裡,重溫了小說《追風箏的人》,正值今日雨雪紛紛,眼前浮現了兩個少年追風箏的畫面,十分應景!《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作的英文小說,於2003年出版,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在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百科中寫到:小說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
  • 品讀《追風箏的人》:走出一步,方能救贖,是有何含義?
    每個人得本性都是不同的,有的純真善良,有的虛偽狡詐,但無論什麼樣的人,能夠坦然面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也去,他就是勇敢的。品讀《追風箏的人》走出一步,方能救贖,是有何含義?很早就聽說了這本叫做《追風箏的人》的小說,幾乎所有看過它的人都會說出兩個字:感動。知道這本書講的是兩個男孩之間的故事,但是我不知道,男孩之間的友情究竟會有多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