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2020-08-05 職場媽媽育兒路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寶寶的出牙順序很多家人都知曉,一般到了半歲後,寶寶會先在下齒槽萌出最中間的兩顆門牙,緊接著上齒槽也會跟著長出對應位置的兩顆門牙。到了9月齡左右,上下外側的兩顆門牙也會相繼萌出。

至此,寶寶就將頂著上下八顆小貝殼般的門牙吃飯、喝水、學說話。每當寶寶笑著露出8顆門牙時,總會有一種既可愛又可笑的感覺,像是只小兔子、也像只小老鼠。

這個時期的家人可能會感到煩惱,寶寶統共就幾顆門牙,吃大塊的嚼不爛,吃米糊好像又滿足不了娃兒的口腔發育和營養需要,到底怎樣餵養才能既有營養又能促進出牙呢。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要注意三點

①飲食結構進一步豐富

寶寶已經進入出牙期,雖然只有前面的幾顆門牙,但肯定不再適合繼續餵食單一的米粉作為輔食。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對食物口味的需求、口腔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和更豐富的營養來源都要求媽媽們進一步豐富寶寶的飲食結構。

每天給寶寶吃些碎菜、水果泥或者水果片、軟米飯或麵條,肉泥等食物,增加營養密度,對寶寶長肉肉長骨骼都很有好處。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②食物性狀要注意

長出門牙的寶寶,軟爛的輔食質地已經不再適合此時的口腔環境。增加一些粗糙的輔食,提升寶寶對「吃」的欲望。

通過咀嚼鍛鍊,還能促進他們口腔肌肉群和骨骼的發育,讓寶寶更加靈活的控制舌頭,為今後的語言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輔食添加原則按照軟爛→冰沙質地的細軟顆粒→較大一點的顆粒→條狀或塊狀食物→與成人食物大小差不多,但質地略軟一些的輔食這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添加。

比如吃水果的時候切成薄薄的小片狀,添加肉末、稠粥或大小軟硬適度的蔬菜蛋餅等需要咀嚼的食物。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③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寶寶長出大門牙的月齡,恰好是可以學會獨坐,熟練掌握手指抓握的時間段。此時,如果家人們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將會對今後塑造更加獨立的個人性格很有助益。

買一個簡單實用的寶寶餐椅,逐步固定寶寶的用餐時間,讓寶寶坐在餐椅上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多給他們提供手指食物,鼓勵寶寶學習自主進食,加強咀嚼練習。

一個好的用餐習慣培養,可以解決99%的寶寶吃飯問題,這個階段正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家人們應當給予重視。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美味與恰當的方法搭配好才更健康

我們想讓寶寶吃好,還想讓寶寶吃飽,輔食與恰當的餵養方法搭配起來寶寶才會更加健康。

1)合理的餵養量

以9~10月齡的寶寶舉例,每天可以進餐5~6次。這其中,可以包括3~4次奶類攝入和2次輔食,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再逐步調整餵養量和餵養次數。

保證孩子的奶量攝入在一個充足合理的範圍內(1歲以上建議每日500ml奶),更利於寶寶添加輔食。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2)放鬆的餵養心態

哪怕是天使寶寶,也會有哭鬧的時候,寶寶偶爾不想吃飯,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不強餵寶寶,娃在吃飯時,家人有充分的耐心等待寶寶細嚼慢咽。

應允許寶寶有暫時性的食慾不佳,如果寶寶在某一餐或者某一天的進食量突然變少,家人可以嘗試在下一餐或者第二天再酌情添加回來,不用過度焦慮。

結語

寶寶一旦進入輔食期,家人們就要不斷注意製作輔食的性狀變化,以促進寶寶的早期發展和適應其生理功能的不斷成熟,手指食物是一種很好的輔食形狀,媽媽們不妨嘗試一下。

只有大門牙的寶寶,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這本今日話題:各位家人,你們家寶寶長出幾顆牙啦,吃輔食的情況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職場媽媽育兒路,一位學習型的90後職場媽媽,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期待與您分享更多的孕育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只長了大門牙,輔食餵養注意三點,娃吃得好出牙快大腦更聰明
    至此,寶寶就將頂著上下八顆小貝殼般的門牙吃飯、喝水、學說話。每當寶寶笑著露出8顆門牙時,總會有一種既可愛又可笑的感覺,像是只小兔子、也像只小老鼠。這個時期的家人可能會感到煩惱,寶寶統共就幾顆門牙,吃大塊的嚼不爛,吃米糊好像又滿足不了娃兒的口腔發育和營養需要,到底怎樣餵養才能既有營養又能促進出牙呢。
  • 想讓寶寶的大腦更聰明,超過同齡小朋友,輔食就該這樣吃!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雖說寶寶聰明與否大多是基因的關係,但後天的合理餵養,也是讓寶寶聰明的重要因素,在孕期時孕媽媽就已經開始注意胎兒的智力發育,經常會吃些補腦的食物,讓胎兒的大腦發育更聰明,寶寶出生後,大腦仍然在快速發育階段,補充足夠的營養,也會讓寶寶的大腦更聰明。
  • 哈佛研究:娃一生中3次大腦「猛漲期」,輔食吃得好,養出聰明寶
    哈佛研究:寶寶10歲前3次大腦「猛漲期」想要讓寶寶變聰明,就要先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特點,寶媽才能更好的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更容易養出聰明娃。▲寶寶大腦發育的第一個「猛漲期」,是在0-3歲的階段,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還很有競爭意識,想讓寶寶更聰明,寶媽要抓住這個階段哦!
  • 1.5~2歲寶寶能吃什麼輔食?營養師:輔食這樣安排,孩子更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軒軒一歲半了,已經長了12個牙齒了,能吃的輔食種類也從單一的米糊變得越來越多樣了。也正是這個原因,如何給寶寶選下一種新輔食,如何做出美味又營養輔食,就成為了軒軒媽媽最苦惱的事情。相信有很多新手媽媽也像軒軒媽一樣,每天為寶寶的輔食問題傷透了腦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1.5~2歲寶寶的科學餵養問題。
  • 2歲前這3個關鍵點,輔食吃正確,寶寶比同齡人聰明幾倍
    關於給寶寶吃輔食,大部分媽媽關注的是:愛吃,吃飽最重要!但事實並不僅如此,現在的孩子餵養的越來越精細化,不再像老一輩能吃飽飯就夠了!既滿足孩子身體發育,同時又能提高智力,才是現代育兒更高的追求!特別是2歲前,寶寶的發育處於人生巔峰階段,「更好的輔食」讓娃贏在起跑線!
  • 寶寶吃什麼食物會變得更聰明?寶媽們需把握這幾點寶寶餵養原則
    網友留言:寶寶吃什麼食物會變得更聰明?在寶寶餵養方面,寶媽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對於「吃什麼食物能讓寶寶變得聰明?」這個問題,我想不只是這位寶媽才想知道答案,這可以說是每位爸爸媽媽都想知道答案的吧?因為誰都希望自家的寶寶健康聰明,包括我也一樣。那麼,吃什麼食物能讓寶寶變得聰明呢?不知這位網友的寶寶有多大啦?如果寶寶在六個月內的話,那就全母乳餵養就最好了。因為母乳裡面含有這個時期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所有營養,寶媽只要按需餵養寶寶就可以啦。
  • 研究表明:0-3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輔食營養要到位,孩子更聰慧
    不過想要寶寶成長發育得好,爸爸媽媽們首先要了解下孩子的大腦發育特點哦~寶寶發育特點的「聰慧公式」,父母要清楚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就曾總結表示:早期嬰幼兒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剛出生的那幾年,寶寶大腦每秒鐘都會產生700個神經元連接。
  •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經常吃這8種益智食物,娃越吃越聰明
    0~3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大腦的發育主要是指腦細胞的生長和神經網絡的形成。大腦約有100~180億個腦細胞,腦細胞越多,寶寶越聰明。 據研究發現,有的寶寶只有100億個細胞,有的則可能有150億個細胞,差異非常大,這也導致了智商的差異。寶寶的大腦發育,除了受遺傳,疾病和環境條件的影響外,一些生活因素對寶寶的智力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你家寶寶都餵的啥好吃的啊?把小人兒餵得這麼壯實、可愛!"鄰居張姨羨慕地問。「呵呵,都是孩子媽媽的功勞,懂得科學餵養,每天搭配不同的營養輔食餐!」奶奶自豪地說。原來,豆豆的媽媽是一位兒科醫生,自從豆豆出生後,就一直堅持科學餵養。現在豆豆已經10個多月,身高已經有82釐米,體重已有25斤,已超過很多身邊同齡寶寶了。
  • 荷蘭大學教授:娃必經的「大腦飛躍期」,輔食吃得棒,聰明又強壯
    」是寶寶成長必經的時期,這時候做好娃的飲食工作很重要。是一個培養娃大腦發育、提高智力的好機會。,輔食營養是關鍵大腦發育跳躍期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父母要充滿耐心地撫育寶寶,這樣才有助於娃的健康成長,同時也要抓住這個特殊時期
  • 6~12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媽媽每月這樣安排輔食,娃吃得香長得好
    比如添加輔食的時間不對、添加輔食的方法不對、添加輔食後餵養方式不對 等。為了幫助新手父母解決這個問題,我整理了這篇文章,新手媽媽只要按照文中的方法,每個月按嬰兒輔食計劃表做,可以使輔食添加過程更順利,娃吃得香、長得好。6~12個月寶寶輔食怎麼吃?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每個月的輔食添加也會不一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每個月怎麼吃才更科學合理。
  • 荷蘭大學教授:娃必經的「大腦飛躍期」,輔食吃得棒,聰明又強壯
    夫妻倆結束了一段對於大猩猩和寶寶互動的觀察之後,回家後整理筆記時,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他們發覺大猩猩在和母親互動時,會展示出類似人類嬰兒一樣的反應,會有依戀和粘人的行為。在某一階段,大猩猩的寶寶又會表現出特別煩躁以及難以安撫的情緒,但同時。它們的智商和認知能力又會在展現出巨大的「飛躍」。
  • 娃3歲了還嚼不動肉?想要孩子牙齒有勁兒長得好,輔食注意別吃錯
    前幾天帶娃在樓下玩,遇到了幾個媽媽,聊天中,一個媽媽發愁地說「我家閨女3歲多了,現在還只吃糊糊,肉要剁成細細的肉末,蘋果要吃果泥,就連麵條都要搗爛之後才吃。」她話音剛落,另外幾個媽媽也點頭回應到,自己家的娃也有類似的問題,孩子都挺大了,就是不喜歡咀嚼,不愛吃硬東西。
  • 輔食添加:寶寶輔食要吃什麼?寶寶吃輔食爸媽一定要知道這"四點"
    今天咱們來聊聊寶寶吃輔食的問題,讓我們寶爸寶媽都可以養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按照《嬰兒餵養指南》中提出的,寶寶一般從5個月或6個月大的時候就要開始吃輔食了。但由於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其內部發育機制不同,因此使得寶寶開始吃輔食的時間有早有晚。
  • 1~3歲寶寶的餵養重點,其實就4個!全都做到的媽媽並不多
    當媽之後,我總是琢磨怎麼給娃做輔食,怎麼讓娃吃得更好。尤其是一歲後,娃能吃的東西多了,我做輔食就做得更起勁了。身邊有的媽媽來請教,1~3歲的寶寶該如何餵養。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對於營養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咱們在給寶寶安排飲食時,要按照自己寶寶的年齡來做,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的成長不斷調整。把該補的營養數量補充到位,不多補,也不亂補。
  • 想讓寶寶更聰明 把握這些因素
    人一生中要用到的70%的大腦細胞在寶寶出生前就已經有了。胎兒6周的時候,其大腦幾乎與身體其他部分一樣大。  到出生之時,胎兒的大腦將會長出1000億個神經元,或者叫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都會長出成千上萬個細小枝杈,與其他神經細胞的枝杈相連。
  • 輔食添加:給娃吃蛋講究多,別讓「雞蛋」成「負擔」
    我問:「昨天她都吃了什麼呢?海鮮或者其他容易過敏的食物?」莞爾媽媽想了想:「除了雞蛋,也沒有吃啥啊。」我又問:「吃了多少?」莞爾媽媽說:「孩子昨天去姥姥家,姥姥說她胃口特好,吃了三個煮雞蛋。」我長出一口氣告訴她:「孩子可能是蛋白質過敏啦!」
  • 嬰幼兒輔食怎麼吃才有營養?父母這樣安排寶寶的飲食,娃長得好
    文 | 小書蟲媽媽對父母來說,寶寶的吃喝拉撒是頭等大事,俗話說,吃得好,長得好!嬰幼兒的身體發育處於這輩子最快速的時期,所以,寶寶的營養問題一直備受父母們的關注,大家都想自己的寶寶吃飽吃好,長高長胖。寶寶一歲之前主要是「學吃」階段,主要營養來自於奶,吃得是否營養均衡還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當寶寶過了1歲,奶變成了輔助食品,固體食特變成主要的營養來源。父母就要合理地安排寶寶的一日三餐,做一些既好吃,又營養,又適合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
  • 寶寶輔食餵養的五大原則,這些需要注意,注意這些問題寶寶更健康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輔食餵養的道路上往往有很多坑等著媽媽們,比如用奶瓶餵養更方便,或者擔心沒吃飽多給寶寶吃一些,加點鹽更有滋味等問題,新手媽媽稍微不注意就會入坑了。
  • 這九類寶寶更聰明,有你的娃嗎?
    因此,大家要經常用開心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好玩的玩具來讓寶寶笑起來,並且讓他吃得好睡得好,讓孩子多笑一笑。因此,視覺運動可以反映出寶寶的智力發展水平。通常而言,聰明的寶寶會經常轉動眼睛,而智商低的孩子在這方面就比較遲鈍。所以要保護好寶寶的視力,讓他多看多觀察,以提高視覺敏感度,有助於智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