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時候,喜歡摘抄名言名句,其中有一句,我一直放在籤名欄,那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句話大約很多人按字面的意思都能理解,初心不忘,莫言放棄,方有結果!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看清自己的初衷,路有千萬條,走著走著就偏離了路線,大有人在。
我寫文這條路,就是一個初心在,終堅守的例子,只是,你回望人生,發現遲了幾十年,還好,路還在!
一、初心在年少時,源遠流長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年少時,初讀書,看到字就高興,看到文章更是大喜。學了語文書,讀了許多作文書,再讀到故事書,然後,從男同學那裡借來武林小說。
一個人讀書,都能安靜一天。讀書使人安靜,與書中情節,書中人物相連通的樣子,會讓人迷看書的日子!
後來,讀著讀著,老師給的作文作業是洋洋灑灑,「直流三千尺」的感覺。寫著寫著就覺得寫文很有意思。
喜歡故事的情節,喜歡小說的人物爭鬥,喜歡在看書後寫下自己的感想。
年少時,認為寫文,一是寫出了自己的生活日常,二是寫出了自己的思想精華,三是寫出了天馬行空,日常裡覺得美好的,但是可能並不能發生的,自己都 可以在文章中表達,此是寫文的一大樂趣。沒有投過稿,只是當寫文為抒發情感的出處!
這是小時候對寫文興趣的產生的源由,源遠流長。每每想起,自覺一笑。只是小時候,家裡也沒有多少書,能看的少之甚少。後來,求學之路漫長,途中有所迷失方向,漸漸沒有那麼熱衷寫文,只是,偶爾會想起,我年少時對書痴狂,也愛寫文。
二、初心在中年時,已漸行漸遠,找不到影子
中年時,生活被瑣碎牽絆,工作被繁雜所困身,於是,寫文再也沒有影子。 偶爾看到好看的文章,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動筆寫一下,但是提筆無字,情感已無法源源不斷地在筆下表達。
「這個並非盡善盡美的世界上,奮鬥會得到報償,而遊手好閒則要受到懲罰。」——毛姆
我大約就是懶惰,拖延症上身,受到了懲罰!
看風看月對酒當歌,自會想起當時意氣風發,筆下生花的日子。只是日子不長,思想的睏乏,人長大了,又有了貪玩的懶性,懶惰會毀掉一個人!
因而,初心在中年時,已找不到影子!
三、初心在現在,被喚醒,終堅守
由於惰性,人到中年,感覺一事無成。某日,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當人已到最後一天,回首當年,我應做什麼?
我看到此文,有點震驚,我回首人生,竟然風平浪靜,無一點著色。
後來在朋友圈看到眾多人通過自媒體發文,通過投稿表達心中意境,也能收穫不少生活的錢糧,才暮然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也丟失了很多!
想起年少,曾幾何時,自己也喜歡寫文,卻在今天,丟之盡棄。我心突然慌了一慌,我想,當我到自己的最後一天,我會不會為自己放棄這個寫文的樂趣而懊悔不已?我想,我會的!
於是,我開始減了自己玩手機,看視頻的習慣,關注起朋友圈一些比較好的文章!
看書少,下筆難!這是我初始想拿筆的感覺。
歲月流沙,生活河水把年少時愛看書的習慣衝洗的一乾二淨。我最終又看起了書,下載了一些聽書軟體。
儘管由於年紀,工作,平時生活習慣,初始撿起寫文,總有不習慣。
我試著寫了一些文章,從開始兩百字的日記式到後來的五六字,再到現在的一千多字,思維也漸漸開闊起來!
我終於在這個入土半截的年紀,撿起了自己的愛好!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愛上寫文這條路,曲曲折折,終於重新啟航。願我們遇事莫言放棄,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