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小品:中國文人的精神花園

2020-12-20 獨玉家鄉玉神哥

文玩是書房文化的衍生品,明清以前,筆、墨、紙、硯是最基本的文房用具。明清以後,文房用具的品類架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出現了與傳統「文房四寶」相配套的各種文具,譬如筆架、筆洗、墨床、硯滴、水呈、臂擱、鎮紙、印盒、印章等等。這些文玩的材質和造型空前豐富,開始大量用玉進行製作,並與中國傳統繪畫、雕刻和其它裝飾藝術相互融合,兼具文房功能和鑑賞、把玩功能的玉雕文玩陸續出現了。

▲玉神獨山玉香插《風骨》

「小品」一詞,源於漢傳佛教,最早來自公元四世紀的佛經翻譯,通常指篇幅短小,語言簡約的佛經節本。後來,一些篇幅短小而文情並茂的文章也叫做小品。「小品」的這種形式深得文人、士大夫的喜愛,從而被不斷的推而廣之,逐漸延伸至文學、繪畫,乃至於工藝美術領域。

▲玉神獨山玉筆洗《含香雅韻》

玉神工藝玉雕文房小品在體量小巧、材質珍貴的基礎上強化了玉雕的藝術性,它的出現既擴大了玉雕工藝在文化藝術中所涵蓋的門類,也為推動了玉雕向藝術審美高度的發展。總體而言,它具有精、妙、雅、博、趣、親六個方面的藝術特徵。

▲玉神獨山玉小品《墨染風華》

其一、精。因其小,故能廣取原料之精華,注重原料質地的細膩溫潤,色彩的豐富鮮豔。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避免原料上筋口綹裂等瑕疵的出現,因為體積小,它們還更容易在工藝、光亮等各方面做到面面俱到,近乎完美。

▲玉神獨山玉精品扳指

其二、妙。設計具獨創性,工藝和思想能夠得到完美結合,俏色工藝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符合現代的高品味審美追求。

▲玉神和田玉小品《暢遊山水間》

其三、雅。以文化創作為主,反映作者情趣,富有人文氣息和藝術價值,真正做到以小見大,以情入理,以理明趣,雅趣並臻。

▲玉神和田玉小品《踏雪尋梅》

其四、博。此類小品題材多樣,形式靈活,造型獨特。以小把件、小型擺件為主,可佩可賞、可玩可藏,雅俗共賞,老少鹹宜。

▲玉神獨山玉香插《墨香》

其五、趣。因其為小品,所以避免了變現內容的繁雜拖杳,主題鮮明,趣味盎然,一朵花、一棵草、一位童子,甚至只是一個表情,就能讓人輕鬆愉快,發出會心一笑。

▲玉神和田玉香插《荷香》

其六、親。一是在表現形式上與人「親」近,適中的體量可觸、可把、可玩、可擺,攜帶方便,易於近距離的展示溝通;二是在銷售價格上的「親」民,高大上的質量和品質,價格卻能夠被大眾認可和接受,這也是文玩小擺件被市場廣泛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

▲玉神獨山玉精品扳指

時值歲末,不知不覺間也將迎來玉神公司成立20周年,值此玉神公司特別策劃「小雅——玉神文房小品展」誠邀您來極目俊賞,品鑑論道。玉神公司成立20年來,一直以「走精品之路,創品牌效益」為宗旨,專注於獨山玉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執著於獨山玉藝術的研發與雕刻,在「樹鎮平玉雕形象,創中國玉雕名牌」的路上求新求精,弦歌不輟。

▲玉神獨山玉精品玉章

本次「小雅——玉神文房小品展」,將於2020年12月23日至2021年元月8日在鎮平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玉神苑」內舉辦,玉神精心準備了百餘件獨山玉、白玉的文房小品,件件精美絕倫,它們在小巧珍貴的材質基礎上強調了作品的藝術性,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煉文化符號,使得工藝和思想能夠得到完美結合,富有人文氣息和藝術價值,體現了玉神工藝的最高水平。本次「小雅——玉神文房小品展」,同時也反映了玉神工藝為了擁抱平民市場,今年從產品結構方面所做出的調整。大師親工,廣大玉神人共同傾力打造,必將為廣大藏友奉上一場高雅的藝術盛宴。

▲玉神精品獨山玉香插《室有香》

相關焦點

  • 文房——文人的精神家園
    古代文人書房中除了賞玩擺放的大器物以外,最為實用的是筆墨紙硯所謂「文房四寶」。在很多人的概念中,說到文房就是四寶,那就以偏概全,知一忘百了。除了歷史上比較耳熟能詳的安徽宣城諸葛筆、李廷珪墨、澄心堂紙、婺源龍尾硯等。紙、墨、筆都是屬於日常消耗品,至今保留未使用的完整器少之又少。
  • 觀展|在「文房」中見識古代文人的雅室閒情
    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時至今日,儘管周遭環境已變,但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通過器物和心境傳承至今,正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舉行的「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帶領觀眾走進文房與文人的雅室與閒情:書畫,是歷代文房具中的重要內容。《紅樓夢》中曾說:「若大景致,若干臺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一所文房中,置以種種文具,當然也以書畫最能提醒它的精神。
  • 中國文人最愛的文房清供:花中第一雅,小隱隱於野,大隱於市
    當然,作為傳統文人心目中最後的港灣,書房裡不只有這些,還有文房清供。所謂文房清供,不過是中國傳統文房輔助用具的一種雅稱,也稱文房雜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藝造型和極具觀賞性的器物組成,而又被稱為文玩。在文房清供裡面,菖蒲非常受人們歡迎。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歡在自家的案頭上擺放一盆或者兩盆的菖蒲。
  • 文房藏趣,紅木嵌百寶,百寶箱
    大葉紫檀×緬花瘤疤 | 百寶箱規格:47*25*37.6cm,8520g在多數人眼中,「文房」二字似乎就是筆墨紙硯的代名詞。但實際上,文房器具種類繁多、材質多樣、情趣各異,文人書房中常有的香爐、袖爐、手爐、如意、扇墜、琴、劍等也會涵蓋其中。因此,除了最為人所知的「文房四寶」外,古代文人案頭所需要的一切工具皆可統稱為「文房清供」或「文玩」。文房雅玩,不單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更構築了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 除了「筆墨紙硯」 古代書房裡還有40多種文房用品
    「文房」廣義解釋為文人的書齋或書房,狹義則專指書寫、繪畫與讀書的文具,在國人的心目中,文房用品最主要的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筆,是指毛筆,是我國漢民族所獨創的書寫工具,傳統的毛筆不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
  • 幫忙文人和中國精神重建
    文人則分為兩類,一類幫閒,一類幫忙。與幫閒文人相比,幫忙文人還算是有點「替君分憂」的責任心。他們在社會變革過程中,主要是清議和進諫。他們的手段一般是將「現在不好」這個問題轉換為另一個問題--時間上的「過去很好」,或者空間上的「別人很好」,藉此來幫革命家和改良家的忙。  古代文人的立論依據是「過去很好」,「現在不好」,最好的時代就是堯舜禹的上古之時。
  • 【盛世大拍】 時代夾縫中,我們尋找的一絲文房清韻
    這裡的筆筒,文人常伴左右的文房清供,是文房書齋中不可忽視的一絲清韻。 Lot 093  清早 黃楊竹節工樹瘤筆筒樹瘤,天然之物,精神財富與審美價值。該筆筒運用柏木樹瘤雕制而成,曲曲盤繞,如行雲流水,極其雅致,觀之有自然意趣。筆筒取天然黃楊木挖制而成,竹節分明,根瘤凹凸,材質厚重,氣息自然。通體遍裹濃鬱包漿,極富渾樸古拙之姿,自然成趣。古人制器喜好「載道於器」,文人書房案頭陳設器物,實用之外,更是精神化的象徵,是以澄懷觀道,以達悠遊隱逸自然。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看看古代的文房用品有多精緻?
    古代文人對於文房用品的珍惜愛重,也體現在對於文房用品造型的設計上,下面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絕美的文房用品吧~文房四寶筆——清代陳恭尹《鎮紙》鎮紙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與筆墨紙硯四寶相類,鎮紙可稱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古代文人在書房中,常將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欣賞,同時用來壓紙或者壓書,由此出現了鎮紙,又稱紙鎮、鎮尺。
  • 文人的理想國:王世襄與他的明式書房!
    書房是中國歷代文人私密的理想國,作為明式家具研究的執牛耳者,當代文人王世襄的書房為何模樣? 讓我們一起跟隨前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策展人莎拉·韓蕙(Sarah Handler)女士重憶往事,從那件著名的紫檀插肩榫大畫案談起,共敘文房清樂。
  • 室無瓷不雅,品鑑宋代文房瓷器,體會宋代文人之高雅
    在文人意志的影響下,品玩鑑賞之風盛行,文房用品在具有實用價值的同時,也逐漸向工藝品轉變。文人的審美影響了工藝品的製作,提升了工藝品的審美等級。宋代瓷器光素淡雅,溫潤如玉,成為文人鍾愛之物。在文人的書房中有瓷質文房用具、瓷質薰香、陳設玩賞瓷器。在從事四雅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時均離不開精緻的瓷器。
  • 從文人書房,看古代人的雅趣生活!
    文 房 之 清 供  墨 客 之 雅 玩  談到書房不得不說「文房清供」。  它既是指書房用具,也是文人雅客賞玩之物。  每個雅件,都是通向五官五感的精神享受。  嗅  文房百器,爐為首器。  古人書房中常設香爐,篆香繚繞,將人引入高山流水的冥想,帶入曠遠澄澈的境界。  銅爐常置案頭,焚香一柱,煙氣氤氳,仿佛有紅袖添香。
  • 清代文房珍品——《青花山水紋筆筒》鑑賞
    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有各種材質製成的筒形插筆器具,老筆筒材質多樣,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現在我們能夠見到的傳世器物,大多是用瓷或者是竹木製作的。 自古以來文房用具都是比較高雅,特別是古董文玩收藏也是從文人開始,所以此類文房用具都是有著非常高的市場關注和收藏熱度。
  • 文人雅室,荔枝木隨形鏤空花架,空間營造
    荔枝木 | 底座54*36.5*102cm文人雅士,理想的家居環境很大層面上是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功能與審美相一致,崇尚天然,追求清靜雅逸、閒適自在,以雅為重,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舊時文人的生活情趣。
  • 楊柳依:《晚明小品研究》評介
    作者吳承學先生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文體學相關研究引 言 《中國古代文學通論》中曾這樣總結晚明文章:「總的來說,明代文章以明初與晚明兩個時段成就最高,而其中最具特色而且影響最大的是晚明小品文」,足見小品文的研究價值。
  • 明清文人的「小心機」都裝進了書房裡 把握這些「細節」你也能很雅致
    你知道除了文房四寶以外,文人的書房裡還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擺設嗎?如今,書房已經越來越成為現代人裝修房屋時繞不開的創新地帶,但事實上早在明清時期,我們的祖輩在打造書房一道上就已經頗具心得。他們不僅會動手DIY文房器具,還非常「細節控」,細緻到書房內的掛畫都要與屋內焚燒的清香互相搭配。
  • 文人雅趣:收藏當屬文房最雅,古人的文房不能缺的物件!
    舊時文人喜歡在書齋擺點盆景,稱之為「案頭清供」。「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這清供不在乎是否名貴,一般是就地取材,有文房四寶,有花果、奇石、古玩擺件等。清供的起源得從祭祀說起。清供源於佛供,回溯魏晉時期的蘭亭雅集: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舉行風雅集會,即「修禊」,這種古老的民俗,為的是洗去冬日塵埃,感受春意。
  • 中國文藝的本質:中國文人與中國文化的核心精神
    王陽明和朋友的對話,探討人的精神與萬物的關係,從更為奇妙的角度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這種思辨性,正是中國古代的文人們所擅長的,從春秋戰國時候的老子、莊子,到盛唐之際的李白,莊周夢蝶探討夢幻與現實,李白的《月下獨酌》言說個人與歷史的對話,他們都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強調美與善的統一,注重藝術的倫理價值。
  • 名家畫魚各不同 文人精神在其中
    原標題:名家畫魚各不同 文人精神在其中   原標題:名家畫魚各不同 文人精神在其中 「從農耕社會走出來的『魚』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和藝術上的精神符號,雖然此次展出的作品,幾乎都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魚藻圖』,但這批畫因年代不同、技法有別,也顯示出不同趣味,」中國美術館副館長、藝術批評家梁江評價道,「這個展覽從一個有趣的角度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解讀中國文化的案例。」
  • 特色景觀小品 點睛城市文明
    在三水區大街小巷,造型多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小品遍布,文明標語鑲嵌在花草之間,成為一道道文明風景線。這是三水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景觀建設工程的成果。該工程是三水區創文「九大重點工程」之一,目前全區共建設景觀小品93個,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及各鎮街的主次幹道、商業大街、社區、公園、景區景點等顯著位置,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在常見」,營造出良好的建設全國文明城市氛圍。這些景觀小品,不僅造型美觀、簡潔大氣,還各具人文特色,與當地生態環境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