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過草地時到底減員多少?

2020-12-22 搜狐網

  昨日,「重走長徵路」第三路記者來到紅原縣日乾喬大沼澤,紅軍長徵中最艱險的一段路程「過草地」,就發生在這裡。1935年7-8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相繼從這裡經過。如今,紅原縣最後一位老紅軍已去世,要想還原這段歷史的細節,已經越來越難。

  周恩來總理命名紅原

  「駐牧之境,則路斷人稀,險阻尤甚。」這是史書中,對阿壩紅原地域道路情況的描述。而日乾喬大沼澤更被稱作「死亡之海」。在小學課本裡,《金色的魚鉤》中老班長的故事,正是發生在這裡。

  76年前,紅二、紅四方面軍從阿壩進入紅原縣內,渡過白河(噶曲河)、穿越了日乾喬大沼澤,到達紅原色地鄉,然後前往包座。張聞天夫人劉英在回憶錄中說,這段路走了7天,她穿越草地後的第一感覺是「從死亡世界到了人間」。

  「日乾喬大沼澤有12萬公頃,海拔在36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快。」紅原縣副縣長馬騫說,現在日乾喬大沼澤的大部分區域依然泥潭密布,即使是專業隊伍進入,都要面臨極大的危險。

  1960年,中央政府決定在紅原地區建置縣制。為紀念這片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周恩來總理將其命名為紅原。今天,在日乾喬大沼澤的邊界上,還立著周恩來題寫的一塊石碑:「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原。」

  過草地紅軍減員嚴重

  紅原縣縣誌記載,紅二方面軍在過草地時,由於籌糧不易,連野草尚難覓食,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紅四方面軍曾三過草地,1936年6月再過草地時,人員已由南下時的8萬餘人降至4萬餘人。

  「兩方面原因,戰鬥減員和自然條件。」紅原縣委宣傳部的吳本智介紹,在紅軍進入紅原縣境內後,曾在龍日壩地區遭遇數千騎兵的阻擊,傷亡嚴重。進入草地後,則因飢餓、陷入泥潭、高原反應而犧牲。

  紅軍在過草地時到底減員多少?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在幾乎所有的有關這段歷史的記載中,有關減員的情況都會用到「難以計數」這個詞。阿壩州黨史研究室的研究認為,紅軍三大主力在爬雪山過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在萬人以上。

  最後一位老紅軍去世

  「去年,紅原縣的最後一位老紅軍去世了。」紅原副縣長馬騫說,如今紅原縣境內已經沒有老紅軍在世,那段歷史的見證者已經越來越少。

  馬騫所說的這位老紅軍,本名叫侯德明,原籍湖南長沙。1935年,他跟隨父母過草地時,還不到13歲。當時因腳部潰爛,不能行走,被寄養在藏民家中。藏民給他取名羅爾吾,意思是「寶貝」。羅爾吾長大後,過上了牧民生活,並在紅原縣的瓦切鄉下哈拉瑪村成家立業。

  2005年,侯德明的親人從長沙趕到紅原認親,侯德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在長徵中犧牲。

  這裡已成為旅遊勝地

  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下哈拉瑪村。這裡已經建起了牧民定居點,政府給每家牧民補助2.5萬元,建房子和發展牧業。

  村裡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太陽能,道路上安置了風能和太陽能結合的高科技路燈。如今的下哈拉瑪村民,已經不再只以畜牧業為主,因為離紅原著名風景區月亮灣只有一公裡的路程,當地發展起了生態旅遊和特色商品。

  「我家有3000多畝草場,養了120頭犛牛,家裡還可以接待自駕遊的旅客。」村民佳華珍說,過去大多數牧民都住在自己用紅柳條和牛糞搭建的房子裡,依水草而居,生活十分不便。近年來,隨著退牧還草和輪牧制的推行,她家每年會收到政府1000多元的補助,並且在放牧的同時,還開設了家庭旅館,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去年,紅原縣接待的旅客達35萬人次。馬騫說,隨著震後道路的全面恢復,今年旅遊的人數預計將突破50萬人次。

history.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7/09/c_121643648.htm report 1797 昨日,「重走長徵路」第三路記者來到紅原縣日乾喬大沼澤,紅軍長徵中最艱險的一段路程「過草地」,就發生在這裡。1935年7-8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相繼從這裡經

相關焦點

  • 揭秘紅軍過草地時到底犧牲了多少人?
    為紀念這片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地,周恩來總理將其命名為紅原。今天,在日乾喬大沼澤的邊界上,還立著周恩來題寫的一塊石碑:「紅軍長徵走過的草原。」  過草地紅軍減員嚴重    紅軍過草地  紅原縣縣誌記載,紅二方面軍在過草地時,由於籌糧不易,連野草尚難覓食,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紅四方面軍曾三過草地,1936年6月再過草地時,人員已由南下時的8萬餘人降至4萬餘人。
  • 揭秘紅軍過草地時到底犧牲了多少人?為什麼會死這麼多人
    紅軍在過草地時到底減員多少?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在幾乎所有的有關這段歷史的記載中,有關減員的情況都會用到「難以計數」這個詞。阿壩州黨史研究室的研究認為,紅軍三大主力在爬雪山過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在萬人以上。
  • 紅軍過草地的事跡催人落淚
    紅軍長徵行程25000裡,其中爬雪山行程2700裡,過草地行程600裡。紅軍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在爬雪山、過草地期間,非戰鬥減員在萬人以上,無疑是人類軍事史上最悲壯的一次行軍。    阿多所在的班佑村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班佑鄉,被譽為「紅軍第一村」。 1935年8月18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一部開始過草地,走了七天七夜。 8月24日,在大家都身心極度疲憊時,突然見到一個小村寨,這是紅軍過草地時見到的第一個有人煙的地方,「紅軍第一村」由此得名。
  • 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成都10月19日電 題: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童方  在紅軍長徵走出草地見到的第一個村子——四川省若爾蓋縣班佑村,有一座名為「勝利曙光」的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烈士紀念碑,為了紀念千辛萬苦走過草地卻犧牲在最後一刻的數百位紅軍戰士而建
  • 紅軍過草地的跋涉奇蹟
    雖然盡了最大努力,紅軍籌到的糧食還是不夠全軍之用。每個人最多帶有8至10斤,一般的帶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糧食不足,使紅軍在過草地時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價。行至毛兒蓋毛兒蓋是一個只有幾百戶人家的鎮子,一夜之間進駐數萬紅軍,糧食問題無法解決。
  • 過草地中草地是在什麼地方 紅軍過草地簡介
    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行軍隊左右兩路,平行前進。右路軍由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等率領,自四川毛兒蓋出發,進入草地。經過7天的艱苦努力,右路軍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左翼為林彪的紅一方面軍,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學生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三十軍和紅四軍。
  • 紅軍過草地為何那麼艱難?「草地」究竟是什麼?並非草原
    紅軍過草地為何那麼艱難?「草地」究竟是什麼?並非草原相信大家都對紅軍過草地那段歷史有所了解,當時非常艱難,不僅缺吃少穿,還時刻面臨著陷入沼澤的危險,前後共犧牲了兩萬多名戰士。估計很多朋友會有點疑惑,為什麼過草地那麼艱難?草地到底是什麼地形,跟草原有什麼關係?專家表示:草地可不是草原。草地位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縱長500多裡,橫寬300多裡,海拔3500米以上。紅軍過的草地主要是川西北的阿壩、若爾蓋、紅原等地區,這些地區過去都是屬於邊陲重鎮松潘管轄,所以這些草地又被稱為松潘草地。
  • 當年紅軍長徵為什麼要過草地?是什麼地方?
    當年紅軍長徵為什麼要過草地?是什麼地方?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紅軍過草地用了多少天經過7天的艱苦努力,右路軍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
  • 草地茫茫 紅軍靠什麼撐過七天
    張聞天的夫人劉英在回憶錄中敘述:紅軍過草地犧牲最大,這七個晝夜是長徵中最艱難的日子。走出草地後「我覺得是從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間」。    紅軍長徵有四大難事:「打、走、吃、穿」。「走、吃、穿」的問題在穿越草地時體現得最為突出,這不僅是戰士個人以生命與自然搏鬥,更是人類群體對大自然生存極限的挑戰,也是紅軍向自己命運的挑戰。
  • 噬人沼澤 殺人河流:從紅軍過草地 看長徵到底有多艱難
    而這片草地,被當地人稱作~「魔怪之地」。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片草地有多危險。因此過草地,也成為紅軍長徵中最為危險的一段路程!紅軍過草地噬人沼澤紅軍進入草地後,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遍布草地的沼澤!幸虧後來找到馬匹,讓馬連續馱著他過了好幾條河。最終,讓他安全走出了草地!可以看出草地中看似平靜的河流,也是紅軍戰士面臨的攔路虎!沒有食物紅軍戰士進入草地,最大的問題便是沒有食物!
  • 這是一種雕塑藝術品,紅軍過草地時,竟靠它充飢渡過難關
    很多人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時,極度缺乏糧食,指戰員們最飢餓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到,只能挖草根、吃皮帶。鮮為人知的是,紅軍還吃過一種東西,根本不能算是食物,而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雕塑藝術品,這種東西就是酥油花。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呢?事情都從頭說起。
  • 「九趾女紅軍」三過雪山草地,結婚經偉人批准的百歲女紅軍
    前言:1934年,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由於指揮失誤,導致紅軍損失慘重。面對國民黨重兵的步步緊逼,紅軍已經不可能在僅有的蘇區範圍內打破敵人的"圍剿",最終被迫選擇長徵這一道路。王定國在紅九軍攻佔營山後,王定國立即加入紅軍,並於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王定國歷經磨難加入革命後,曾任英山縣蘇維埃政權內務委員會婦女獨立營營長等職。1934年10月,他隨紅四軍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長徵時,大部分部隊通過金寺路口進入草地。這個地區海拔3000多米,人煙稀少,生活極其艱難。但是,她沒有向命運低頭。翻過雪山後,她開始穿越草原。
  • 紅軍過草地的艱辛,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大家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是非常難的,但是難到什麼程度呢?恐怕大家都不知道了,頂多也就是說紅軍都在啃樹皮等等的。今天要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紅軍過草地的艱難程度。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總有人為了你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
  • 35年紅軍長徵過草地時,許多戰士犧牲在這裡,如今這裡怎樣了?
    如此艱苦的環境,紅軍是如何走過的?。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來到松潘草原。由於條件艱苦,很多紅軍戰士都是光著身子。他們來到這裡,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戰士們以為沒有危險,其實草原下埋著"洪水猛獸"。經過草原的空氣,戰士們還是做了準備,沒想到草原的環境這麼惡劣。
  • 這是一種雕塑,紅軍過草地時靠它充飢,渡過難關
    ——羅素(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784,閱讀約4分鐘很多人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時,糧食極度匱乏。指戰員們最餓的時候,連樹皮都吃不上,只能挖草根吃腰帶。鮮為人知的是,紅軍還吃過一種糧食,這根本不是糧食,而是一件彩塑藝術品,這就是酥油花。這是什麼鬼東西?一切都要從頭開始。1936年7月3日,紅二方面軍從東固出發,繼續北上。僅僅過了四五天,一些戰士就已經不做飯了。本滿懷希望能去日清進補食物,短暫休息一下。
  • ...紅軍,謝益先,皮帶,中革軍委,總政治部,青稞,草地,給養,任弼時...
    在長徵路上,吃飯問題關係到紅軍能否翻過雪山、越過草地,勝利到達戰略後方。毫不誇張地說,「吃」的問題關係到紅軍的生存和發展,關係到中國革命的前途與命運。  那麼,紅軍長徵途中到底吃什麼?缺少糧食時,如何解決吃的難題?是不是像網絡上有些人說的把沿途老百姓的口糧都搶光、吃光了?
  • 四川建紀念紅軍過草地犧牲戰士雕塑
    「勝利曙光」雕塑全貌——紀念紅軍長徵過草地時一次犧牲人數最多事件青山寂靜思烈士,雄雕矗立吊忠魂。9月28日,成都軍區、四川省軍區和阿壩州委、州政府在被譽為「紅色草原第一村」的若爾蓋縣班佑鄉班佑村隆重舉行「勝利曙光」雕塑揭幕儀式,深切緬懷長徵途中犧牲的紅軍戰士,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激揚全體軍民共同維護和平、共創美好未來的奮進力量。 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錢樹根,成都軍區副政委劉長銀,州委書記侍俊,省委副秘書長朱以莊,省軍區副司令員李亞洲,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張亞平出席揭幕儀式。
  • 紅軍長徵時走過的松潘草地,現今是個什麼狀況呢?
    在中國四川的西北部,有一片高原草地,位居黃河上遊,海拔3000米以上。曾經那裡沒有樹木,沒有人煙,沒有鳥類,是一個死寂的世界。1935年,一群工農紅軍,被迫到了這裡,走進了這片絕地,一萬多紅軍戰士命喪這裡。
  • 紅軍長徵時經過的草地現在怎麼樣了?
    紅軍長徵時經過的草地現在怎麼樣了?據當地人介紹,川西北大草原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徵時走過的草地,曾留下了許多悲壯、動人的故事和多處遺址。但現在因草地沙化,不僅使當地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製約,也使長江、黃河上遊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