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準備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紅四方面軍指揮部率領的右路軍進入草地。行軍隊列分左右兩路,平行著前進。左翼為林彪的紅1軍團,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30軍和紅4軍。彭德懷率紅3軍團殿後,走右翼行軍路線。
進入草地前,紅軍想盡一切辦法籌糧。將青稞脫殼搓成麥粒,再碾成麵粉炒熟,便成了乾糧炒麵;宰殺馬匹、犛牛,做成肉乾以備食用;在藏民帶領下尋認野菜,供過草地之需;還要準備燒酒、辣椒或辣椒汁禦寒。
雖然盡了最大努力,紅軍籌到的糧食還是不夠全軍之用。每個人最多帶有8至10斤,一般的帶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糧食不足,使紅軍在過草地時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價。
行至毛兒蓋
毛兒蓋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鎮子,一夜之間進駐數萬紅軍,糧食問題無法解決。此時,村外的地裡到處是成熟了的青稞,但紅軍也不動百姓的一粒青稞,用銀元向老百姓購買了一部分青稞。
女紅軍們找不到鐮刀,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三位老人就帶著大家用手拔。儘管大家的手都磨破了,但是弄回來的青稞還是少得可憐。她們又去路邊和田裡撿那些被踩進泥裡的青稞穗。回到駐地找不到脫殼的石臼,女紅軍們就動手搓,搓了整整兩天,才把這些少得可憐的青稞搓出來。
為了節約糧食,女紅軍們百般節省,她們寧肯上山挖野菜,也不肯多吃一點青稞麥,因為這在當地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糧食了。負責收容中央紅軍傷員和病號的女紅軍們,在過草地的幾天裡,她們幾乎全部是靠挖野菜維持生命,而把那些青稞留給傷員和病號們吃。
幾天下來,她們一個個面如菜色,瘦弱得讓人心疼,然而看到傷員和病號們走出了草地,她們的臉上都洋溢燦爛的笑容。
殺牲口
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是墊後的,準備的乾糧少,能吃的野菜之類早被前邊的部隊吃光了。部隊要斷炊了,他只好將飼養員叫來問:「還有幾匹牲口?」老飼養員回答:「連軍團長那匹黑騾子在內,有6匹。」彭德懷下令:「全部殺掉。」
老飼養員堅決不肯殺大黑騾子,彭德懷說:「我也捨不得,現在連野菜都沒得吃,只有殺了牲口,才能出草地。只要人在,牲口,敵人會送來的。」這樣,把牲口殺了,他們軍團部只留一點雜碎,肉全部分給各連隊了。就是這點肉,救活了許多紅軍戰士。飢餓和疾病威脅著每一個人的生命。
許多同志在戰場上沒有倒下去,卻在草地裡默默的死去。死亡越來越多,後邊的人無須嚮導,順著絡繹不絕的屍體,就可以準確地找到行軍路線。
死亡世界
一、紅軍過草地
紅1軍團過草地是左翼前衛,在快走出草地的前一天,聶榮臻給作後衛的紅3軍團彭德懷發去電報,一方面將沿途經過情形和注意事項告訴他們,另一方面請他們協助掩埋前面犧牲的同志。
後來,隨3軍團行動的周恩來回電說:據3軍團收容及沿途掩埋烈士屍體統計,1軍團掉隊落伍與犧牲的在400人以上。
二、張思德吃毒草救人
由於環境、氣候非常惡劣,犧牲的同志越來越多,朱德司令向身邊的同志發出了「嘗百草」的號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
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紅軍右路軍
紅軍右路軍過草地用了5天(8月21日——8月26日)。在草地行軍中奪去了許多革命戰士的生命。
第一天3軍團政治部由毛兒蓋出發,走了60多裡路,天快黑時,抵達一個無名草地上宿營,這裡一所房子也沒有,只有一些低矮的小樹,袁國平及向仲華等。第三天過葛丘河。第四天是在沼澤地內行走,不僅天氣變化無常,而且地面完全是水草,要選擇在草堆上走,如不小心,掉入沼澤坑內則越陷越深。
有的同志就這樣永遠出不來了,不少騾馬也因陷入沼澤坑內拔不出來。第5天,8月26日,終於走出草地,到了班佑、巴西、阿西地區。
女紅軍四宗寶
一、臉盆
長徵途中,女紅軍為了減輕負重,逐漸扔掉一些東西,但破舊不堪的臉盆總是捨不得扔。因為臉盆既可用來洗臉、洗腳,又可用來煮飯煮菜;既可戴在頭上遮擋風雨,又可以反扣在溼草地上當凳子;臉盆還是交通工具,坐在上面,往坡下滑去,省力又省時。
二、棍子
晚上宿營時,可以用它來搭帳篷;用兩根樹枝綁在棍子上,上面搭塊布,就是一把大雨傘。草地行軍時,用它當扁擔,可以挑著東西走路;用它當拐杖,可試探道路的虛實和水坑的深淺,如有人不小心陷進泥潭,還可用它把人拉上來。
三、牛皮
不到斷糧時,戰士們是捨不得吃牛皮的。草地斷糧時,女戰士們就把隨身帶的牛皮製品切成小塊,和著野菜一起煮著吃。牛皮還是很好的禦寒物,擋風雨、暖身體,還可用它來做鞋子、帶子、掛包等。自製的「皮鞋」走起路來,比光腳好多了。
四、鐵針
有了「鐵針」,女戰士就可以用靈巧的手縫補戰士們的衣服、鞋襪,以抵禦草地的嚴寒.鐵針成為女戰士隨身攜帶,小心保護的珍品。為了保護好「鐵針」,女戰士們還專門開會規定,誰丟失或弄斷了「鐵針」,就要受處分。
先遣隊被迫返回
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六團和第五團三營便作為過草地的先遣隊,由康貓寺出發,探查經由草地北上的途徑。該部路上找不到糧食,遭反動藏族土司的2000多名騎兵攔截。
毛澤東讓出晚飯
長徵中一向為中央紅軍打先鋒的紅四團,接著為過草地開路。臨行前,毛澤東向團政委楊成武布置任務,突然發現他還沒有吃飯,便把自己的晚飯———六個雞蛋大小的青稞面饅頭交給了飢腸轆轆的楊成武。
楊成武說,當時每人只有固定的一份口糧,他不忍心吃主席的飯,卻又無法推辭,便只吃了兩個小饅頭。毛主席指示楊成武:「紅四團擔任先鋒團,必須從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條北上的行軍路線來。」接到毛澤東的指示後,王開湘和楊成武覺得十分光榮。他們決定由二營(營長張仁初)擔任團的前衛營。
8月21日清晨,紅四團率先進入松潘大草地。他們事先請了一名60多歲的藏族嚮導帶路。藏族嚮導說:「要挑最密的草根走,一個跟著一個。我就這樣走,走了幾天幾夜才走出草地。草地裡的水是淤黑的,喝了肚子會發脹。如果腳被劃破了,傷口被水一泡就會潰爛。」
為此,紅四團制定了一條嚴格的紀律,要求指戰員們一個一個地傳下去:「除了河水和雨水,不準喝也不準用草窩裡的水。」
寺院贈糧
紅軍第三次過草地時,由於不能再走松藩地區,不得不走草原的縱深地帶。由於有前兩次過草地的經驗,總部要求每個戰士要準備15斤糧食。
停留的藏區本來產糧就不多,經幾萬大軍往返,籌糧更感困難。紅軍發動藏、羌族僧俗群眾,許多群眾積極把存糧賣給紅軍,一些寺院還把多年積存的糧食和茶葉都拿出來,小寺院往往有幾百斤,大寺院則有成千上萬斤。在德榮縣龍絨喇嘛寺,贈送紅軍的青稞達1.5萬斤,成為當時記載捐糧最多的寺院。
插牌借糧
紅軍在進入松潘一帶時,當地作物青稞即將成熟,但農民們早已跑光了,紅軍就下地收割青稞,並留下了「借糧木板」:「這塊田內割了青稞斤,我們自己吃了,這塊木牌,可作我們購買你們這些青稞的……歸來以後,你們拿這塊木牌向任何紅軍部隊或蘇維埃政府都可兌取……銀子、茶葉與你們所需要的東西,在你們還未曾兌得這些東西之前,請好好保存這塊木牌子。」
落款為「前敵總政治部」,並有「麥田號」字樣。
周恩來過草地
周恩來在過草地時,由於連續發高燒,五六天都沒有吃東西,身體非常虛弱。他隨彭德懷率領的三軍團殿後。彭德懷向參謀長肖勁光交待:你具體負責,組織擔架隊,實在不行,寧可把裝備丟掉一些,也要把周恩來抬出草地。
肖勁光將帶不走的迫擊炮埋掉,擔架隊變成幾個組,輪流抬著周恩來穿越草地,幹部團團長陳賡自告奮勇當隊長,同戰士們一起抬擔架。還有兵站部部長楊立三也要抬擔架。楊立三抬著很累,但仍堅持把周恩來抬出了草地。
來源:中國歷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