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教培行業爆雷內幕:「預付費」經營模式風險巨大!

2020-12-16 騰訊網

核心看點

· 教育培訓這個領域,一爆雷就是大雷,預付費經營模式風險巨大。

· 為何在政策的加力監管之下,亂象依舊屢禁不止?背後有何隱情?

· 在這一普遍現象的背後,是教育培訓機構們難以抑制的對現金流的渴望。

「教育培訓這個領域,

一爆雷就是大雷」

正如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所說的:「教育培訓這個領域,一爆雷就是大雷。」

近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的「爆雷」事件頻發。經營長達21年的老牌教育機構優勝教育被曝停運、知名英語培訓品牌芝麻街英語宣布停業、老牌英語機構「韋博英語」關店......一直以來,每一次爆雷事件的發生,都會在行業內掀起輿論的巨浪。

成立多年、規模巨大的老牌企業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在這背後還有多少中小型機構的跑路倒閉事件仍在發生。

而這些爆雷事件所遺留下來的最大問題,便是大批量的學員和老師無處討要的預付款與薪資。

有業內人士爆料稱, 目前教育培訓機構預付款的數量越來越大,有的已經大到了幾十億的規模,而即便是最小的也要有幾千萬的規模。僅僅幾個月前的優勝教育事件如今依舊曆歷在目,彼時新聞報導,僅北京校區應退學費就已經達到了上億元。

一直以來,每當這一類新聞被曝出後,行業內都會引起劇烈波瀾。然而,新聞都是熱度至上,在行業關注、眾人追蹤時,新聞熱度被炒上頂端,當熱度跌落,眾人的關注散去,留下的就只有受害家長學生及教師群體的微弱力量在無助的堅持。

案件追蹤到底、事件水落石出固然是振奮人心的,然而,事實卻是,有大量此類事件都是無疾而終。家長、學生及教師群體,都很難承受每一天無止境的維權和理論過程,在多次努力無果後,最終只能放棄。

家長們對此懷有著極度的驚詫與憤怒,因其無論如何都未曾想過,每天自家孩子收穫知識、學習進取的地方竟然會出現此類不堪事件。那些提前支出的巨額款項,曾被家長們認為是可以得來「避免漲價」的踏實與「多付多得」的優惠,最終卻是一場空,課程沒了,機構跑了,追訴也再無果。

預付費經營模式,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聲討與質疑。

近年來,隨著大量資本流入教育培訓市場,紅海一度翻滾浪潮,競爭的激烈程度與日增長。在這種大境況之下,教培機構們大都意識到了,用預付款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現金流,以此進行更好地社會資本利用,進而迅速實現擴張。

然而,有律師專家早期便對教培行業的預付款模式提出質疑與警告:教育培訓行業預付費的商業風險很大,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把「預付」作為了融資手段。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教培機構的成本也在迅速暴漲,機構現金流的斷裂危機與日俱增,此時若經營不善,便很容易造成盈利能力難支付當期成本的現象,從而爆雷。

為何政策加力監管之下,

亂象依舊屢禁不止?

有關於教培行業預付款問題,國家早前便出臺了相關政策。

在《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在教育部發文後,全國各地也相繼發布培訓機構管理法則,其中對於預付費經營模式也都作出治理條例。

然而,事實證明,政策的監管還是沒能抑制此類現象的發生。 「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的規定並不約束金融機構,導致有大量教育培訓機構便通過借貸預付方式來規避監管,打出一個個「擦邊球」。

那麼,明知此舉受監管,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此類現象屢禁不止呢?

有專家表示,機構難以控制住不去收取預付款項,是為了長期鎖定一定規模的固定消費人群,儘快收回前期投入。因此,大多數機構都會極力推廣預付款消費模式,並根據預付金額的高低,以超低的折扣吸引消費者。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見到此類例子,家長們在面對「多付款多得優惠」、「性價比超高」、「避免今後漲價」等說辭的面前,都難以忍住不去上繳大筆的費用。此種費用基本上都是以年為單位,甚至一次性繳上數萬元的家長也不佔少數。

對此,有業內機構校長曾透露,預收費帶來的優勢實在難以捨棄,放棄預收費,不僅會導致現金流銳減,還會增加大筆的續費成本,此外,也很難實現擴張投資等戰略布局。沒有預收費,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資本效率會大幅下降,所以這實在是一個太龐大的誘惑,很少能有人可以選擇放棄這筆錢。

另一位機構校長也對媒體坦誠道,很想去配合政策規定,進行3個月的收費準則,然而,目前依舊是至少按照半年的課時進行收費。一方面是因為,教育的成效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一段時間去培養,另一方面,也實在是因為機構需要這筆錢去交付房租、人力、設備等成本。

行走於慢行業,

必須守住底線、腳踏實地

「教育培訓公司必須要守住底線,你花資本的錢怎麼花都沒事,但千萬不要預先把家長的錢花掉。」

這是俞敏洪先生在十二月初的第十屆全國培訓教育發展大會上,說的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如今,大量資本湧入教培市場,一方面呈現出崢嶸之態,而另一方面,也引發了過熱現象。

「太多資本進入教育培訓領域,反而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不好。」某教育機構負責人直言道,「資本會逼著企業往前走。我們原本過得好好的,不打算擴招也不打廣告,主要靠口碑和轉介紹招一批學員。

但資本進入之後,就會逼著我們往前走,逼著我們擴張。對手們都在打廣告,我們就被迫也要打廣告。行業內玩家越來越多,廣告價格上漲,流量越來越貴,機構成本增加,導致這個行業無序發展。」

有人說,先做大規模再獲取壟斷是基本的商業邏輯,然而這一邏輯放在教育行業內,卻完全不合適。

The ONE集團聯合創始人何雨莎曾表示:「在其他網際網路行業,規模效應也許能帶來巨大的增速,可能燒錢能燒出一個獨角獸,但教育行業不是這樣。

學員更多,需要的服務也更多,隨著規模擴大,虧1塊錢可能變成了虧10塊錢。核心還是看企業怎麼花錢、怎麼執行,在公司很小的時候,帳就要算清楚。」

在政策規定三令五申的監管之下,預付費模式導致的爆雷事件仍舊屢禁不止。在這一普遍現象的背後,是教育培訓機構們難以抑制的對現金流的渴望。然而,很多機構也正是因這種渴望,最終反受其害。

行業在發展,監管在趨嚴,教培機構們在新時代下,要時刻進行反思。說到底,教育是個慢行業,我們的每一步都要走的踏實穩健,萬萬不可急功近利、操之過急。

行業百態,將持續關注。歡迎大家發表觀點於評論區,我們共同討論。

相關焦點

  • 屢禁不止 教培機構為何難捨預付費
    事實上,教培機構「不得預付費超過3個月」已是監管三令五申的內容,但這一亂象卻仍屢禁不止,在這背後,有著教培機構對現金流的渴望,也有消費者對違規信息的忽視,要想根除或許還需要更明確的監管體系。 政策與「對策」 「一次性繳納半年、一年甚至更長周期的學費會有優惠。」
  • 預付費模式引教培行業陷信用危機
    數據來源:新浪輿情通作為教培行業內的老牌機構,韋博英語至今已走過20個年頭。但線下培訓中心接連迎來「關店潮」,拖欠員工工資和誘導學員申請培訓貸等消息被曝光,再到記者實地採訪發現「人去樓空」,一系列舉動難免讓人產生跑路、倒閉的聯想。
  • 脆弱的現金流,頻繁倒閉的機構:2020教培業資本後遺症初現
    來源:華夏時報記者:馮櫻子北京線下培訓機構重啟在即,記者走訪海澱黃莊試「水溫」 ,行業樂觀多看下半年業績。在教育公司爆雷之前,家長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被孩子的培訓班割了韭菜。10月底,經營長達21年的老牌教育機構優勝教育被爆停運,同時出現學員無法退款等問題。
  • 韋博英語「爆雷」 預付款消費風險如何規避?
    原標題:韋博英語「爆雷」 預付款消費風險如何規避? 摘要 【韋博英語「爆雷」 預付款消費風險如何規避?】
  • 韋博英語「爆雷」預付款消費風險如何規避?
    繼長租公寓「爆雷」事件後,10月中旬,運營長達21年、在全國62城擁有近154家店的知名培訓機構韋博英語資金鍊突然斷裂,多地門店關閉,相關負責人「跑路」,留下付費學員安置、欠薪員工安置等一系列問題。而且,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也牽涉其中。
  • 暴雷、跑路、倒閉……教育公司困於預付費
    同時,福州市教育局也發布了《關於強化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嚴防辦學風險的通知》,要求各校外培訓機構從2021年開始在銀行開設培訓費資金專戶,並報主管部門備案,「新設立或設立不足一年的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帳戶內留存資金最低餘額不少於10萬元,設立一年以上的校外培訓機構,最低餘額不少於30萬元。  」
  • 聊聊支付寶和校寶在線面向教培行業推出的「學費碼」造了誰的福?革了誰的命? 【立正!稍息】(第25期)
    會上,校寶在線首次發布了教育行業收費解決方案"學費碼",並宣布將聯動千餘家支付寶渠道商,共同推進 "學費碼"普及,幫助機構提高智慧收銀及財務管理水平。疫情的突然襲來,全國中小學以及校外教培機構線下授課統一被叫停,這對於校外教培機構無疑是一場生死考驗。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調研顯示,超過一多半的教培機構表示疫情對它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機構經營困難或嚴重困難。
  • 教育市場「爆雷」:「當所有人被迫學忽悠,優勝教育不會是最後一家」
    2020年以來,相繼有兄弟連、明兮大語文等多家教培機構宣布資金鍊斷裂並停止運營。當中既有各地線下機構,也有線上機構,分屬不同的細分賽道,規模不一。儘管陳昊稱「疫情使事業崩塌」,但南方周末調查發現,教培機構頻頻「爆雷」,疫情只是導火索,幾乎所有「爆雷」機構,此前就已「有病在身」。現象背後,是整個行業在商業模式、市場競爭等方面存在的既有問題。李玲2015年起加盟優勝教育,校區分布在北京和長沙。
  • 「學費碼」橫空出世,這次要「革了教培機構的命」?
    「跑路」正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小教培機構及其廣大家長、學員群體的噩夢。疫情突發,教育是受到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對於線下教培機構來說,由於課程中斷,場地租金、人力成本等帶來的經營壓力無異於一場生死考驗。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調研,針對疫情所產生的影響,超過九成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為了降低風險,行業自身也在尋求改變。
  • 20年老品牌爆雷、上萬學員被坑!韋博英語到底是怎麼涼的?
    韋博英語「爆雷」已經將近一個月,終於陸續有些進展。那麼,這和健身行業有什麼關係嗎?相信不少關注行業的人都已經看出來了:這次韋博英語的爆雷事件,和之前的浩沙健身,簡直一模一樣!▼「浩沙健身」事件盤點——20年老品牌為何走向窮途末路?
  • 2019,有一種爆雷叫教育貸
    在線英語學習平臺「朗播網」陷入欠薪風波;真人在線鋼琴陪練機構於斯鋼琴疑似跑路;在線輔導平臺學霸一對一和理優一對一相繼爆雷停止運營,至今還有未處理的教師工資和學員學費;今年10月,老牌英語機構「韋博英語」疑似跑路,涉及近萬名學員、超億元金額的消息更是將這一行業問題推上輿論高點。 這些機構跑路的根本原因都是資金鍊斷裂,教育貸則加重了這一風險。
  • 半島調查丨超長預付費為何屢禁不止?家長給孩子報班注意,三個月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 劉愷琦近日,知名線上教育培訓機構「學霸君」爆雷事件再次引發了社會對於教育類培訓機構經營狀況的關注,同時引發了更深層次的對於預付費模式的討論,然而,直到現在,仍有家長不知,線上教育類培訓機構預收費時間不能超過三個月或60課時、線下預收費不能超過三個月的規定。課上不了,錢退不回,「學霸君」倒了?
  • 教培行業進化論:在"危機」中開拓發展新模式
    今年的教培市場,表面看是疫情加速了教育培訓行業的競爭,開啟了線下機構倒閉潮,其實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表現。,可考慮去做全日制學校(個性化教育、日本模式)與走進資本市場,發育(或整合)線上教學功能規避未來風險。
  • 當前教培行業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9月中旬了,整個教培行業靜悄悄!當學生們回歸學校後,一切仿佛都停了下來!這時候,校長們反思現在的教培行業卻發現,已經不是曾經熟悉的行業了,變化之快,變化之多,令眾多校長手忙腳亂,目不暇接!那麼,都有了什麼變化呢?
  • 教培業「寅吃卯糧」或將被終結
    如若全國均開啟預付費監管,對於培訓機構來說「寅吃卯糧」或將被終結。近幾年,培訓機構「跑路」時有耳聞,學生和家長也經常遭遇維權難、退款難等問題,這些也讓消費者與教培機構之間的信任跌入了「萬丈深淵」。因此,為了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教培機構社會信用度,上海市普陀區試點文化教育類培訓機構預付費監管,通過資金監管和業務管理平臺,探索單用途預付費管理新模式,規範收費和退費行為,從而降低培訓機構預收資金風險。據悉在該模式下,學生可以先上課後交費。上海試點的預付費監管政策是什麼?如何監管?
  • 教培行業上半年剛結束煎熬,下半年就開始了嶄新蛻變
    想法是美好的,不過現實卻是截然相反的,疫情上半年不僅僅有線下培訓機構的緊急轉在線、求生存,還有在線教育機構在巨大流量紅利下的全新挑戰,更有作為橋梁搭建者To B機構的業務迭代轉型!整個教培行業實際上已經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關注教培行業的人肯定都知道:2020年上半年以後,躺著賺錢的教培時代結束了!
  • 爭議教培機構資金監管
    12月17日,鹽湖區教科局民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轄區內的教培雲項目目前尚處於教培機構錄入信息和開立帳戶階段,準備工作完成後,學生家長就可以將培訓費或者學費繳交到機構在教培雲上開設的帳戶裡,按照政策規定,培訓機構一次性最多只能收取3個月的費用,因此教培雲帳戶收到的錢會分三次、每月一次自動劃撥給培訓機構用於日常經營支出,如果培訓機構遇到特殊情況想要額外多支取教培雲帳戶裡的錢
  • 希沃教培See it數位化轉型大會圓滿落幕,OMO模式下教培行業迎來新...
    大會以「教培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為主題,圍繞數據化決策、技術支持、運營拉動、產品驅動、服務推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探討,意在助力企業通過數位化經營、理性化決策和持續性發展,迎來教培行業的發展新契機,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
  • P2P「爆雷」事件頻發 防範風險不能忽視金融創新
    繼京東出事之後,小米也被捲入P2P漩渦,一個個「爆雷」(即網貸平臺因經營不善、擠兌等各種原因,逾期無法實現兌付,甚至出現老闆跑路的情況)事件將小米推到風口浪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P2P網貸)風險事件頻發,引發社會關注。
  • 崑山投資人注意:長租公寓再「爆雷」:悅如公寓「已無力經營」
    日前,河南悅如資產管理公司發布公告稱,其投入的1600套公寓因面臨巨大的經營及資金壓力,已無力維持公司正常經營,故接受併購重組。這不是長租公寓的第一次「爆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自2017年起,已有多達20餘家長租公寓因資金鍊斷裂、經營不善而宣告破產,給眾多租客、房東帶來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