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為火熱的頭條莫屬於「近日頭條」了,在央視指名道姓爆出今日頭條閃出低俗廣告之後,近日頭條沒有過多糾正,不久之後,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被永久封停,今日頭條立即慌了,張一鳴採取了網上稱呼的「斷頭求生」「借屍還魂」的補救策略。
不管是哪種危機應對方式,都不被網上看好,因為他的那句話很觸動人心「機器算法是沒有價值觀的」,在今日頭條否認價值觀的背後,是算法背了黑鍋。 網際網路江湖,五年河東,五年河西。從PC時代的BAT三座大山,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百度出局,AT雙雄爭霸。
騰訊合縱連橫,約從京東、網易、美團、唯品會、永輝之徒,組成強大的反阿里聯盟,扣關西湖。然而,阿里卻不為所動,一句「除了獲客成本低之外,其他都不怕」就輕描淡寫的過去了。騰訊卻沾沾自喜,自以為天下莫不臣服於AT門下,新生事物莫能挑戰騰訊。然而,誕生不到百年,還很年輕的網際網路行業,依然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不知不覺,騰訊真正的挑戰終於悄然而來,抖音火了。 1、紅海入局,劍走偏鋒,抖音異軍突起 成立於2016年的抖音,在短視頻領域,只是一個後輩。那時的短視頻行業才剛剛經歷了工具蓄勢期(2012-2014)和產業轉型期(2014-2015),行業已經是一片紅海,秒拍、美拍、小咖秀、各種直播APP瘋起廝殺,競爭激烈,外人基本難以插足。
然而,今日頭條的CEO張一鳴卻認為,短視頻依然潛力巨大,時代應該給予它一個應有的地位,而市場上也缺乏一款「讓人眼前一亮」感覺的軟體。之後,張一鳴開始組建團隊,力推抖音,降低短視頻製作門檻,讓普通人也可以隨意做出有趣好玩的內容。並採用全屏高清、音樂、特效濾鏡、個性化推薦手法,改善觀感、體驗。
在這個網際網路由KOL時代進入得屌絲者得天下時代的關口,抖音的舉措迅速釋放了民間潛力,迎來了民間智慧的大爆發。之後歷經半年蟄伏,通過贊助熱門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等,大量營銷推廣,短短半年,抖音用戶量便突破十倍,到2017年,更是一路猛增,長期霸佔IOS排行榜前兩名,今年第一季度,更是佔據了IOS排行榜總榜第一名。
有了內容和用戶,抖音的變現能力,更是驚人。數據顯示,抖音的女性用戶佔比高達66.1%,30歲以下年輕人佔比高達93%,其在抖音上的消費金額超過1000元的比例高達26%,在200-1000元之間的比例則高達54.7%。借著龐大的消費潛力,抖音每有動作,幾乎便能引發龐大的消費狂潮,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排長隊、賣斷貨不絕於耳。
一度瘋傳的 「海底撈神秘吃法」、「網紅奶茶隱藏菜單」更是讓商家賺得盆滿缽滿,商業價值被淋漓盡致的展現。之後,抖音多個百萬級以上的大號開始出現「購物車按鈕」,直連淘寶,完美接入電商。網上甚至還有傳言,抖音將向多個大品牌商家開放,網際網路儼然已經迎來了抖音時代。
2、馬化騰著急了、騰訊緊張了 這一次,或許歷史要改變了,抖音瘋狂,騰訊卻緊張了。 近日,今日頭條CEO張一鳴發布了一條朋友圈,對抖音一季度超越facebook、Youtube,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表達慶賀。不料卻引發了和馬化騰的一場口水戰。
兩位大咖隔空互對,無疑展示了今日頭條和騰訊如今的激烈「內容」競爭,更展示了張一鳴的底氣,和馬化騰的緊張。 要知道,在某種意義上,網際網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抓住用戶的習慣,控制入口,然後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