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不是上帝,但也絕不是你的出氣桶

2020-12-17 清水泉邊

人來人往的候車廳裡,一個老頭走出檢票口到戶外停車處點起了一支煙。剛抽上兩口,一個女檢票員便走了過去:「大叔,把煙掐滅了這裡不讓抽菸。」

老頭沒有聽明白,愣了一下。女檢票員又重複了一遍:「大叔,這裡不讓抽菸,把煙掐了吧。」聲音裡已經有了些許不耐煩。

或許是女檢票員的語速太快老頭沒聽明白,也或許是老頭上了年紀反應遲鈍,總之老頭還是愣愣的望著女檢票員。

女檢票員接著近乎歇斯底裡加大音量衝老頭吼道:「把煙掐了,我都說了好幾遍了,這裡不能抽菸。」說這話時,憤怒的幾乎要跳起來。

候車大廳裡坐著等車的人聞聲紛紛透過玻璃門向他倆望去,老頭被女檢票員怒吼後終於醒悟過來,原來是讓自己把煙滅掉,於是快速滅了剛抽兩口的煙,在眾人驚魂未定的眼光中走回自己老伴身邊。

老伴也覺得臉上掛不住,埋怨他道:「不能在這抽菸,人家這裡不讓。」老頭想辯解幾句,嘴張了幾下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大概老頭以為停車的地方是戶外沒關係。在眾目睽睽下被一個小輩如此對待,老頭覺得很丟面子,深深埋下了頭。

女檢票員此時和身旁的同事抱怨起來:「每天那麼多事,煩死了,下了班家裡還有一堆事情要去做。」

原來女檢票員原本就心煩意亂,遇到這件事才會這般失態,在她看來,老頭是在故意與她為難。殊不知,她的怒火算是發洩了,老人為此估計要難過很久。原本只需放慢語速再多重複一遍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卻是這般收場。

公交車在一個站點停靠下來,一個老人步履蹣跚,顫顫巍巍地走了上來,司機憤怒的望著他,大聲喝道:「快點找個位子坐下。」老人環顧四周,前面的位置都已經坐滿了人,後面才有空位。於是老人步履蹣跚的慢慢向車後方走去,司機再次向他怒吼:「趕緊的,找個位子先坐下,我這一車人都等著你自己呢!」老人慌張的加快不利索的步伐向後方走去,找了個位置坐下,慌亂中還差點摔倒。

司機咧了咧嘴諷刺的冷笑了一聲,一腳油門向前駛去。誰都看的出來,老人確實腿腳不太利落,沒人會真的計較因為他走路慢而耽誤的那十幾秒鐘,況且車上前面座位都有人,司機一再強調讓他趕緊找位置坐下,他能坐在哪裡?

前面兩件事都是小編親身所見,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小編去很多地方辦理業務也都有過被別人冷嘲熱諷甚至呵斥的經歷。我想說的是,有些人真的不適合做服務行業,他們喜歡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情緒,統統帶到工作當中。有一點不順心,就會發洩在被服務對象上。在其位謀其職,別說你還是領工資的,就算是個志願者,也照樣比你做的出色。

都說顧客就是上帝,當然往往很多人做不到真正把顧客作為上帝來對待,可就算顧客不是上帝,也絕不應該是你的出氣筒。

相關焦點

  • 顧客不是上帝,讓服務回歸到商業本質——價值平等交換
    上世紀九十年代,大概是經歷了供銷社時代壟斷的冷臉子,顧客是上帝這一提法迅速的傳遍大江南北,甚至有的企業提出「顧客永遠是對的,如果顧客錯了請參照上一句」,不可否認這對於提升當時特定時期的服務意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不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理念,隨著時間滋生很多的隱患。
  • 顧客是上帝你能接受,可如果顧客自己把自己當上帝呢
    半糖37度「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上學時我便聽過了。但那時也就聽聽,基本無感。直到今天,我自己學做生意,才多少懂得一點點它的分量和含義。開門做生意,誰都希望生意好,而這一切你得依靠顧客來幫你完成實現!那麼,不是上帝又是什麼?唯一的缺憾咱不信耶穌。
  • 理髮後索要發票被罵,顧客不是上帝嗎?
    這件事在被曝光之後,迅速引起網友熱議——如此說來,「顧客是上帝」只是一句口號罷了?連「上帝」索取發票的正當權利都被無情駁回了,這家理髮店也太囂張了……諸如此類質疑不絕於耳。▲網友評論截圖。而商家考慮到利潤的問題,也不會自發地提供發票給顧客。雙方似乎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默契,致使索要發票反而成了特殊情況。所以,在現實中,面對一些索要發票的顧客時,某些商家不給票也理直氣壯了起來。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其實並不少。據央廣網報導,濟南市民田女士到一家規模較大的水果店購買水果時提出索要發票,但售貨員先是表示沒法開具發票,接著又說開發票需要最低消費滿100元。
  • 顧客並非是上帝,而是……
    顧客真的是上帝嗎?你是不是也把自己所有的顧客當成上帝來對待了呢?如果你的回答」是「。那你可得小心了,小心上帝會給你製造不斷的麻煩!有一些顧客的確需要把他們當上帝那樣來對待,但也有一些顧客我們也應該把它當成惡魔一樣要遠離屏蔽他們!否則他們隨時都可能會毀掉你!
  • 踐行「顧客是上帝」要以尊重為前提
    視頻中,男子堅決要司機多給自己一瓶水喝,司機一直強調「沒水了」「沒水不是我的錯」,「你自己坐車16元,要喝我多少水?」雙方因此引起了激烈的爭吵。雖然司機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帶有辱罵性言語,但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乘客在司機解釋沒水的情況下,依然用一副高高在上的「上帝」姿態,咄咄逼人地要求司機必須多給自己一瓶水喝。
  • 你秉持著「顧客是上帝」,但他們的體驗可能更差了
    「以太資本」(ID:xuetang2014)本文批判了很多公司所宣揚的「顧客就是上帝」的口號,強調了保護員工利益的重要性,強調了「將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從而驅動員工發自內心地將顧客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一邊是員工的權益,一邊是顧客的權益,如何平衡二者的關係是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你是怎麼看待其中的利益關係平衡的呢?
  • 顧客是上帝,但是上帝被打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顧客是上帝,但是上帝被打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說顧客是上帝,不管你去買什麼,工作人員都是很熱情的。就比如大伙兒平常去售樓部或中介看房子的時候,工作人員總是會笑臉相迎,笑臉相送,非常的熱情。都盼著成交嘛,買賣不成仁義在嘛。
  • 顧客還是上帝嗎?
    都說顧客是上帝,當然遇見無理取鬧的顧客,我們該維護自己權益的時候還是需要維護的。但是對於上文提及的店家,就因為和自己家人吵架,而把氣就隨意撒顧客身上,並且還發文公開表示對買家的不屑。後因為網友壓倒性評論,口口聲聲說是認識到錯誤,但是還是在文中以及評論裡表達自己有錯都是因為家人,自己也是受害者。我還是對其行為還是有點反感的。
  • 「顧客是上帝」有人真把自己當上帝,尊重真的很難嗎?
    於是,我不由得「很小人」地想:是不是她難得聽到顧客的祝福啊?不怪大家。餐館就是個來來去去的地方,坐下點菜,交錢走人,沒工夫跟你搭訕。正常。可是,這是過節啊。一年了,誰不想回家樂樂呵呵地團聚?但是有一大批勞動者,就是不能走,想走也走不了,他們維繫著我們這個偌大城市的運轉。
  • 社會上經常聽到一句話「顧客是上帝」!顧客真的就是上帝麼?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麼一句話、「顧客是上帝」!身為顧客真的該拿自己當上帝麼?從顧客角度來說:我們是「消費者」,我們不該把自己當作「上帝」!每個職業都該得到應有的尊敬!是該抱著「顧客是上帝」這種觀念去工作、去服務!身為服務行業,服務的就是「顧客」,所以在工作上要儘量做到讓顧客滿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顧客的好感度,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效益!舉例來說、假如我去買一瓶水,我是給店家帶去了經濟效益,所以他理應尊重我這個顧客!
  • 「顧客是上帝」,營業員:「上帝也不能隨意罵人!」
    做零售這些年,深切地感受到「顧客就是上帝」這句話多麼的糟糕!個別顧客會因為導購員的聲音大一些,或者其他覺得不爽的地方,就對她們責罵、言語侮辱,甚至動手,然後還要高高在上的讓別人道歉,因為自己是「上帝」,自己怎麼做都是對的。
  • 如果說顧客是上帝,那女顧客就是執行上帝
    大木良雄是個頭腦靈活的日本青年,善於變通,不墨守成規,他先去某公司當職員,後來自立門戶,創辦了一家「日伊百貨公司」公司開張後,大木良雄經過數天的仔細觀察後,發現了兩大特點:一是每天來購物的顧客中有80%是女人,男人則多半是陪著女人來的;二是白天來的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 顧客就是上帝——服務行業的病態理念
    可能沒有人告訴你,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什麼。先聽我講一個故事,你可能就明白了。一名顧客在一家超市購物,一位女售貨員接待這名顧客,在接待過程中可能出現了一些懈怠,導致這名顧客對女售貨員進行苛責,辱罵。這名女售貨員只能低著頭,不敢反駁。
  • 顧客真的是上帝嗎?
    雖然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但「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在國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很多企業家都會經常掛在嘴邊。如果問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顧客滿意度」與「員工滿意度」哪一個更重要?相信99%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給出答案:當然是「顧客滿意度」重要,顧客是「衣食父母」嘛!
  • 搞笑微電影《顧客是上帝》
    搞笑微電影《顧客是上帝》 《顧客是上帝》點擊觀看 歡迎轉發留言!
  • 教師,絕不能淪為服務員!
    對不起,如果你是家長,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教育,絕對不是什麼服務行業;教師更不是隨圓就方的橡皮筋。把教師當服務員,是教育最大的悲哀。自古以來,教師在社會上擁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地位。「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全面釋放出教師絕不是服務行業的強烈信號。私塾學堂的教鞭,絕不是單單用來敲黑板的,而是用來懲戒問題學生的。請問,你見過哪個酒店的服務員拿著教鞭懲戒自己的顧客?
  • 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如何搞好店家和顧客的關係
    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如果上帝們有衝突,我們該怎麼辦?思達米的業務有三塊:賣貨,寫稿和服務。最近都比較忙,忙就忙在應付顧客上了。如果說顧客是上帝,那我們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店主,思達米今天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的根本:店家和顧客的關係
  • 貧窮真的不是上帝所喜悅的嗎
    原來不是如此,有一天我讀了一篇著名教會的牧師提出來的,這個教會很大,禮拜堂也很大,完全是一個人出錢建起來的,是洛克菲勒建起來的。他們的信心的奮鬥力比我的差多了,我的教會是不讓一個人完全的包下來,不要完全一個人奉獻來建,如果你有錢,也是需要像其他人那樣奉獻。
  • 肯德基推出聖誕巨大桶,顧客拿到手中大怒:光桶大有什麼用?
    而且為了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有很多商家都會量身定做一些聖誕特別套餐,肯德基更是特意定製了聖誕巨大桶。而且聖誕巨大桶是限量訂購的全球只有4萬桶,所以在推出新套餐預售之後,有不少網友都想要嘗試一下最新的套餐,可是當顧客買到聖誕巨大桶的時候,紛紛不樂意,還有的網友更是吐槽說:「這是什麼嘛,明顯就是在隨意敷衍顧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花心」姑娘賣串串,一個趣味活動獲得顧客青睞,每天收益上萬
    做生意其實也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顧客花錢去購買想要的產品和服務,不過一個產品能不能賣出去,能賣多少錢,這都取決於商家與顧客之間的談判,做生意也不是一錘子買賣,不是說今天你把顧客的錢賺了就完了,而是今天和顧客成交之後你得去思考,明天要用何種方法和顧客達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