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記者 梅婧
年尾的煙火氣,是紅火的香腸、必需的調味品,更是平常的一日三餐。
生鮮,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佔據著零售消費市場C位。並以萬億巨大市場容量、高頻剛性需求,成為諸多巨頭搶灘的重鎮。
目前的生鮮市場暗流湧動,網際網路新業態來勢洶洶,老玩家不動聲色暗地擴張,共同吹響了社區生鮮賽道衝鋒號。
今天,跟著金妹兒,走進藏在社區裡的生鮮店,了解一日三餐背後的行業擴張密碼。
打工人,你們有沒有發現小區門口有這麼一家神奇的店——
當你每天早上出門,發現小區門口有家店生意爆棚,大爺大媽們排著長隊,像極了買奶茶的我們;晚上回到家中,長輩們在手機上呼朋喚友,約好去那家店「撿相因」的具體時點……
這家神秘、奪得社區大爺大媽們芳心的店,正是今年加快擴張步伐,在上海、蘇州、杭州、武漢、成都等九個城市攻城伐地的生鮮店「錢大媽」。
「錢大媽」到底有何魅力?盈利點又在哪裡?加盟商情況如何?金融投資報記者深入社區,走遍周邊店面,採訪多位人士,勾勒著生鮮賽道上這位老玩家的擴張脈絡。
點擊下方視頻
逛逛「錢大媽」
▼▼▼
1
居民:每晚七點準時「撿相因」
十二月中旬,成都氣溫陡降,卻沒有澆滅住華潤翡翠城劉大媽逛生鮮店的熱情。
「我已經和姐妹們約好了,晚上七點開始打折,八點就全場七折,最好趕在七點前就去提前選,不然就買不到了。」劉大媽興致勃勃地表示。
自「錢大媽」門店落戶東三環華潤翡翠城後,憑著「不賣隔夜肉」迅速俘虜了社區居民的心。尤其是晚上七點就開始階段打折,11點半後全部免費派送,更是讓大爺大媽們牽腸掛肚。
小區另一居民王大姐稱:「以前買菜都要出小區到華潤萬家去買,現在錢大媽相當於就在家門口,很方便,而且價格也比外面便宜!」
記者注意到,這家「錢大媽」門店面積僅40多平米,只賣豬肉和蔬菜水果。招牌上「不賣隔夜肉」的宣傳標語尤其醒目,門口則張貼著錢大媽標誌性的清貨時間表:從19:00開始9折促銷,每半小時再低一折,直至23:30免費派送。
「雖說是11點半後免費送,但基本九點多就關門,東西都賣得差不多了。」劉大媽告訴記者,最近她已經養成固定習慣。「上午送完孫子就去買新鮮的肉菜準備午飯,下午五點多來買些晚上吃的,然後六點四十又來逛會,選好了和朋友們聊天,等到七點打折再結帳。」
「錢大媽營銷做得好。不賣隔夜肉菜突出鮮,有利於品牌形象建立;七點後分時段打折也是最大化覆蓋消費者,因為買菜的主力人群在晚上七點前就會完成消費,不然就無法按時吃飯,尤其是有小孩老人的家庭。」成都本地一位從事零售生意的朱詠(化)表示:「7點後打折,針對的是喜歡便宜的老年人。由於數量有限,相當於飢餓營銷,往往不到十一點就會售罄。」
在某機關單位工作的鄧大姐,每天下班到家時間是7點後,正好是老年人排隊「撿相因」的高峰期。
但她並不擔心:「錢大媽有個微信服務群,成員基本都是上班族,可提前把要買的菜在微信定好交錢,下班了就直接去拿,員工會事先把菜品準備好放在門口,非常方便。而且群裡也會搞活動,直接在線上搶購,不用去和老年人擠。」
記者獲悉,錢大媽於今年3月份正式進軍成都,半年時間門店已超100多家,如此迅速的擴張速度已經引起了原有社區生鮮零售商的警惕。
「我們把他們的模式、營銷等都做了分析,發現最大的特點是,兼顧到了每個群體的消費模式,年輕人和老年人消費場景不會衝突,能很好發揮邊際效用。同時,體量也小,控制進貨量,出清方便,免去了庫存清理費用。目前我也在嘗試做,但感覺很難。」朱詠苦笑著。
2
盈利:來自加盟費和供應鏈
很顯然,來勢洶洶的錢大媽,離不開背後資本的助力。
去年12月,錢大媽獲得近10億元D輪融資。投資方由基石資本領投,泰康人壽、啟承資本、兼固資本、正瀚投資、光源資本跟投,其中已連續參與B、B+、C輪融資的老股東啟承資本,在該次融資中再次追投。
至此,錢大媽估值達85億至100億元左右。在資本的加持下,錢大媽順理成章地開啟了全國擴張。
投資人士認為,在生鮮這一傳統產業裡,擁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錢大媽憑著成熟的物流體系,較為完善的區域供應鏈等,具備了強大的盈利能力。
2019年,錢大媽全年營業額達到70億,較之2018年實現翻倍。有投資人透露,錢大媽正處於盈虧平衡點上。
那麼,不算直營,錢大媽盈利從何而來?
朱詠表示,錢大媽利潤主要來源是加盟費用和供應鏈收入。「既然開始做加盟了,收入主要來源肯定是加盟費和由此產生的其他收入。同時,錢大媽在本地建立了供應鏈和物流體系,也會從派送中賺取商品差價。」
金融投資報記者查詢發現,錢大媽實行「加盟+直營」制,約90%的店鋪為加盟店,10%的店鋪為直營店。
記者以加盟商身份致電成都地區錢大媽招商部,從一位負責招商的黃宇(化)手上獲得了一份加盟費用清單。
據清單顯示,門店需要給錢大媽7萬的加盟費和保證金。同時,還根據營業額抽取1%—1.5%的品牌使用費(抽點)。可以看出,這兩部分費用是錢大媽的固定收入來源之一。
以目前成都120家加盟商為基數,僅算7萬加盟費和保證金,收入就高達840萬!還不提這部分沉澱資金產生的利息等其他收入。
至於供應鏈收入,則是來自生鮮渠道商和加盟商這中間的生鮮價格差價。
「錢大媽打通了供應鏈,可以憑藉著下遊門店的巨大需求,能以優惠的批發價拿貨。然後就加價5%—8%提供給加盟店,賺的是5%—8%這部分差價。相當於中間商,和我們一樣,只不過對接的是加盟店。」朱詠補充道。
可以看出,流淌網際網路血液的「錢大媽」在加盟這塊做的是類生鮮平臺化生意。一邊對接肉、菜供應商,成為其大批量、低價格銷售的渠道商,另一邊則連接加盟店,為他們輸出商品資源、品牌管理、運營技術等支持,通過平臺賺取利潤。
另外,記者注意到,錢大媽門店的多數蔬菜價格都低於市場價。比如豌豆尖,市場價多為7元,但錢大媽賣5.8元;四季豆市場價4元,錢大媽只賣1.98元;市場價4.5元的西蘭花,則賣3.8元。
注意!這可是終端加盟門店價格,最大價差已腰斬,是否意味著錢大媽將供應端價格壓縮到最低?
對此,黃宇如是解釋:「前三個月,加盟店沒有利潤。賣的產品價格就是從我們這的拿貨價,意在引流。三個月後,門店就可以逐步提價,這樣顧客也容易接受,就可以賺錢了。」
鄧大姐亦證實了這一點:「我這段時間發現,價格沒有剛開業那麼優惠了。」而其所在的華潤翡翠門店,門店開業時間是10月初,如今正處於「沒利潤」前三個月的末期階段。
3
加盟商:「成本大,沒有說的那麼美」
對於黃宇「前三個月沒利潤」之說,成都門店情況如何?
通過走訪崔家店、華潤翡翠城、世貿城、中海錦城等多個錢大媽門店,記者發現這些門店多數都是在今年8月份後開張。隨後,記者以想和加盟店老闆交流經驗為由,幾經周折聯繫到一位在城東做加盟的盧先生。
「如果你想做這塊,我建議好好考察一下,多跑幾個做生鮮加盟的,並不是只有錢大媽這一家。」得知記者來意後,盧先生如是表示。
據他介紹,前三個月確實沒有利潤。「做生意嘛,都是要先投入再考慮盈利。目前我已經投了快90萬,地址選得好,每天人流很多。再堅持半年,看看利潤會不會有20%。」
對於目前到底是否盈利?盈利幾何?盧先生拒絕透露,僅稱:「做生意沒那麼簡單,尤其是生鮮店,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我敢說,成都這一百多家錢大媽加盟店沒一家是盈利的,都是在虧損!」成都一家窩窩生鮮員工劉秀(化)用肯定的語氣告訴記者。
據她透露:「我們接待了很多來考察的客戶,其中有不少在做錢大媽。錢大媽確實人流多,但前三個月沒利潤,後面又要從營業額而不是淨利來抽點,按每天流水1萬算,每個月就要給3000元,再除去水電氣、員工工資等其他成本,算到最後加盟商基本賺不到錢。」
正在做市場調查的吳銘(化)告訴記者:「我手上有筆錢在尋找投資渠道,這幾個月一直在考察錢大媽門店,發現生意不錯,每天人流量很大。結果和招商部門談了下加盟情況,我覺得很懸。」
工科出身的吳銘,擁有多年主管工程項目經驗,喜歡把各項數據表格化。
「我做了個表格,算下來每個月成本為4.7萬,必須要單日流水上萬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後來又和他們聊了下,發現成本做低了。比如50平米的店面我以為4個人就夠了,結果得知要6—8個人,相當於人工費還要乘以2。」將各項成本數據化後,吳銘覺得有點「虧」。
(表格由受訪者提供)
據吳銘介紹,前三個月每天流水據說有1.5萬,三個月後流水如何並沒有透露。「前三個月是用價格優勢來引流,但滿了三個月逐步提價後,能否繼續保持高流水?更何況,這個1.5萬還是招商部說的,實際情況如何也不得知。」
同時他還透露:「裝修費用也比較高,我已諮詢了做這行的朋友,發現50平米店面各種裝修加設備20萬以內就可以搞定,但加盟要求是25萬。更何況他們屬於團體客戶,費用還可以更低。相當於又可以從裝修賺一筆差價。」
「聽說他們後面會有個招商會,我打算去參加再仔細了解下。」吳銘告訴記者。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則表示:「錢大媽今年加速擴張,或意在上市。必須要有足夠規模的體量,反過來又能加強自身的供應鏈能力。而這兩點,正是資本最看重的。」
生鮮,一頭聯繫著萬千百姓,另一頭則牽引著萬億市場。大爺大媽們在錢大媽買得真開心,看慣資本風雲的金妹兒也希望錢大媽的經營之路走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