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之後開始,我們每個人都受到各種語言因素的影響,不管是父母們教導我們說話發音,還是我們從周圍語言環境中感知各種聲音,其實都是在為之後的說話交流儲備足夠的字詞基礎。
但是語言發展的過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從數萬年前學會使用工具開始,人就開始學著用簡單的聲調來進行溝通,只是那個時候發聲器官之間還處於相互不認識的地步,只能以非常陌生的配合來發出「嗚嗚」、「哇哇」的聲音。
伴隨著數萬年的發展,如今我們的語言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學會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和溝通,到知道怎樣使用簡短的話語表達有效的信息。可以說我們的語言進入了一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時代。
只是語言發展帶來的不止是進步和方便,還有很多影響著我們說話表達的問題,比如功能性構音障礙。這是一個常見的語言問題,主要表現為:發音器官無缺陷、聽力智力及發育水平正常,但是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發音吐字不準確。
在影響我們說話發音的眾多語言問題中,功能性構音障礙也名列前茅,主要是因為它出現的次數太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功能性構音障礙在民間有一個比較通俗化的名字,叫做「大舌頭」。
其實我們對於功能性構音障礙的了解似乎是嚴重的缺乏,除了少部分人知道它會影響我們說話發音之外,我們對它的了解還有多少呢?可能大多數人除了知道它叫「大舌頭」之外並不清楚其他的方面。
關於,我們應該了解這些
1.方言可不一定對孩子好
很多父母在撫養孩子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方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他們認為只要給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周圍語言環境中那些眾多的方言交流對孩子的影響,比如家庭環境中各種語言交流複雜,今天北方方言,明天南方方言,後天又說普通話,這樣複雜的語言交流讓孩子很難理解。
而且方言相比較於普通話來說有很多方面是缺失的,比如N音在方言中的缺失會伴隨著孩子語言的發展一直存在。如果只是部分字音的不準確可能並不會特別影響孩子的說話,但如果不準確的字音太多對孩子的說話交流影響很大。
2.唇齒舌顎的配合錯誤
唇齒舌顎是發聲器官最後一個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決定了說話表達的最終效果。受到功能性構音障礙影響兒童的唇齒舌顎配合很差,這就導致他們在說話發音的時候往往不能以清楚、準確的語言狀態和人交流。
如果唇齒舌顎配合錯誤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矯正,那麼這種錯誤的發音方式就會一直跟在孩子身邊,導致孩子出現錯誤的語言習慣。
其實如果接觸過功能性構音障礙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和正常孩子沒有什麼不同,唯一欠缺的就是語言表達上的不準確,這就需要我們及時進行語言問題的矯正,避免造成更大的影響。
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關心孩子身體的成長,也要重視他語言的健康發展,否則支撐孩子個人發展的兩條腿就會出現不均衡的態勢,這對孩子的未來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