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核心素養】建模歷程的操作性定義

2021-03-02 化學教育期刊

小編這麼拼,請點擊上方藍色的「化學教育期刊」添加關注!化學教育好文盡在於此!

 

【化學核心素養】建模歷程的操作性定義

劉俊庚,邱美虹

通過綜述不同研究者對建模歷程提出的不同想法,不難發現:大部分學者對於建模歷程的觀點,不外乎建立模型、檢驗模型、分析、修正,以及調度等階段。在這些綜述內容的基礎上,臺灣師範大學邱美虹教授研究團隊將建模歷程歸納為兩個主要階段,分別是:模型發現(model development)和模型運用(model implement。有關建模歷程各階段成分以及操作性定義經兩位科學教育學者審查與討論修正後,制定了如表1所示的內容。


   根據表1,建模應該包括模型描述與選擇、模型建立、模型效化、模型分析、模型調度和模型重建等6個階段,各階段之間交互運作進行,如圖1所示。


圖1 建模歷程圖

以下針對各階段加以說明。

(1)模型發展

可分為模型描述與選擇、模型建立、模型效化與模型分析等4個次階段。

描述與選擇部分,主要是描述與選擇變數(物件、狀態、交互作用和因果效應)、討論或關係的選擇、選擇最符合現象描述的各種面向與變數,以及符號語言的選擇;

模型建立則是透過變數之概念化、定性與定量關係之建立,以及符號語言的建立(選擇表徵與建立),建立初始模型;

效化則是決定模型之運作與描述結論、判斷與比較,和初始模型運作結果與詮釋;

分析與評估則是模型經驗性證實,透過不斷地檢驗與評估變數,藉以了解模型的適當性、完整性、一致性和融貫性等。

此外,模型效化、分析與評估階段也注重於比較與評估不同模型,並檢驗競爭模型,換言之,模型發展階段注重於建立一個可使用與解釋的模型,並利用不同數據或方法進行分析、檢驗與比較。

(2)模型運用

此階段主要為模型調度與重新建立新模型。

模型調度方面,即是模型的應用與預測、理解模型的限制性、類比建立與發展和模型精煉。模型可以採取不同方式應用至不同的外在情境,模型只有在真實世界中進行描述、解釋、預測等調度歷程後才顯現其重要性及適用性,如此也將慢慢地擴充其使用範圍,且更適用於相對應的理論情境中。教學過程中,提供學生從事適當的調度活動,讓學生發展工具和系統化的規則,透過類比教學或其他建模獲得,均可使學生對建模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模型重建則包括建構新模型和從模型中推論其他含義,擴大模型的解釋範圍。由於原有模型可能需要做完全的改變,學生需要重新建構新模型,依Chi(1992)概念改變的觀點,若是原有模型中所需元素的增減,則是若重建,屬輕微的概念改變,反之,若模型做結構上大幅度修正,猶如一個概念重新被置放,由一個類別置放至另一類別(Chi,Slotta,& de Leeuw,1994),則可謂之強重建,屬於根本的概念改變

綜上所示,建模應該是漸進與循環,學生可採取分離方式來發展個別的描述性模型,慢慢地再發展為解釋性模型。此外,教師可協助學生建立基本模型,隨後不斷地透過驗證與修正,他們將能夠發展較完整的基本模型,學生亦可統整並建構更複雜的模型,而學生的發展速度也會較原先基本模型快,因為他們已從上述歷程中獲得不同的建模成分(Halloun,2006)。但學生在建模歷程中也可能於模型效化或分析與評估階段,因模型運作結果與原先現象或問題不一致而中斷,並從模型描述與選擇或建立等階段再重新進行,換句話說,建模歷程並非是線性的過程,而是循環與交互進行。

 

 

更多內容,請閱讀原始文獻:

劉俊庚,邱美虹.從建模觀點分析高中化學教科書中原子理論之建模歷程及其意涵[J].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10,59:23-54.

 

 

 

2017年《化學教育》訂閱辦法

國家級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欄目整合  印刷換新  品質提升

權威、客觀、全面、實用

《化學教育》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學會、北京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國家級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版、2011版和2014版連續收錄,排同類期刊第1名;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源期刊。

《化學教育》為半月刊,全年共計24期,每期16元,全年共計384元。為了保證能及時收到期刊,請廣大讀者和單位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2-106

郵局為唯一訂閱渠道,請在2016年11月前完成訂閱,切莫錯過!

有化學課程的地方,就應該有《化學教育》期刊!

《化學教育》是大家共同的學術平臺和話語陣地,關係到所有化學人的利益,她的發展會回饋廣大讀者和作者,例如資助中國化學會化學基礎教育獎評選,資助有困難的化學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會等。眾人拾柴火焰高,人人付出一點,則化學教育事業大發展,人人就會獲得更多!《化學教育》若能有經濟實力,則會設立更多的獎勵和資助基金,回饋給廣大讀者和作者!儘快到當地郵局訂閱吧!

化學教育期刊公眾號,版權屬於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編輯部。若轉載,請註明來源。請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關注。

 

 

 

微信徵稿:觀點評述、教學案例、教學心得、微課視頻、實驗視頻、趣味實驗、活動報導、科普文章、論文交流、人物事跡、試題評析等,新鮮、熱門、有趣、實用,統統都可以,讓分享促進你我成長,讓傳播增強化學力量!如果文章閱讀人數超過1000,朋友圈分享人數超過100,則贈送1套全年《化學教育》!投稿郵箱:lichuan1099@126.com,郵件主題請寫明「微信投稿」。鼓勵原創,若參考了他人的文章,請註明來源,以免引起抄襲和剽竊的爭議。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建模核心素養,加油吧考生
    數學建模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模型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規律的推導和總結,將數學知識通過數學語言表述以解決同類問題。但是建模過程耗時費力,很多教師都弱化這個能力培養,實際建模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佳途徑。本文通過高中數學建模教學案例分析,論述高中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方法。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及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數學抽象 、邏輯推理 、 數學建模 、 直觀想像 、 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
  • 化學核心素養,請看外國專家怎麼說
    化學核心素養,請看外國專家怎麼說...施瓦茨等(2005)指出化學素養可能包含:(1)理解化學的本質、規範及方法,即化學家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化學家的研究成果是如何被接受為科學知識的;(2)理解化學的核心理論、概念和模型,而不是相互隔離的大量事實性知識;(3)理解化學及化學技術之間的關係,化學尋求的是對自然世界的解釋,化學技術尋求的是改變世界,化學和化學技術的概念及模型是相互聯繫和影響的
  • 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建模教學研究
    摘要:以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學》下冊(2012年版)「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為例,闡述開展建模教學時,應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建模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有機組合不同屬性、表徵方式及類型的模型,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建構、評價及修正等一系列方式,指導學生使用模型、建構模型、評價模型及修正模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建立、理解與應用生物學概念,提高建模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
  • 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依託
    新課標提煉了每一學科的核心素養,揭示了核心素養與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繫;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並提出考試評價的建議。這種變革將切實促進學科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新增「學業質量」部分,以新的質量觀為標杆研製學業質量標準,把學業質量劃分為不同水平,既有利於因材施教又有利於考試評價的科學化和人性化。
  • 著力核心素養 紮根課堂教學——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
    著力核心素養 紮根課堂教學——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學科課堂教學」課例研修新湖南客戶端6月23日訊 (通訊員 葉蘭)6月18日下午,長沙市雨花區初中化學「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學科課堂教學」課例研修活動在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開展。
  • 數學核心素養指標之反思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反思;數學化;數學推理;數學思想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按照內涵、價值和表現的框架,給出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像、數據分析。[1](以下簡稱「六核」)。下面,首先對「六核」的具體內容(斜體文字部分)逐條進行分析反思,然後提出三個反思問題,最後給出四個反思方向和數學核心素養框架。
  • ...高考「合肥二模」試卷|化學:立足基礎突出能力 著力提升核心素養
    合肥一中 任峰 合肥三十二中 高蘇婉2020年合肥市二模化學試卷緊扣高考題型,在立足基礎知識,考查基本概念和技能的基礎上,全面檢測考生化學科學素養,著重考查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核心價值與學科思維的有機結合,知識點覆蓋了中學化學主幹知識,讓學生能夠及時查缺補漏
  • 高中化學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
    高考命題以知識為載體、能力立意,思想方法為靈魂,核心素養為統領,兼顧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展現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在平時的教學複習過程我們要基礎與能力並重,能力要求與核心素養並不矛盾,相輔相成。
  • 何小亞:數學核心素養指標之反思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反思;數學化;數學推理;數學思想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按照內涵、價值和表現的框架,給出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像、數據分析。[1](以下簡稱「六核」)。
  • 新課標解讀: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內在聯繫
    本期為老師們帶來的是「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解讀——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的課程節選內容。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高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化學學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現了化學課程學習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價值。
  • 聚焦化學課堂改革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為強化海安市初中化學課堂改革,提升學生核心素養,11月30日,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和師培部聯合舉辦的初中化學課堂改革研討活動在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中學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侃主持,全市初三化學老師參加了研討。
  • 職前化學教師化學建模能力測評研究
    [1] 林崇德. 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23[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4[3] Harrison A G.
  • 【教育熱點】數學核心素養指標之反思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反思;數學化;數學推理;數學思想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按照內涵、價值和表現的框架,給出的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像、數據分析。[1](以下簡稱「六核」)。下面,首先對「六核」的具體內容(斜體文字部分)逐條進行分析反思,然後提出三個反思問題,最後給出四個反思方向和數學核心素養框架。
  • 化學五大核心素養,你都知道嗎?(一)
    化學給人以知識,化學史給人以智慧。每一個高中生不僅要學好化學知識,更要能依據化學方法探究未知世界,這也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體現,高中有五大化學核心素養,接下來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講解。素養二: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能認識物質是在不斷運動的,物質的變化是有條件的:能從內因和外因、量變與質變等方面較全面地分析物質的化學變化,關注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轉化從不同視角對紛繁複雜的化學變化進行分類研究,逐步揭示各類變化的特徵和律
  • 【關於學科核心素養】單元如何設計和高考試題,是如何落實核心素養的
    「思維發展與提升」這一核心素養,主要通過閱讀欣賞題來考查。「閱讀欣賞題」即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古詩文閱讀等,這部分一般佔試卷分值的50%左右。2020年高考語文的閱讀題,很可能會呈現以下2個特點: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數據分析。共六項三大類。
  • 核心素養:中職學校改革的支點
    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社會與經濟變革,發達國家上世紀末開展了關於「核心素養」的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歐盟等國際組織提出了大同小異的核心素養指標;林崇德教授領銜的課題組也於2016年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把我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 走進高中數學新版教材 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貫穿於整個大會,教材編寫組包括4位高中數學課標組成員,保證了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教材中的準確落實;高校教師的深度介入,有利於教材抓住數學本質;一線高水平的教研員和教師的積極參編,保證了教材的適用性和科學性;長年累月的沉澱,使得教材特色鮮明,尤其是在數學建模方面優勢突出。
  • 2018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革命」
    核心素養落地的主戰場在課堂。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餘文森針對核心素養教學轉化提出以下三大路徑、六大策略,非常有借鑑意義。就課程內容而言,基於課程意識、學科本質的教學——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就教學主體而言,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就教學方向而言,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意義化策略。
  • 被核心素養包裝的教學
    當下我們經常看到,大會、小會言必稱數學核心素養,論文、課題高度聚焦數學核心素養,教研課、示範課也都被冠以數學核心素養的旗號..高中階段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像、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