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過草地的跋涉奇蹟

2020-12-22 澎湃新聞

行前準備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紅四方面軍指揮部率領的右路軍進入草地。行軍隊列分左右兩路,平行著前進。左翼為林彪的紅1軍團,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30軍和紅4軍。彭德懷率紅3軍團殿後,走右翼行軍路線。

進入草地前,紅軍想盡一切辦法籌糧。將青稞脫殼搓成麥粒,再碾成麵粉炒熟,便成了乾糧炒麵;宰殺馬匹、犛牛,做成肉乾以備食用;在藏民帶領下尋認野菜,供過草地之需;還要準備燒酒、辣椒或辣椒汁禦寒。

雖然盡了最大努力,紅軍籌到的糧食還是不夠全軍之用。每個人最多帶有8至10斤,一般的帶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糧食不足,使紅軍在過草地時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價。

行至毛兒蓋

毛兒蓋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鎮子,一夜之間進駐數萬紅軍,糧食問題無法解決。此時,村外的地裡到處是成熟了的青稞,但紅軍也不動百姓的一粒青稞,用銀元向老百姓購買了一部分青稞。

女紅軍們找不到鐮刀,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三位老人就帶著大家用手拔。儘管大家的手都磨破了,但是弄回來的青稞還是少得可憐。她們又去路邊和田裡撿那些被踩進泥裡的青稞穗。回到駐地找不到脫殼的石臼,女紅軍們就動手搓,搓了整整兩天,才把這些少得可憐的青稞搓出來。

為了節約糧食,女紅軍們百般節省,她們寧肯上山挖野菜,也不肯多吃一點青稞麥,因為這在當地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糧食了。負責收容中央紅軍傷員和病號的女紅軍們,在過草地的幾天裡,她們幾乎全部是靠挖野菜維持生命,而把那些青稞留給傷員和病號們吃。

幾天下來,她們一個個面如菜色,瘦弱得讓人心疼,然而看到傷員和病號們走出了草地,她們的臉上都洋溢燦爛的笑容。

殺牲口

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是墊後的,準備的乾糧少,能吃的野菜之類早被前邊的部隊吃光了。部隊要斷炊了,他只好將飼養員叫來問:「還有幾匹牲口?」老飼養員回答:「連軍團長那匹黑騾子在內,有6匹。」彭德懷下令:「全部殺掉。」

老飼養員堅決不肯殺大黑騾子,彭德懷說:「我也捨不得,現在連野菜都沒得吃,只有殺了牲口,才能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敵人會送來的。」這樣,把牲口殺了,他們軍團部只留一點雜碎,肉全部分給各連隊了。就是這點肉,救活了許多紅軍戰士。飢餓和疾病威脅著每一個人的生命。

許多同志在戰場上沒有倒下去,卻在草地裡默默的死去。死亡越來越多,後邊的人無須嚮導,順著絡繹不絕的屍體,就可以準確地找到行軍路線。

死亡世界

一、紅軍過草地

紅1軍團過草地是左翼前衛,在快走出草地的前一天,聶榮臻給作後衛的紅3軍團彭德懷發去電報,一方面將沿途經過情形和注意事項告訴他們,另一方面請他們協助掩埋前面犧牲的同志。

後來,隨3軍團行動的周恩來回電說:據3軍團收容及沿途掩埋烈士屍體統計,1軍團掉隊落伍與犧牲的在400人以上。

二、張思德吃毒草救人

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德司令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紅軍右路軍

紅軍右路軍過草地用了5天(8月21日——8月26日)。在草地行軍中奪去了許多革命戰士的生命。

第一天3軍團政治部由毛兒蓋出發,走了60多裡路,天快黑時,抵達一個無名草地上宿營,這裡一所房子也沒有,只有一些低矮的小樹,袁國平及向仲華等。第三天過葛丘河。第四天是在沼澤地內行走,不僅天氣變化無常,而且地面完全是水草,要選擇在草堆上走,如不小心,掉入沼澤坑內則越陷越深。

有的同志就這樣永遠出不來了,不少騾馬也因陷入沼澤坑內拔不出來。第5天,8月26日,終於走出草地,到了班佑、巴西、阿西地區。

女紅軍四宗寶

一、臉盆

長徵途中,女紅軍為了減輕負重,逐漸扔掉一些東西,但破舊不堪的臉盆總是捨不得扔。因為臉盆既可用來洗臉、洗腳,又可用來煮飯煮菜;既可戴在頭上遮擋風雨,又可以反扣在溼草地上當凳子;臉盆還是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往坡下滑去,省力又省時。

二、棍子

晚上宿營時,可以用它來搭帳篷;用兩根樹枝綁在棍子上,上面搭塊布,就是一把大雨傘。草地行軍時,用它當扁擔,可以挑著東西走路;用它當拐杖,可試探道路的虛實和水坑的深淺,如有人不小心陷進泥潭,還可用它把人拉上來。

三、牛皮

不到斷糧時,戰士們是捨不得吃牛皮的。草地斷糧時,女戰士們就把隨身帶的牛皮製品切成小塊,和著野菜一起煮著吃。牛皮還是很好的禦寒物,擋風雨、暖身體,還可用它來做鞋子、帶子、掛包等。自製的「皮鞋」走起路來,比光腳好多了。

四、鐵針

有了「鐵針」,女戰士就可以用靈巧的手縫補戰士們的衣服、鞋襪,以抵禦草地的嚴寒.鐵針成為女戰士隨身攜帶,小心保護的珍品。為了保護好「鐵針」,女戰士們還專門開會規定,誰丟失或弄斷了「鐵針」,就要受處分。

先遣隊被迫返回

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六團和第五團三營便作為過草地的先遣隊,由康貓寺出發,探查經由草地北上的途徑。該部路上找不到糧食,遭反動藏族土司的2000多名騎兵攔截。

毛澤東讓出晚飯

長徵中一向為中央紅軍打先鋒的紅四團,接著為過草地開路。臨行前,毛澤東向團政委楊成武布置任務,突然發現他還沒有吃飯,便把自己的晚飯———六個雞蛋大小的青稞面饅頭交給了飢腸轆轆的楊成武。

楊成武說,當時每人只有固定的一份口糧,他不忍心吃主席的飯,卻又無法推辭,便只吃了兩個小饅頭。毛主席指示楊成武:「紅四團擔任先鋒團,必須從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條北上的行軍路線來。」接到毛澤東的指示後,王開湘和楊成武覺得十分光榮。他們決定由二營(營長張仁初)擔任團的前衛營。

8月21日清晨,紅四團率先進入松潘大草地。他們事先請了一名60多歲的藏族嚮導帶路。藏族嚮導說:「要挑最密的草根走,一個跟著一個。我就這樣走,走了幾天幾夜才走出草地。草地裡的水是淤黑的,喝了肚子會發脹。如果腳被劃破了,傷口被水一泡就會潰爛。」

為此,紅四團制定了一條嚴格的紀律,要求指戰員們一個一個地傳下去:「除了河水和雨水,不準喝也不準用草窩裡的水。」

寺院贈糧

紅軍第三次過草地時,由於不能再走松藩地區,不得不走草原的縱深地帶。由於有前兩次過草地的經驗,總部要求每個戰士要準備15斤糧食。

停留的藏區本來產糧就不多,經幾萬大軍往返,籌糧更感困難。紅軍發動藏、羌族僧俗群眾,許多群眾積極把存糧賣給紅軍,一些寺院還把多年積存的糧食和茶葉都拿出來,小寺院往往有幾百斤,大寺院則有成千上萬斤。在德榮縣龍絨喇嘛寺,贈送紅軍的青稞達1.5萬斤,成為當時記載捐糧最多的寺院。

插牌借糧

紅軍在進入松潘一帶時,當地作物青稞即將成熟,但農民們早已跑光了,紅軍就下地收割青稞,並留下了「借糧木板」:「這塊田內割了青稞斤,我們自己吃了,這塊木牌,可作我們購買你們這些青稞的……歸來以後,你們拿這塊木牌向任何紅軍部隊或蘇維埃政府都可兌取……銀子、茶葉與你們所需要的東西,在你們還未曾兌得這些東西之前,請好好保存這塊木牌子。」

落款為「前敵總政治部」,並有「麥田號」字樣。

周恩來過草地

周恩來在過草地時,由於連續發高燒,五六天都沒有吃東西,身體非常虛弱。他隨彭德懷率領的三軍團殿後。彭德懷向參謀長肖勁光交待:你具體負責,組織擔架隊,實在不行,寧可把裝備丟掉一些,也要把周恩來抬出草地。

肖勁光將帶不走的迫擊炮埋掉,擔架隊變成幾個組,輪流抬著周恩來穿越草地,幹部團團長陳賡自告奮勇當隊長,同戰士們一起抬擔架。還有兵站部部長楊立三也要抬擔架。楊立三抬著很累,但仍堅持把周恩來抬出了草地。

來源:中國歷史網

相關焦點

  • 過草地中草地是在什麼地方 紅軍過草地簡介
    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行軍隊左右兩路,平行前進。右路軍由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等率領,自四川毛兒蓋出發,進入草地。經過7天的艱苦努力,右路軍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左翼為林彪的紅一方面軍,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學生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三十軍和紅四軍。
  • 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成都10月19日電 題: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童方  在紅軍長徵走出草地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四川省若爾蓋縣班佑村,有一座名為「勝利曙光」的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為了紀念千辛萬苦走過草地卻犧牲在最後一刻的數百位紅軍戰士而建
  • 紅軍過草地的事跡催人落淚
    紅軍長徵行程25000裡,其中爬雪山行程2700裡,過草地行程600裡。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在爬雪山、過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在萬人以上,無疑是人類軍事史上最悲壯的一次行軍。    阿多所在的班佑村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班佑鄉,被譽為「紅軍第一村」。 1935年8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一部開始過草地,走了七天七夜。 8月24日,在大家都身心極度疲憊時,突然見到一個小村寨,這是紅軍過草地時見到的第一個有人煙的地方,「紅軍第一村」由此得名。
  • 紅軍過草地時到底減員多少?
    昨日,「重走長徵路」第三路記者來到紅原縣日乾喬大沼澤,紅軍長徵中最艱險的一段路程「過草地」,就發生在這裡。1935年7-8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相繼從這裡經過。如今,紅原縣最後一位老紅軍已去世,要想還原這段歷史的細節,已經越來越難。
  • 草地茫茫 紅軍靠什麼撐過七天
    紅軍走過的草地    老紅軍們說:「沒過草地路,難知長徵苦!」民謠則說:「自古到今朝,看到有鳥兒進去了,還沒有見風兒送出一片羽毛。」    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在回憶錄中敘述:紅軍過草地犧牲最大,這七個晝夜是長徵中最艱難的日子。走出草地後「我覺得是從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間」。    紅軍長徵有四大難事:「打、走、吃、穿」。「走、吃、穿」的問題在穿越草地時體現得最為突出,這不僅是戰士個人以生命與自然搏鬥,更是人類群體對大自然生存極限的挑戰,也是紅軍向自己命運的挑戰。
  • 紅軍過草地為何那麼艱難?「草地」究竟是什麼?並非草原
    紅軍過草地為何那麼艱難?「草地」究竟是什麼?並非草原相信大家都對紅軍過草地那段歷史有所了解,當時非常艱難,不僅缺吃少穿,還時刻面臨著陷入沼澤的危險,前後共犧牲了兩萬多名戰士。估計很多朋友會有點疑惑,為什麼過草地那麼艱難?草地到底是什麼地形,跟草原有什麼關係?專家表示:草地可不是草原。草地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縱長500多裡,橫寬300多裡,海拔3500米以上。紅軍過的草地主要是川西北的阿壩、若爾蓋、紅原等地區,這些地區過去都是屬於邊陲重鎮松潘管轄,所以這些草地又被稱為松潘草地。
  • 當年紅軍長徵為什麼要過草地?是什麼地方?
    當年紅軍長徵為什麼要過草地?是什麼地方?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左翼為林彪的紅一方面軍,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學生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三十軍和紅四軍。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墊後,走左翼行軍路線。紅軍過草地是什麼地方草地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縱長500餘裡地,橫寬300餘裡地,面積約15200平方公裡,海拔在3500米以上。紅軍過的草地主要是講川西北若爾蓋地區。
  • 紅軍過草地的艱辛,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大家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是非常難的,但是難到什麼程度呢?恐怕大家都不知道了,頂多也就是說紅軍都在啃樹皮等等的。今天要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紅軍過草地的艱難程度。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總有人為了你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
  • 揭秘紅軍過草地時到底犧牲了多少人?
    「過草地」,就發生在這裡。為紀念這片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周恩來總理將其命名為紅原。今天,在日乾喬大沼澤的邊界上,還立著周恩來題寫的一塊石碑:「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原。」  過草地紅軍減員嚴重    紅軍過草地  紅原縣縣誌記載,紅二方面軍在過草地時,由於籌糧不易,連野草尚難覓食,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紅四方面軍曾三過草地,1936年6月再過草地時,人員已由南下時的8萬餘人降至4萬餘人。
  • 紅軍長徵時走過的松潘草地,現今是個什麼狀況呢?
    在中國四川的西北部,有一片高原草地,位居黃河上遊,海拔3000米以上。曾經那裡沒有樹木,沒有人煙,沒有鳥類,是一個死寂的世界。1935年,一群工農紅軍,被迫到了這裡,走進了這片絕地,一萬多紅軍戰士命喪這裡。
  • 四川建紀念紅軍過草地犧牲戰士雕塑
    「勝利曙光」雕塑全貌——紀念紅軍長徵過草地時一次犧牲人數最多事件青山寂靜思烈士,雄雕矗立吊忠魂。9月28日,成都軍區、四川省軍區和阿壩州委、州政府在被譽為「紅色草原第一村」的若爾蓋縣班佑鄉班佑村隆重舉行「勝利曙光」雕塑揭幕儀式,深切緬懷長徵途中犧牲的紅軍戰士,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激揚全體軍民共同維護和平、共創美好未來的奮進力量。 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錢樹根,成都軍區副政委劉長銀,州委書記侍俊,省委副秘書長朱以莊,省軍區副司令員李亞洲,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張亞平出席揭幕儀式。
  • 「九趾女紅軍」三過雪山草地,結婚經偉人批准的百歲女紅軍
    前言: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由於指揮失誤,導致紅軍損失慘重。面對國民黨重兵的步步緊逼,紅軍已經不可能在僅有的蘇區範圍內打破敵人的"圍剿",最終被迫選擇長徵這一道路。王定國在紅九軍攻佔營山後,王定國立即加入紅軍,並於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王定國歷經磨難加入革命後,曾任英山縣蘇維埃政權內務委員會婦女獨立營營長等職。1934年10月,他隨紅四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長徵時,大部分部隊通過金寺路口進入草地。這個地區海拔3000多米,人煙稀少,生活極其艱難。但是,她沒有向命運低頭。翻過雪山後,她開始穿越草原。
  • 噬人沼澤 殺人河流:從紅軍過草地 看長徵到底有多艱難
    而這片草地,被當地人稱作~「魔怪之地」。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片草地有多危險。因此過草地,也成為紅軍長徵中最為危險的一段路程!紅軍過草地噬人沼澤紅軍進入草地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遍布草地的沼澤!幸虧後來找到馬匹,讓馬連續馱著他過了好幾條河。最終,讓他安全走出了草地!可以看出草地中看似平靜的河流,也是紅軍戰士面臨的攔路虎!沒有食物紅軍戰士進入草地,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食物!
  • ...紅軍,謝益先,皮帶,中革軍委,總政治部,青稞,草地,給養,任弼時...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徵,由於敵情緊急,準備工作倉促,導致時常出現糧彈不繼的情況。爬雪山、過草地時,情況就更加嚴峻。然而,有人卻在網上杜撰,紅軍在大部分時期夥食其實很好,甚至經常到飯店點菜。這是真的嗎?  從當時發布的電文就能看出紅軍的缺糧狀態。
  • 揭秘紅軍過草地時到底犧牲了多少人?為什麼會死這麼多人
    紅軍在過草地時到底減員多少?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在幾乎所有的有關這段歷史的記載中,有關減員的情況都會用到「難以計數」這個詞。阿壩州黨史研究室的研究認為,紅軍三大主力在爬雪山過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在萬人以上。
  • 35年紅軍長徵過草地時,許多戰士犧牲在這裡,如今這裡怎樣了?
    如此艱苦的環境,紅軍是如何走過的?。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來到松潘草原。由於條件艱苦,很多紅軍戰士都是光著身子。他們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戰士們以為沒有危險,其實草原下埋著"洪水猛獸"。經過草原的空氣,戰士們還是做了準備,沒想到草原的環境這麼惡劣。
  • 初心|長徵中最難的就是過草地
    1935年8月21日,紅軍從川北毛兒蓋出發,進入松潘草地。一路沼澤泥潭、激流險灘、饑寒交迫、風餐露宿,短短幾日,紅軍驟減數萬人,儘管如此,將士們仍憑藉著非凡的毅力戰勝了惡劣環境,奇蹟般地走出了這片生命禁區……光陰似箭,歲月如流,85年後的今天,每當讀到中央紅軍長徵時的事跡,我們仍然會為他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動。
  • 這是一種雕塑,紅軍過草地時靠它充飢,渡過難關
    ——羅素(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784,閱讀約4分鐘很多人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糧食極度匱乏。指戰員們最餓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上,只能挖草根吃腰帶。鮮為人知的是,紅軍還吃過一種糧食,這根本不是糧食,而是一件彩塑藝術品,這就是酥油花。這是什麼鬼東西?一切都要從頭開始。1936年7月3日,紅二方面軍從東固出發,繼續北上。僅僅過了四五天,一些戰士就已經不做飯了。本滿懷希望能去日清進補食物,短暫休息一下。
  • 這是一種雕塑藝術品,紅軍過草地時,竟靠它充飢渡過難關
    很多人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時,極度缺乏糧食,指戰員們最飢餓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到,只能挖草根、吃皮帶。鮮為人知的是,紅軍還吃過一種東西,根本不能算是食物,而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雕塑藝術品,這種東西就是酥油花。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呢?事情都從頭說起。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