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水:廣東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吃糖水:廣東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

2020-08-03 14:36: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番薯糖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8月3日電 題:吃糖水:廣東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進入酷熱季節的廣東,民間有「大暑小暑,有米懶煮」的說法,天氣炎熱使汗流浹背成為廣東人夏季戶外作業的常態,更容易導致人的食慾降低、胃口不佳和腸胃不適。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夏日有吃糖水解暑的「蜜」技,傳統風味和創新搭配都很受青睞。

剛上鍋的甜葛粉 李曉春 攝

  據了解,糖水是廣東人飲食習慣一大特色,多數以清潤或清熱為主。在毗鄰香港、澳門、廣州的臺山,糖水款式繁多,不僅有廣東人常見的茯苓膏、芝麻糊、豆腐花、紅豆沙、綠豆沙、海帶綠豆、香芋西米、西米露、冰糖木瓜、冰糖雪耳、八寶粥,還有臺山民間傳統風味的黑涼粉、酸梅粥、薯酸粥、番薯糖、黑豆豬仔薯糖、豬仔薯葛粉、甜葛粉、蛋花葛粉、蛋花腐竹糖、梘水粽幹糖粥、甜冬米,以及冰糖燉雪梨、冰糖燉枇杷、竹蔗茅根糖水等。

海帶綠豆 李曉春 攝

  記者近日在臺山臺城的菜市場,見到銷售生草藥的檔攤前人來人往,不少檔口用摺疊桌擺放著一排排小桶裝的茯苓膏,一小桶茯苓膏配一支秘製糖漿售價30或35元,吸引不少顧客前去購買,也有顧客選購所需的食材回家煲煮糖水。

  「你今日想煲竹蔗茅草根糖水?大概要多少人的份量,你告訴我,我來幫你搭配。竹蔗每公斤14元,茅草根3.5元一兩,都是新鮮的。這段時間比較暢銷,基本當天的貨當天賣完,所以你不用擔心食材不新鮮。竹蔗,可幫你削皮後切段帶走,茅草根你帶回去用水衝洗乾淨就行。」一銷售生草藥的攤主在招攬客人時說。

臺山家鄉風味的酸梅粥 李曉春 攝

  夏季夜幕下的臺山,是各家糖水店最繁忙的時段,位於臺城人工湖旁的果園綠泉老牌糖水店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這邊銷售糖水已有30多年,最開始時在外面那街口賣,一碗糖水僅售三五毛錢,來幫襯的多數是附近的街坊和過往的師生。現在到內巷設店,能找過來吃糖水的,多數是熟客,外地人不會找到這邊來。」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熬煮茯苓膏需選用品質好的土茯苓、涼粉草和食用梘水,精心熬製四五個小時後,隔渣裝起攤涼方可食用,以入口爽滑帶脆為佳。

又甜又滑的豆腐花 李曉春 攝

  在臺山,琳琅滿目的糖水店、冰室或小食店,提供了夏日消暑的好去處,一碗碗臺山家鄉風味的糖水,刻畫出僑鄉這個地方特有的味覺記憶。「以前一到夏天,四九墟最多人光顧的就是四九車站旁邊那家冰室,除了有各式的冰奶、冰水等飲品之外,還有多款豐儉由人的糖水可選擇。每天晚上客人最多,門前擺好多張摺疊臺都幾乎能坐滿。」四九鎮的李超文介紹,車站冰室已成為眾多四九人甜蜜回憶的夏日印記。

豬仔薯黑豆糖 李曉春 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已有人專煮茯苓膏、涼粉等用扁擔挑或用單車載著上村賣,聲聲入耳的叫賣聲,在當時最能撩人心弦,雖售幾毛錢一碗,但不是人人都捨得買來吃。對於節儉持家的臺山人而言,換著花式煮糖水是給家人夏日解暑的必備技能。如一碗米、兩把花生、幾粒酸梅、半斤糖、少許白醋就能煲一小鍋老少鹹宜的酸梅粥,粥的粘稠度和甜酸度還可根據家人的口味進行調整。加入削皮後刨成絲的番薯一起煮,就成了薯酸粥。老一輩認為糖有解熱毒的功效,煮糖水吃能起到一定的開胃、解暑作用。」臺山人饒英豪說。(完)

相關焦點

  • 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芋頭包:僑鄉廣東臺山人中秋夜的傳統糕點
  • 廣東僑鄉臺山人中秋節首選冬蓉月餅(圖)
    廣東僑鄉臺山人中秋節首選冬蓉月餅(圖)
  • 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2018-09-10 11——老江菜湯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9月10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喜用「老江菜」煲湯清暑熱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民間常言「二八亂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為應對立秋過後短期的回熱天氣,各地的媽媽們都會絞盡腦汁在家人的膳食中下功夫。
  • 廣東僑鄉臺山人「一盅兩件」藏百味
    廣東僑鄉臺山人「一盅兩件」藏百味 2019-04-05 18:39李曉春 攝   中新社江門4月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一盅兩件」藏百味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靚姐,早晨!有鐵觀音、普洱、菊普、壽眉、紅茶,今日想飲乜茶?」近日記者在香港旺角太子道新世紀廣場六樓翠園大廳聽見一服務員招呼熟客時問道。
  • 廣東僑鄉臺山農曆六七月過「鴨仔節」
    廣東僑鄉臺山農曆六七月過「鴨仔節」 2019-07-25 15:59責任編輯:於淇     當地婦女在四九鎮五十墟購買過六月節的花衣紙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7月2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農曆六七月過
  • 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
    粥中的上品「番薯粥」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1月25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家鄉味道:無需煲煮的「粥」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廣東,人們熟知的皮蛋瘦肉粥、艇仔粥、豬雜粥在廣東臺山,有一款無需煲煮的粥,在普通百姓家的日常餐桌上每餐都可速成,當地人把它稱為「粥」。
  • 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5月13日電 題:櫃桶粉:廣東僑鄉臺山人的「古早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素有「小廣州」之稱的廣東臺山臺城,每天凌晨三四點,街頭巷尾的大小早餐店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精心製作當地人早餐桌上的粥、粉、面、餈、粽、糕、包等美食。
  • 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
    蠔油炒鯪魚丸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1日電 題: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靚姐早晨!今日有大鯪魚和小鯪魚。12月21日,在僑鄉廣東臺山臺城富城市場一水產檔的老闆娘在早市中招呼顧客時介紹說。冬至前後,在當地的菜市場中,鯪魚成為僅次於當季肥美生蠔的俏銷食材,經當地人的精心搭配和處理,烹出的鯪魚味道繁多、鮮甜可口,可謂「一條鯪魚可吃出百味」。
  • 僑鄉美食:冬至將至 廣東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圖)
    僑鄉美食:冬至將至 廣東臺山鹹湯圓受青睞(圖)
  • 廣東僑鄉臺山味道鮮美「海三鮮」
    臺山人稱為將軍帽的「本土小鮑」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4月28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味道鮮美「海三鮮」作者 李曉春 郭軍「中三爪能開闔,開則舒爪取食」中國清代畫家聶璜在其《海錯圖》書中記載著一種名為龜腳的海洋生物,與歐洲的鵝頸藤壺、廣東的狗爪螺毫無二致。
  • 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進補喝「牛大力」
    牛大力紅棗花生豬尾龍燉湯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4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進補喝「牛大力」作者 李曉春 郭軍「您好!今天我們酒樓主推牛大力豬尾龍燉湯,是用臺山本地新鮮牛大力燉的,味道甘香可口,這季節喝最適宜。俗話說:『秋冬來進補,春天能打虎』。要不要來一盅試試?」近日,廣東臺山市臺城一酒樓經理在為客人點菜時熱情地推薦道。牛大力有「南方人參」之美譽,是臺山人烹製滋補湯品的優選中藥材之一,在臺山乃至整個江門五邑地區都有一定的知曉度。
  • 廣東僑鄉臺山清甜嫩滑的蒲瓜春季上市
    起寬壟、鋪稻草種植的蒲瓜田 李曉春 攝中新網廣州3月1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清甜嫩滑的蒲瓜春季上市作者 李曉春 郭軍葫蘆笙,在中國古代已是極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多數由老熟曬乾後的葫蘆瓜精製而成,如今部分現代農業種植園裡的葫蘆科植物數不勝數,掛在藤蔓上的瓜形各異
  • 廣東僑鄉臺山嬰兒滿月時喜用「鵝餈」祭祀祈福
    剛做好攤涼的鵝餈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13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嬰兒滿月時喜用「鵝餈」祭祀祈福作者 李曉春 郭軍當小孩出生剛滿一個月時,在中國很多地方往往是舉家慶賀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對嬰兒滿月的傳統習俗較為講究,並喜用「鵝餈」進行祭祀祈福。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採訪了解到,在當地,嬰兒滿月一般會設「滿月酒」,宴請親朋好友。以前,外婆在外孫滿月當天要給他們送帽、鞋、衣物、尿布、柏枝及十九枚銅錢,示意長久、吉祥,俗稱「送庚」。民間有「頭胎生仔送頭庚,若然生女送多橫(次)」的講法,即如果頭胎生女,二胎生男,外婆就得送兩次「庚」。
  • 行山餈,廣東僑鄉臺山人清明祭祖的傳統糕點
    晶瑩剔透的白糖餈 郭軍 攝 中國僑網江門3月22日電 題:行山餈,廣東僑鄉臺山人清明祭祖的傳統糕點作者 李曉春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在廣東臺山,清明祭祖被稱之為「行山」或「拜山」,對於臺山人來說是全年之中與春節、中秋重要程度相仿的重大節日,而他們為祭祖準備的傳統糕點「行山餈」深受當地百姓青睞。改良後的黃糖餈 郭軍 攝據了解,臺山多數鄉鎮都會在農曆二月初二起至清明節這段時間掃墓祭祖,沒有固定日期,只有親友之間的約定。
  • 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
    包裝好的紙筒裝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8月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熱銷作者 李曉春 郭軍每年距離中秋節還有兩個月左右的時候,中國許多地方的餅家在廣東臺山,堅持手工製作的傳統豆沙月餅與當地獨有的冬蓉月餅同樣受歡迎。陳立新與陳超雄父子在製作傳統豆沙月餅 李曉春 攝據了解,豆沙月餅是甜餡廣式月餅中最經典的味道之一,在臺山又被稱為「牛屎餡月餅」,因豆沙的顏色、質感和牛屎有幾分相似故得名,叫法雖不大雅但很形象,同時也是臺山傳統嫁女餅之一。
  • 廣東僑鄉臺山人「小年夜」喜用傳統沙琪瑪祭灶
    拌勻的瑪仔盛入長方形盤中抹平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月26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人「小年夜喜用傳統沙琪瑪祭灶作者 李曉春 郭軍中國民間在臘月有請灶神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喜歡用傳統沙琪瑪等糖制糕點祭灶。剛炸制好的瑪仔蛋香濃鬱 李曉春 攝在臺山,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夜」。記者近日在當地採訪了解到,在小年夜,臺山家家戶戶都會用甘蔗、餈、米橙(炒米糖)或沙琪瑪來祭灶,當地人稱之為「供灶」。用整根帶葉的甘蔗放在灶邊稱為「傍灶」。
  • 廣東僑鄉臺山冬季吉苓薯被加工為「看家寶」
    剝衣衝洗乾淨的吉苓薯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9日電 題:廣東僑鄉臺山冬季吉苓薯被加工為「看家寶」作者 李曉春 郭軍在廣東韶關,有一款家喻戶曉的家常菜式「竹芋剁肉餅四九鎮松朗村一農戶告訴記者,吉苓薯目前在臺山菜市場上根據大小和品相分開銷售,每公斤售價4元(人民幣,下同)至10元,可直接選擇煲、燜、煮、蒸等方式進行烹飪,亦可經剝衣、清洗、切片、浸水、起水、晾曬等工序曬成幹,或經剝衣、清洗、磨漿、濾渣、沉澱、浸水、起水、晾曬等工序曬成粉。
  • 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
    炒好的餡料 李曉春 攝中國僑網江門12月7日電 題: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作者 李曉春北風起,腊味香。每到這個季節,廣東的部分媽媽們都開始著手製作廣式臘肉,無論是炒菜、焗飯,還是清蒸,都能品嘗到那醃製好的豬肉在北風和陽光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臘香。
  • 全國第一僑鄉,海島度假勝地,廣東臺山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臺山古稱新寧,位於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是由江門市代管的省轄縣級市,素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臺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等美譽。臺山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著力打造臺山休閒度假旅遊市場,景點頗多。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廣東臺山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容顏的「小銀魚」
    煎燜「軟鱗」 郭軍 攝中新網江門9月15日電 題:「軟鱗」和「蜆魚」:廣東僑鄉臺山長著兄弟般顏容的「小銀魚」作者 李曉春 郭軍「今天本地小海魚比較多,遊水的有石斑仔冰鮮的有龍吐、蝦池、馬友、鯧仔、鳳尾、沙追、蜆魚(臺山話又稱作圈魚或犬魚),別看這蜆魚個頭不大,但很新鮮,建議蒸或煎,煎出來的連魚頭都很酥香。」記者近日在廣東臺山汶村鎮得心炳記飯店聽到服務員給食客點菜時說。臺山海域出產的小海魚,多數被當地百姓烹成漁家風味的家常美食,以蒸、煎、燜、浸等烹飪方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