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美聯儲再次降息至零利率,並推出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美聯儲第一次實行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之際。
當地時間3月15日,美聯儲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100個基點至0-0.25%,同時還宣布推出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計劃,其中購買美國國債5000億美元,購買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2000億美元。就在此前3月3日,美聯儲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而在上周,美聯儲宣布在兩天內通過回購操作向市場注入1.5萬億美元流動性。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美聯儲此次行動的力度平於預期,速度大幅快於預期。
「鮑威爾真『快槍手』,」程實指出,一次性打光子彈,如果未能殺死敵人,則將自己置於危險。美聯儲的豪賭對於市場是「驚喜」還是「驚嚇」,這是薛丁格的貓。可見的是,美聯儲宣布降息後,美股三大指數期貨跌幅近5%。
不僅如此,美聯儲還祭出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發揮重要作用的「危機工具箱」:調降貼現窗口一級信貸利率(primary credit rate)150個基點至0.25%、支持存款機構動用當日信用交易(Intraday Credit)、支持銀行動用銀行資本和流動性緩衝,並於3月26日將法定準備金率調降至0。
此外,美聯儲還協同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宣布,將通過美元流動性互換增加美元的流動性。此次央行們同意將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定價調降25個基點,這樣,新的利率將為美元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加上25個基點(註:隔夜指數掉期,OIS, overnight index swap,是一種固定利息與浮動利息互換的交易,其中浮動利息部分與隔夜參考利率指數掛鈎,主要用於對衝隔夜利率風險)。
2007年底,美聯儲推出了中央銀行流動性互換,其規模從最開始的140億美元逐漸增加,年底達到了5531億美元。目前,美聯儲與加拿大央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國家銀行這五大外國央行達成了長期協議,允許它們在金融機構面臨壓力時提高美元流動性。
上一次出臺這樣的政策還得追溯到2008年應對次貸危機之時。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美聯儲在2008年共降息7次,其中4月30日降息25個基點,1月30日、10月8日、10月29日各降息50個基點,1月22日、3月18日、12月16日各降息75個基點,並於2008年12月16日降息至0%-0.25%的記錄低位。同年11月,美聯儲推出了第一輪量化寬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