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糖 李曉春 攝
中新網江門8月3日電 題:吃糖水:廣東僑鄉臺山人的解暑「蜜」技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進入酷熱季節的廣東,民間有「大暑小暑,有米懶煮」的說法,天氣炎熱使汗流浹背成為廣東人夏季戶外作業的常態,更容易導致人的食慾降低、胃口不佳和腸胃不適。在廣東臺山,當地人夏日有吃糖水解暑的「蜜」技,傳統風味和創新搭配都很受青睞。
剛上鍋的甜葛粉 李曉春 攝
據了解,糖水是廣東人飲食習慣一大特色,多數以清潤或清熱為主。在毗鄰香港、澳門、廣州的臺山,糖水款式繁多,不僅有廣東人常見的茯苓膏、芝麻糊、豆腐花、紅豆沙、綠豆沙、海帶綠豆、香芋西米、西米露、冰糖木瓜、冰糖雪耳、八寶粥,還有臺山民間傳統風味的黑涼粉、酸梅粥、薯酸粥、番薯糖、黑豆豬仔薯糖、豬仔薯葛粉、甜葛粉、蛋花葛粉、蛋花腐竹糖、梘水粽幹糖粥、甜冬米,以及冰糖燉雪梨、冰糖燉枇杷、竹蔗茅根糖水等。
海帶綠豆 李曉春 攝
記者近日在臺山臺城的菜市場,見到銷售生草藥的檔攤前人來人往,不少檔口用摺疊桌擺放著一排排小桶裝的茯苓膏,一小桶茯苓膏配一支秘製糖漿售價30或35元,吸引不少顧客前去購買,也有顧客選購所需的食材回家煲煮糖水。
「你今日想煲竹蔗茅草根糖水?大概要多少人的份量,你告訴我,我來幫你搭配。竹蔗每公斤14元,茅草根3.5元一兩,都是新鮮的。這段時間比較暢銷,基本當天的貨當天賣完,所以你不用擔心食材不新鮮。竹蔗,可幫你削皮後切段帶走,茅草根你帶回去用水衝洗乾淨就行。」一銷售生草藥的攤主在招攬客人時說。
臺山家鄉風味的酸梅粥 李曉春 攝
夏季夜幕下的臺山,是各家糖水店最繁忙的時段,位於臺城人工湖旁的果園綠泉老牌糖水店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這邊銷售糖水已有30多年,最開始時在外面那街口賣,一碗糖水僅售三五毛錢,來幫襯的多數是附近的街坊和過往的師生。現在到內巷設店,能找過來吃糖水的,多數是熟客,外地人不會找到這邊來。」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熬煮茯苓膏需選用品質好的土茯苓、涼粉草和食用梘水,精心熬製四五個小時後,隔渣裝起攤涼方可食用,以入口爽滑帶脆為佳。
又甜又滑的豆腐花 李曉春 攝
在臺山,琳琅滿目的糖水店、冰室或小食店,提供了夏日消暑的好去處,一碗碗臺山家鄉風味的糖水,刻畫出僑鄉這個地方特有的味覺記憶。「以前一到夏天,四九墟最多人光顧的就是四九車站旁邊那家冰室,除了有各式的冰奶、冰水等飲品之外,還有多款豐儉由人的糖水可選擇。每天晚上客人最多,門前擺好多張摺疊臺都幾乎能坐滿。」四九鎮的李超文介紹,車站冰室已成為眾多四九人甜蜜回憶的夏日印記。
豬仔薯黑豆糖 李曉春 攝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已有人專煮茯苓膏、涼粉等用扁擔挑或用單車載著上村賣,聲聲入耳的叫賣聲,在當時最能撩人心弦,雖售幾毛錢一碗,但不是人人都捨得買來吃。對於節儉持家的臺山人而言,換著花式煮糖水是給家人夏日解暑的必備技能。如一碗米、兩把花生、幾粒酸梅、半斤糖、少許白醋就能煲一小鍋老少鹹宜的酸梅粥,粥的粘稠度和甜酸度還可根據家人的口味進行調整。加入削皮後刨成絲的番薯一起煮,就成了薯酸粥。老一輩認為糖有解熱毒的功效,煮糖水吃能起到一定的開胃、解暑作用。」臺山人饒英豪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