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技術進出口合同法律適用有什麼規定

2020-11-19 北京劉安藝律師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由於企業普遍是缺少資金的技術的,所以我國採用了市場換技術的政策,開發放市場而換取技術,而進出口技術需要籤訂合同,那麼民法典技術進出口合同法律適用有哪些規定?

下面由劉安藝律師進行詳細解答:

一、民法典技術進出口合同法律適用有什麼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技術進出口合同或者專利、專利申請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八百七十七條 【技術進出口合同或者專利、專利申請合同法律適用】法律、行政法規對技術進出口合同或者專利、專利申請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技術服務項目不能施行,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因委託人違約導致技術服務項目不能施行的要擔責。

1、違反合同約定,影響工作進度和質量,不接受或者逾期接受受託人的工作成果,支付的報酬不得追回,未支付的報酬應當支付。

2、未按合同約定提供有關技術資料、技術數據、相關文件、工作條件、影響工作質量、進度,應承擔如約支付報酬的違約責任。

3、未按合同約定按期接受受託方的工作成果逾期兩個月,應承擔支付受託人違約金或賠償損失的責任。

4、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方式、地點支付受託人報酬逾期達兩個月,應承擔歸還工作成果、支付報酬、賠償損失的責任。

5、未按合同約定接受工作成果逾期達六個月,應支付受託人違約金、賠償金、保管費。

6、違反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應承擔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的責任。

因受託人違約導致技術服務項目不能施行的也要擔責

1、未按照合同約定,按期、保質完成工作成果,應承擔免收報酬、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

2、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交付工作成果,退還委託人提供的技術資料、技術數據、文件,返還已支付的報酬,支付違約金,並賠償委託人因此而產生的損失。

3、因受託人自身的原因丟失或者損壞、汙染委託人提供的技術資料、技術數據、文件和其他物品的,應承擔由此而給委託人造成的損失或按合同約定支付違約金。

4、對工作成果在保證期出現的問題,承擔補救責任或賠償責任。

5、不履行保密義務,應承擔由此而造成的損失或支付違約金。

解決方案:

當技術服務項目因故不能施行時,合作雙方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糾紛,雙方各自分析利弊後,達成意見一致的解決方案。若協商不成的,可以收集證據資料到法院起訴,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劉安藝律師小結: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技術進出口合同的規定一般適用技術轉讓合同或者技術許可合同。如果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技術進出口合同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相關焦點

  • 國際貨物合同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 | 民法典解讀合同編
    長江網10月10日訊(記者耿珊珊)國內普通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調整為三年,那麼國際貨物買賣和技術進出口業務在我國法律上有什麼特殊規定嗎?基於國際貨物買賣和技術進出口業務的複雜性,我國民法典規定,國際貨物買賣和技術進出口合同使用特殊時效四年,比普通民事訴訟時效多了整整一年。
  • 民法典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關於民法典是否應設置以及在何時設置「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但書」(下稱「法律但書」),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據媒體報導,5月26日,因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教授提議,民法典草案修改稿第835條增加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是否規定之爭
    來源:第一財經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是否規定之爭作者: 謝鴻飛[ 民法典「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是否規定之爭,歸根結底是個技術問題。]在民法典的編纂過程中,關於民法典是否應設置以及在何時設置「法律另有規定除外」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但書」(下稱「法律但書」),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議。據媒體報導,5月26日,因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教授提議,民法典草案修改稿第835條增加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委員說法|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都規定了些什麼?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初,全國政協社法委開通「學習民法典」讀書群,組織委員在群內學習、討論、交流。本期,我們分享全國政協社法委駐會副主任呂忠梅在群內的發言內容——民法典合同編通則都規定了些什麼?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一、一般規定   第一條 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 聊民法典99:技術諮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立法沒有實質性變化
    昨天和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大量的新的司法解釋,其中大部分司法解釋與民法典直接相關,有部分內容涉及之前已經寫過的民法典筆記,稍後待我學習後再另行寫一些補充的筆記。今天還是繼續按照民法典條文順序繼續。新年第一天,還是重複一些「關於我在網上分享的這些文字」的特別說明,希望減少一些誤會:我在網上分享的法律實用類文章裡,大部分不能算是我個人的觀點。
  •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聽課筆記
    【主要內容】一、生效的合同行為關於合同的效力問題,主要是民法典合同編第502條第1款、總則編第143條。民法典合同編第502條第1款,源自合同法第44條第1款的規定,但有相應改變和調整。相同的地方,同樣強調「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第二款又強調「如果法律有特別規定,或者當事有特別的約定,則根據規定或約定作出判斷」。那麼,依法成立的判斷標準是什麼?主要就是民法通則第55條、第民法典第143條的規定。
  • 重慶首例適用民法典「合同解除時間」條款案件宣判
    央廣網重慶1月6日消息(記者吳新偉)重慶市江津區法院昨披露,日前,在一起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該院依照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認定了合同解除時間,並判令被告承擔違約責任。據悉,該案是重慶首例適用民法典「合同解除時間」條款的案件。
  • ...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民法典施行之日,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在此背景下,對於法律事實發生在民法典施行之前當事人在民法典施行之後提起訴訟的案件,應該如何正確適用法律就成為了人民法院切實實施民法典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事實上,對於民法典施行以前發生的、尚未審結的民事法律糾紛案件,民法典是否應當產生溯及既往的效力,也存在爭議。從域外經驗來看,這一問題通常是由專門的法律解決的。
  • 保險法與民法典的規定不一致時,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條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於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先由承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保險人在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範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予以賠償;仍然不足或者沒有投保機動車商業保險的,由侵權人賠償。」
  • 《民法典——合同編》逐條解析之一般規定
    第四百六十三條 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係。與民法典各編一般規定的第一個條文一致,本條屬於一個定性的描述性條文,明確本編內容做調整的民事法律關係範疇。本編調整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係。《民法典——合同編》顧名思義,調整的是因合同產生的民事關係,這也是本編第一條所表述內容。但是,合同類型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本編第二分編所規定的合同,還應當包括其他民事法律領域相關的合同。比如,條文第二款所提及的與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由於該等協議與身份關係相關,應當首先接受與之將對應的法律規定的調整,這與《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相一致。
  • 謝鴻飛: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 前沿
    從比較法上看,各國民法典對類推制度的接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間接規定。瑞士民法典即在法源條款規定,無法律和習慣法時,法官可以適用「法理」。「法理」就包括了類推,因為法院參酌的法理和類推適用的結論往往相同,因為它們尋求的都是「事物的本質」。二是直接規定。如俄羅斯民法典和其他獨立國協國家的民法典專門規定了類推制度,其主要內容是類推適用的前提和例外。
  • 適用民法典「債務加入」規定 判決借貸糾紛案
    1月4日,坪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首次適用民法典關於「債務加入」的規定,判決債務人及債務加入人連帶償還債權人本金、利息等。 2019年12月25日、2020年1月1日,蔣女士和寇先生夫妻倆分別和廖某籤訂《投資合同》,約定蔣女士、寇先生分別向廖某投資1萬元、2萬元,廖某每月按投資金額的10%向夫妻倆支付利息,投資時長均為1年。
  • 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解讀:如何準確理解法律事實的發生時間?
    《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第一條第一款及第二款貫徹了「法律不溯及既往」的法的時間效力原則:「民法典施行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民法典合同編」適用中值得關注的9個問題
    1 合同編適用的廣泛性 所謂合同編適用的廣泛性,是指合同編在法律適用方面所具有的債法總則的功能。民法典從中國實際出發,不設統轄合同、侵權、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債法總則編,既有立法的慣性,也是司法的習慣使然。
  • 【法律適用】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⑩:關於委託合同任意...
    【小編按】幫助法律人準確掌握、正確適用《民法典》為法律人提供有價值的學習《民法典》知識服務是法信公號近期的首要任務在我們相繼推出【民法典與九部現行法對照修改系列雙方在合同中預先對委託合同的任意解除權進行了放棄,在法律沒有對當事人放棄任意解除權作出限制或禁止性規定的情況下,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應得到尊重,該約定內容應有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委託人不得依據法律關於任意解除的規定單方解除銷售代理合同,但當事人可依據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的規定主張解除權。
  • 李永軍:論民法典合同編中「合同」的功能定位
    因此,關於合同的以下幾個問題殊有討論之必要:(一)「合同」與「法律行為」的關係究竟是什麼?「法律行為」是「合同」的上位概念嗎?民法典之總則編中關於「意思表示」的規定能夠適用於合同解釋嗎?(二)合同編中的「合同」僅僅是指「債合同」嗎(即合同僅僅產生債權債務關係嗎)?
  • 《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答記者問
    南方網訊 為了貫徹執行合同法、專利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正確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於2004年11月30日第1335 次會議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民法典合同編」適用中值得關注的9個問題
    01合同編適用的廣泛性所謂合同編適用的廣泛性,是指合同編在法律適用方面所具有的債法總則的功能。民法典從中國實際出發,不設統轄合同、侵權、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的債法總則編,既有立法的慣性,也是司法的習慣使然。
  • 合同效力制度,民法典有六項調整
    ,相關規定有哪些不同?合同效力,作為合同法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在民法典的修訂中頗具亮點。以下是筆者對民法典合同效力制度的6項調整及其影響的梳理。明確對合同效力的認定需援引總則編相關規定民法典合同編刪除了合同效力制度的具體規定,在第508條規定:「本編對合同的效力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第一編第六章的有關規定。」這表明,今後有關合同效力的裁判需要援引總則編有關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