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06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
這是一個簡單而樸實的道理。
一個簡單而樸實的道理,
卻在民進黨當局那裡犯了難。
這不,日前臺當局教育部門
又宣布了一所高校停招,
而對此,臺教授表示,
多招陸生還有救!
少子化海嘯一波波襲來。臺當局教育部門日前公布,位於高雄美濃的「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從今年8月起全校停招,該校目前尚有4百多名學生。
這也成為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後,短短四年內,臺灣第三所退場轉型的大專校院。
長期研究高等教育的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翁福元提到,這一波少子化衝擊下,各界預估衝擊不同,甚至還有學者認為「會關一半」,臺灣的大學目前有160所,回到80所是比較正常。英國人口6500萬,大學有一百多所,臺灣只有2300萬人,大學竟然也有一百多所;香港人口700萬,目前大學也只有10所,相比之下,臺灣現有的大學,就是多出很多。
對於少子化,造成臺灣的大學退場,如果招收多一點陸生來臺就學,大學退場的趨勢,是否還有救?
翁福元表示,多一點陸生來臺就學,當然是對臺灣各大學都有幫助,在大陸的惠臺政策下,這些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臺灣能收多少陸生,陸生為何願意來臺,這都是攸關兩岸關係的關鍵問題。
翁福元提到,從他兩岸各大學講學的經驗來看,臺灣的高等教育普遍素質都不錯,如今大陸來臺交流,最多數就是教育團,所以如果屏除政治因素,臺灣的大學對吸引大陸學生來臺就學是有競爭力的。
翁福元強調,大學退場,除了「少子化」衝擊,其實臺灣人才早就在流失,過去臺灣社會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當時臺灣大學畢業生都到美國,為何當時臺當局不緊張?現在臺灣人才到大陸,臺當局會這麼緊張,其實就是意識形態的問題,如果是國民黨當局執政,這也不會是問題,就是在民進黨執政下,人才到大陸才會成為問題。
自從2016年以來,由於兩岸關係遇冷,大陸遊客赴臺遊熱情銳減,臺灣相關部門近日推出了大陸居民赴臺遊的一系列優惠措施,但是依舊未能提升陸客赴臺的熱度。
這其中的原因眾所周知,就如馬曉光回應時所說:我們多次講過,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曾經有過一個積極健康發展的態勢。造成今天赴臺旅遊的規模和人數急劇下降的局面,解鈴還須繫鈴人,還是那句話,兩岸關係好,臺灣同胞才會好。
改善兩岸關係,球在臺當局一方,只有承認「九二共識」,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才能有談話的共同政治基礎,在這個底線和基礎之上,兩岸一切好談;沒有這個基礎,一切免談。臺灣要發展經濟,發展民生,要給民眾一個美好的未來,改善兩岸關係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