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艦隊是清末清廷重金打造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當時亞洲地區國家中軍艦數量最多,噸位最大的一支艦隊,剛剛成軍時在亞洲地區實力首屈一指,其風頭一時無兩,但是僅僅過了幾年就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成為國人心中的痛。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那隻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的真容和他們最後悲壯的結局。
1.定遠號鐵甲艦
定遠號鐵甲艦
定遠號鐵甲艦是中國清朝委託德國伏爾鏗造船廠製造的7000噸級的鐵甲艦,於1885年開始服役,成為清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而定遠則同時為艦隊旗艦。主炮為克虜伯305mm後膛炮4門,克虜伯150mm後膛副炮2門、75mm克虜伯舢板炮4門、37mm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8門、57mm、47mm哈乞開斯 機關炮各2門,14吋魚雷發射管3具,另搭載兩艘魚雷艇。
1895年2月4日,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衛,以魚雷擊中定遠左舷。清軍將定遠艦移至淺灘擱淺,當作炮臺使用。2月9日,陸上之日軍佔領威海衛附近的清軍炮臺,以岸炮擊傷定遠。10日,管帶劉步蟾下令炸毀定遠號以免資敵。定遠號沉沒後劉步蟾亦自殺。
2.鎮遠號鐵甲艦
鎮遠號鐵甲艦
鎮遠號鐵甲艦是中國清朝海軍於德國的伏爾鏗造船廠訂購及建造的炮塔鐵甲艦。清末北洋水師主力艦之一。屬定遠級鐵甲艦。當時有東洋第一堅艦之稱。
主炮為4門克虜伯305mm後膛主炮,副炮為克虜伯150mm後膛副炮 2門、75mm克虜伯炮4門、37mm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8門、57mm、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各2門,14吋魚雷發射管3具兩舷各一具、艦尾一具,備有21枚魚雷。
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在進港時因不慎觸礁受傷,又由於旅順船塢被日軍攻佔而無處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戰,管帶林泰曾於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殺。「定遠」艦於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內的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偷襲受傷,9日「定遠」被日軍由佔領的炮臺炮火擊中受重創,次日「定遠」艦被自爆,2月17日「鎮遠」艦被日軍擄去編入日本艦隊仍名「鎮遠」,成為日本海軍的第一艘鐵甲戰列艦,曾參加日俄戰爭及明治33年在神戶舉行的海上觀艦式大校閱,1898年被定為二等戰列艦,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艦,1911年4月1日除籍做為武器靶艦,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指揮艙中的陳設炮等交付日海軍部紀念館保存,所遺鐵錨、鐵鏈被日本政府陳列於東京上野公園,以此羞辱中國人。抗戰勝利後日海軍部精品陳設均被美軍繳獲,其中「鎮遠」艦指揮艙陳設炮及日本海軍部甲午海戰圖片文本等重要文物現收藏於美國亞洲文化學院歷史博物館,其餘受盡屈辱的「鎮遠」艦遺物於1947年由招商局「飛星」和「隆順」輪船分兩批接回祖國。
3.經遠號裝甲巡洋艦
經遠號裝甲巡洋艦
經遠號於1887年1月3日下水,同年底與「致遠」、「靖遠」、「左一」一起回國,加入北洋水師。該型艦是德國造艦史上設計製造裝甲巡洋艦的開始。
經遠號配備雙聯克虜伯210mm前主炮1座、1880年式克虜伯150mm炮2門、75mm克虜伯炮2門、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2門、40mm哈乞開斯炮1門、37mm5管哈乞開斯炮5門、18英寸魚雷發射管4具。
1894年9月17日,黃海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經遠艦遭4艘日艦圍攻戰沉。
4.來遠號裝甲巡洋艦
來遠號裝甲巡洋艦
來遠號於1887年3月25日下水。同年底與「致遠」、「靖遠」、「左一」一起回國,加入北洋水師。
來遠號配備雙聯克虜伯210mm前主炮1座、1880年式克虜伯150mm炮2門、75mm克虜伯炮2門、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2門、40mm哈乞開斯炮1門、37mm5管哈乞開斯炮5門、18吋魚雷發射管4具其中3具可轉動,另外1具為固定式水下魚雷發射管,位於艦艏撞角下方。
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戰,來遠艦在黃海大戰中遭重創,其後又參加了威海衛保衛戰,於1895年2月6日清晨在威海衛港內被日軍第一魚雷艇隊偷襲擊沉
5.濟遠號巡洋艦
濟遠號防護巡洋艦
濟遠號防護巡洋艦在德國坦特伯雷度的伏爾鏗造船廠建造。與鐵甲艦「定遠」、「鎮遠」同批訂購,1883年12月1日下水,1885年8月完工,同年10月駛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師。
濟遠號防護巡洋艦主要武器為雙聯裝210mm克虜伯前主炮1座、克虜伯150mm後主炮1門、47mm哈乞開斯單管速射炮2門、37mm哈乞開斯單管炮9門、金陵機器局造銅炮4門、15吋魚雷發射管4具、艦載魚雷艇2艘。
濟遠艦在甲午戰爭中參加了豐島海戰、黃海海戰和威海衛之戰。豐島海戰中死13人傷40人,黃海海戰中被擊中15彈,死5人傷10人。海戰後管帶方伯謙由於臨陣脫逃被斬,繼任管帶林國祥。1895年2月17日被日軍俘獲。1895年3月16日加入日本海軍,艦長平尾福三郎。1898年3月21日被列為三等海防艦。1904年11月30日在日俄戰爭日軍攻打旅順的戰鬥中在旅順港外羊頭窪海域觸雷沉沒。1905年5月21日除籍。
6.致遠號巡洋艦
致遠號防護巡洋艦模型
致遠號防護巡洋艦是中國清朝北洋水師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建造的穹甲防護巡洋艦,為致遠級巡洋艦的首艦。
致遠號排水量2,300噸,航速達18.5節,是北洋水師主力戰艦中速度最高的。致遠號和姊妹艦靖遠號及同時在德國訂購的經遠、來遠號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師後,清政府便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停止北洋水師採購新武器。結果在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海戰中,致遠及靖遠號是北洋水師最為「新式」的艦隻。
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戰中,致遠號在彈藥將盡且遭受重創後,由管帶(艦長)鄧世昌下令衝向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後經查證並非「第一遊擊隊」的吉野號) ,欲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敵擊中魚雷發射管引發管內魚雷爆炸沉沒,全艦官兵246人為國殉難。
7.靖遠號巡洋艦
靖遠號防護巡洋艦
靖遠號防護巡洋艦於1887年7月建成。作為北洋水師的門戶艦船,其噸位與速度、武器裝備均處於當時國內、乃至亞洲的領先地位。曾參加黃海海戰與威海衛海戰,最終為防止落入日手,被清兵自我炸毀。
主要武器為克虜伯210mm主炮3門,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兩門,57mm哈乞開斯速射炮8門,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2門,37mm哈乞開斯機關炮6門、11mm10管格林機關炮4門,18吋魚雷發射管4具軍艦艏艉各1具,司令塔前部下方舷側水線附近各1具。
8.揚威號撞擊巡洋艦
揚威號撞擊巡洋艦
揚威號撞擊巡洋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承造,後船體部分轉包給米切爾船廠建造。
主要武器為阿姆斯特朗26倍徑10英寸(254毫米)後膛炮2門,22倍徑4.7英寸(119毫米)炮4門,37毫米轉管式格林炮4門,加特林10管機關炮4門,諾典菲爾德4管機關炮2門,魚雷發射管4具
甲午海戰中在日艦第一遊擊隊的輪番轟擊下,傷勢過重,首尾各炮已不能動,揚威號只得駛離戰場施救,又遭到逃跑的濟遠艦撞擊,艙內彈炸火起,艦身漸漸沉於大海,管帶林履中悲憤不已,毅然蹈海自盡。
9.超勇號撞擊巡洋艦
超勇號撞擊巡洋艦
超勇號撞擊巡洋艦是世界上第一級完全擺脫風帆時代窠臼的非裝甲巡洋艦。
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設計師倫道爾設計,設計時速16海裡,排水量1350噸,吃水15英尺,機器被水下艙板遮蔽,用煤堆保護。裝備2門25噸新型後膛炮,足以穿透海上的任何鐵甲艦,一門安裝在艦艏,一門安裝在艦尾,均繞樞軸旋轉,可向前方和舷側目標射擊。此外尚有小口徑炮及魚雷裝置。
主要武器:阿姆斯特朗10吋主炮2門、阿姆斯特朗40磅副炮4門、阿姆斯特朗9磅炮2門、11mm10管格林機關炮4門、37mm單管哈乞開斯炮4門、4管諾典費爾德炮2門、艦載杆雷艇2艘。
黃海海戰中超勇號以一對多拼死力戰,最終被日本艦隊繞到北洋艦隊陣後圍攻,孤立無援的超勇號在日艦炮火的集中攻擊下,於下午2時23分最終沉沒於東經123度32分1秒,北緯39度35分的黃海海域之中。