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B面:部分小區集中投放未見分類督導員,過時也可扔廚餘|直擊...

2020-12-25 陝西法制網

自今年9月起,隨著《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正式實行,深圳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強制分類」時代。為全面反映深圳垃圾分類情況,南方+推出「十區垃圾分類AB」系列,既發現各區垃圾分類的不足之處,也發掘做得好的經驗,為深圳下一步推進垃圾分類提供思路。

在寶安區走訪時,抽樣調查到的南航明珠、福中福幸福裡、第5大道高發西岸花園均設置了統一顏色、制式的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其中,南航明珠還設置有刷卡投放廚餘垃圾桶。但部分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並不理想。

在西鄉安居家園的垃圾分類投放點,蹲守發現居民多是直接將垃圾扔在其他垃圾桶中,從垃圾情況來看,並未進行分類,紙殼、剩飯、果皮等夾雜其中。

「每天晚上7點到9點,我們義工督導員會到現場督促居民進行分類。」前來該小區檢查分類情況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馬先生說道,從垃圾分類工作開始後,為方便管理,西鄉安居家園垃圾回收站從5個縮減至3個。

下午4點左右,一名女士正提著兩袋垃圾急匆匆扔進其他垃圾回收箱中,督導員馬先生提醒她需要將垃圾進行分類,女士以要接孩子放學為由,匆匆離開。

通過檢查該名女士投擲的垃圾,記者發現其中一袋以廚餘垃圾為主,有果皮、雞蛋殼、蔥頭以及食物包裝袋。「廚餘垃圾的回收時間是每天下午7點,所以現場也沒有設置廚餘垃圾桶,這種情況建議居民將廚餘垃圾單獨放在垃圾桶旁邊,回收垃圾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分類投放。」馬先生一邊說著,一邊將廚餘較多的那袋垃圾拎出來放置一邊。

相較於西鄉安居家園,位於新安街道的第5大道高發西岸花園,垃圾分類桶的設置更加齊全,且每棟居民樓下幾乎都有一個垃圾投放點。但和西鄉安居家園一樣,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並不強,且有垃圾溢出情況。

一名前來扔垃圾的男士,拎著用過的油漆桶放置在分類垃圾桶旁邊,記者詢問他是否了解小區垃圾分類情況,對此他表示,「知道小區在做垃圾分類,但這類(油漆桶)有人回收拿去賣錢。」說話間,他將分類垃圾桶旁的油漆桶換到黑色垃圾桶旁邊,並匆匆離開。

記者發現該處垃圾投放點,地上堆滿了各色垃圾,如各種塑料包裝、黑色膠帶、塑料泡沫、紙盒、廢棄書包等。部分黑色垃圾桶裡的垃圾也是「繽紛多彩」,從泡麵桶到果皮,從紙殼到塑料包裝,顯而易見投放的並未進行分類。

觀察一旁的分類垃圾桶,燈管、電池回收桶的分類情況良好,玻璃、紙類等分類垃圾桶內垃圾較少,且出現玻璃垃圾桶內多為塑料垃圾的情況。

截至當晚7點半,記者在小區內未看到有垃圾分類督導員進行督導工作。而在小區進門的宣傳欄上清晰寫到「夜間19:00-21:00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工作督導工作,不定時對督導人員進行垃圾分類工作及禮儀禮貌培訓。」

對此,該小區物業客服主任劉先生說:「每晚都有環衛保潔人員在現場進行督導工作,主要是進行廚餘垃圾的分類督導。」劉先生表示小區共有13個垃圾分類點,每天19:00至21:00會設置廚餘垃圾桶集中收集廚餘,同時也提到垃圾分類是需要所有住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能單純依靠督導員。

【策劃】甘雪明 豐雷 張瑋

【統籌】張瑋

【撰文】李定

【作者】 李定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作者/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坪山B面:廚餘垃圾桶被「霸佔」,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有待提高|直擊...
    廚餘垃圾桶被「霸佔」,無人監管在落實垃圾分類《條例》相關要求時,廚餘垃圾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深圳市多數小區都會聘請督導員專門對廚餘垃圾分類進行現場監管。祥祺·濱河名苑小區被落葉、塑膠袋「霸佔」的廚餘垃圾投放桶東方威尼斯小區裡被紙屑、塑膠袋「霸佔」的廚餘垃圾投放桶「一直都是這樣,廚餘垃圾桶每天都是被各種垃圾佔用。我看有的小區都是到扔廚餘垃圾的時候才把桶拿過來,或者鎖上等扔廚餘垃圾的時候再打開,這樣就挺好的。」
  • 分類投放集中點 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設施建設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按照要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在待開發建設的地塊出讓時,應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建設納入規劃條件,作為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由開發建設單位按照標準配套建設。對於未交付產權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設施的配套建設工作,此次也有明確要求。比如,開發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標準配套建設垃圾集中投放點等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原規劃方案中未體現配建要求的,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及時向城管部門提交方案,並嚴格按照批准的配建方案設置。
  • 羅湖A面:24小時遠程監控,垃圾分類積分高可獲獎勵|直擊深圳十區...
    玻璃、金屬、塑料、紙類、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每天下樓扔垃圾的你是不是還是不太懂「這究竟是什麼垃圾?」儘管羅湖部分小區垃圾分類情況並不理想,但在羅湖區的這幾個小區,居民們對「這是什麼垃圾」熟稔於心,有的甚至因為垃圾分得好,每個月都能拿獎品,接下來就跟著小南的步伐一起去取取經吧~「垃圾分類我們都習慣了」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打卡」投放在羅湖區東曉街道百仕達三期君逸華府花園
  • 合肥:垃圾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原標題:分類投放集中點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本月起,《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而相關細則何時出爐,也備受關注。好消息是,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實施細則。在設施建設、設備配置、源頭減量、收運處理等方面,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規定。
  • 寶安探索垃圾分類智能化新模式,一戶一檔科學激勵、有效溯源
    每個集中分類投放點硬化地面,標準化配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餘垃圾密閉式智能分類桶及監控設備、洗手池,具備人臉識別開啟、稱重積分、滿溢報警、環境微測評、視頻監控等功能,並依託數據化、智能化管理平臺,進行垃圾分類前端宣傳及溯源。智能管理,一戶一檔。
  • 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部分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仍然不明確 有人稱小區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
    近日,南都記者走訪了部分大型社區了解到,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並不明確,有人表示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督導員並非時時在現場。垃圾分類指引較為完善,居民建議加強宣傳工作9月8日下午,南都記者在深圳市福田區梅林一村進行了走訪。
  • 直擊深圳垃圾分類現場|垃圾督導員多以「就近原則」選拔
    分類監督員在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記者走訪了福田區園東花園、城市主場和鵬盛村等小區,從垃圾督導員的視角展現當下深圳垃圾分類的進展和問題。「我覺得垃圾分類非常好,廢物可利用,減少環境汙染。當督導員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福田區園嶺街道園東花園垃圾督導員韓愛葉說。
  • 直擊深圳垃圾分類現場④|垃圾督導員多以「就近原則」選拔
    分類監督員在垃圾分類實施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記者走訪了福田區園東花園、城市主場和鵬盛村等小區,從垃圾督導員的視角展現當下深圳垃圾分類的進展和問題。「我覺得垃圾分類非常好,廢物可利用,減少環境汙染。當督導員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 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現代快報記者直擊南京人「分了...
    現代快報訊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不過,分類技能還要提高,廚餘垃圾中還是容易混入垃圾袋、衛生紙等其他垃圾。
  • 您今天分類了嗎?吃個炸雞腿要花1分鐘扔垃圾,記者直擊南京垃圾分類...
    上午,記者來到南京秦淮區三山花園小區,在垃圾房前,85歲的朱先生手提兩袋垃圾,他先將廚餘垃圾傾倒至「廚餘垃圾桶」後,再將塑膠袋和其他垃圾一起扔至了「其他垃圾」箱內。朱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他們小區就試行垃圾分類了,習慣也慢慢養成了,有的時候子女們將垃圾放錯垃圾桶了,朱先生還會糾正他們。
  • 先行先試小區介紹有效做法: 撤桶建集中投放點 分類有人教有人管
    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通訊員 羅婷攝去年10月,棲霞區堯化街道金堯山莊小區在全市率先試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撤掉樓棟前全部垃圾桶,設立一處集中投放點。如今過去一年,金堯山莊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保持常態化運轉,堯化街道大數據中心、惠民中心也為垃圾分類助力,堯化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自覺性不斷提高,垃圾分類已然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刷卡進站,集中投放點24小時開放 昨日,記者走訪金堯山莊小區,看見在投放點處,陸陸續續有居民刷卡投放垃圾。
  • 撤桶並點、分類投放、桶邊督導、分類轉運……|記者全程探訪冰城...
    「廚餘垃圾扔在綠桶裡,其他垃圾放進最邊上的灰桶裡。」每天早6時起,管春光都會準時站在小區大門口的生活垃圾投放點,站在紅綠藍灰四個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前,監督並指導居民將分好類的生活垃圾投入對應的分類垃圾桶。撤桶並點、按時分類投放、全程分類轉運……垃圾分類的典型實操機制在哈市正式進入實踐探索階段,一些社區先進試水運行。
  • 廚房產生的垃圾就是廚餘垃圾? 翻看垃圾桶 分類情況不樂觀
    應該說,在垃圾分類的氛圍和設施等方面,兩個小區做得還不錯。&nbsp&nbsp&nbsp&nbsp不過,檢查人員在連翻了幾個垃圾桶後發現,用過的餐巾紙、包裝紙盒等被當成廚餘垃圾的現象比較普遍。「很多人把廚房產生的垃圾等同於廚餘垃圾,把一些不屬於廚餘垃圾的東西,比如可回收的食品包裝盒等,也放進了廚餘垃圾桶。」一名檢查人員說。
  • 超前規劃,高新區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先行一步
    通過完善分類設備配置,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幾個月以來,小區垃圾分類成效顯著。小區內看不到生活垃圾桶,居民扔垃圾主動到指定的投放區域,在小區垃圾集中轉運的垃圾房內,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地面乾淨,一改往常人們印象中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的景象。從廚餘垃圾收運單位的數據可見,小區8月份的廚餘垃圾量為4.875噸,9月份的廚餘垃圾量為7.65噸。
  • 深圳加快建設廚餘垃圾處理設施
    分類投放居民仍未養成分類習慣督導員分類「蒙查查」垃圾分類,源頭在於分類投放。代表們在走訪中發現,不少市民還沒養成分類投放習慣,直接整包投放。一些小區為了管理方便,只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時段。不少督導員,甚至不清楚各類垃圾的分類,不能真正起到督導作用。問政會現場,代表們對分類投放質疑的火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市民分類自覺性」「居民錯過廚餘垃圾投放時間怎麼辦」「如何讓督導員名副其實」三大問題。「深圳在推動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在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背後,許多像張青這樣的分類指導員、守桶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北京垃圾分類並未像上海一樣強制要求「定時定點」和破袋投放,但廚餘垃圾清運時要求其中不含有玻璃陶瓷、金屬雜物和塑料橡膠,除了部分示範小區外,不少小區都需要靠人工進行二次分揀才能滿足清運標準。為何會出現二次分揀?
  • 福田區首創小區紅藍黑排行榜!正向激勵垃圾分類見實效
    專題為進一步推進福田區垃圾分類工作見實效,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準確性,福田區在全市首創垃圾分類紅藍黑榜,該榜以是否完善分類投放點建設、是否按照要求開展督導工作、是否定時定點投放廚餘垃圾,小區廚餘垃圾分類量日均是否連續一個月達0.1kg/人等作為評價標準。
  • 記者實地走訪:西安垃圾分類首日情況怎麼樣?
    崑崙社區36街坊:新添了分類垃圾桶小區內原有多處垃圾投放點,大部分投放點在原來垃圾桶旁也放置了四色垃圾桶,但未見到監督員,也沒有相關宣傳。絕大多數垃圾仍然扔在原有的垃圾桶內,多是「一包扔」,而新的分類垃圾桶大多蓋著蓋子,一個未蓋蓋子的可回收物桶內,扔了少量垃圾,除了紙片、牛奶盒等可回收垃圾,還有一些不屬於可回收垃圾的塑膠袋等。
  • 小區物業提前宣傳垃圾分類,還發放5萬多個可降解垃圾袋
    9月1日起,西安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垃圾分類,很多市民還沒做好分類的準備,每次倒垃圾前都會手忙腳亂地整理分類,心裡默念分類口訣。不過,西安市雁塔區夏日景色小區內的業主並不慌張,仿佛垃圾分類早已是生活常態。小區門口張貼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你我多一份自覺,西安多一份清潔。」據了解,該小區從2016年就開始宣傳垃圾分類,曾給大家多次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