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花40年將《金瓶梅》譯成英文出版—新聞—科學網

2020-12-11 科學網

芮效衛(戴維·託德·羅伊)

《金瓶梅》英文版封面

據新華社電 1950年,當芮效衛(戴維·託德·羅伊)走進中國南京一個二手書書店時,他還是一名年僅16歲的美國傳教士的孩子。他想看看那裡有沒有色情讀物。他的「獵物」是一本內容未經刪節的《金瓶梅》。

 

這本小說講述了一個腐敗商人一生的起起伏伏。作者是16世紀末一位姓名不為人所知的作家。芮效衛花了近40年時間設法把這本小說全部翻譯成英文,直至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第五卷也是最後一卷後,翻譯工作才全部完成。

 

男孩時代看《金瓶梅》興奮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19日報導,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如今已快80歲的芮效衛回憶說:「當年我還是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為能看到色情讀物而覺得興奮。但我認為它在其他方面同樣令人著迷。」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商偉說:「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充分了解這本書的所有內容,甚至對其中順便提及的部分也是如此。完成這類翻譯工程需要具有某種執著精神。」

 

報導說,上述翻譯作品屬於鴻篇巨製(共有近3000頁),有著紛繁複雜的人物關係(數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以及大量日常細節描寫,更不用說芮效衛所做的4400多個尾注了。鑑於此,普通讀者或許也需要有某種執著精神才能讀完這套五卷的翻譯作品。

 

「它不僅是一部翻譯作品,還是一部參考書。」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張義鴻(音)說,「它打開了了解中國文學和文化的一扇窗。」他正把芮效衛所做的一些注釋翻譯成中文。

 

報導說,接下來就要談談有關性的話題了。即便沒有什麼人實際上能夠看到這部分內容,它還是增加了這部小說的魅力。儘管人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從網站上下載《金瓶梅》電子讀物,但完整版的紙質小說在中國仍難覓蹤跡。

 

報導稱,甚至對一些西方文學學者而言,該書的淫穢程度同樣令人驚訝。

 

美教授稱學生聽課目瞪口呆

 

俄亥俄州立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帕特麗夏·西伯說:「我在講解這部作品時,儘管我的學生對它的名聲已有所了解,但他們還是驚得目瞪口呆。性虐待,把不同尋常的物品用作性愛玩具,過度服用壯陽藥,在各種邪惡的情況下發生的性行為——只要你能想到的,書裡全都有。」

 

報導說,小說中的性內容也促使現代人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重新思考。在譚恩美的新著、小說《驚奇山谷》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20世紀初的上海,有人要求一位韶華漸逝的妓女重現《金瓶梅》中一個尤為令人受辱的性愛場景。

 

學者指出,《金瓶梅》遠不僅僅是一部性愛小說。它是中國首部不以神話英雄或軍事冒險為題材,而重點關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記錄了有關飲食、服飾、家庭生活習俗、醫藥、娛樂和葬殯儀式等最為詳細的信息。

 

芮效衛說:「它對一個道德敗壞、貪汙腐敗的社會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描述。」(原標題:美學者40年譯完《金瓶梅》)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美國學者花40年將《金瓶梅》翻譯成英文
    原標題:美國學者花40年將《金瓶梅》翻譯成英文   芮效衛(戴維·託德·羅伊)   《金瓶梅》英文版封面   據新華社電 1950年,當芮效衛(戴維·託德·羅伊)走進中國南京一個二手書書店時,他還是一名年僅16歲的美國傳教士的孩子。
  • 紐約時報:美國學者費時40年翻譯足本《金瓶梅》
    據《紐約時報》19日報導,美國學者芮效衛(David Tod Roy)花了近40年時間將《金瓶梅》翻譯成英文,直至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第五卷,即最後一卷後,翻譯工作才全部完成。報導稱,1950年,16歲的美國傳教士之子芮效衛踏進了中國南京的一個舊書店,找一本色情書。他要找的是未刪減版的《金瓶梅》。
  • 老舍二三事:幫皇帝潤色自傳,把《金瓶梅》譯成英文在倫敦出版
    02、 把《金瓶梅》翻譯成英文老舍1924年至1929年在英國擔任講師。1930年至1945年,老舍在國內一邊教學一邊進行文學創作。期間不但創作了《駱駝祥子》等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也將中國傳統禁書《金瓶梅》翻譯成了英文在倫敦出版(1939年,譯名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為西方比較權威的《金瓶梅》譯本,先後發行四次)。
  • 美國學者費時40年將《金瓶梅》翻譯成鴻篇巨製
    原標題:美國學者費時40年將《金瓶梅》翻譯成鴻篇巨製   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19日報導,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年近80歲的芮效衛曾在1950年走進中國南京一個二手書書店,發現了小說《金瓶梅》。
  • 外媒:美漢學家芮效衛辭世 曾花30年翻譯《金瓶梅》
    芮效衛是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他曾經用30年時間將《金瓶梅》譯成英文出版。2013年12月,芮效衛翻譯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最後一卷出版,全書共全五冊,總長達2500多頁。當時已經被醫師診斷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的「漸凍人」)的芮效衛說,很開心自己能夠「活」著完成這項工作,這套《金瓶梅》將是他此生最後一本著作。
  • 30年翻譯《金瓶梅》,堅持「完整呈現」
    今年11月,年近80歲的美國漢學家芮效衛(David Tod Roy),終於用30年時間完成了對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最後一卷《死亡》的翻譯,並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金瓶梅》第一次用西方語言完整翻譯。
  • 美漢學家芮效衛辭世 曾用30年時間翻譯《金瓶梅》
    芮效衛是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他曾經用30年時間將《金瓶梅》譯成英文出版。 2013年12月,芮效衛翻譯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最後一卷出版,全書共全五冊,總長達2500多頁。當時已經被醫師診斷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的「漸凍人」)的芮效衛說,很開心自己能夠「活」著完成這項工作,這套《金瓶梅》將是他此生最後一本著作。
  •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 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問世 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2018年02月23日 09:48   來源:新華社
  • 瑞典姑娘將《射鵰英雄傳》譯成英文出版 用了將近6年時間
    ­  今年春節對她而言是一個充滿期待又略感緊張的節日,因為由她翻譯的中國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第一卷定在春節期間面向全球正式出版發行。這也是該書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  從產生翻譯的念頭到最終出書,她用了將近6年時間。­  2012年,在中國從事過圖書代理工作的郝玉青向一位西方圖書代理商推薦了《射鵰英雄傳》。她認為,翻譯金庸的這本書可以成為一個良好開端,是向英國出版界介紹中國武俠作品的絕佳方式。
  • 南懷瑾老師決定選擇《習禪錄影》,將其譯成英文,加以出版
    鈴木所著的有關禪宗的書籍陸續在美國、英國出版,風靡一時。其後,中國禪宗祖師的語錄,好些都被翻譯成了英文,在英語世界流行開來。如約翰·布洛菲爾德(John Blofeld)將黃柴禪師及大珠慧海禪師的語錄都譯成了英文,陸寬顯(Charles Luk)則翻譯了虛雲大師的禪七開示和《楞嚴經玄要》。陸寬顯是中國人,生於一八九八年,是虛雲大師的弟子,直到六十歲,他才開始從事翻譯工作。
  • 他傾力30年翻譯《金瓶梅》,其弟曾任美國駐華大使
    芮效衛是芝加哥大學研究中國文學的榮譽退休教授,其最重要的成就是用30年時間將中國明朝《金瓶梅》名著譯成英文出版。 芮效衛自小就到中國 抗戰在南京 芮效衛一家與中國淵源頗深。其父芮陶庵(Andrew Tod Roy) 是美國長老會傳教士。
  • 漢學家芮效衛:30年翻譯《金瓶梅》 堅持「完整呈現」
    [摘要]芮效衛版5卷本《金瓶梅》英譯本第一卷出版於1993年,如今出版的完整英譯版共3000多頁,4400個詳細註解。這是年近80歲的美國漢學家芮效衛用30年時間完成《金瓶梅》最後一卷《死亡》的翻譯。今年11月,年近80歲的美國漢學家芮效衛(David Tod Roy),終於用30年時間完成了對中國古典小說《金瓶梅》最後一卷《死亡》的翻譯,並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金瓶梅》第一次用西方語言完整翻譯。
  • 美國漢學家芮效衛辭世 曾用30年時間翻譯《金瓶梅》
    芮效衛是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他曾經用30年時間將《金瓶梅》譯成英文出版。  2013年12月,芮效衛翻譯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最後一卷出版,全書共全五冊,總長達2500多頁。當時已經被醫師診斷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的「漸凍人」)的芮效衛說,很開心自己能夠「活」著完成這項工作,這套《金瓶梅》將是他此生最後一本著作。
  • 中國西夏學研究著作首次被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新華社銀川7月14日電(記者艾福梅)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不久前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書名為《西夏的語言和文獻導論》。這是記者14日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史金波處獲得的消息。
  • 這部中國最知名的武俠小說,被譯成英文出版了……
    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郝玉青對記者如是說。以「謙卑的心」翻譯金庸因原著情節豐滿、篇幅很長,出版商決定將《射鵰英雄傳》(The 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分為4卷陸續翻譯出版。
  • 「無論讀到什麼戲劇和詩詞,我都能辨析是否在《金瓶梅》出現過」
    ■ 美國漢學家芮效衛辭世享年83歲 ■ 患病前他用30年將《金瓶梅》翻譯成英文芮效衛用30年時間將《金瓶梅》譯成英文出版。
  • 《華東師大教育評論(英文)》邁上新臺階—新聞—科學網
    被世界一流學術研究資料庫Scopus收錄   日前,《華東師大教育評論
  • 老舍在英國:幫朋友翻譯《金瓶梅》
    已出版《我的風箏》、《老舍》、《大愛無邊》等專著13部。其中國畫被當代油畫大師詹建俊稱為「現代文人的現代畫」。  《金瓶梅》英文譯本  最近駐上海的英國記者馬爾科姆·穆爾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發表一篇報導,說北京當代芭蕾舞團本年3月25日在香港將經典豔情小說《金瓶梅》首次搬上了舞臺。
  • 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上線—新聞—科學網
    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期刊《衛星導航(英文)》(Satellite Navigation)正式上線出版
  • 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英文版書名...
    新華社銀川7月14日電(記者艾福梅)中國西夏研究著作《西夏文教程》被譯成英文,不久前由荷蘭博睿學術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書名為《西夏的語言和文獻導論》。這是記者14日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寧夏大學特聘教授史金波處獲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