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李叫獸」的讀者:一切關於意義

2021-02-21 李叫獸

寫給「李叫獸」公眾號的讀者:

我的公眾號有將近4年沒有發布文章了,前段時間重新開始發表了一篇文章,看到了特別多讀者的響應,真的是時隔四年,仍然感受到了這種支持與溫暖。我覺得有必要說些什麼,今天這篇文章,或者說更像一封信,沒有什麼方法論和知識,就是特別想跟所有的讀者分享我過去幾年關於公眾號的體驗,以及現在的感悟。

………………………………………………………………………………………………………………

前段時間新的文章發布之後,打開公眾號看到讀者的留言,說實話真的是有種湧上心頭的感動感覺: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哈哈 叫獸突然出現感覺像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裡蟄伏了n年後的突然回歸…;另外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以前叫獸文章中引用的奇異博士中的一段話「You must control by surrendering controlling」.

「看到留言,才知道原來四年來不取關一直置頂的不只有我一個,哈哈哈!」

「隔了四年的文章

我都從大一的學生變成了網際網路打工人

感謝李叫獸的分享,很有精神!很有啟發!」

「沒有任何的寒暄,一如往常那樣更新,仿佛不曾斷更過。但通篇看完,又隱隱覺得有蛻變的含義,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

我想很多讀者都會問:怎麼前幾年停止更新了這麼長時間,新的思想怎麼沒有跟我們分享了?後面你會怎麼想和打算?

我覺得有必要去回答這些問題,當然這需要一些小勇氣:

為什麼之前幾年停止了更新?

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就是我在前幾年更加想低調,更加想投入更多時間he 注意力參與實踐,自然精力就進行了轉移(不像之前做很多培訓和諮詢的工作,很多精力會放在這裡)。當然這期間我也確實有很大的收穫,也迭代了自己的商業思考模型(後面會更多跟大家分享),但作為代價,確實公開分享就少了很多。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我之前沒有真正覺察到的,或者我並沒有足夠的勇氣對自己承認的,來自內心層面的原因,那就是「證明自己的壓力「。

我是在2014年開始更新公眾號的,那時候才剛要開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我只不過是一個特別特別熱愛商業研究的學生,發現公眾號領域非常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研究同時又易於理解的內容,覺得這件事有意義所以開始堅持兼職寫文章,沒想到後面這麼多人喜歡。

但到了2016年左右,文章的傳播量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我一方面非常有成就感(發現真的給很多人帶來了價值),另外也感覺到了壓力,尤其是一些文章說「李叫獸沒有一鳴驚人的成功案例、沒有多年的商業經驗,憑什麼當我們老師」。

當我回顧這段時間的時候,慢慢我發現我的心態開始有轉變,我特別想能夠儘快獲得充分的商業經驗,特別想能夠有巨大的成功案例(甚至是類似於賈伯斯發明iPhone這樣的案例),特別想能夠迅速證明自己。

表現在行動上,我在發布的文章中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理論(這背後有一部分是為了提高嚴謹性,另外也有自我論證的動機),還有就是做事會更加激進(當時我自己的小公司,在技術條件達不到的時候迅速轉型去做智能創意,雖然最終驗證這確實是創意領域的未來,但我在相對急切的心態下忽視了現實情況)。

這時候的體驗就是:如果能夠做出特別與眾不同甚至被歷史銘記的事情,就好像得到了某種解脫。

當然,一直到今天我都有這樣的理想和熱忱,這本身並沒有錯,但確實我做事的出發點,從一個更加純粹的貢獻自己的價值,變成了一部分出發點是證明自己。

但這樣卻一直達不到自己的預期,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過去幾年真的還是做了很多讓我自己自豪的事情,但總感覺不夠,總感覺需要證明自己,甚至在離開百度以後仍然會有這種感覺。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次公開發表文章確實會面臨壓力,會擔心被質疑、會擔心自己的東西對別人沒有價值、擔心自己不夠優秀不夠有成就從而可以貢獻給讀者。慢慢的,再加上前面說的精力轉移的原因,這種工作之餘寫文章的習慣就減少了。

為什麼又開始發布文章了?

最重要的,就是在文章標題裡:因為意義。

我很深地感受到,把我自己學習和實踐中真正行得通的部分給分享出來,真的可以正向影響到很多人,真的有很多人因為一篇文章獲得的啟發,改變了自己的決定、轉化了自己的視角,真的有非常多的人能夠收到這裡面的價值。

我也特別意識到,我真的發自內心的在意這些一直支持我的讀者和粉絲,看到有個粉絲髮朋友圈說「有沒有跟我一樣的,過去4年仍然一直置頂李叫獸公眾號的,看之前的文章仍然有收穫的」,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這就是意義所在

我真的感受到之前一個朋友跟我說的「無條件的愛」——讀者和粉絲的支持,並不是因為我證明我優秀、我證明我有成就或者我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而是因為我真的在意你們,我真的願意發自內心的去貢獻一些有意義的研究和發現,我真的很在意你們看文章所花費的寶貴時間所以才每一篇文章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調研和準備。

這幾年一邊工作一邊不斷地在周圍朋友的幫助下反思、學習,我慢慢意識到了這一切,於是開始逐步放下各種擔憂和疑慮。

就在前段時間我發布了一篇文章後,看到一瞬間湧進來的評論,真的是感覺到感動和溫暖,4年的時間,有的讀者從學生變成了小有成就的職場人,有的讀者從剛剛打算創業到現在做到幾百人的規模,真的感覺到有好多人在一起陪伴成長。我也特別有幸能夠跟這麼多熱愛學習、熱愛這個世界的人一起陪伴成長,一起經歷或高光或低谷的道路。

一切都是為了這種意義。

什麼阻攔了我們追求意義?

那之前什麼阻攔了我去追求意義,而非沉浸評估判斷、顧慮以及每天的忙碌中?不光是分享文章的意義,甚至還有我人生其他方面的意義,家庭的意義、工作上的意義等等。

我發現就是當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夠的時候。當我覺得自己不夠有能力、不夠有成就、不夠有地位的時候,我的焦點就是開始轉向去補充這些不夠,慢慢發現自己越來越忙、越來越有壓力、越來越需要證明,做一件事需要考慮的因素也越來越多。

相反,尤其是最近一年時間,當我開始覺得自己已經足夠的時候,我真的是發現,不論是經歷成功還是失敗,還有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去做。不論是找到一些有意思有前景的公司去投資,還是陪伴一家優秀的企業成長,還是研究一套真正適合當前時代的戰略理論,還是跟我的讀者去分享最新的感想,或者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頓飯、聊聊天,都充滿了意義。

當開始追求意義的時候,我就發現確實更勇敢、更願意創新、更無所畏懼了而且也更專注了。

在這個方向,我特別佩服一個人就是埃隆馬斯克。

我記得有個人問過埃隆馬斯克,你當時做電動車是因為發現了什麼機會。馬斯克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說他當時做電動車沒有發現任何機會,甚至覺得失敗的可能性遠遠超過成功的可能性,他只不過是覺得這是人類應該去做的事情,沒有人做他就去做了。

他的回答非常反直覺但卻又感覺很貼切,這就是我對「意義」的理解,去做一些我們真的想做又覺得應該去做的事情。

寫在後面:

說實話,今天跟所有人的讀者分享內心的想法,心裡會有壓力,也有點擔心沒有什麼乾貨會不會不好。但我還是這樣寫了,因為我覺得有意義,我想要跟所有這麼多年支持我、關注這個公眾號的讀者、粉絲們分享我真實的感受。

後面我還是會不定期的分享我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即使因為工作的繁忙很難有特別高的頻次,但我仍然會去做,很簡單,這是有意義的,我也相信所有的讀者能夠一直收到這種意義。

最大的意義,就是跟這麼多熱愛學習、熱愛這個世界的人一起去成長,並且通過自己的一點努力,讓別人收穫到價值。

突然想起朋友跟我分享的一句話:

「保持我們的相信,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助你的相信,獲得了力量。」

感謝所有的讀者。It’s all about meaning.

相關焦點

  • 運用複利公式的改進探索李叫獸:我們如何抓住機遇快速崛起
    我之前寫的一篇關於增長黑客的讀書筆記中有探討網際網路產品中如何運用增長黑客方法獲得增長。在前文中,我用一句話總結過增長黑客,增長黑客就是通過快速的迭代試驗找到實現產品增長的有效方法。為了節省本文的篇幅,我使用將增長黑客這個概念擴大解釋,只要是帶來爆發增長的行動就當做是增長黑客式的行動,目的是鼓勵讀者通過增長黑客方法尋找思路。
  • 解構李叫獸的成功,你有可能被騙了
    這也造成很多人對李叫獸這個人充滿爭議,在知乎、脈脈和公眾號都有。爭議一:李叫獸沒有任何成功營銷或文案經驗僅僅是一位畢業兩年的營銷管理專業的學生,雖然是武漢本科,清華碩士。但是經常以營銷達人自稱,並且拼接組裝各種經典營銷理論,重新包裝變成自己的一套營銷文案理論。
  • 張曼娟: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是張曼娟最新散文集,該書繁體版自2018年4月在臺灣出版以來,感動萬千讀者,加印數十次,併入圍臺灣地區最大網絡書店博客來2018年度總榜華文創作類Top1、誠品書店2018年度暢銷新書Top7等多種獎項和榜單。近日,簡體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
  • 龍應臺攜新書來杭與讀者面談 這是一本寫給三代人的書
    昨天,作家、學者龍應臺帶著她的新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來到浙江圖書館與讀者見面。杭州讀者對於龍應臺的熱情極高,從下午一點,距離演講正式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就開始有人排隊等待入場,以至於人太多,浙江圖書館不得不開啟了兩個額外的場地來現場直播這場講座。  在讀者們熟悉了她與孩子的故事之後,龍應臺的這本書開始關注「死亡」。
  • 李叫獸投資人蘇杭:創業公司如何做平臺戰略?
    導語  2016年12月,百度全資收購北京受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創始人李靖(李叫獸)攜團隊加盟百度,年僅25歲,成為百度最年輕副總裁。  2017年1月20日,李叫獸投資人、御乾天使創始合伙人蘇杭做客中青創課,分享他和李叫獸的那些事以及創業公司如何做平臺戰略。
  • 人人都是寫作者,一種寫給自己看,一種寫給讀者看
    寫作分兩種,一種自己看,一種讀者看。自己看的比較私密,不講究結構、風格、可讀性,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比如日記。 讀者看的,可就不能這麼隨意了,大到一部小說,小到一篇作文,都有讀者。而從讀者的角度來講,看一眼就能知道作者要說什麼。如果是感興趣的,就會被吸引閱讀。 布蘭登認為:「先給讀者制定一個目標,接著著重描述抵達目標的方向。」有這樣一個目標,寫作者就胸有成竹了,因為他知道怎樣通過描述給出方向,指引自己也指引讀者。
  • 36氪獨家 | 百度最年輕VP「李叫獸」的團隊面臨解散,公眾號的...
    文 | 韓洪剛 採訪 | 王雷柏 孫然 36氪從百度內部人士獲悉,百度副總裁、公眾號「李叫獸」創始人李靖調整職務,其手下上百人的團隊也都基本將離職或轉崗。 李靖是「空降」的百度副總裁。2016 年 12 月底,百度全資收購李靖的公司,李靖也帶著團隊加盟百度,擔任百度副總裁,負責廣告創意業務,直接對百度高級副總裁向海龍匯報。
  • 寫給孩子的病毒科普繪本
    ……1月24日除夕晚上,一篇名為《我寫給孩子們的「冠狀病毒」繪本,用它解釋正在發生的一切》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簡潔清晰的圖片、親切的語言表達,令文章在短短幾天時間迅速發酵,達到1500多萬的閱讀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許多家庭計劃隨之改變。孩子心思細膩又敏感,必然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卻又懵懵懂懂,不一定真的明白髮生了什麼。此時,相關繪本既是生動易懂的科普,也是暖心的心靈慰藉。
  • 詩歌的意義存在於哪裡,詩歌的意義屬於批評家或者作者、讀者嗎?
    阿奇博爾德·麥克利什因此,對於有關詩的一切議論,應該像對待語言學或普通心理學的任何理論一樣進行細緻地檢查。」這就是說,詩的意義與作者、讀者無關。在新批評派看來,批評的目光應集中於作品本身,離開了作品本身,是尋求不到詩歌的意義的。新批評派既反對從作者方面闡述詩歌的意義,又反對從讀者方面闡述詩歌的意義,而把意義孤立在文本之中,這對於忽視文本的傾向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其科學性卻大成問題。接受美學認為,考察一個作品的意義,不能只看作品而不看讀者。
  • 李叫獸:到底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三種方法分享
    來源公眾號:李叫獸(Professor-Li)作者:李靖上一期14天改變計劃圓滿結束,周三晚9點開搶第二期。在發布新一期之前,今天寫文章分享一下我在上一次14天改變計劃中的最大感想。很多人一直問我這樣一個問題:「李叫獸分享了超有啟發感的營銷方法。即使我是搞技術的,都發現背後有很多相似的邏輯,可以拿來改良我技術上的工作。那麼,是否有一些方法,可以幫你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即使你可能本來沒有那麼會做?」
  • 如何活得更有質量與意義?關於情緒、壓力的這些心理知識需了解
    積極心理學與我們曾經熟悉的主流心理學有所不同,它將焦點放在了個人與社會心理的積極方面,更多地關注如何讓大多數心理相對健康的人活得更有質量與意義。誠如作者所言,這本書不是寫給研究者的,而是寫給每一個人的,是生活化的、有思考、有情緒、有人格的。
  • 寫給全世界讀者的書,再讀《悲慘世界》:一個人也就是冉·阿讓的...
    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影響了全世界千千萬萬的讀者。歷史學家莫洛亞說:「今天,時間已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一部人類思想產生的偉大作品而為全世界所接受。冉阿讓、米裡哀主教、沙威、芳汀、德納第夫婦、馬呂斯以及珂賽特……在為數不多的世界意義的小說人物群像中佔有一席之地。」
  • 《文心》|一本寫給中學生,也寫給中學老師的書
    讀了這本書,我才發現關於語文的知識,我太匱乏了。作文是從小學開始就要開始寫的,接下來,我將分享在這本書裡學到的關於寫作的內容。一、收集素材——觸發在讀書的時候,語文老師經常跟我們說,要多閱讀課外書,這樣可以提高寫作能力,也可以把讀到的一些故事寫入作文裡。
  •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作者與讀者」回顧三:「山魯佐德又一天」
    有一種觀點認為:作家寫作時心裡要裝著讀者,多傾聽讀者的呼聲。另一種看法是:作家寫作時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為讀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創造生活的&34;,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34;,那麼你將如何對待你的&34;?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 讀者文化園對惠州文化建設的意義
    讀者文化產業園落戶惠州意味著什麼?或者說對當地文化建設的意義具體有哪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讀者集團的落戶,首先是提升了惠州的文化投資吸引力。它象一桿旗幟,招納著各類文化產業元素前來自己周邊匯聚。二惠州雖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但開發利用卻比較滯後。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惠州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但文化產業卻亮點不多。
  • 賈平凹散文《寫給母親》也是寫給自己,母愛是可以在文字裡延續的
    這就《寫給母親》傳遞給我這個普通人的感受,慈愛包容一切也隱藏在一切中。 母愛的延續 資訊時代不僅要科技要創新,文學也在創新,但是後者更艱難,就像跳高一樣難,突破自身的極限幾釐米都需要很長時間。
  • 峰哥有話說,致敬讀者,寫給讀者的一封信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峰哥。之前看到很多新聞,關於網絡暴力的事,一開始我並不在意,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是有多麼強大。前天,我發布了一篇,關於2019年度單機銷量第一名,也就是iPhone XR的相關文章,了解手機的都知道,這是各大平臺統計數據之後公布的事實,並不代表我刻意去誇大什麼,但就是因為這樣一件小事,讓我見識到了什麼事大神,簡直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
  • 【李叫獸】朋友圈爆火的這些偶像,是如何收穫崇拜的? - 手機百度
     這篇文章,李叫獸就帶你重新思考:這些偶像為什麼能被崇拜?如何成為這種偶像?一個普通人,為什麼需要偶像?我們為什麼喜歡在朋友圈裡,轉發90後小夫妻放棄房奴身份、回歸農村生活的消息?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事物持續存在,一定是因為它滿足了某種用戶需求——就像椅子的存在是因為其滿足了人們「坐」的需求。
  • 【李叫獸】沒有大量預算,如何做消費者調查?
    本文由李叫獸(微信號:Professor-Li)授權梅花網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Re-think】 「消費者調查」 關於消費者調查,這些年最流行的一個觀點就是:「消費者調查沒有用,因為消費者根本不會告訴你他想要什麼。」
  • 《夏洛的網》:蜘蛛和小豬的故事,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
    一個蜘蛛和小豬的故事,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夏洛的網》豆瓣評分8.6,亞馬遜評分5分。繼《小王子》之後的另外一部成人與兒童能共同閱讀的讀物。威爾伯是一頭豬,因為太弱小,從出生便面臨被殺的厄運。你會活下去,看到冰封雪飄的好風景,因為你對查克曼家意義重大,他們不會傷害你了,再也不會了。冬天過去後,白天又會變長,池塘裡的冰就會融化。百靈會回來唱歌,青蛙也會醒來,又會吹起暖暖的風。所有這些好看的東西,好聽的聲音,好聞的味道,都等著你去欣賞呢,威爾伯,這個美好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夏洛說著說著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