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小朋友尿床的那些事兒——遺尿

2020-12-20 中醫兒科醫生林琪淵

說到遺尿啊,我不由想起一位曾經來看診的小朋友,我們姑且叫他「小毛」。

小毛第一次來看病的時候,應該是剛上小學二年級。那天陪他一起來的是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看這孩子一進來就低著頭,表情凝重,幾個家長呢,也都神情焦慮。孩子什麼病呢?我就問。哦,原來啊,小毛他尿床,這都上了小學了,還常常尿床,這把孩子他媽急的,上來就問我:醫生啊,我這孩子到底是怎麼了,需不需要給他做一下全身的檢查?

首先,我們先來普及一下,什麼是遺尿?遺尿,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尿床,指5周歲以上小兒睡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證。我們說,5歲以下的嬰幼兒排尿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又或者大兒童,因為白天興奮過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發遺尿,都不屬病態。

遺尿就是那些本該能控制排尿的、5周(歲)以上的兒童,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了經常性的在睡夢中排尿而不自知,每周大於2次,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個病常見嗎?很常見,根據國外報導,每10名5-10歲的兒童,就有1名是遺尿患兒,而且男孩發病率要高於女孩,多有家族病史

遺尿是怎麼發生的?

中醫認為,臟腑失調,腎虛不固,膀胱失約是遺尿發生的病機關鍵。我們人體是一個精密的儀器,儲存尿液和排出在膀胱,產生尿液又在腎臟,指揮系統在大腦。

正常情況下,腎臟過濾形成尿液,注入膀胱,達到一定的量以後,膀胱充盈,發出信號傳到脊柱,然後傳到大腦,產生尿意;這時孩子就知道該尿尿了,於是他找到一個合適的地點,大腦發出指令,膀胱接收到以後協調周圍的肌肉,開閘放水,尿液順利排出,這就是排尿的過程。

如果其中某個器官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排尿的異常,最終導致遺尿的發生。半歲之內的孩子,膀胱的排空很頻繁,所以一天內要換好幾次紙尿褲,半歲以上大腦的抑制作用增強,於是排尿的間隔就拉長了。1歲到2歲之間,孩子開始能感覺到膀胱的充盈,開始能在語言或行為上表達——我要尿尿,但是還沒辦法做到控制,說尿就尿;3-4歲就能控制膀胱,能做到延時排尿。5周歲,就全面具備控制排尿的能力了,此時如果還頻繁出現遺尿,就應該考慮病態。

除了有一小部分遺尿是繼發於其他疾病的,比如最常見的隱性脊柱裂、蟲病、泌尿系感染、結石、神經系統疾病如腦腫瘤、癲癇等,絕大多數遺尿患兒都是原發性的,找不到明確的病因,考慮可能與大腦排尿中樞控制力弱、各種神經傳導通絡異常、睡眠覺醒功能障礙等有關。

原發性遺尿

是一種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和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軀體器質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礙。它)以軀體症狀為主——遺尿,心理和社會因素是觸發原因,而且整個疾病的進程都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

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共同形成一個(心理性、社會性)應激源,作用在孩子身上,通過孩子自身的認知,做出反應,產生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鬱、懷疑等,再作用於某些因遺傳易感性而導致的脆弱器官,通過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最終導致心身疾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性格特徵、家庭成長環境、生活經歷、周圍人的態度等決定了身體應對刺激做出的反應。

案例分析

回到小毛身上。小毛是上幼兒園中班開始尿床的。媽媽是全職,平時主要是她照顧小毛的生活,她很緊張,帶小毛看了幾次醫生,爺爺、奶奶也生活在一起。媽媽有時跟老人家意見不合,她查資料,認為是小毛小的時候老人家太早給他把尿有關係,兩代人又爭吵了幾次。

幾個月後,小毛的遺尿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本加厲,有時候一晚上都要尿溼兩三次。有一次白天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小毛也尿床了,老師放學就把小毛媽媽叫到學校,當著其他人的面就批評小毛媽媽,要求媽媽回家好好訓練。於是,尿床這件事就變成這個家庭無數次爭吵的源頭,後面孩子爸爸叫老人家不要再插手此事,放手讓孩子媽媽去折騰。

我見小毛的時候,他有點安靜,一直低著頭,膽小又敏感,很怕說錯話,這樣的孩子,的確是難治的,是棘手的,遺尿這件事情,包括家裡人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已經形成一個源源不斷的應激源,給小毛帶來強大的心理壓抑,嚴重危害了小毛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們的治療方案就變成了——心身同治。我們給予的心理幹預目標,就是消除心理社會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學誘因,最終,達到綜合治療,實現標本同治。

效果還是不錯的,經過幹預,小毛最終不再尿床了,外貌、性格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陽光、自信。

以上,就是想分享給大家的案例,這叫膀胱失約夜尿郎,七情內傷主病方,遺尿本是心身病,身心並調病可諒。

#暖榜健康超能團#

相關焦點

  • 老人遺尿、小兒尿床的經驗方
    遺尿 作者/宋健民 睡覺而尿出者,謂之尿床(多見於小兒)。小便不知而自出者,謂之遺尿(多見於婦女產後與年高老人)。三者症狀雖有不同,但其病機基本一致,乃膀胱不能約制,導致膀胱失控。《內經》曰:「膀胱不約為遺尿。」多數同仁在治療上常以縮泉丸、補中益氣湯、腎氣丸等加減運用,療效欠佳。吾一日閱讀《萬病回春》遺溺(尿)段內,見有「人之漩溺,賴心腎二氣之所傳送,蓋心與小腸為表裡,腎與膀胱為表裡,若心腎氣虧,傳送失度,故有此症」之語,很受啟發。
  • 小兒遺尿怎麼辦?辦法在這裡!
    「為啥子娃兒上一年級還在尿床?」 「醫生,娃兒只有晚上才尿溼床單,白天不尿褲子是遺尿症嗎?」 「醫生,我家孩子在晚上喝水喝多了會尿床,這個算遺尿症嗎?」 「醫生,我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了,沒查出毛病,但就是尿床。」
  • 別讓尿床毀了孩子的未來!醫生建議:5歲以上尿床得看病
    繆千帆說,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尿床很正常,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實際情況是,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仍然出現尿床的情況,那很有可能得了遺尿症,應當及時就醫。根據復旦兒科腎臟科研究團隊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範圍5~18歲的遺尿流行病學橫斷面調查,5~6歲的兒童中,遺尿症的患病率為12.1%。隨著年齡增長,到了7~12歲,患病率為5.1%。
  • 小孩尿床怎麼辦? 鵪鶉蛋治小孩尿床偏方
    小孩尿床尿床,是小寶寶的必經之事,家長們通常都不會太在意。但是,隨著孩子年紀漸長,看著同齡的孩子都不尿床了,作為家長也會有些焦慮:我家孩子總尿床是怎麼回事?應該怎樣正確地應對孩子尿床呢?一、為什麼孩子總尿床?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五歲以後孩子還總尿床,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了。
  • 尿床也會毀孩子一生?醫生:尿床危害,僅次於父母離婚
    隱隱細聽,原來因為孩子尿床的事情。大半夜的,除了同情小朋友之外,芽芽媽突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真的是被各種謠言嚇大的。比如說:西瓜吃完不吐籽,臉上會長雀斑;白天玩火,晚上會尿床……現在當然知道了,玩火不會尿床,但是尿床不是長大了就好了。
  • 孩子頻繁尿床怎麼辦?夜遺尿專家為您支招!——10月24日,山東省立...
    孩子頻繁尿床怎麼辦?夜遺尿專家為您支招!——10月24日,山東省立醫院兒科專家孫書珍來院坐診 !患兒為學齡期兒童,遺尿5年,平均一周夜間尿床3次,白天如常人,先後輾轉北京、上海多地,看過諸多專家,藥物內服、外用等方式試過無數,但均未得到有效好轉。後經人介紹來到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慕名找到外聘專家省立醫院孫書珍主任,孫主任詳細詢問病史,耐心傾聽,並向家長一一講解患兒病情和治療事項,短短幾個療程,患兒症狀明顯改善,患兒媽媽欣喜萬分!
  • 孩子快10歲了還經常尿床,想要讓孩子改掉夜間遺尿的現象,父母要...
    小明9 歲了, 這孩子樣樣都好, 在學校是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在家裡也是個懂事的孩子, 但他有個難以啟齒的毛病, 就是尿床, 早晨起床, 他的被褥總是溼淋淋的, 媽媽為此經常責備他。但小明越是緊張, 越會尿床,根本就控制不住,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14歲女孩常尿床 以死相逼不願上學
    案例一  14歲女孩尿床遭嘲笑  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你們再讓我上學我就死給你們看!」春花來自祿勸縣,今年14歲,在當地念初中二年級,學習成績很不錯。然而,這話從春花嘴裡說出來,著實叫人想不通。一向聽話懂事的孩子怎麼突然這樣呢?
  • 小朋友尿床是紙尿褲的錯嗎?艾瑪,5歲男孩還要尿床破解方法在此
    ,六歲以下的孩子偶爾尿床也可以說是正常。其實現實生活中,孩子三歲以後就不尿床了,6歲的孩子如果一個星期尿個四五天,那就不正常。所以治療遺尿可以從3個方面考慮:1、小孩中樞神經系統比較弱,交感活性低,膀胱的控制能力可能會差一點。
  • 李時珍遺溺湯治遺尿(內有《高手過招》討論遺尿)
    中醫書友會第723期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作者/程潤泉編輯/王超 ⊙ 校對/炳程I 導讀:前幾日有朋友問到小兒遺尿的治法,我發給他看高手討論小兒尿床(點擊標題可直接閱讀文章),裡面是論壇裡的討論,有分析,有方法,是很好的參考。
  • 5歲還尿床家長該咋辦?
    最近,小虎的媽媽很焦慮,因為小虎今年5歲了還在尿床。奶奶卻覺得媽媽多慮了,「小孩子尿個床不是事兒,小虎爸爸小時候也這樣,再長大點就好了,不用急。」對此,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吳盛德副主任醫師表示,5歲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可不是件小事哦!這可能是一種病,得引起重視!尿床,學名遺尿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失禁。根據國際疾病分類,5歲及以上兒童平均每月至少發生2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漏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沒有明顯精神和神經異常,就叫作遺尿症。
  • 超過這個年齡寶寶還在尿床,家長就要注意了
    在和鈞寶聊關於學校的事情時,鈞媽發現了一個小問題,有的小朋友在學校午休時會尿床遺尿症有多種形成因素,大概有這麼幾個方面: 1、遺傳因素:如果父母雙方小時候均患遺尿,其子女遺尿敲發病率約為77%;如果父母中有一人小時候患遺尿,其子女途尿的發病率約為44%。 所以父母如果自己小時候都尿過床,就不要指責孩子了。
  • 孩子總尿床是病嗎?
    ,俗稱尿床,通常是指在熟睡時不自主的排尿,多發生在兒童,偶可見於成人。寶寶尿床是病嗎?如何正確認識尿床?中國醫大一院泌尿外科專家和您說說。兒童夜遺尿雖然每年有15%的患兒可以自然痊癒,但約0.5-2%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至成年期。
  • 7歲男孩夜夜尿床,媽媽堅持不去醫院,醫生說:再晚點孩子廢了!
    案例: 小男孩凱凱今年7歲,剛上小學一年級,從小就尿褲子,尿床,尿不溼用到4歲,4歲後不用尿不溼,一晚上尿3~4次,而且尿很大一片,尿的時候自己沒有感覺,尿完好一陣才感覺自己褲子溼了。
  • 5歲女孩尿床自殺:孩子尿床時,你第一句話很重要!
    每一個孩子幾乎到了2歲多,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可有很多孩子,已經會正常排尿,卻突然開始尿床,從而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01那些會正常排尿的孩子為何突然會尿床呢?2014年《中國兒童單症狀性夜遺尿疾病管理專家共識》中的定義:年齡5歲兒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間不自主排尿,並持續3個月以上,在醫學上就被稱為「兒童夜遺尿」。那些已經學會排尿的孩子,突然之間尿床,就是「兒童夜遺尿」的現象,可為何孩子會出現夜遺尿呢?
  • 關於兒童遺尿的相關注意
    Q1.什麼叫尿床(遺尿症)?什麼叫原發性夜間遺尿症?Q2. 兒童遺尿症分為幾類?答:分為原發性遺尿症和繼發性遺尿症兩大類。原發性遺尿:佔大多數患兒,一般無器質性疾病,是由於膀胱控制排尿的功能發育不良所致。患兒持續發生,從未有6個月以上不尿床的。
  • 媽媽,我又尿床了怎麼辦?
    家長常認為尿床很平常 很多家長認為,兒童尿床是一種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的生理現象,時間會解決一切,不需要特地去醫院就診,那麼,真的是這樣麼?很多家長都遇到孩子尿床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辦,天使君為大家解答幾個常見的關於小兒夜遺尿問題。
  • 專家提醒,責罵小孩會引起孩子心理負擔加重遺尿
    「我小時候尿床,現在我4歲的兒子也會尿床,這是遺傳病麼?」記者7日從中山七院兒科遺尿門診獲悉,不少深圳家長都有關於小朋友尿床的諮詢。專家指出,孩子在2-3歲時一般能逐漸控制夜間排尿,但是夜間仍可能出現無意識排尿,如果孩子5歲後仍頻繁遺尿,就需要到醫院就診,尋求醫生的幫助。
  • 小朋友尿床,家長能做些什麼?
    渭南市婦幼保健院 曹敏輝前幾天接到一個電話,一位家長非常苦惱地說:「曹大夫,我孩子都5歲了,天天尿床,是不是得病了?我該怎麼辦呀?」現在,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兒童尿床這個話題。一、兒童夜遺尿症尿床,對於兒童來說,醫學上稱為「兒童夜遺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